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结婚、离婚与“跑了”

前一段回乡下,听到几则故事,大都是关于年轻人结婚离婚与女人“跑了”相关的话题,这些话题说来轻松,往往却暗藏着许多家庭的命运和不幸。

因为临近年关,许多在外打工的青年回家,父母最急的首先就是儿女的婚事,可如今给孩子成个家真不容易,尤其是年龄大点的男孩子,这年头简直就是难孩子,没钱悲哀,没对象才是更大的悲哀。

这一代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出生时都是计划生育的白热化时代,男女比例本就失调,又奈何大西北经济条件远不及东南沿海,所以这打工外嫁的比例年年高升,远比外地嫁到本地的多许多,且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却越来越让人悲催。

1、

古人言:“一家有女百家求”,但在古代,普通百姓家的女子有上百男子追求的几率毕竟很小,但在当今社会,这却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今年正月,朋友的孩子去某村相亲,回来很诅丧的说:“没戏。

问原因,说那女子:“眼高”。

“咋么个眼高法?”

“人家从去年腊月二十到现在,二十几天相过不下一百二、三十个了”。

无语,听说姑娘真的长相不错,在外打工,并无专长。

2、

临村某小伙找对象找了三年,今年通过媒人好容易谈成了一个,依乡下的习俗,先看人,人满意了看过活(日子过的咋样),没有问题,接下来就可以“成事”,“成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亲,需要请来三姑六婆,置备酒宴,在宴会上磋商礼仪相关,最重要的就是议定彩礼,且说小伙子成亲那日,酒席间女方提出的彩礼是二十万零八千。

二十万零八千的彩礼其实还是符合当下的市场行情的,但男方也许是真的经济紧张,或者是觉得自己儿子并不比女孩差,就要求媒人继续磋商,把礼钱压低一点,这也并不奇怪,在乡下谈婚论嫁中,很少有谈彩礼你张口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的,一般都会双方协商达成一致,但这家人成事却很不理性的请了一位他自认为要好的同村人,这个人也急着给儿子找对象,一听这家嫌贵,就说你嫌贵我不嫌贵,你不愿意了我就给我娃订了,再加一万都行,奇葩的是这事真就这么黄了,那女方也真的就同那一家成了亲。

乡间人热议,一是说那一家急不择食的抢亲有违道德,也有指责这家人小气,说现在给娃娃成亲“向口”极缺,好容易有个苗目,却因为几千一万元把事黄了,这娃今年指定又找不下媳妇了。

这几年乡下的彩礼一年一个台阶,上面说定的二十万零八千当然只是彩礼,要结婚必然还要议定衣服(除了女孩的,父母的衣服钱也会过数万)、针线钱、三金等其它杂项,有的还要房、要车,如果加上家私家电、婚纱乐礼、宴请相关,一个媳妇娶回家,许多家庭都会负债累累。结婚欠债倒无妨,更可怕的是如今社会的婚姻保质期越来越短,有熟人谈起,他们村百余户人家,2018年一年间就有7个媳妇“跑了”,这“跑了”当然并不是名正言顺的离婚,而是毫无征兆的玩失踪,而这种失踪当然是只针对夫家,一旦失踪常常会是三年五年,直至解除婚约。

前一段遇到一位老人,哀声叹气,说孙子与孙媳妇在闹离婚,起诉了,但需要过完年才能判绝,老人说孙子结婚不久媳妇就往外跑,找茬要房,给在西安付首付买了房子,又闹事要车,再给买了一辆车,可最终还是没拴住心,整天在外胡鬼混,他早劝孙子离掉,孙子还不舍,早点离的话可能还能退点彩礼,现在不但不可能退,离婚还可能会被要求分割财产。

3、

说到女人“跑了”这个话题,总觉得有些沉重,这个话题自古就是一个生存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在这个信息时代的泛滥就更让人感到揪心。

中午听同事说起环县山区一户人家的故事,说这本是一个很合美的家庭,一家六口,公公、婆婆、儿子、儿媳,两个孙子。他们一家虽然深居山区,过着像包山户一样的生活,但一家人种着上百亩地,养着两百多只羊,经济状况并不差,随着俩孙子渐渐长大,孩子读书就成了问题,于是像所有后山人一样,他们给媳妇租了房子,让媳妇带俩孩子住在县城,媳妇什么都不用干,就是一心陪孩子读书。

后山人结婚早,这媳妇也就十七八岁结婚,俩孩子上了小学,媳妇也才不足三十岁,人长的也不赖,进城一年多,突然有一天就弃了孩子跟人跑了,公公和儿子没办法,就让婆婆进城继续供孩子读子,媳妇在城里供俩孩子读书并不压力。又过了一年多,这近五十岁的婆婆也跟人跑了,这下留下父子俩和俩个年幼的孙子,老公公无奈,就劝儿子进城带俩个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书总得读,日子总得过,儿子却不忍心,说种地干力气活他毕竟年轻,让老人进城带孩子吧,所以这公公就卖了羊进城继续陪读,供孙子读书,一个家里留下四个光棍。

4、女人跑了,大都从此无踪,但一切都有例外,也有回来的,这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故事的结尾发生了反转,让人感叹:

十多年前吴某的媳妇跟一位河南人跑路了,从此渺无音信,给吴某留下刚上学读书的一儿一女,吴某从此既当爹又当妈,过起了苦日子,十多年如一日,他坚持了过来,俩个孩子也争气,儿子大,大学毕业与同学合开了一家小公司,女儿高中毕业又考上了成都某大学,就在女儿领取录取通知书那段,吴某的女人又回来了,她依然很光鲜,而且带回了五百多万的存款,据说她当年跟随的河南人年纪很大,但很有钱,他们一起去四川开砂石厂,因为女人做过绝育手术,后来也没有养孩子,所以那个河南人死后,她就回来了。

吴某的女人一回来就要求与吴某离婚,其实这么多年他们也没有办理过离婚手续,但吴某拒绝接纳她,吴某说我能供儿子上完大学,我就能供出女儿来,我要她干什么,最苦的日子我都熬过来了。

但女人求他宽恕,并请村上的老人们说事,老人们都劝吴某不要一根筋,说你毕竟没有找到女人,孩子们一出走,你一个人日子也并不好过,而且那毕竟是孩子亲妈,女儿也是认她妈妈的。

男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接纳了女人,女人用她带回的钱给家里盖了一套小别墅,整天好烟好酒好茶好饭的侍候着男人,男人从此也是啥事不管,整天就是打麻将吃喝游玩,女人都是尽力随着他的性子,从来不与他斗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生孩子你拿什么打江山?
两个女人,成就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
两性:【给媳妇们的忠告】
婆婆自以为聪明,从儿媳娘家要得30万陪嫁,殊不知孙子已改姓
农村人为抱孙子,婆婆逼媳妇和公公生下孩子
小狗粮|人精儿婆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