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慎大礼议:催生四川概念自我认同

  提到杨慎,就不得不提让他的人生发生大转折的“大礼议”事件。杨慎出身书香门第,一生勤奋好学,涉猎甚广,诗、词及散曲造诣极高。这位明朝第一才子24岁中进士、点状元,一时传为美谈。才华横溢的杨慎本可以扶摇直上,似他父亲般成为朝廷重臣。可世事无常,一件事彻底改变了这位明代四川地区唯一状元的命运——明代朝堂震惊世人的“大礼议”事件,让他在本该大展宏图的年纪被永远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市)。生平抱负,都黯然消散在岁月中。真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从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大礼议”事件后,对四川概念的形成研究也正式形成。

  议礼获罪

  杨慎先世是江西庐陵人,在动荡的元末几经迁徙到四川新都。从他的曾祖父起,一门世代为官,家族有“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之称。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忠贞正直,先后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内阁首辅。虎父无犬子,正德六年(1511)二月,杨慎参加会试,名列第二。四月殿试(当朝皇帝亲自出题,会试中选者方可参加),杨慎表现突出,正德皇帝当场宣布他为殿试第一名。自中状元后,杨慎一直在翰林院任职,环境使然,再加上本就勤奋好学,杨慎学养越发深厚。

  《礼记·中庸》有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意思是,不是君王,那么制定礼乐制度等事关国家体制的重大问题,就不应该去考虑。正是妄自议礼,触了皇上霉头,这位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风流才子境遇从此巨变,被贬至边陲云南,至死都没能得到皇帝的赦免,至死也没能名正言顺地回到故土,让人唏嘘。那么“大礼议”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正德十六年(1521),正德皇帝朱厚照突然驾崩,这位皇帝既未生子立嗣,又无同父兄弟,其堂弟朱厚熜遂以外藩亲王身份继承帝位,即嘉靖帝。嘉靖帝坐上皇位的第六天,或许因为“根不正”,不是正统皇帝,就下诏书给礼部,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为皇考(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这就是“大礼议”事件的开端。

  时任首辅的杨慎之父杨廷和召集群臣讨论,认为有违祖制,离经叛道。按照一贯推崇的规矩,嘉靖帝得管伯父叫父亲,而应把亲生父亲称作叔父。群臣这么一说,嘉靖帝大怒,质问说:“怎么就不能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父亲了呢?”下令再议。

  为了让臣子改变主意,嘉靖帝多次召见杨廷和,对他百般劝说。但杨廷和立场坚定,始终不让步。嘉靖帝无计可施,以“奉母归藩”要挟,称自己不当皇帝了。群臣不得已,只好让步,同意追封兴献王为兴献帝,但在称呼前面必须加“本生”二字,并且仍然坚持让嘉靖帝称伯父为“皇考”。这样的结果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不然,“大礼议”的争论远未结束。

  由于朝堂上以张璁等为代表的少数官员继续站在嘉靖帝一方,支持嘉靖帝追封生父,这场口舌之战愈演愈烈。嘉靖三年(1524),心灰意冷的杨廷和上了一道奏疏,说要告老还乡。嘉靖帝早就看不惯杨廷和了,此番正好顺水推舟,当即批准。返乡后的杨廷和忧心朝中局势,写信劝诫儿子杨慎要谨言慎行,伴君如伴虎,切勿挑战皇权,葬送大好前程。

  永远充军

  本是作为一名父亲对儿子的忠告,那时的杨廷和肯定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后来会身陷这场大风暴的漩涡中心,从此万劫不复。

  这年七月,嘉靖帝如愿以偿正式下诏称兴献帝为“恭穆皇帝”,并去掉“本生”二字;此外,嘉靖帝不听劝告执意对张璁等人委以重任,朝臣抗争不从。杨慎大声疾呼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两百多位大臣集体跪在左顺门,哭声传遍整个皇宫,十分悲壮,幻想用这种方式唤醒皇上。

  公然挑战皇威,这还了得?此情此景让嘉靖帝大怒,当即命人将这些官员姓名登记在册,并逮捕为首的8人。这样压制下,群臣本来已经陆续散去了,杨慎等几位大臣却还跑去撞左顺门,哭天抢地。嘉靖帝气得火冒三丈,下令将尚在场的134人全部关进监狱,当场杖毙16人。

  过了十余天,嘉靖帝余怒未消,再加上以前对杨慎父亲深深的怨愤,认为杨慎等人欺君瞒上,目中无人,再一次命令杖打那天撞门的人。有人被打得血肉模糊、当场死亡,而杨慎被打后也已奄奄一息,然后“永远充军永昌卫”。

  杨慎等人发落完后,嘉靖帝终于除掉了“乱臣贼子”,怨气得以消除。至此,长达4年的“大礼议”事件终于画上句号。嘉靖帝终于如愿以偿,称伯父为“皇伯考”,称亲生父亲为“皇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寄情山水

  时年37岁的杨慎,带着一身伤痕,面对“永远充军永昌卫”这一重罚,黯然神伤地踏上贬谪之途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刻才是自己人生的真正开始。世人也未曾料到,一场触目惊心的“大礼议”事件将催生一位杰出的文化巨人,留下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就是一风流才子,再加上响当当的状元称号,当地人同情、爱护这位书生,杨慎的流放生涯还算过得逍遥自在。他放情山水,足迹遍及西南,结交了一批好友,诗酒相伴。他四处游历考察,著书立说,设馆讲学,广收弟子。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他的作品是整个明朝最多的,涉及史、诗、词、文、曲、剧、韵、医等各方面,《明史》评价其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被贬期间,本是新都人的杨慎对四川的一山一水情浓缘深,甚至有人说他实际上伏终老于蜀。徜徉于四川的山水之间,他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至今仍在传唱。

  说到此,就不得不提自古是内陆通去滇、黔的咽喉孔道的泸州,杨慎与泸州的情缘剪不断理还乱。明人简绍芳《升庵年谱》就指出:杨慎前后侨寓江阳者十余年,交游日众。

  嘉靖十五年(1536年),杨慎行役经过泸州。泸州卫世袭指挥使韩适甫、韩述甫兄弟二人是其亲戚,留他在泸州歇脚。杨慎被泸州的景色所震撼,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他数十年的谪戍生涯中,行役 “往复滇云十四回”,而到泸州市15回,每次过泸州无不小住。少则三两月,最长竟呆了七年之久,与泸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堪称他的第二故乡,也是他事业成就之地。

  记载在《升庵文集》和《升庵遗集》等书里关于泸州的诗,多达280多首。甚至有人说,杨慎的那一曲抚今追昔、大气磅礴的千古绝唱——《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便是在泸州所著。

  四川概念

  杨慎“大礼议”事件孰是孰非,当时及后世史家也莫衷一是。时至今日,史学界关于“大礼议”的论述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所引发的社会大变革仍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先生告诉新报记者:“对‘大礼议’事件的深度剖析,可以发现其催生了四川概念的自我认同,也就是这次事件让四川人从心理上真正认同自己是四川人。”在陈世松先生看来,要谈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四川人的形成说起。

民国十八年商务印书馆刊本——《杨升庵夫妇散曲》

  众所周知,上古时期,巴蜀先民共同居住的地域在秦时被设置为巴郡、蜀郡,汉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山南西道辖今陕南、川北地区,治所在今陕西汉中)。这样,便有了“三川”的简称。到了公元1001年宋真宗即位后,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汉中)州三州之外,新置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于是,这一行政区划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便是“四川”的来源。

  稳定四川政区的形成,为长期生活居住在这一地域、并已经形成为一个共同文化体的正式得名创造了条件。据考证,“四川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末年。这个时期,稳定的四川政区基本形成,这时的“四川人”所居住的行政区划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而且区域内已存在一个独特的文化共同体。

  元末明初,大批湖广移民迁居巴蜀。在此期间,迁到四川的移民将各自原乡的文化带进巴蜀,从而铸融了一种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相结合的新兴巴蜀文化,通通投进一个由四川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混合打制而成的大熔炉里。于是,移民与四川土著居民便构成了称之为“四川人”的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人自称与他称出现了。“别人说你是四川人,这是他称;你说我是四川人,这是自称。”陈世松先生解释道。这也宣告了中国地域文化中一个名实相符的稳定社会群体——四川人正式形成。

  “不应仅仅以血统或基因作为依据,而应将文化因素,即包括文化认同、文化心理等因素一并加进去考虑,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四川概念的形成。”陈世松先生总结到。而长达4年的大礼议之争恰是对封建礼制的对抗,血统和基因等是其中之一,恰如移民到了巴蜀他们的血统属于原籍,但他们来到了四川,在这里繁衍生息,其实也就是四川人。经过若干代人的融合,地方社会中以祖籍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结合逐渐削弱,移民与原籍地的关系逐渐淡化;居民认同当地,自认为是当地人。“‘大礼议’事件也恰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追溯祖宗十八代就是‘大礼议’事件催生的。”

  有专家估计,这一过程恐怕到了20世纪初,大部分清初移民才正式认同于“四川人”的身份。这应该就是经历多次演变之后四川人群体概念的最后定型版本,而明代朝堂震惊世人的“大礼议”事件则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院、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历史学会、四川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等承办的“明代文化巨人杨升庵学术研讨会”,将于6月下旬在泸州召开。此次研讨会作为四川省打造“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活动之一,亦是此项工程的首个活动,届时,国内研究明史、文学及杨升庵的大咖将共聚一堂,共同挖掘杨升庵的更多神奇与神秘。重拾川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和精神记忆,延续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目前,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此次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协调、督促,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下期,本报将刊登部分专家对本次会议的期待以及对杨慎的深入认识。(新报记者 魏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是天才文人,留下的遗产影响400多年
杨戍仙与《丹铅总录》
薛培 ▏闲话成都犟拐拐
古今多少事
罕见的大才子:被皇帝恨了一辈子
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