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第一扛把子,把栏杆拍遍

他,一个仗剑走天涯的浪子,一个钟灵毓秀孵化的天才。

可在战场上提剑练武杀金贼,又可在砚台上提笔作词舞笔墨。

他是一个年少满腔热血,奔袭千里,取叛徒首级,夺回印信的武林高手,确亦有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柔软的内心。

他是一个词人,有着“词中之龙”的美誉,但他更是一个志在“渡河北收十六州,复汴京盛世太平”的爱国将领。

辛弃疾

他就是辛弃疾,行伍出身,却以文闻名,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

1.少年成名

公元1162年,一位23岁的青年,跟着带头大哥,义军领袖耿京,加入了抗金大业。谁知道义军里出了叛徒,名叫张安国,他趁青年不在,暗杀了带头大哥。队伍没了领袖,也就自然散了。青年从南方赶回,极为气愤,又悲痛。他告诉同伴,一定要活捉叛徒,为大哥报仇。然而张安国躲在金兵军营里,哪里驻扎了五万金兵,想要报仇,谈何容易。青年不怕,凭着一腔热血,当天晚上,挑选了五十名勇士,配上快马,刀剑,直奔金营。

快到金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都下了马,把马拴在树上,然后乘黑悄悄地摸进了金营。金营里灯火辉煌,张安国正在跟两个金将喝酒猜拳。他们看见青年和勇士们拿着刀剑冲进来,吓得魂都没了。张安国赶紧钻到桌子底下,两个金将急忙举起椅子来抵挡。勇士们一拥而上,把两个金将连人带椅子砍翻了。青年一个箭步上前,把张安国从桌子底下揪了出来。张安国抱着个脑袋,直喊饶命。青年用剑指着张安国骂道:“你这个叛徒!耿京哪点对不住你,绑了他”

大伙儿一拥而上,把张安国绑得结结实实,拉出了营帐。

营帐外面站了好些金兵,看青年威风凛凛,谁也不敢上前。青年把叛徒绑在马后头,不慌不忙地跨上了马,喝道:“谁敢上来,就要他的狗命!告诉你们,我们的十万大军就要开到。想活命的就早点投降!”说完就带着勇士们冲了出去。等金国将领派兵来追的时候,他们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叛徒张安国终于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给砍掉了脑袋。

登高望远,抵抗金兵

2.仕途生涯

比起青年时期的壮志凌云,朝庭的无能、苟安,使得辛弃疾仕途生涯郁郁不得志,胸怀大志欲报国家而不能。

35岁时不被重用,他报国无望,愁结积郁,写道:“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0岁时宋孝宗北伐之心变淡,辛弃疾受主和派小人排挤被贬官,忧国忧民、愤懑难消地写道:“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61岁再次被罢官,居于瓢泉时写道:“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66岁重被起用时写:“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寄情于诗,这些都是他收复河山的宏图壮志和生活际遇激烈碰撞的产物。

醉里挑灯看剑

3.词曲佳作

一言不合就开写,深爱着这个世界的男人。

写壮志豪情,他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诉报国无路,他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记乡村情趣,他有《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玩婉约沉郁,他有《青玉案》,“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溪头卧剥莲蓬

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写恋人,写田园,写民俗,写读书……只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恋。

不管他手中拿的是剑还是笔,他永远在作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弃疾的故事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看我把栏杆拍遍
“战狼”诗人辛弃疾:心有猛虎嗅蔷薇
【名家专栏】辛弃疾:勇闯金营生擒叛徒的爱国词人
“词中之龙”辛弃疾的传奇人生
辛弃疾武功有多厉害,曾带50人闯敌营,砍下叛徒人头傲然回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