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忏悔录》,走入卢梭的伟大心灵


亲爱的读者,我若说读了好多书,你一定不信;若我说,我读过一个伟大的书,你可能有了点期望;我如果大声地说出,卢梭是我最尊敬的人,你一定会禁不住瞪大眼睛。

哦,是的,我的朋友,我需要说说卢梭对我的影响,在此,我也真心地邀请你能与卢梭成为朋友,不,是邀请你与我一起成为他的铁杆粉丝

有幸与卢梭相识,我真得感到荣幸至致,不然,真枉来世一趟,读者这时可能会说,不会吧,世界上如此多的大师,你为何独有卢梭令你有此感觉?要回答这个问题,真还不能急,请随我沿着卢梭的叙述之路一起走进一片广袤的思想大平原。

卢梭的《忏悔录》分为上、下下册,卢梭的文笔优畅、文采飞扬,但这绝不是扣人心弦的原因,真实的语言不容任何人怀疑,而且,也找不出任何怀疑的理由,卢梭写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就把我描写成怎样的一个人。如果我当初行事卑劣,我就自我揭露我的卑劣的行径;如果我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和道德高尚,我就坦诚记述我端方的人品和高尚的节操。我已经敞开了我的心扉,让你亲眼看它是什么样子……看他敢不敢说‘我比这个人好。’”


读完卢梭的文字,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不由得闭上眼睛,希望能运用特异功能来洗髓开智,然而,脑内却是一片混沌,这是什么原因呢?只好从第一卷开始回忆起,在回忆前,还是需要谈谈回忆录,事实上,社会上的名人不少都有回忆录,有他人为你主动所写,也有名人自己用笔记下的过往身经所历事与人,事实上,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谁敢在上帝面前说:“我比这个人好。”

我深深明白,我不可能仅通过阅读一遍《忏悔录》,自己就能走近了卢梭的心灵,如果有这种想法,也只能说我有一种见不得人的狂妄,但我一定朝这个目标奋进。

卢梭诞生在日内瓦,有一个长他七岁的哥哥,懒散的哥哥总是惹爸爸生气,最后哥哥离家出走,去德国后一直未有音讯,在以后的文字中再也没有了关于哥哥的叙述,然而卢梭的童年却是在一个宽容的环境中生活,他认为,任何一个国王的孩子也没有受到过其幼年时候受到的那种百般疼爱,但同时也指出,人们往往把孩子们的坏脾气归咎于天性,其实那完全是由教育的结果,这都是极其有道理的,卢梭在波塞村朗伯西埃牧师家里度过了其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与其表哥打过架吵过嘴,但从没向大人告过状或说对方不是的事情,这说明了什么?笔者认为,这就是纯洁的友谊,我也多么希望:当今职场上的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有此等友谊呢,然而,这只能成为一种梦想,作为职场人士,在梦想中不由得到了许多启示,卢梭之所以能让人尊重,我觉得还是卢梭个人的毫无保留,他让人们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还是真实叙述,所以在真实面前,作为人来说,还能胡思乱想吗?若真是这样,那就是胡乱歪曲事实,没有一个得到好下场,所以,人还是好自为之,自我珍重。


卢梭与戈登小姐的初恋,爱得你死我活,在火热的情信中,两个人的感情骤然升温,在期盼中戈登小姐终于来到日内瓦看望卢梭,此两天的卢梭高兴得“如痴如醉,简直像个疯子,”然而,戈登小姐要走时,卢梭打算:她一走,自己便跳水自尽,哭叫之声响彻云宵。过了一个星期,收到了戈登小姐寄来的糖果和几副手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戈登小姐结婚了,是来日内瓦采购结婚礼物,知道一切真相后,卢梭发誓不再见这个负心女人,当二十年后,与父亲乏舟湖上时,偏偏遇上了戈登小姐,卢梭全身哆嗦了一下即离开,这是多么善良啊,“哆嗦”又是那么真实地刻画了恋爱双方的心情,这种心情,是那么真实。卢梭的爱情故事远不止这些,比如与华伦夫人、巴西尔夫人、格拉芬丽小姐……我觉得卢梭不仅讲述自己所经历的事和人,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他通过这些事和人获得了真知,读后很受启迪,比如:当他在师傅家里学雕刻技术时,因自己是一个学徒,而对方(维拉)是一个伙计,被维拉诬陷将面临严惩时,无奈的卢梭感叹道:强者做了恶事,总把罪责推在无辜的弱者身上,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如此。是啊,在强者面前,保持适当的冷静外,还要以弱示人,这也是以退为进,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也是进一步拓展了生存空间。


2002年日内瓦修建的卢梭故居

卢梭在与自己父亲交往过程中,父亲为了母亲留下的那一点少得可怜的遗产,竟与卢梭断绝父子关系,从父亲这样的行为中,卢俊总结了一个重大的道德原则:我们要避免卷入使我们的义务与我们的利益发生冲突的事情,避免从他人的灾难中获得好处。这是多好的总结啊,谁读到这样的文字没有感触呢?我相信读者与我的想法差别应不会很大。

在卢梭的《忏悔录》(上册)中,文字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这自不必说。感到卢梭好像是在讲故事,他说:“上册是在伍顿和特里堡写的,当时的心情怡然自得,非常愉快……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谋篇布局、斟酌词句,直到把文字写到满意为止。”

卢梭在写《忏悔录》(下册)时,心情非常忧伤,自上册完工停笔,忍耐两年后重新拾笔续写,但是,卢梭写作的背景,我们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因此,在此要我也多写上几笔,望读者能理解。


全册处处体现了霉悔之气,卢梭一直在说自己运气不佳,不少痛恨跃然纸上,在小引中,他这样写道:“上帝呀,……你至少不要让这两个泼妇看到一个不幸的人写的这份材料,尽管你已经让这个不幸的人在生之时吃尽了她们的苦头。”在写本册书时,卢梭已受监控中,他写道“我头上的天花板有眼睛,房间的四面墙壁有耳朵,再加上我周围都有密探和心怀恶意的监视人。”在这样的写作环境下,怎有心情写出像上册一样优美的文字呢?但卢梭要将真理透过文字传送出去,但在层层封锁和心神不宁中,是何等困难啊,卢梭虽然没有学历,但其却伟大;卢俊虽然有富裕的机会,然而却不屑一顾。

正是由于卢梭的自负,他也因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被人排挤,在“数字记乐符”的论文答辩会上,面对院士的提问,感觉他们虽然都是饱学之士,但没有一个是真正懂音乐的,至少懂得程度还不足以审查其论文,他还发现,学者们的偏见有时候比其他人少,但一旦有了偏见,就比任何人都更固执地坚持他们的偏见。沿着卢梭的思维线走下去,我们不难理解其当时面对“大家”的无奈,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大家,到底什么才是“大家”呢?谁能告诉我,说真的,查不到定义,在“大家”充斥的社会,多了“大家”,因此,才有多了“大家”或“宗师”等新的词语出现。

写此文写得相当艰辛。从没写过如此沉重的文字,我是丝毫不敢懈怠,唯恐对不起卢梭,怕打扰其在天之灵。

正如卢梭《忏悔录》的译者李平沤先生在译者前言中所述“卢梭为人类的福祉而写作。”是啊,卢梭属于全世界,他的书在二百年后还是那么深入人心,我们必须要想想是什么使他永葆常青呢?

卢梭,法国的一介平民,既不贵列庙堂,又不富甲天下,甚至连学历都无,困厄一生,直到死,还是“逃犯”身份,但1794年10月11日,巴黎万人空巷,将卢梭的灵柩迎到“供奉不朽人的殿堂”邦德翁,并在他灵柩前默哀致敬,死后备极哀容。这是为什么呢?从《忏悔录》中自能找答案。

在文章的结尾,我必须要交待一下,卢梭的文字有很多人在翻译,但我要推荐一定要读李平沤先生翻译的卢梭系列著作,尤其是《忏悔录》,李平沤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翻译家,于2016年7月14日,享年92岁,谢谢李平沤教授,您是卢梭的知己,您最了解卢梭了,也是您让我们更加向真实的卢梭靠近了一步。

亲爱的读者朋友,读完以上文字后,还是由您自己选择吧。

2017.4.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刍议李平沤对卢梭著作的翻译
让·雅克·卢梭
读卢梭《忏悔录》
闲行散记 | 阿光:买来的,买不来的
四赴瑞士(80)
李平|荡涤心灵的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