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年谱简编(16 )乾元元年(758年) 四十七岁

        今年的春天,杜甫继续任左拾遗,从《杜诗详注》中所收录的诗作看,也写了不少,但从一些选本上看,选录这段时间创作的诗作却并不多,主要原因,这段是时间内的作品以应酬、颂圣之类的应景诗比较多,这类诗即使技巧纯熟,比喻精当,能受当时人的交口称赞,但长期来看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能够触动我们的,也是能够触动他自己的心的,也许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希望能有所贡献的儒家情怀;二是朋友之间的离合聚散。前者如《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棲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这首诗写因为第二天早上要向皇帝汇报, 晚上失眠,竖着耳朵在听开门的钥匙声,或是马的铃铛声,还一次一次想天要亮了没。那种急切的心情写得非常的生动。但后来他的心态就发生了一些改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在两个方面吧,一是他上的“封事”-建议书并没有受到肃宗的重视,受冷落得原因可能还是与上年为房琯说情的事儿有关系;二事他的一些好友也由于各种原因陆续的离开了京城,如金紫光禄大夫房琯最终还是被贬为邠州刺史,国子祭酒刘秩贬为阆州刺史,京兆少尹严武贬为巴州刺史,与他同在谏省任职的贾至也到汝州任刺史去了,还杜甫可说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于是也就有了《曲江二首》这样有些颓废的伤春之作,如《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塚卧麒麟。
                细推物理需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
        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更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当代古典诗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认为杜甫以一己之力开辟出了七言律诗的意境。论及杜甫七言律诗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其中收京以后重返长安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并认为杜甫在写《曲江二首》时,“不仅是抱着空怀忠悃,久违寸心之悲,而且更可能有着无限忧谗畏讥之心。”所以写出了这样伤感的作品。这两首诗,在艺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开创了曲折达意,婉转抒情的新境界。
        而与朋友的离合聚散,也令诗人百感莫名。”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送贾阁老出汝州》)。本时期有大量的诗作,都是送给朋友的,但同时也在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哪得更无家。丈人才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曲江陪郑八南史饮》)有时还是有些颓唐,想要以酒浇愁。“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逼侧行赠毕四曜》)回忆起老朋友郑虔的故居时,想起相隔如此的遥远,也许此生难以再相见,心中又充满了伤感。“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我们都听到过赵翼的这两句诗,作为一个史学大家的史识化而为诗,的确是绝佳的总结,我们不用举太多的例子,眼前的杜甫的例子就是这句诗的生动写照。
        当年的六月份,当时杜甫因上疏为房琯求情,被贺兰进明所弹劾,房琯罢相,他早被唐肃宗看不顺眼,于是同时把他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以后的余生,他就在各处漂泊,再也没能回到皇帝的身边,但同时,他也在走向他诗歌创作的黄金期。
        我总觉得,杜甫是传统的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文人,无论是他出于官宦之家的家世,还是他所受的教育,都是让他成为一个传统儒士的。但这只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共同点,他能成就他的伟大,一定不是由于他与他多数文人共同的儒家思想,而是他所特出的一些品格,如忠君爱国、同情人民,热爱家庭等,还有一种品格也是相当的难能可贵,就是对朋友的行侠仗义。孔子说朋友之间是要“可以寄六尺之孤,可以托百里之命。”。无论这首诗是写于为房琯上疏之前还是之后,《义鹘行》中所表现出来的急公好义的精神以及用舍行藏的思想虽达不到孔子要求的高度,但也是庶几近之了:
                ......
                生虽众灭雏,死亦垂千年。
                物情有报复,快意贵目前。
                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
                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
                ......
        他被贬往华州任司功参军,这和左拾遗一样,都是一个八品的小官,没什么实权,也就是给州官作个助理吧。这样的安排对于杜甫这样热衷于为朝廷作事,希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非常让人失望的,可以说情形是每况愈下了。想起当时狼狈的投奔到凤翔行在,才过了这么不到一年的时间,长安是收复了,但他又被赶出了京城,他的心情是悲戚的。他知道,他这次到华州,虽然离京城并不很远,要想回来是不容易了,“篷生非无根,飘荡随高风。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遣兴三首(其二)》)在到华州的路上,经过金光门的时候,他想起了往事(《至德二载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尤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他在那儿当个司功参军的小官,生活的条件又不好,饭菜也不能正常供应,晚上要担心有没有蝎子,苍蝇蚊子是来得多,关键是案头上堆的文书都还没有完成,上面却还没完没了得在催,他都觉得不想再干下去了,种种情形在《早秋苦热堆案相仍》中生动的表现出来了。生活条件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么差,我也不好说,但肯定不能与他在长安当皇帝的近侍时相比,至于活儿这么多,为了混口饭吃,想想杜甫这么个千古伟人都让人逼得整天不得安生,我们这样的小白领让上面这么催一催、批两句、考核几下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到了深秋的时候。他到蓝田县去,那地方出产美玉,所以之后的李商隐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香。”的诗句。那地方有一姓崔的大户人家请他去他家的庄园作客,这地方风景不错:“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九日蓝田崔氏庄》),重要的是好友王维也在崔氏庄园的附近修了辋川别墅,虽然去了并没见到王维,但看样子杜甫的心情仍是很不错,因为他在《崔氏东山草堂》中这么写: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杜甫虽然不在天子身边,但依然十分关系国家大事,《留花门》一诗的写作背景是:唐肃宗为平定“安史之乱”,借助强悍的回纥兵收复叛军占据的失地,在回纥兵收复两京后,回纥太子提出让回纥兵继续留在沙苑,肃宗竟予同意。在诗中杜甫对这一政策提出深切的担忧。这一政策果然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后来差点酿成大患,当然这些都是后事了。而这时的杜甫就当着华州司功参军这么一个小官,提的建议也没人重视,必然是极为郁闷也极为失落的,冬天的时候,看见路边的病马,那可是一匹曾经驰骋沙场的战马,如今瘦骨嶙峋、毛发脱落、委弃路旁,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悲从中来:
                ......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淡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鸟啄疮。
                谁家且养顾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附录:本年作品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紫宸殿退朝早口号》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春宿左省》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晚出左掖》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题省中壁》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送贾阁老出汝州》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曲江陪郑八南史饮》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曲江二首》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曲江对酒》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曲江对雨》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奉赠王中允维》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棺寺维摩图样志诸篇末》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得舍弟消息》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得李校书二十六韵》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逼侧行赠毕四曜》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赠毕四曜》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义鹘行》
        乾元元年春 长安谏省 《画鹘行》
        乾元元年五月 长安谏省 《端午节赐衣》
        乾元元年六月 将行华州时 《赠孟云卿》
        乾元元年 罢谏官后 《遣兴三首》
        乾元元年 赴华州时 《至德二载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乾元元年 赴华州时 《题郑县亭子》
        乾元元年 赴华州时 《望岳》
        乾元元年 华州 《瘦马行》
        乾元元年秋 华州 《留花门》
        乾元元年 华州 《寄高三十五詹事》
        乾元元年 华州 《赠高式颜》
        乾元元年初秋 华州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乾元元年 华州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乾元元年 蓝田 《九日蓝田崔氏庄》
        乾元元年 蓝田 《崔氏东山草堂》
        乾元元年 华州 《独立》
        乾元元年冬 华州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乾元元年 华州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
        乾元元年冬 自华州游东都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乾元元年冬 自华州游东都 《闵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乾元元年冬 自华州游东都 《戏赠闵乡秦少府短歌》
        乾元元年冬 自华州游东都 《李鄠(hu)县丈人胡马行》
        乾元元年冬 东都 《观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
乾元年间(758-759)的杜甫及杜诗
杜甫七律全注 二、为官时期
山居妙闻:学诗第三“诗圣杜甫七律”(其三)
151 唐诗解读——杜甫之《曲江二首》(其二)
秋兴八首~杜甫(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唐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