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菊花诗酒】李通玄长者——只吃红枣和柏籽的华严菩萨

在则天朝会华严经新译八十卷成,持至太原,寓高仙奴家,日食十枣柏叶饼一枚。居三年,迁马氏古佛堂。阅十年,又负经而去。行二十里,遇一虎当路,长者抚之曰:“吾将著论释华严经,汝当为我择一栖止。”即以经囊负其背。至神福山下,有土龛焉,虎依龛而蹲,长者入龛,虎乃去。

——[清]彭际清《居士传》

张商英的隔代因缘

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9年)七月,有“白衣禅门领袖”之称的无尽居士张商英,由尚书右仆射降调到山西边区。其间他游历了佛教圣地五台山,深有感悟,发誓穷其一生之力来阐扬佛法,于是他在公事之余,认真披阅《华严经义疏》。《华严经》在佛教中地位极高,素有“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之称。此经之义浩如烟海,尽管张商英天赋英才,且又勤奋不懈,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汗漫罔知统类”。

这年九月,张商英巡视寿阳县时,听说县城以东三十五里处的方山昭化院,曾是唐代华严长者李通玄隐居撰著《新华严经论》的地方,不禁心中大喜,于是斋戒沐浴之后,便前往拜谒。谁知去了一看,所谓的方山昭化院不过是几间破屋里住着几个山僧而已。张商英从杂物散乱、扑满灰尘的屋子里,找出了昔日李长者所造的《华严修行决疑论》四卷,飞快地翻看了数页之后,以前读《华严经义疏》时心中难解的疑惑,竟然全都冰释无碍了!

张商英找来院里的主僧,很不高兴地诘问他:“这里是大圣大贤之人曾经住过的地方,为什么现在如此败落不堪呢?!”

这位僧人无可奈何地说:“施主有所不知,昔日李长者在此山坐化已经很久了。过去托他老人家的福缘,这里年年都风调雨顺,谷物丰收,从来没有什么灾荒瘟疫。但是后来,周围愚昧的乡民们都认为这是方山的鬼神保佑的结果,于是都纷纷杀牲以祭鬼神,却没有人对李长者生起恭敬。此山的风气变了,各种灾害也多了,我们这座以李长者为开山之祖的昭化院,就这样衰败下去了。”

张商英从昭化院回去之后,便下令全县废出祭祀鬼神的祠堂,并且为李长者塑像,以祈福于当地的百姓。十月七日的这天,昭化院举行了隆重的塑像工程奠基法会,第二天,当场所有的人都看见预示祥瑞的白色圆光在方山之南显现。于是,方山一带的父老乡亲们议论纷纷,说我们都不知道,原来是李长者在护佑着这一方水土啊!接下来,大家纷纷出钱出力,方山昭化院很快就焕然一新,香火也从此长盛不衰了。

张商英此后深入研究《华严经论》,大有成就,后来甚至以“宰相居士”之身,对其大加阐扬。他在随州与报恩禅师谈论《华严经》时说:“《华严》注释,古人各有所长,如题目七字,大清凉得之妙矣;始成正觉,李长者所具,剿绝佛智,既无尽无量,信乎名句,文字所不能诠。”其大意是历来注释《华严经》的人,以五台山清凉大师对经题的发挥最妙;而对华严宗旨真正得“正觉”者,只有李长者才具备了。他的论义杜绝了一切知识、文字上的见解,离名离相,可以说是涵括了无穷无尽的佛法奥义。

后来,张商英在《昭化院记》一文中,记录了他与华严长者李玄通的这段隔代因缘,阐述了华严经教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之大旨,文章最后还表达了对李长者的无限钦敬:“至于一字而含万法、而遍一切,其汪洋浩博,非长者孰能判其教、抉其微乎!”

枣柏大士的神异传说

李长者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其本名李通玄,出生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为唐朝皇家的后裔,一说是河北沧州人,一说是山西太原人。因他隐居的时候只以红枣和柏叶饼为食,后来人们又尊称他为“枣柏大士”。

《居士传》中说他是“为人美鬚髯,朗眉目,丹唇紫肌,天禀超特而学无常师,迹不可测。少留情易道,妙尽微旨。”意思是说他生得风度翩翩,仪表堂堂,英俊潇洒,同时又天赋极高,聪明过人,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被他当作老师,认真向人家学习请教。他年轻的时候博通儒学,尤其对《易经》下的功夫最深,可以说达到了精妙莫测的地步。他对世间功名视如烟云,喜欢远离城市,在山野林泉下过着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

李长者年过四十以后,兴趣转向,进而一心精研佛学,绝无旁骛。有一年,李长者游历佛教圣地五台山时,在一个山崖上遇到一位异僧。这位异僧给他传授了《华严经》的宗旨之后,便消失于北峰之顶。当夜,李长者看见北峰顶上如火树银花一般明亮光彩,有数百位头戴帝冠者围绕着一顶紫金色的幡幢。李长者随即攀登上去,涌身而入,并虔诚礼拜。这时,眼前的景象忽然全部消失。李长者索性就在北峰顶的岩石上盘膝禅坐,一坐就是三日。下山之后,他发下誓愿,一生以弘扬《华严经》为己任。

当时的唐朝已是武则天称帝的时代,新译的八十卷《华严经》也刚刚完成。李长者携带新译《华严经》八十卷,来到了太原孟县西西十里的同颖乡大贤村。村里有一位叫高仙奴的人,见李长者谈吐不俗,神仪非凡,产生了敬慕之心,于是将长者请回家里接待供养,并提供单独的庵室居住。李长者在此住了三年,每天临纸运笔著书,不见任何外人,只吃红枣十颗和钱币大的柏叶饼一枚,因此得了“枣柏大士”的称号。

三年之后,李长者离开高仙奴家。从大贤村南去五六里地,有一座颓废的马氏古佛堂,李长者在傍边自己筑了一间土屋,每天端居宴坐,存思默想,如此又过了十年。

这一天,他决定离开马氏古佛堂,另辟一地安心注释大经。他背负经书,向前走了二十里地,在冠盖村附近忽然遇见一头老虎挡在土路当中。长者见老虎摇头摆尾并无恶意,便走上前去,一边抚摸它的颈毛,一边跟它说话:“老虎啊,我正想找个僻静的地方著《华严经论》,你成天在山里游荡,一定知道有这样的地方。你这就带我去吧。”

那老虎也怪,竟能听懂长者的话,于是长者将自己的经囊放在虎背上,任随那老虎带他在山里漫行。他们走出三十里外,一起来到了神福山麓的一个的土龛前。那老虎在土龛前蹲伏下来,长者一见,果然是个僻静的好地方,于是就住进了这个土龛。据唐代云居散人马支所撰的《李长者事迹》中记载,这个土龛“莹洁圆回,广袤寻丈,自然而有,非人力成”。由于此处没有水源,李长者住进土龛的当夜,突然风雷暴作,把龛前一棵古松连根拔去,第二天,松根下竟冒出一股泉水,并集成一汪不大不小的清潭。后人将这清潭之水叫做长者泉,据说逢旱灾之年,祈之于潭必能会立降甘霖。

相传长者著论之时,夜里常口出白光,照耀龛室能代替灯烛;居山之后,常有两个白巾蒙面的妙龄女子前来为长者汲水做饭、供给纸笔、收拾用具,甚至每到五祀斋日,还会摆上甘美珍奇的供品以备长者斋祀之用。直到长者著论即将结束,这两个曼妙女子才忽尔不见踪影。

李长者从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开始著论,直到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才最后完成,前后在神福山土龛里住了11年之久。此时李长者已经96岁高龄,既然自己来人世间的任务已经完成,便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了。

这一天正值阳春三月,李长者踏出土龛,缓步到过去曾经住过的村子访问,并遍告乡民,说自己要回老家了,你们要多多保重啊。乡民们以为他不愿意在这里住下去了,都舍不得这位慈祥的长者,于是纷纷挽留他长留此地。长者跟大家说,人总有回老家的一天嘛。说罢,就要回土龛去。大家也跟着送他,到了土龛跟前,长者劝大家回去,跟大家说:“去住常然耳,汝等各还家。”意思是留下还是离开,都没有什么分别啦,大家要认清自己的家在何处,要找回到各自的老家才行啊!

众人走在回去的路上时,突然四周岚雾弥漫,白白濛濛的一片混沌,连近在咫尺的景物都分不清楚。大家也从传闻中知道这个住土龛的老人有些神异,于是第二天,村中耆老带着村民徒众前往探视,却看见李长者端坐于龛内,已是俨然坐化了。

后来,人们在福山的阴坡上择得一块吉地,将长者的躯体全身殡葬于此,并累石为坟。这个地方就是神福山的逝多兰若,后来则称之为方山。

华严经与方山易

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二月六日,有一位名叫广超的僧人来到神福山逝多兰若,无意中获得了李长者所著的二部论典《大方广佛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和《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一卷。广超如获至宝,与他的门人道光一起,对这两部论典广为传抄流布,使李长者的惊世著作名扬四方。

由此看来,从唐代开始,李长者的著作便开始在中国佛教中广泛流传,历经各代而声誉愈隆,称得上是在贤首、清凉等华严宗师学说之外独树一帜的新华严体系。特别是在明清之际,李长者的《新华严经论》受到了特别的重视,甚至有超过了过去华严诸祖的现象。这种情况反映了李长者华严学说的生命力。他的学说衔接了从法藏到澄观华严理论,是华严学说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唐代以后的佛学界持续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其论著中以《易经》的思想来阐释《华严经》大旨,也是引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重视,并促使此论在历代文人士大夫间广流传的重要因素。

另外,李长者秘传的易学,被后人称之为“方山易”,也有人称之为“佛家易学”或“华严易学”。方山易学是站在儒、释、道三教互通互融的高度上形成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三教并行、三圣一体的文化发展脉络。李长者以《周易》解释《华严经》,不仅是对华严之学做出了独辟蹊径的卓越贡献,也使后人对《周易》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长者华严经合论序
《一掬土》——李爱华.字东遐.号东遐居士/2023/2月
【山西】李一禛《方山的桃花》
徐志刚:栖霞方山居士笔记小说稿本
寿阳游三-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产后误用归芎亦能致螈论--产后当究奇经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