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逛南京(二十二)云锦霓裳织一梦(下)

(二十二)云锦霓裳织一梦(下)

《红楼梦》里的南京身影不只是云锦,第一回就告诉读者《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石头(城)”、“金陵”都是南京古称。第二回又借贾雨村之口明说宁荣二府老宅在南京:“去岁我到金陵时,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其时老宅无人,贾府一族居住都中,那个赫赫有名的大观园是在金陵的老宅还是在都中的府第?这个问题红学界争论了很久,从旧红学到新红学,人们为这座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找到多个“真址”,这些“真址”大多在南京和北京,于是出现了大观园的南北之争。争论旷日持久,并没有越辩越清,正如俞平伯所说:“说了半天和没说一样,……问题还是问题,我们还是我们,非但没有解决的希望,反而添了无数的荆棘,真所谓'所求愈深所得愈寡’了。”直到今天,不仅南北相持不下,北京的“恭王府说”、“圆明园说”、“颐和园说”也各执一词,南京的“随园说”、“江宁织造说”则见仁见智,就是江宁织造本身也出现“府署之争”,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府署之争”至今不息,孰是孰非难有定论,如果说它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那就是博物馆取了一个更宽泛的名字——“江宁织造博物馆”,而不是原定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大行宫地段,曹家败落后,织造府变成了皇帝行宫,后来在太平天国战火中消失,仅留下一个空灵的地名。作为两朝帝王驻跸之地,嘉庆至咸丰年间,它一直备受保护,虽然冷清依旧奢华,正如贾雨村所言:“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边一带花园里,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葱蔚洇润之气。”因为时间久远,行宫的具体位置也越来越模糊,即便是久居此处的人,也说不清楚,“就在这一带吧。”他们总是这样说。

1984年,大行宫小学施工现场地下发现文物古迹,经专家论证,确定是江宁织造府西园遗址,多年的疑云终于消散。2013年,江宁织造博物馆在遗址上建成开放,地面一层设计为小巧的江南园林,不仅规模小,所有的景观也是缩小版的,如同一个个盆景;它不是气派非凡的织造府的重现,也不是真山活水的大观园的再建。如果说负一层的红楼馆和云锦馆展示了过去的时间,那么一层的建筑群则是缩微了阔大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不能不说是匠心独运,但客观上也是一种不得已,因为它的面积只有过去的四分之一大小,而且它的外围没有任何扩展的余地。

关于江宁织造府,文献记载并不多, 曹寅的《楝亭诗钞》倒是留下了不少信息。楝亭,是曹家重要的会客场所,得名于亭口的两棵楝树。《周礼·考工记》载:“以楝为灰,渥淳其帛。”楝叶灰呈弱碱性,可以使生丝洁白柔软,织造府内种植楝树大概有功用上的关系。楝树是一种常见树种,黄河以南地区的田野、路旁很容易见到,暮春时节,细碎的小花如同紫色的云雾盛开在树梢,美得如梦如幻,杨万里说“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飞舞的楝花像是南风吹来的紫雪,还带着迷人的异香,这样的情境令人神往。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楝花风最晚,之后便是立夏了,所以楝花美则美矣,也是春天最后的繁茂。花谢之后,楝树开始结果,一串一串挂在枝头,慢慢变成金黄色,像金色的铃铛,所以又称“金铃子”,据说它是凤凰唯一的食物。楝树生长速度快,俗语说“九楝三桑一棵槐”,导致它的木质轻软,容易腐烂中空,所以高龄楝树并不多见。我总觉得对曹家而言,楝树是一种象征。“楝亭”不只是织造府里的建筑,曹寅自号“楝亭”,他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楝亭”有关,他的诗选叫《楝亭诗钞》;他与纳兰性德等社会名流以“楝亭”为题题诗作画,《楝亭图咏》今存四卷十图,收藏在国家图书馆;曹寅的“楝亭”是江南名士文化活动中心,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开满繁花的楝树是繁盛时代的曹家,被紫色的祥云笼罩;楝树没能避免腐烂中空的诅咒,曹家也没能逃脱败落离散的命运。如今楝亭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复出”,是一座端庄的八角亭,金色的圆顶上,一只凤凰昂首向天。

(感谢若涛老师提供楝花图片)

与楝亭一起“复出”的还有西堂、曹府戏苑、萱瑞堂等,它们都曾是西园的重要建筑。

西堂应该是与楝亭连为一体的,楝亭是曹家著名的藏书地,曹寅一生藏书颇多,《楝亭书目》所录图书有3287种,共计两万多册,这些书大多藏于西堂。西堂也是曹家书房与集会之地,名流燕集、诗酒唱和的景象常见于西堂,“廿年树倒西堂闭”,唯有作者不能忘怀,于是西堂故事改头换面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家的酒席上。

曹寅酷爱戏曲艺术,有多部作品,现存《续琵琶》等四部。1692年,曹寅调任江宁织造,与他一同入驻江宁织造府的,还有他的“曹家班”,当时江南最大的家庭戏班。江南文人雅集,戏曲是重要的谈资,曹寅以此结交了众多的江南文士,洪昇是其中的佼佼者;1704年春夏之交,曹家班排演《长生殿》全本五十出,连演三天三夜,作者洪昇受到特别的礼遇,“集南北名流,独让洪昇居上座”,遗憾的是在返回杭州的途中,洪昇于乌镇醉酒溺亡,一代戏曲大家就这样离去,只将《长生殿》留于后人。《红楼梦》多次写戏,第五十四回借贾母之口回忆:“我像他(指湘云)这么大的时候儿,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续琵琶》是为巾帼女儿蔡文姬立传,《红楼梦》开篇则说写作目的之一是“使闺阁昭传”,就是要为几位不一般的女子树碑立传,《续琵琶》出现在《红楼梦》中,或许可以看作是作者在致敬曹寅。如今曹府戏苑隐身于江宁织造博物馆的二进院落,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戏台之上,曼妙身姿虽不见,迤逦之声犹在耳。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月,江南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康熙驻跸织造府行宫,正值庭中萱花盛开,于是书“萱瑞堂”三字赐予孙氏,萱瑞堂因此成为曹府最重要的建筑。萱花是中国的母亲花,典故源自《诗经》;《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 故曰忘忧草。”古时游子外出,作战占了很大一部分,为免母亲忧思,就要种植萱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代表母亲的居处,萱草就变成了母亲的代名词,母亲的别称叫“萱亲”,母亲的生日叫“萱日”,母亲的居室叫“萱堂”。因为萱草包含着这一特定的意义,后世从“萱瑞堂”三个字中竟解读出康熙把孙氏看作是自己母亲的意思,史料记载,康熙南巡,赐书多位大臣之母都用了“萱”字,说明它不是孙氏专用,但孙氏是康熙的保姆,对曹家而言,自有特别之处。《红楼梦》里,“萱瑞堂”化身为“荣禧堂”出现在第三回——“萱”为草本,“荣”可代之;“瑞”“禧”吉祥,意则相近;第七十六回黛玉与湘云在凹晶馆联句,“金萱”又一次出现——“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桂花如玉清香茂盛,萱草如金鲜艳繁密,黛玉确实吟出了好句,湘云却说:“'金萱’二字,便宜了你……只是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金萱”为什么与“颂圣”扯上了关系?典故便在萱瑞堂。

“红楼”自乾隆年间刊行,便受到持久而热切的关注,故事之外的故事也越发让人好奇。作者欲将“真事隐去”而用“假语村言”,研究者偏要索隐考证刨根问底,“明珠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康熙朝政治状态说”见仁见智,最终,还是“作者自传说”占了上风,然而待解之谜并不少。

曹家与“红楼”虚虚实实的关系在江宁织造博物馆里变得具体而清晰。从北门进入,就是敬慎亭,上方悬挂着康熙为曹玺题写的“敬慎”匾额,下面是徐元文的《织造曹君示所赐御书敬赋》,康熙赐字意在督勉,曹玺制匾自有深意。“敬慎则获福,恣肆则致凶”(方孝孺语),曹玺的敬慎开启了三代世袭江宁织造60年的荣耀,可惜后人恣肆把一切化为乌有。起于“敬慎”、兴于“萱瑞堂”、盛于“楝亭”的曹家与贾府的命运惊人地相似,正如第十三回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所说:“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脂砚斋批语:“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曹寅在时,“树倒猢狲散”是他常说的一句话,莫非他早有预感?

“红楼”故事把一切隐于字里行间,江宁织造博物馆则用一匾、一堂、一亭、一台明明白白地书写曹家往事,也把“红楼”元素穿插其中,它们在同一个空间巧妙融合:

下沉庭院南入口处,立着一根小型石笋,它的寓意是“青埂峰”,“红楼”故事从这里开始最终也归结于这里。

地面庭院水边种植芦苇、荻、芒等植物,营造的是“荻芦夜雪”的意境,元春省亲时为芦雪广(古字,读yǎn)题写“荻芦夜雪”之匾,“广”是傍山临水的房子,本就少人至,夜雪和芦苇把周围变成白茫茫一片,静谧中透着凄凉;第五十回写道众人在芦雪广赏雪联句,是《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之一,也是由盛至衰的一个转折点,欢声笑语中隐藏着家族败亡的大悲哀。

一泓清水写意沁芳溪,石洞之上有亭翼然,一座小桥跨于水上,亭叫沁芳亭,桥是沁芳桥,宝黛在沁芳闸畔共读“西厢”是《红楼梦》中最美的画面之一,“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书里的文字、树头的桃花、还有“满身满书满地”的花瓣,和读书的宝黛一起呈现青春之美、生命之美。

曹家戏苑西侧,翠竹密植,浓荫生凉,带着潇湘馆的雅致,是林黛玉内心凄婉、孤寂的写照;葬花吟景区紧挨着这片竹林,“黛玉葬花”的情节在小说中共有两次,分别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二十八回,第一次是伤春逝花落,第二次是伤寄人篱下,极度伤感的情绪下《葬花吟》应运而生;表面看,是黛玉怜花悼花,实际上是自怜伤己;不只是黛玉,大观园里每一位姑娘都是一朵鲜艳的花,红颜薄命,她们最终像花儿一样凋落了;“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葬花吟》则是包括黛玉在内的大观园群芳的谶语(chèn yǔ泛指预言)。

萱瑞堂的东边,各色海棠静静绽放;海棠意象被作者在《红楼梦》里发挥的淋漓尽致,秦可卿的房中有《海棠春睡图》,其中大有深意;怡红院里的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后来无故枯死了半边,预示的是晴雯的结局;史湘云抽到的花签也是海棠,“湘云醉卧”是《红楼梦》最美的场景之一,海棠花则有“睡美人”之称;贾云送给宝玉的两盆白海棠是结社的缘起,“海棠诗社”是大观园里的文化盛会。

“桃花诗社”在楼上庭院,大观园里起过两次诗社,第一次是“海棠诗社”,第二次就是“桃花诗社”;桃花在《红楼梦》里是个悲情意象,“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流水”——第五回的《春梦歌》预示了红楼女儿花飞水流的命运,宝黛在绚丽的桃花下共读“西厢”,一阵微风,落红一片,好景不长,世事无常;活葬了青春的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最终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青春的花朵还没有开放,惜春已经“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尤三姐自刎,“揉碎桃花红满地”,凋零得令人惋惜;一系列变故之后,黛玉重起桃花社,虽然热闹也短如烟花,她的《桃花行》遥遥呼应《葬花吟》,“一声杜宇春归尽”,众女儿也“各自须寻各自门”。

……

若干年前,有人说江宁织造博物馆是个“假古董”,在我看来,说它是建在当年府衙位置上的当代建筑更为合适。从南向北叠叠高起的建筑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这幅画被四面高墙包裹起来,墙外车水马龙,墙内秀丽古雅。进入馆内,如同穿越了时空,这些建筑是曹家在历史中投下的影子,时间荡涤了往日的一切,如今它们为曹家代言。在这里,可以追忆曹家逝去的繁华,可以感受江宁织造曾经的辉煌,可以品味“红楼”深刻的意蕴。

【注】

江宁织造博物馆今天是第二次去,为了拍摄一些图片,与几年前有些不同,南出口已封闭进出只能走北门,南出口处的“青埂峰”是看不到的,楝亭和“桃花诗社”所在的三四层庭院被锁上,一些微缩景点的标示牌如“荻芦夜雪”、“葬花吟”等或不可见或字迹模糊,参观时不免有些小遗憾。

不杂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记忆|《红楼梦》:今日南京处处“红楼”
曹雪芹和云锦不得不说的故事
楝亭悲欢:原来楝树见证了曹雪芹家族的兴衰
曹雪芹家的楝树
江宁织造博物馆:曹雪芹的出生地
《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原来是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