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扒一扒传统险企的保险科技版图

保观|专注互联网保险

有分析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转型速度,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保险科技及其对保险业的影响。事实上,随着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保险业已然受到了强烈冲击。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改变着传统的保险业态,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

显然,传统险企已经感知到了这种趋势并作出了回应,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利用新科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改造自身的系统,提升服务体验,同时通过投资、合作和收购,加大了在保险科技层面的投入,开启数字化转型。

目前来看,基于互联网保险的技术应用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是云计算,第二类是大数据,第三类是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第四类是人工智能,第五类是区块链。本篇文章,小观选取了平安、太保、阳光3家具有代表性的保险公司,从这5类技术出发,分析其在保险科技的部分版图布局。

中国平安:金融+科技双驱动

不夸张的说,从1988年突破重重障碍创办至今,绝大多数时间里,平安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保险业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创新,似乎已经成为了平安骨子里的一部分。

在数字化浪潮、科技浪潮袭来的如今,平安也拥抱变化。董事长马明哲在近期发布的平安中报上表示,"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逐步将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转变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足可见其对于科技的重视。

战略:金融+科技双驱动

不久前,平安发布了“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未来,将以五大核心技术(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云平台)为基础,深度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不断提升传统金融业务的竞争力,搭建生态圈与平台,并对外输出创新科技,致力成为世界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投入:过去10年投入超500亿

近十年来,中国平安已累计投入500多亿元,用于研发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目前,中国平安的大数据科学家超过500人,科技研发人员超过两万名,年研发投入逾70亿元。旗下全资子公司平安科技,目前已拥有超过4000名专业IT技术人员和IT管理专家

版图:全方位布局

图1 平安在保险科技领域部分布局

上图是小观通过网上素材收集的平安在保险科技层面的布局,事实上,平安在整个金融层面都推出了诸多技术,以上只是部分技术,根据其财报,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专利申请数高达1,458项,覆盖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技术及风险监测等多个技术领域。

平安在保险科技层面最大的动作应该是去年9月,通过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平台推出“智能保险云”,首次对外开放保险经营中的核心技术“智能认证”和“智能闪赔”。

“智能认证”主要是利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每位客户建立起生物档案,完成对人、相关行为及属性的快速核实。“智能闪赔”包含四大技术亮点:高精度图片识别、一键秒级定损、自动精准定价、智能风险拦截。

此外,推出的人工智能客服覆盖客户服务90%的环节,智能客服问题解决率高达95%。此外,推出了保险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层面也分别有落地应用。

中国太平洋保险:数字太保

1991年5月13日,太平洋保险在上海正式成立。经历了集团化改制、A+H上市、成立或入股多家专业保险公司之后,如今的太平洋保险已完成了保险产业链全牌照布局。而在保险科技层面,其也不甘落后,不仅战略投资海外UBI车险创企Metromile,自身也在保险科技层面开启了探索。

战略:全面推进数字化

2017年,中国太保启动实施“数字太保”战略,以“创新数字体验、优化数字供给、共享数字生态”为使命,以数字化应用产品为路径,为客户带来直达、精准、简单、个性化的数字化体验。与此同时,中国太保明确了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战略的五大领域:客户端及客户关键旅程的数字化、数字化供应链、计算能力的建设、敏捷开发机制与生态,数字化安全。

投入:牵手华为成立联合实验室

据了解,中国太保已在上述五大领域组织研发近70个企业级数字化产品,组成一个数字化产品集群在全面推进,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OCI、区块链等。同时中国太保还与华为成立联合实验室,与百度、腾讯、微软、IBM等科技巨擘都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版图:数字化与人工智能

图2太平洋保险在保险科技领域部分布局

太平洋保险去年在保险科技领域开始发力,推出的阿尔法保险成为其保险科技蓝图的一个代表案例。“在新科技面前,我们并不焦虑,中国太保正以明晰的数字化战略布局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迎接未来。” 中国太保集团总裁贺青在不久前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如是表示。

除了阿尔法保险,其在去年推出了6款创新服务产品(“云投保”、长险电子保单、智能语音回访、刷脸认证、“太e赔”、太平洋寿险APP),其中“云投保”用远程电子签名技术,即使投保人与被保险人身处异地,也能完成投保,成为行业首创。长险电子保单引入IBM公司“Watson认知平台”,实现客户投保、保单签发、保单制作、客户签收和新技术回访全流程线上无纸化操作。

阳光保险:数据阳光

从成立的时间来说,这家企业在中国保险行业里是小弟弟,2005年刚组建,但是其发展速度之快却让人惊讶。成立 3 年时就跻身七大保险集团之列,5 年就超越了与其同期成立的 71 家保险主体。如此高速的成长和其重视IT、保险科技不无关联。

战略:“一身四翼”战略

2015年,当阳光保险走进第二个十年发展期,这家公司公布了自己第二个发展战略,简单的说,这个战略被称为“一身四翼”。这“一身”是指加强保险主业,“四翼”是指要再利用十年打造“四个阳光”,分别是“金融阳光”、“健康阳光”、“海外阳光”、“数据阳光”。

投入:IT员工占总数二分之一

在北京、深圳、青岛设立了三个研发中心,集团 IT 部门人数达到了近 500 人,加上散落在各个部门 IT 相关人员,整个 IT 条线的员工占集团员工数将近二分之一,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去年与京东达成合作,成立智能保险实验室,探索车险大数据定价的新模式。

版图:区块链先行者

图3阳光保险在保险科技领域部分布局

阳光保险可以说是国内关注到区块链与保险业务业务结合的领头羊,2016年3月,其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阳光贝”积分,紧接着8月份,又与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数贝荷包”联合推出“飞常惠航空意外险”微信保险卡单。

如果说阳光保险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积分只是试水的话,那么电子保险卡单的推出则是展现了其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由谨慎到认可的转变。虽然目前区块链技术仍有待完善,但阳光在这方面的实践倒是积极拥抱新技术的表率了。

2018年1月,阳光保险紧接着推出了人工智能语音情感识别分析系统,据说填补了或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从区块链到人工智能,阳光保险在科技领域的布局也可以说是有条不紊了。

每日头条

2018.1.11大事记

神州租车等涉嫌非法卖保险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独家拿到一份《对汽车租赁公司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的分析及建议》,揭示了火热的汽车租赁市场背后,那些不为人所道的保险“黑幕”。这是由某地方保监局明察暗访神州租车等4家汽车租赁公司后,得出的“重磅”调查结果。4家汽车租赁公司被指存有以下“四宗罪”:无销售保险资质,涉嫌非法经营;收取商业车险费,涉嫌强卖行为;保险合同模糊,信息披露不充分;保费高于险企报价,或构成不当得利。

End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麦肯锡: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做到这些可以抓住机遇!

微信公众号ID :baoxianguanch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险公司金融科技公司】行业观丨新选手泰康入场 头部险企抢占保险科技公司赛道
保险“拥抱”高科技 InsureTech时代来了
保险科技有什么应用?科技保险是保技术支付还是保交易?
中国人保:数字化战略驱动集团发展转型
凤凰涅槃中国平安|数字化转型之“金融+科技”双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
沪上这家保险集团2018年实现净利180亿元!怎么办到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