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进酒:李白和李贺都作有《将进酒》,但境界却不同

酒是一种灵感和情感催化剂,是中国文人不解的情缘。雅士们聚在一起,尊酒论文,被认为是雅集。李白云:“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有了酒,所有的情感似乎都有了放纵的理由。曹操理直气壮地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三杯两盏淡酒,怎抵他晚来风急”,这是李清照的痛彻骨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范仲淹的悲壮苍凉。“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馀杯”,这是杜甫的温暖感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的浓浓真情。

诗仙李白和诗鬼李贺都作有《将进酒》的酒诗篇,诗题相同,境界却不同。

诗仙李白《将进酒》诗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看看吧,诗仙李白的《将进酒》,气势是何等恢宏,何等的豪迈飘逸,诗人以震古烁今的气势,由悲及乐,及狂放,及愤激,及豪迈,最终归于人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万古忧愁和亘古孤独。

诗人纵横捭阖,以自己自然流淌的才气,写下了这首力能扛鼎的鬼斧神工之作,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矩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但却是那样美妙,那样神奇,那样完美,那样和谐,气象万千不可思议。很难想象,没有了酒,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还会那样锦绣了半个盛唐吗?酒入豪肠,酿成的岂只是月光和剑气,他的秀口吐出的分明是万物之灵长的底气,昂扬而奋发,使得中华灿烂的文化多了许多瑰丽而神奇的色彩。

李白爱酒,与酒亲近久了,他的血液中便流淌着酒的纯粹、酒的醇厚、酒的热烈了,最终自己也成了一壶醉人的甘醇,是那么纯粹,那么透明清澈,总以原初自然的内心观照世界,澄明的眼眸容不下一丝虚伪造作。万物有灵,酒也赋予他灵感,让他留下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

那年,诗人怀揣着梦想来到长安。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洋洋得意的。然此时的长安,已不是太宗时的励精图治,也不是高宗时的继往开来,甚至不是玄宗早期的雄心万丈,长安已在软香温玉中渐渐迷失了方向。玄宗要的不再是忠诚不渝的治国良相,而是才华横溢的御用歌手。梦想的破灭,失望的累积,不甘的堆砌,诱发出他骨子里的傲岸,酿造出他心性的不羁,他甚至不屑于掩饰自己的轻蔑,让力士脱靴、贵妃研磨,他任性地演绎出酒的纯粹。他是甘醇的,越久越浓,慢慢回味,仿佛能品味出春天的芳香、夏天的静默和秋天的甜蜜,能感受到冬天暖阳的温薰。

那一年,他年过不惑,终遭赐金放还,于是,他将自己放逐在青山绿水中,受伤的心在独自的旅行中慢慢痊愈。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等高宴饮,借酒放歌时,留下了这首《将进酒》。

诗鬼李贺的《将进酒》是另一种味道。全诗如下: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滴酒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诗鬼李贺这首诗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诗鬼李贺的豪宴场面是华丽的,是罗帏绣幕围起来的让人留恋铭记的小世界。看看,李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酒宴是何等的华美:琉璃酒盅里,盛着闪烁着琥珀一样光泽的黄酒,还有正在从槽床上滴下来的犹如一颗颗红珍珠般的葡萄酒——这是何等华美的风物,何等风雅奢华的酒宴盛况啊——“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锅里烹调的是龙肉和凤肉,那浓烈的香气飘散开来,又被罗帏绣幕围住——如此盛宴,怕是人间世难有的吧!李贺仿佛不沾惹人间烟火气,他的宴席上的所有陈设和菜肴美食,都是天上的,这可是谁都没吃过甚至没见过的奇珍呀!

从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诗人怀着对人生的深深眷恋,诗中声、色、香、味,无不是发自一颗热爱而“真的神往的心”(鲁迅)。

诗仙李白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酒宴场面是宏大的,热闹的,酒宴设在广阔的大自然当中,是敞开的,可以看得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真是雄阔无极!这是一泻千里的大场景,诗仙那场酒宴带入感太强了,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仿佛都随着诗仙李白一起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大块吃着肉、大碗喝着酒,真是痛快之极!李白的酒宴是热闹的,具有浓浓的人间情味,这才是最快乐的酒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在这里,热闹味非凡,烟火气十足,个性张扬,酣畅豪迈得淋漓尽致,够浓烈。

酒宴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具体体现,每一场宴席都有不同的氛围。氛围不同,宴饮之人的情绪也不同。良好的氛围,能够大大提高宴饮之人的食欲,得到欢乐。李白在酒宴上能够充分放得开,所以能充分享受到酒宴的欢乐,品尝到美食的滋味。而李贺,纵然其雅集有多么高端,但心境不同,所以酒宴的滋味就不同了。

读诗仙的《将进酒》,纵然是人生苦短,依然有昂扬进取、负重致远的豪情。而读诗鬼李贺的《将进酒》,触动的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神经,让我们心生怅惘,对命运的不确定产生伤感。诗人的这场酒宴,自带一种虚幻感,每样东西都那么绚丽,绚丽到了不真实的程度,整个罗帏绣幕围起来的仿佛只是一场梦——“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样的心境下怀着的是对生命的感伤。在这样的心情中的酒宴,自然不能真正品出其滋味,纵然是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与己无补,对自己无益。但李贺把这个梦写得太美了、太漂亮了,所吹之笛不是人间笛,而是龙笛,让人觉得笛声像龙吟一样悠扬啊;所击之鼓不是普通鼓,而是用鳄鱼皮做成的“鼍鼔”——想象一下,鼓面蒙上了扬子鳄的皮,其声音,听起来一定特别浑厚响亮。但是聪明的读者一定不会把这作为这场酒宴上的亮点,最让诗人难以忘怀的是酒宴上的人,这才是亮点,是关键所在——“皓齿歌,细腰舞。”都那么美,那样多情:这里岂一个明眸善睐所能形容——“皓齿”是洁白的牙齿,“细腰”是纤细的腰肢!因为“皓齿”是美的,所以从皓齿中发出来的歌,就显得格外动听;因为“细腰”是美的,所以用细腰扭出来的舞蹈,也显得格外婀娜。如此的美人,自然是让人难忘的。

此刻诗人的心中,怕是有如此之想吧:酒宴尽了,人也就散了,那些遇见过的人,今生不知还能不能再遇见?纵然是遇见了,怕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答案在诗中:“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所谓“青春”就是春天呐。“行乐须及春”(李白),生命没有给人们留下多少欢乐的日子,尤其是青春,所以拥有时千万要珍惜,须要及时行乐。诗人李贺看到春光将尽,落日低垂,一阵风来,桃花纷纷飘落犹如洒下一场红色的雨。难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篇章。这个世界,并不是事事如意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回避的。感叹春光易逝是人之常情啊!桃花飘落中,显得是那么悲壮而又无奈。

这里的“青春”,既是春天,也是生命啊,这是繁花走向飘零,这也是人生在走向死亡啊。这死亡的恐惧,已经把诗人压倒了。然而李白面对着易逝的光阴,却是好好把握,享受当下的态度。这是一个人的气度所决定的。读李白的诗,能够提气,让人的精神面貌昂扬起来,这是诗仙的气度。看看吧,这种人生易失的场景李白也有啊,所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也是在感慨生命的短暂,但是李白的雄壮气概让他波澜壮阔地叹息之后,就去波澜壮阔地欢乐去了。而李贺呢,却是在抵死狂欢之后,越发看出了生命的短暂和虚无。在这凄艳的花雨之中,歌繁、舞步越转越急,却仍然无法追上时间的脚步。在这末日的狂欢之中,琼浆玉液再浓、再美也仍然会变成难以下咽的苦涩吧?那怎么办呢?看最后一句:“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到这一句,“坟”的形象出来了,李贺的气息也出来了,死亡的恐惧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既然如此,不如喝得酩酊大醉吧!毕竟我们暂时还活着,要知道就算嗜酒如命的刘伶一旦死去,再想喝一滴酒也不能够了呀。这是何等寂寞、何等绝望的语言哪!和前面光影绚烂的欢宴场景,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呐!孔子说过:“死生亦大矣!”面对“死亡”这个人类永恒的威胁,李白更愿意藐视它,努力追求活着的意义。所以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要“烹羊宰牛且为乐”。而李贺呢,却喜欢舔舐死亡的滋味,让自己变得更敏感,所以他的春天是“桃花乱落如红雨”,他的人生是“劝君终日酩酊醉”。换句话说,同样面对生生死死,这个亘古难解的话题,李白向生,李贺向死,这就是“诗仙”和“诗鬼”的差异了。

两个大诗人,两首不同的《将进酒》,描写了两场不同的酒宴,折射出诗人各自的个性和心境。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决定了这个人生命的选择。从诗仙和诗鬼各自的诗篇中,可以感触到充盈在诗中的生命之气,其命运的差异立判。

有人说酒是水制的诗,诗是心酿的酒。从诗人各自的《将进酒》诗篇,我们可以感触到,李白是豁达的、豪放的,什么都能看得开;李贺是细腻的、敏感的,万事皆要用心观照!

两人的诗都足够美,足够风雅,皆是惊天地的美篇。李白飘逸豪放,李贺瑰丽奇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蒙曼品唐诗之六十六
李白《将进酒》后世难有人及,谁知李贺挑战一首,同样是千古名篇
诗仙与诗鬼各写了一首《将进酒》,一个飘逸豪迈,一个幽艳凄冷
寂寞圣贤《将进酒》
李贺也写了《将进酒》,风格却与李白的有很大的不同
李贺一首《将进酒》,奇诡冷艳,意境不输李白,难怪被称为诗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