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小便不利之脏腑辨证

证,服用桂枝汤过汗或误下后,虽然表证仍在,但已出现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症状。虽有疼痛但并非满而硬痛,此为误治后胃中空虚客气动膈,故微微做痛,必是可以自行缓解的。此中心下满的症状结合小便不利则能够判断病位在里[3],为脾虚兼有水停,外证不显,故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进行治疗。论中关于是否去桂枝一药,众说纷纭。本证的着眼点在于小便不利,因于脾虚水停津伤,而仲景治水多以苓桂剂为主,强调桂枝温通,若确有津伤则当去之。

1.3 温肾化气法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为水脏,是调节水液代谢的主要脏腑,为小便生成的气化动力源泉。肾在五行属水,肾中本无火,全赖肺气下行,引一点心火入肾为真阳而藏于水,故坎中阳常虚,多病水泛为患。肾与膀胱相表里,同位于下居于水位,属北方而为寒水,膀胱之寒得肾阳温煦则能化气为水而出,若肾中阳虚则膀胱无以气化,下焦虚寒而小便不利。[4]

《伤寒论》第 316条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2]248。在少阴病里出现关于小便的症状尤需注意,少阴病中的小便与人体自身阳气的联系极为密切。小便的通畅与否,或者在治疗过程中通畅程度的变化能预示着疾病的走向,是判断疾病预后极为重要的症状。文中有小便不利和自下利两个重要的症状,真武汤为针对阳虚水停而设的,那么大便可见溏泄,此为自下利,如果同时还见到小便清长,是津液从前后二阴而出,阳已经不能固摄阴液,此为危重之像。如果伴随出现的是小便不利,那么可知这里还只是阳气不足以化津,水走大肠。故仲景用白术、茯苓运脾土而制伏其水气,芍药养阴,生姜温通胃气,附子壮火以生土制水。水湿去肾火足则膀胱自能气化而小便必调矣。

1.4 通利三焦法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名中渎之腑,为孤腑也,入络膀胱,实则癃闭,虚则遗溺。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三焦为水液运行通道,而少阳又主三阳之枢,故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滞则会导致水液运化失常,正如《类经?藏象论》所言:“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5]

《伤寒论》第 147 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

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2]217-218。少阳为表里传变的枢机,也是气机上下通达的枢机,正合三焦即有部位又据功能之区分。本条因少阳枢机不利导致三焦的决渎失职,出现小便不利

[6]。这个条文里有胸胁满、口渴、往来寒热,看起来是一个少阳阳明合病的症状。小便不利和口渴并见,提示除了少阳枢机不利之外还有饮停,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故用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疏解少阳气机,温化水饮使三焦路通,柴胡引牡蛎、瓜蒌根入少阳去饮结而生阴津,干姜甘草和胃而资土气,遂枢机转而汗出愈,虽非特为小便不利而设却可治此症。

1.5 利水通阳法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为水腑,为储藏的器官,其气化功能失常,可导致尿量、尿次等小便异常症状。膀胱者足太阳之经,太阳之本为寒水,故经病易郁而发热,腑病易寒而水蓄。太阳阳气最足,为一身之藩篱,外邪之入侵 哲

苓、猪苓、泽泻水湿,白术和胃,外则桂枝温通,多饮暖水则使停留的饮邪随太阳之经而做汗解,发散于外。从小便不利着眼,若结合少腹满,此二者为主症则内可参苓桂剂,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泽泻汤,外合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取其内利外汗之法。则小便无有不利。2意义

水津从口入胃,经过脾的升清,上归于肺,肺为水之上源而通调水道,灌溉五脏六腑之经脉,外散于皮毛,下输于膀胱,靠三焦为通道,小便从膀胱气化而出。仲景以小便通利与否来判断病位、是否有水饮内停以及阳气的盛衰。小便属阴,须阳气为之推动温煦,故病则见水滞不行、水盛阳衰、津亏阳亦少等。

2.1 辨津液重伤 《伤寒论》第59条有云:“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2]137 在运用下法或汗法时,出汗或小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三焦浅析《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下篇
从六经体系视角论张仲景存津液思想
六经开阖枢理论
让我们来聊一聊“三焦”(下)
十二经对冲与脏腑别通
伤寒直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