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着》:福贵精神,滋养灵魂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福贵是余华代表作《活着》的主角,《活着》叙述了福贵与命运之间的故事。

余华在韩国版的序里这样写道: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福贵)和他命运之间的友谊,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福贵出生在富有的地主家庭,年轻时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逛妓院、进赌场,很快就输掉了他家所有的一百亩的田地,还有所有的房子。

从国共内战时期,到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再到文化大革命,福贵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败光家产后,福贵的父亲被气得生了病,后来意外死在粪缸里。

又因为母亲生病,在福贵为母亲求医的路上,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来兵败被解放军俘虏,在继续当兵和回家之间他选择了回家。

结果回到家中,母亲已因病去世,妻子家珍独自将一双儿女抚养大,女儿却在一次生病中变成了哑巴。而这些都只是他悲惨的人生的开始。

福贵的儿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为了输血给县长的老婆,失血过多,死了。

女儿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也死了。

老婆在女儿不幸去世之后,郁郁而终。

女婿在工地干活时因意外惨死,血肉模糊。

最后,才七八岁的孙子,却是因为吃豆子而被活活撑死。

而福贵在亲手埋葬了所有的亲人之后,还活着,陪伴他的只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

谁都不无法预知,命运会在下一刻将人带向何方。

福贵曾经在富贵的时候放荡过,也曾经在亲人遭难的时候悲恸过,但更多时候他的人生态度是: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朋,眼看他楼塌了。一任沧海桑田,红尘变幻,我自岿然不动,且看云淡风轻。

我们在感叹福贵悲惨的命运同时,更加感动的是福贵那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像余华所说的:“正是这样的心态下,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 老黑奴 》,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 活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正是这样的福贵,给读者以很大的精神力量,给很多在遭受苦难的人们以心灵的慰藉。

一个普通得有些悲惨的老农民,怎么会那么大精神愿力

他很苦,但又很乐观。他不是一个智者,但很懂大自然,他最后不像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变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他身份卑微,却有怜悯之心,散发着善良的光辉。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我隐隐地发现,福贵的身上已然具备了一种中国人特有的集体人格。

这种人格类似于儒家的务实教化、道家的顺乎自然和佛性的慈悲的集合体。这种集体人格有着很强很持久的生命力,历尽磨难而不被毁灭。

世界上有四大古文化,分别是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和中国古文化。在人类四大古文化当中,其他三大古文化已经中断或者湮灭了。唯有古老的中国文化是例外,从没有中断过。

中国历史经历过秦代的“焚书坑儒”,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危机,遭受到五代十国的黑暗,经受辽元时代的屈辱,被明代严苛的文字管制所恫吓,被清代的少数派所奴役,又被近代的外来者企图灭绝,还有七十年代的失误,这些磨难都可能使中国文化灰飞烟灭。

中国人独有的集体人格,中国人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中国人回归自然的天性,中国人的悲天悯人,铸就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强悍的生命韧性。

我想福贵的身上就有着这样的明显的生命活力,老而弥坚,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意义。

04

我的生命中碰到过两位老校长。一位是大学的校长,在我毕业那年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了。

我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如此功成名就的一个人,还会对自己那么不满意,甚至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另外一位老校长,是我前一个公司的企业大学的校长。虽然在公司里不是担任重要的职位,但每天都很开心,对周围的人也都很好。退休之后还被公司返聘回来,继续开心地工作。

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对“活着”有不同的定义,为什么活着确实是一个大的命题。

05

那么,福贵为什么而活?他为了家人而活着吗?但家里人都已经先他而去。

他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物质而活着吗?也好像不是,他曾经富贵过,也贫穷过,并没有过多的追求。

他是为尊严而活吗?应该也是没有的,他就是一个老农民,没有去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

那福贵是为了理想而活吗?他似乎又根本没有理想可言。

他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自然而然,就像一颗石头,一朵花,一株植物,就长在那里,就活在那里。

余华在日文版的自序里写道,我说在旁人眼中的福贵的一生是苦煞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感受到了幸福。于是那些意大利中学生的祖先、伟大的贺拉斯警告我:“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但是死了,基本上就是一种不幸,要么就是自己的不幸,要么就是给人带来不幸。

有人说,是福贵的不幸衬托我们的幸福,衬托了我们现在安稳生活的不易。

我认为不是。福贵给予我们精神力量的是他身上的那种人格魅力,大部分中国人身上都拥有或者隐藏着的集体人格。

这种集体人格引起了我们的共鸣,给我们指引,指向幸福之路。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活着》书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后感
《活着》:向死而生的坚韧人性
《活着》——叙述苦难,勇敢活着
余华《活着》:看徐福贵的一生,明白为何方向正确才能感受生命的震撼
文章评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