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戢姓起源初探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自己的姓氏,中国人的姓氏,不但代表着一个人的符号和称谓,同时在姓氏中,往往也包含着一个人的血脉传承和历史根基。既然姓氏在国人中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应该了解“姓氏”的起源。

在远古时期,人类男女的婚姻并不严谨,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往往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正因为那时的人们辨别自己的身世来源只能依靠母系,因此那时的“姓”有许多都带有女字,比如姬、姚、姜、姒等,这即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也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由一位女性祖先繁衍出来的子孙。

那时的“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代表母系血统,区别血缘,后区别婚姻,姓是不可变的。“氏”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晚期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代表着族群的各个分支,开始是为了区别子孙,后来区别于贵贱,氏是可变的。

作为“姓”,每个有血缘关系的族群,不论如何繁衍壮大,后代分支有多少,这个族群始终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姓”。而“氏”就不同了,同一血缘关系的族群,随着人口不断繁衍壮大,族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从单一的“姓”分解为多个氏族。早期氏族或以生存方式和使用工具为“氏”,例如: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封建时期各个分支或以封地国名为“氏”。例如我们熟知的《赵氏孤儿》里的卿大夫赵朔,他就是嬴姓,和秦始皇同姓,赵只是他以赵国国名为“氏”。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商鞅,商鞅是姬姓公孙氏的后代,他出生在卫国,故此人们又称他为公孙鞅和卫鞅,后在他帮助秦国在河西之战中战胜魏国,秦孝公封他于商地,号为商君,故称人们又称之为商鞅,而他的本姓在后人中就很少有人提及了。还有姬姓戢氏,就是以封邑之地戢为“氏”。另外还有以王族称谓或官衔为“氏”的,例如公孙氏、司马氏、上官氏、司徒氏等等。

自从“姓”衍生出其他的一系列分支,于是各氏族就有了自己的“氏”。因此,那时的“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而“氏”是一个大的氏族部落集团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到了秦汉时期,姓和氏之间的远古概念和差别逐步消失,人们干脆把姓氏合一,“姓”开始成为姓和氏的总称,即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姓”。

另据《通志》记载,太昊时期明确规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以互通,而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互通。由此也可以看出,那时的一个人或一个氏族,“氏”可以有多个,而姓只有唯一一个。


从上面所述也可以得出,戢姓原本姓姬,而“戢”是由戢姓的始祖姬嵩,因受封于戢地而得“戢”氏。因此,在戢姓家谱中,一直也明确强调“姬戢二姓万世不可通婚”,就是这个原因。

说起戢姓起源,首先就要了解戢姓始祖姬嵩,姬嵩是周文王姬昌的四代孙,是周武王姬发的同胞兄弟康叔的孙子。

既然是周文王的后代,因此,戢姓后人也要了解一些姬姓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周文王姬昌与其正妃太姒生有十子:依次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由于周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早年去世,后来就由周文王姬昌的次子武王发继承了王位,即后来的周武王姬发,康叔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个儿子。


周武王姬发死后,传位于太子诵即位,即后来的周成王姬诵。 周成王姬诵登基时由于年龄尚小,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当时恰逢周朝平定天下不久,政局不稳,因此由周武王姬发的的四弟周公旦担任摄政王,代周成王处理国家大事。为此,远在殷商故地镇守的周武王姬发的三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怀疑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三人心里愤愤不平,就到处散布流言。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043年),他们一面撺掇武庚,一面联合东方的奄、徐、楚等十几个附属小国,公然发动了叛乱,历史上称三监之乱。康叔最先得到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他一面部署兵力,防止叛军南侵;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当时的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报告武庚发动叛乱的消息。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41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康叔参加此次军事行动。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了武庚和管叔鲜,流放了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为了收服殷商遗民,周公旦决定在原来武庚统治的地区建立卫国,将平叛有功的康叔改封为卫国国君,故史上又称康叔为卫康叔。


姬嵩出生后,由于是王族之后,后又因为建立功勋被封为大夫,受封于戢邑(“邑”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因而以地名“戢”为氏,戢氏后人便习以惯之以“戢”为姓,一直延续至今。从年代上来说,由于康叔的生卒年代不详,我们可以推算他在成王四年(公元前1041年)就参加平叛,应已经成年,而姬嵩是康叔之孙,我们以二十年一代人进行推算,姬嵩应该出生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3000多年前。因此,戢姓可以说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早于3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甚至早于我们熟知的赵姓、陈姓等姓氏。


说起戢姓的始发地,在戢氏源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余戢氏始祖名嵩原姬姓陕西凤翔岐山人氏乃周文王四世孙卫康叔之孙也食采於戢遂以戢为氏建居始平”,这里所说“食采於戢遂以戢为氏”,意思是“生活在戢这个地方,故以戢这个地名为自己的姓氏”,至于家谱中的戢地,由于没有确切说明,现在已经无从查考了。目前,据我所知道的,周朝时遗存下来的带有“戢”字这个地名的,只有现今岐山县周公庙以东20多公里的戢武村,据现代人在戢武村村志碑刻上的描述,戢武村在西周时,曾经是周王季(周文王姬昌之父)存放兵器的所在地,戢武意为收藏兵器之地,并且戢武这一地名从西周一直延用至今。

在戢姓家谱中后面一句“建居始平”中的始平,这个地名是有历史可考的。始平这个地名的来由,据记载,在西周时期,并无始平这个地名,至于为何《纪年》表述“公季21年,周伐始平之戎”,是因为当时的始平是犬戎族聚居之地,故纪年中记载为“周伐始平之戎”。始平在西周懿王(公元前899年至前892年)时称之为“犬丘”;在东周平王(公元前768年―公元前718年)称之为“废丘”。这里的《纪年》原书名为《竹书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简称为《纪年》,此书是公元3世纪西晋武帝时在汲郡即今于的河南汲县一座战国墓里出土的竹简书籍。当时学者对简书进行了整理读释,认定此书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著成年代应该是战国晚期的魏襄王时期,即公元前298-297年左右。因此可以推断,始平这个地名的出现年代应该早于公元前298年,距今2300多年。自春秋战国晚期开始,始平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唐朝的景龙二年,也就是公元708年。当时唐朝中宗皇帝李显送金城公主出嫁吐蕃王赞普,送至马嵬城,设帐于百顷泊饯别,故将始平县改为金城县, 以纪念金城公主。到后唐至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当时兵马使“李奂”统领兴平军驻扎金城县,因在平叛“安史之乱”中有功,为取“兴唐平叛”之意,故又将金城县改名为兴平县,直至改革开放后在城市规划改县为市,即今天陕西咸阳以西的兴平市(县级市)。

至于戢姓各支系的家谱对戢姓始发地表述略有不同的原因,在简阳戢姓家谱中说戢姓始发于姑平,我理解可能是在传抄戢姓源流时出现笔误,误把始平抄写成了姑平。而福建邵武戢姓在家谱中称戢姓始发于东平,这就需要戢姓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以我的观点,我还是坚持戢姓始发地为始平。


 

2017年4月7日于银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氏历史三千年
姓氏图腾:凌
《百家姓》之——酆姓来历
蔡氏文化 — 起始之初
她生10个儿子,其中1个开国明君、1个千古名臣、5个姓氏的始祖!
毕老爷家谱被人肉。家世大曝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