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逛南京(二十五)钟山长护中山陵(上)

小雪节气

冬季第二个节气

(二十五)钟山长护中山陵

南京是六朝古都,因为“古”,留下了很多老地名,最多时有2万多个,这些老地名来历各异,有些源于高官府邸,比如常府街(明朝开国将领常遇春的府第)、李府巷(清代李鸿章的产业);有些源于历史传说,比如饮(yǐn)虹园、饮(yìn)马巷;有些源于名人事件,比如中山陵、中山路、中山东路、中山北路、中山南路、中山桥、中山门、中山码头……这些都与孙中山安葬中山陵的奉安大典有关。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生前,他多次表达过要葬于南京紫金山的愿望,早在1912年山中行猎时,他就曾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póu)土,以安置躯壳(qiào)尔。”他出生于广东香山,五次环游世界,看过许多名山大川,为什么百年之后一定要长眠紫金山呢?临终前,他对汪精卫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对此,邓泽如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又为孙公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地,是南京一隅,与孙公所抱之革命主张有密切关系,故有如是之遗嘱。”

紫金山也叫钟山,形成年代极为久远,专家分析大约在距今一亿年前,那时候长江、秦淮河都还没有形成。钟山为东西走向,长约7公里,整体呈弧形,东止于马群、麒麟门一带,西止于太平门附近,余脉向西断续延伸为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一直到清凉山,如同一条巨龙蜿蜒逶迤。三国时,诸葛亮为联吴抗曹,不远千里赴东吴,路过南京时,他登临石头山眺望,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此后“虎踞龙蟠”便成为金陵形胜的标志性说法。

钟山自古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唐朝《地理志》记载:“江南名山,惟衡、庐、茅、蒋。”“蒋”即蒋山,也就是钟山。历史上,钟山有过多个名称,最初叫做金陵山,因为山顶的岩石泛紫色,古时称铜为赤金,而紫类似于赤,外形上它又像一个大土堆,《说文解字》解释“陵”为“大阜”,就是大土山;南京的别称之一金陵也是由山而来,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城处修筑城邑,“因山立号,置金陵邑”(引自唐代《建康实录》),从此,金陵成为这片土地的名字;直到今天,南京的别称多达十几个,金陵依然是人们最爱的那一个。秦汉时通称钟山,至于为什么叫钟山至今成谜,因为没有文献记载。三国时改称蒋山,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集,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记录了与此相关的故事:东汉末年,秣陵县尉蒋子文追逐盗贼至钟山脚下,被贼人击伤额头而死,死后就葬在钟山脚下。蒋子文生前曾说自己有青骨(仙骨),死后会做神仙,东吴初年,原来的属吏看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右跟随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样,于是孙权为蒋子文立庙堂,并将钟山改名蒋山。传说不足为信,但至今有蒋王庙、白马村等地名留存,太平门附近白马公园的前身就是白马村,公园以蒋子文的典故命名,园内建有子文阁;因为传说中蒋子文的白马用马蹄刨出泉水供百姓饮用,公园内还立了一尊“白马刨泉”塑像。东晋时,改名紫金山,据说是因为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南下时,望见山头紫气氤氲;这一现象今天已经能够科学地解释——钟山上多紫红色的砂页岩,岩石中含云母矿物,经阳光照射,便会出现紫金色光芒——但古人未必懂得科学道理,当时又是东晋初建,需要祥瑞来稳定人心。南朝时,因为山在建康都城的东北,又称“北山”,但这只是一个方位上的称呼;此后钟山、蒋山、北山等名称都被使用,直到明代朱元璋归葬明孝陵以后,明世宗朱厚熜下诏改名为“神烈山”,如今下马坊公园还存有神烈山碑。清代以后,又复称钟山、紫金山,如今官方使用的也是这两个名称。

对南京来说,钟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自然的角度说,它是城市的巨大“绿肺”,构筑起生态上的屏障;它又是城市的极美风景画,一季一景,秀丽浪漫。春天,钟山有一片缤纷的香雪海;夏日,钟山有一条长长的浓荫道;秋天,钟山是一幅炫彩的油画;冬日,钟山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四时流转,钟山也随之千变万化,任何时候看钟山,它都美得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

(摄影:@南方南)

从文化的角度说,它是“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汇聚了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佛教文化。我们常说钟山“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与帝王显贵、名流雅士结缘,留下各类名胜古迹有200多处,因而文化内涵特别丰富。

蒋子文的事迹或许不可考,但“钟山建筑遗址”(位于钟山主峰的半山腰上,头陀岭南麓)已经走过了1500个年头,它是南朝刘宋时期的皇家祭坛,深山之中,沧桑的石墙里隐藏着昔日的荣耀。从祭坛迤逦而下,便可见波光粼粼的紫霞湖,紫霞湖修建于1930年代中期,是一个人工蓄水湖,因与紫霞洞相连而得名。湖北岸层峦叠嶂,四周林木青翠,紫霞湖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山间林海,湖水清幽湛蓝,意趣幽深。

紫霞湖不远处是定林山庄,它的前身是定林寺。定林寺分上下两处,下寺始建于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年),位于玩珠峰;上寺始建于元嘉十二年(435年),位于紫霞湖上方的山腰处。齐永明六年(488年)前后,刘勰寄居上寺,协助僧祐编定佛教典籍,《梁书·刘勰传》说:“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在此期间,刘勰利用定林寺收藏的文献典籍,撰写出传世巨著《文心雕龙》,详尽评析文学各体及主要作家、作品,深刻阐发文学创作规律、文学发展历史和文学批评标准,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体系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定林寺也因为这部巨著而留在中国文学史上。到了梁天监十三年(514年),宝志和尚圆寂,梁武帝“以钱二十万,易定林寺前冈独龙阜,以葬志公”(引自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类编》),下定林寺的范围大大缩小。宋代时,下定林寺变身定林庵,王安石退居金陵半山园后,在寺内建“昭文斋”读书著述,南宋《景定建康志》载:定林下寺“今为定林庵,王安石旧读书处。”一百年后,陆游游访定林庵,在昭文斋壁上题书“乾道乙酉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这20个字堪称中国最短游记。如今定林山庄被辟为“刘勰与文心雕龙纪念馆”,馆内汇集了与《文心雕龙》相关的丰富资料;山庄内还仿照“昭文斋”的陈迹进行了室内陈设,回廊壁上嵌刻着王安石的数十首诗词,而陆游的题字也在1975年被发现,可惜的是因为长年风雨侵蚀,字迹已涣漫不清,只有南门上方的“定林”二字清晰可认。

(陆游题刻 图片取自网络)

另一位与钟山关系密切的南朝人物是萧统。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太子,自幼酷爱读书,主持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这是我国第一部按体区分、规模宏大的文学总集。才华横溢的萧统只活了短短的31年,却为后世留下了庞大的著述:文集二十卷,《英华集》二十卷,《文选》三十卷……南京城留下了多处与他有关的读书遗迹,据说江宁湖熟的“梁台映月”、六合横山的六峰书院、玄武湖梁园、牛首山佛窟寺都是他的读书之地,而明代孙应岳在《金陵选胜》中说:“昭明书台传在钟山(定林)寺后高峰上。吴、越间数处皆有昭明书台之号,独此想为真迹,以宫城咫尺故耳。”孙应岳所说的就是钟山北高峰山崖上的“太子岩”。如今燕雀湖畔建有“台想昭明”景点,正门上方高悬“文学垂范”匾额,门前草坪上立有昭明太子读书坐像,以此纪念这位为中国文学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文学家。

与钟山有关的历史人物远不止这几位,正如明初宋濂《游钟山记》所说:“晋谢尚,宋雷次宗、刘勔,齐周颙、朱应、吴苞、孔嗣之,梁阮孝绪、刘孝标,唐韦渠牟,并隐于此。”那时候,钟山上有报宁寺、茱萸园、博望苑、第一山亭、碑亭、雪竹亭、桃花坞、崇禧院、永春园、惟秀亭、一人泉等景点,如今已经十不存一。第一山亭、一人泉似乎还在北高峰上;报宁寺、崇禧院、永春园等则踪迹难寻;惟秀亭在有“天下第一梅山”之誉的梅花山上,是2000年后复建的;当年梅花坞是宫廷梅园,在灵谷寺东侧,鼎盛时梅花不下千株,入清后逐渐湮没。也是在这次游玩中宋濂见到了玩珠峰:“(玩珠)峰,独龙阜也,梁开善道场,宝志大士葬其下,永定公主造浮图五成覆之……殿东木末轩,舒王所名,俯瞰山足如井底。”(引自宋濂《游钟山记》)有人说朱元璋选择玩珠峰建孝陵与宋濂有关,因为宋濂对朱元璋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当年,孝陵的选址可是大费周章,朱元璋甚至不惜迁走了千年古刹太平兴国禅寺,易地建成规模巨大的灵谷寺。择钟山为陵址,朱元璋不是第一人。252年,吴大帝孙权病逝,葬于钟山之阳的孙陵冈,就是现今的梅花山,墓葬的具体位置至今不清楚,因为这位大帝当年入殓后没有在地面留下任何标志,孙权墓附近还有太子孙登墓;吴大帝孙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的墓葬确立了钟山作为金陵第一名山不可动摇的地位。孙权之后,东晋有五位皇帝都归葬钟山:晋康帝司马岳崇平陵、晋简文帝司马昱高平陵、晋孝武帝司马曜隆平陵、晋安帝司马德宗休平陵、晋恭帝司马德文冲平陵,他们的陵墓在今富贵山之南。不同时期的帝王都选择长眠钟山,是一件神奇的事,如果一定要解释为什么,或许只能用钟山王气做答案。

钟山有三座峰:主峰北高峰,居中偏北,海拔约448米,是南京的最高峰;第二峰小茅山,偏于东南,海拔约360米;第三峰天堡山,偏于西南,海拔约245米。钟山三峰呈笔架形,风水学上称之为“华盖三峰”,华盖原本指帝王车驾上的伞盖,作为卤簿(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从和警卫)仪仗之一,彰显乘坐者的尊贵;以华盖来描绘三峰的形态就是中峰高、两侧低,在风水师们眼中是显贵之地,而主峰最为尊贵。主峰南麓的独龙阜高约70米,直径达3、4百米,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茔,朱元璋一下子就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对朱元璋而言,陵寝不只是自己的安息之地,还关系到子孙福泽、江山永固,所以花再大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不只是孝陵在钟山,太子朱标的陵寝明东陵也在孝陵东边不远处,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吴良、吴桢、仇成等人都葬在钟山之阴,这个庞大的墓葬群显示了钟山非凡的政治地位。明清第一陵的孝陵没能让朱家天下千秋万代,却在朝代的更替中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象征意义。

明亡后,顾炎武多次来到南京,后来就居住于钟山边,自名“蒋山佣”,要做明太祖的守陵人,“孤臣二十余年泪,忍到今秋洒孝陵”(引自顾炎武《谒钟山孝陵》诗),在那个时代,明孝陵是一个固化的精神避难所,是遗民寄托哀思和抒发情感的地方;它象征着大明故国,承载了遗民群体的情感记忆。满清入主中原后,康乾二帝每下江南必祭拜孝陵,康熙更是立下“治隆唐宋”的赞碑,虽然有笼络人心的成分,也是发自内心地钦佩这位草根皇帝创业之艰、气魄之大、功绩之高。洪秀全定都南京后,也前往明孝陵虔诚地祭拜。而孙中山则在1912年2月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新总统之日前往明孝陵,向明太祖宣告功成身退,成为引退谒陵第一人,这次行动开启了民国政府要人拜谒明孝陵的先河,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每年的清明节,政府官员都去拜谒明孝陵,时称“民国扫墓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这样称赞钟山:“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所以,他选择归葬钟山,除了“不可忘辛亥革命也”这层深意外,他也希望能与钟山化为一体,生命虽逝而精神永存。(未完待续)

微信号|不杂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陵风水圈畅谈紫金山风水
金陵文化知识点
旅游到南京,这28个旅游景点怎能错过?
探南京“蝴蝶谷” 看金陵惊艳美景
南京的钟山到底藏着什么玄机,为何三代帝王级伟人都埋葬在此?
南京紫金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