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美得人心痛!
 

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

说到大英博物馆,馆藏之丰富是让人不得不膜拜的,但是它的馆藏珍品来源却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的内心非常矛盾。例如,大英博物馆内的木乃伊藏品是除去埃及之外世界排名第一的,那么来源自然不言而喻。而说到馆藏的中国国宝,就更让人不由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馆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馆

这是一个世界顶级艺术品聚集地,汇集了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希腊、罗马和东方艺术的文物宝库,在大英博物馆,你看到的是全人类文明的精华。望着陈列的稀世珍宝,恍惚间仿佛来到了中国的故宫。徜徉其中,犹如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时空隧道。

▲著名的易县辽代三彩罗汉

三彩罗汉背后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

《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

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

▲东晋 顾恺之(传)《女史箴图》(唐摹本)

英国国家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在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有两件是中国的顶级国宝。一件是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另一件是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

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

敦煌壁画

青铜器

玉器

宋瓷

元瓷

明瓷

清瓷

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怀想起那些遥远的记忆,一个民族文明的记忆,先祖的记忆。很多中国参观者看着那些祖先的杰作会情不自禁地感慨:何时归故里?

一位参观过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人曾写道,参观这里“使人想起圆明园那场浩劫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国‘冒险家’劫掠的车辙和两百年来中华瑰宝流失海外的沉浮跌宕”。

其实,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等辉煌文明的遗物,何尝又不是有着类似的命运。敦煌的“王道士”因为泄露了藏经洞而备受国人怪罪,记者在大英博物馆里却仿佛看到“王道士”的影子在世界各地都有,不独为中国特产。鲁迅曾说,不能自保者也保不住祖先的遗物,单单怪罪“ 王道士”对反思保护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或许我们更该做的是通过这些中华文明的伟大瑰宝,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东方文明的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民族的瑰宝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失海外的敦煌壁画
大英博物馆藏品-6 敦煌壁画 女史箴图
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里的中国国宝
除了《女史箴图》、三羊尊,大英博物馆还收藏了哪些中国国宝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三件来自中国的镇馆之宝,每一件都是世界级文化遗产
“大英博物馆”33号,令人震撼的中国国宝,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