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纠正朱熹〈易学启蒙〉里面引用邵雍易学的偏差(下)
userphoto

2023.07.27 陕西

关注

按,志工朋友們整理了音頻、文字之後,經郭彧老師親自審定,現發上來,以饗眾位學者。

      现在开始讲《易学启蒙》第二篇之《原卦画》如何引用邵雍易学、有何偏差。

      《易学启蒙》第二篇为《原卦画》,《原卦画》篇里有《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起初的原版《易学启蒙》都是黑白块的图,后来袁枢批评朱熹之后改成了六横图。今天我们还是用原版图与大家讲解。

 周易本义所列伏羲八卦次序


       

      这是明代韩邦奇在《启蒙意见》之书里列的图:易有太极,旁注有邵子所谓一也,即邵子说太极为一;一分两仪:邵子所谓一分而为二者也;两仪分四象:邵子所谓二分而为四者也是;四象生八卦:邵子所谓四分而为八者也。

      我们看邵雍《观物篇》原文曰: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也。故爻止于六,卦尽于八,策穷于三十六,而重卦极于六十四也。卦成于八,重于六十四,爻成于六,策穷于三十六,而重于三百八十四也。 邵雍主张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错得来,所以屡次言“重卦”。除了八卦和六十四卦之外,从来没有说过还有什么“十六”卦或“三十二”卦之象。即便是说“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也是在说 “八卦相错“之后万物生焉”之后,用以阐述六十四卦数之间的关系。

      我们再看朱熹易学启蒙里引用《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下面引用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这实际上他掐头去尾片面引用了邵雍的话。邵雍的一分为二根本不是针对易有太极来说的。下面说的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段话是邵雍从方图数的。邵雍从圆图之数是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邵雍说的加一倍法是在“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之后说的。他根本不是指阴阳爻画的层累迭加,而是说六十四卦所当之数。所以邵雍讲“乾为一……一生二为夬……二生四为大壮……四生八为泰……八生十六为临……十六生三十二为复……三十二生六十四为坤”之说。这才是邵雍的“加一倍法”。他不是说爻画的,朱熹是爻分,而邵雍是卦变。朱熹说邵雍之“加一倍法”是针对《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节而说,显然与邵雍本意相悖。邵雍不以阴阳爻画的层累迭加为“两仪”、“四象”和“八卦”,怎么会有阴阳爻画叠加的“加一倍法”?

      我们来看《二程外书》曰:尧夫易数甚精,自来推长历者至久必差,惟尧夫(邵雍的字)不然。指一二近事,当面可验。明道(程颢)云待要传与某兄弟,某兄弟那得工夫?要学须是二十年功夫。明道闻说甚熟,一日因监试无事,以其说推算之皆合。出谓尧夫曰:尧夫之数只只是加一倍法,以此知《太玄》都不济事。

      大家知道《太玄》是两汉时期扬雄所作之书。这里我们就可以思考:什么“加一倍法”连《太玄》都赶不上呢? 如真像朱熹说的那么简单,阴阳爻画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连小学生都知道,而要学说须二十年功夫呢?显然程颢说的邵雍“加一倍法”不是那么简单,显然是六十四卦的加一倍法。我们看到的六十四卦的加一倍法都是有数的,在上次课也有讲过,乾为一是大数,兑为二到坤是小数。它分长数和分数,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说显然朱熹是借用了邵雍六十四卦的“加一倍法”来构建他自己的理学系统,它根本就不是邵雍的原意,是朱熹没弄明白吗?朱熹也是聪明人,他是故意的,他知道一般人是不会去研读邵雍的著作,因为大部头,认为朱熹所说都是邵雍说的。当年我在研究《易学启蒙》时也是这样相信朱熹所说。上周我说了我要感谢朱熹,是因为他引用了邵雍的说法,所以我才去研究邵雍,把邵雍的问题研究明白之后回头再看朱熹的观点就能发现大错特错了。

周易本义所列伏羲八卦方位

      邵雍说“圆者之数起一而积六”,圆的数一定是六,现在伏羲八卦方位图画的八数是错的,应该是六个数,而且是逆数之。邵雍原来是这样说的: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大家看上面的图,它是《易学启蒙》里原卦画里的伏羲八卦方位图,这里面伏羲把它变为了八个数,一、二、三、四再回过去五、六、七、八,是个反S模式。邵雍的原则起一及六,是O型模式,从震开始,从一个阳爻,震为一,离兑两个阳爻为二,乾三个阳爻乾为三,再到巽,一个阴爻巽为四,再到坎艮两个阴爻为五,坤三个阴爻坤是六。这样来一、二、三、四、五、六就是一个O型模式,所以才叫逆知四时。下面《易学启蒙》引用了邵子的话,说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这显然不是邵雍的本意。另外我们查遍了《观物外篇》,根本邵雍没说过这话,邵雍从来没有说过乾南,坤北,因为乾为在天上,坤为地在下,那天南地北,上下什么没有不可能的。另外邵雍从震起震、离兑、乾、巽、坎艮、到坤六个数字,是一个O型模式,自震至坤为逆。反过来起坤,历坎艮、巽、乾、离兑至震,这是顺。所以朱熹在这里完全歪曲了邵雍的本意,这根本不是邵雍说的。邵雍说时可以逆知,震是春天,乾是夏天,坎是秋天,坤是冬天。这正好是逆知四时,不是朱熹说的逆知二时,顺知二时。这个朱熹糊涂一辈子,到老还说:先天图又知一半逆,不知如何。特别注意,朱熹说:康节说八卦方位,乾位本在南,坤位本在北。邵雍从来没说过这话。我在刚开始学的时候也没发现,也信朱熹这样讲,后来去研究邵雍一看才知道朱熹大错特错了。所以八卦小圆图说: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这不是半顺半逆吗?半顺半逆怎么会逆知四时呢?所以朱熹这个圆图是一个反S型模式。它怎么来的呢?是横图中间截开拗转围成的,这样围成以后当然就半顺半逆了,而且朱熹在这里为什么不引邵雍说圆图的六个数呢?他也是有意的。大家看看,在《文公易说》里引用朱熹晚年的话,朱熹曾说过:“易逆数也,似康节说方可通。但方图则一向皆逆,若以圆图看有只一半逆,不知如何?”所以他到晚年糊涂一辈子,为什么糊涂呢?就因为他源头的来源和邵雍是不一样的。邵雍是通过卦变的方法是一变为二,二变为四,三变为八卦成,四变为十六,五变为三十二,六变六十四卦备,是这么来的

      下面《易学启蒙》列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是用黑白块列的

周易本义所列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

      然而这四爻五爻所主名,而且乾是个独阳生来的,坤是个独生来的,违反了易理。朱熹就把这个图从复姤之间断开,然后把它围成圆图,围成圆图以后,大家有时间可以围一下,它必须反转,反转以后把它围成圆图,这是半的。大家看《易学启蒙》里这个图的图说,前面那个八卦次序图就是《系辞传》所谓的“八卦成列”,《系辞传》所谓的“八卦成列”多了,有好多好多排列的方法,此书所谓一二重也,它本身矛盾。八卦因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四爻五爻卦,八卦成为六十四卦,就是因而,哪来的四爻五爻啊,而且下面还引了邵雍所谓“八分十六,十六分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者,尤见法象自然之妙也。”

      这里面是有问题做学问有一个原则问题,你既然引用了邵雍的就应该不要走样要不就别引,引了还走样变换了原意。邵雍的“加一倍法”跟这个根本没有关系。邵雍既然主张“因而之,八卦相错,就是说它有四划五划,八分为十六就出来四爻了,十六分为三十二就出来五爻了,三十二出来六爻了。这根本不是邵雍的,邵雍怎么八八相重,八八六十四这里面最大胡说就是,它自己本身就矛盾,“因而之”,下面说是一分二中间分出来的。邵雍主张八卦是相错而来的,他屡言重卦,除了八卦六十四卦之外,从来没有说过还有十六三十二卦。即便他说过“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是在“八卦相错,万物生焉”之后才说的。它用于阐述八卦和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那么朱熹就把它作为语录,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取而为己所用,故意误导初学者。朱熹之前没有一个学者把一个阳爻当做阳仪,阴爻当阴仪,更没有学者一爻渐生,一爻二爻列为四象,三爻排列为八卦,四爻排列为十六卦,五爻排列为三十二卦,六爻排列为六十四卦。所以袁枢就批评他说“四画五画者无所主名”了。


   下面就是《易学启蒙》里面所列的《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

      这个图实际就是邵雍的《先天图》,而且最早称之为《伏羲八卦图》,后来到洛阳以后,先天图完备了,改成为《先天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这个名字是朱熹起的。

      在这个图下面,朱熹出了一个图说:“伏羲四图,其说皆出邵氏。”就说以上列了伏羲四幅图,有黑白块两幅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还有两个圆图,大小两个圆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四个图,朱熹这里告诉大家,这四个图都出于邵氏,都出于邵雍。他的说法都出于邵雍,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在“伏羲四图”方面,“其说皆出邵子”的只有一条,就是一个图,就是《先天图》。另外,邵伯温在《易学辨惑》里说:“止有一图,以寓卦之生变与阴阳消长之数。”另外,朱熹在《文公易说·答袁枢》里说:“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这就说明什么呢,朱熹起初也承认“伏羲”只有一图。后来,王懋竑也说:“邵子只有先天一图,六横图乃朱子作。”

      关于《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次序》黑白块两个横图是朱熹画出来的。因为,朱熹虽然在书里说:“其说皆出邵子”。但当他好朋友袁枢提出疑问时,他回答:“来教又论黑白之位尤不可晓。然其图亦非古法,但今欲易晓,且为此以寓之耳。仆之前书固已自谓非是古有此图,只是今日以意为之,写出奇偶相生次第,令人易晓矣。其曰画前之易,乃谓未画之前已有此理,而特假手于聪明神武之人以发其秘,非谓画前已有此图,画后方有八卦也。”

      由此可知,《易学启蒙》里面黑白块大小二横图是出自朱熹之手。但是有个历史误会,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在补《宋元学案·百源学案》的时侯,就把黑白块大小二横图当作邵雍的图纳进去了,这点也是不对的。黄百家没有研究邵雍,误信了朱熹的说法。这里说朱熹作这两个横图:两仪各有一画,四象分一仪二画,八卦分一仪为四画,六十四卦之后又分为一仪为三十二画。与他说得“一画为仪”、“二画为象”说得自相矛盾。

      我们大家仔细看看黑白块两个横图,到最后,一个黑底下一个所谓的阳仪分为三十二块,下面所谓一个黑块的阴仪到最后也分成三十二块,那怎么说“一画为仪”、“二画为象”呢?一看图和说就是矛盾的。另外,这里有个问题,大家可以试一下,为什么朱熹不用原本的八卦符号来作图呢?

      大家知道,八卦符号:“阳仪”是一个长画,这可以分,象切豆腐块似的,分二、分四、分八;“阴仪”符号是两个短画,从中间一分,就变成两个“阳爻”了,所以说不可分。朱熹怎么办呢?就打个马虎眼,就变成黑块、白块,象切豆腐似的,这样就能分了。大家可以试一下,引用原本符号去中分,只能最后,也没有四象,也没有八卦,四象里只有两象,八卦里只有两卦,这点很有意思的。所以这里,用黑白块来作卦爻符号,这也是朱熹的发明。

      从易理的角度来看,朱熹的“伏羲”二横图是违背易理的。而且他还说:“邵子曰:“乾南坤北”。”因为邵雍说: “乾坤纵而六子横”。既然是“乾坤纵”,那就是“乾坤”是定上下之位的。另外他对先头由来,也不知道怎么来的,他就教别人说:“须先将六十四卦作一横图,则震巽、复姤正在中间。先自震、复而却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顺行以至于坤,便成圆图……此作图之大旨也。”

      正因为朱熹以横图起《乾》至《坤》为“逆数”,所以将横图中分拗转围成圆图之后,左方起复至乾为“顺”,右方起姤至坤为“逆”,所以说原图是半顺半逆。所以他在晚年感叹:“圆图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完全是因他的来源不同。另外需要说明一点是:朱熹的《先天图》和邵雍的《先天图》是不一样的。

      学生问朱熹,说:“为什么把先天图中间的方图拿出放外呢?”朱熹说,他以自说图从中说起,?不和为方图在中间??,所以拿出来。朱熹的《先天图》是有天无地的,他用这个方法围成圆图,就成了他的《先天图》,而中间写成“太极”两个字。

      朱熹对三大易图:《河图》、《洛书》、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进行了改造。他为什么这么大胆地改造呢?就是为了构建他理学系统。他主张是母生子,子在母体之外,太极是太极,两仪在太极之外,所以他把《先天图》中间方图拿去了,中间写了“太极”两个字。后来,到了清代,李调元又把所谓的阴阳鱼太极图放中间了,那就更形象了。

      今天我们的课基本就讲到这了,稍微总结一下,大致这样:根据朱熹、蔡元定《易学启蒙》前两篇,本图书和原卦画这两篇引用邵雍的一些语录,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偏差在哪里?通过分析以后知道,邵雍他的原意不是那样的。朱熹是进行了歪曲,有些地方是歪曲的,特别是蔡元定,硬把《河图》、《洛书》说成是邵雍说十是《河图》九为《洛书》。实际邵雍是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的。另外在“加一倍法”方面,朱熹也是歪曲的,他把邵雍说六十四卦的“加一倍法”挪到了爻分的“加一倍法”。实际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一节是讲筮法的。

      今天的课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朱熹对邵雍象数易学的发挥演变(郭彧)
《周易本义》卷首九图考辨
纠正朱熹〈易学启蒙〉里面引用邵雍易学的偏差(上)
Doc 邵雍
先天八卦图真是伏羲画的?直到宋朝卦图才开始出现在社会上
阴阳鱼太极图有何蕴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