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巜协纪辨方书》卷一
userphoto

2023.03.18 山西

关注

巜协纪辨方书》卷一

《协纪辨方书》卷一

本原(一)

朱子曰:本图书,原卦画”阴阳家者流,其亦衷诸此也作本原。

【注释】①朱子:即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精于易学,著有《周易本义》。②图书:河图洛书的简称。详下注。③卦画:即卦符,亦称卦象。分为由三根爻构成的八卦卦符与由六根爻构成的六十四卦卦符两类。

【白话释意】朱熹说:“易学本于河图洛书,源于卦画。”后世阴阳家及诸多术数,也都以此为根本。

【提示】《辨方书》本原两卷,阐述的都是择吉术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地位十分重要。“本原”不通,择吉术则无从理解。故研究择吉术,必先明“本原”




河图①, 一六为水居北,二七为火居南,三八为木居东,四九为金居西,五十为土居中。北方水生东方木,东方木生南方火,南方火生中央土,中央土生西方金,西方金生北方水。此五行相生之序也。

【注释】①河图: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河图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




洛书①,戴九履一②,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本,三八木克,五中土,五中土克一六水。此五行相克之序也

【注释】①洛书:也是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其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及《论语·子罕》《管子·小臣》等书。②戴九履一:即上为九下为一。

【提示】上文所说“一六”、“二七”“四九”等序数,均取自河图之数。




《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③,四象生八卦”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兑、离、震为阳,巽、坎、艮、坤为阴。乾兑为太阳,离震为少阴,巽坎为少阳,艮坤为太阴”。

【注释】①易有太极:易指变易;太极指宇宙初原物质,是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②是生两仪:指天地、阴阳。③四象: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在筮数上体现为七、九、八、六,在时令上象征春、夏、秋、冬。④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物质。⑤邵子:即邵雍,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谥康节。

【白话释意】《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太极运动变易,分出天地阴阳两仪,由两仪产生春少阳、夏老阳、秋少阴、冬老阴四象。四象衍生则八卦形成。”邵康节说:“先天八卦次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其中乾兑离震属阳,巽坎艮坤属阴。乾兑为太阳(老阳),离震为少阴,巽坎为少阳,艮坤为太阴(老阴)”

【提示】先天八卦次序又称“伏羲八卦次序”,是北宋邵雍先天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用以解释八卦的形成过程,而且用以说明世界形成的过程,又表示宇宙的结构模式,具有世界观和宇宙论的重要意义。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居东南,震居东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所谓先天之学也。”

【注释】①相薄:薄,出也,入也,迫也。不相射(厌)即相通之义。③相错:错,犹摩也。相互错杂 。

【白话释意】《周易·说卦传》说:“天地设定上下配合的位置,山泽一高一低交流勾通气息,雷风虽各自兴动却能交相潜入应和,水火虽异性却不相厌异而相资助,八卦互相摩荡错杂而生六十四卦。”邵康节说“先天八卦方位,南为乾北为坤,东为离西为坎,东南为兑,东北为震,西南为巽,西北为艮。此即所谓先天之学。”

【提示】先天八卦方位亦称“伏羲八卦方位”,邵雍先天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朱熹认为,自震四至乾一为顺,表阳气上升过程,仿天道左行,故为顺行,为已生之卦;自巽五至坤八为逆,表阴气上升过程,仿地道右行,即逆天而行,为未生之卦。后世多持此说。


《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③,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注释】①索:搜寻,求索,②震三得乾下爻,故谓一索而得男。③巽三得坤下爻,故谓一索而得女。④坎三得乾中爻,故谓再索,而得男。⑤离三得坤中爻,故谓再索而得女。⑥艮三得乾上爻,故谓三索而得男。⑦兑三得坤上爻,故谓三索而得女。

【白话释意】《说卦传》说:“乾为天,故称为父。坤为地,故称为母。震卦得乾下爻,所以叫做长男。巽卦得坤下爻,所以叫做长女。坎卦得乾中爻,所以叫做中男。离卦得坤中爻,所以叫做中女。艮卦得乾上爻,所以叫做少男。兑卦得坤上爻,所以叫做少女。

【提示】后天八卦次序亦称“文主八卦次序”。它体现了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义理,说明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得父气者为男,得母气者为女;三男皆以坤母为本,乾父为用,三女皆以乾父为体,坤母为用。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注释】①帝:古人心目中的大自然主宰。②齐:整齐。③相见:见,显现,呈现。相见即纷相呈现。④致役:役,事也。致役犹言致力用事。⑤说言:说同悦。言为语助词。⑥战:战斗,指阴阳交争。⑦劳:劳倦。⑧成:成功,含有前功已成,后功复萌之义。

【白话释意】《周易·说卦传》说:“大自然主宰使万物出生于东方震,齐生并于东南方巽。事物生长旺盛,纷相呈现其体于南方离,继续努力成长于西南方坤。到了西方兑,则有收获之喜。到西北方乾,暑尽寒来,阴阳交争,万物亦处于盛衰转折之际的阴阳相争。到北方坎,万物已历四季,勤勉劳倦,应当归藏休息,以待来春复萌生机。东北方,为万物成熟之时,而亦必将终而复始。”

【提示】后天八卦方位亦称“文王八卦方位”。后天八卦方位体现了四时推移、八节变化、万物生长的流行周期以及阴阳互存互根、五行母子相生的规律。


《启蒙附论曰:“图之左方,阳内阴外,即先天之震离兑乾,阳长而阴消也。其右方,阴内阳外,即先天之巽坎艮坤,阴长而阳消也。盖所以象二气之交运也”。

【注释】①《启蒙附论》:清李光地《周易折中》的一篇

【白话释意】《周易折中·启蒙附论》说:“河图的左方,阳内而阴外;以先天卦配之,为震离兑乾,象征阳长阴消。河图的右方,阴内阳外;以先天卦配之,为巽坎艮坤,象征阴长阳清。整幅图用以象征阴阳二气的交运消长。”

【提示】这是先天八卦与河图相配的图式。表明乾、坤、离、坎四正之位,左方为阳内阴外,阳长阴消,右方为阴内阳外,阴长阳消,象二气之交运。以邵雍先天八卦方位说解释五行生成图。然其卦象与五行相配,存在矛盾之处。




《启蒙附论》曰:“图之一六为水,即后天之坎位也。三八为木即后天震巽之位也。二七为火,即后天之离位也。四九为金,即后天兑乾之位也。五十为土,即后天之坤艮,周流四季而偏旺于丑未之交也。盖所以象五气之顺布也”。

【白话释意】《启蒙附论》说:“河图的一六为水,配后天坎卦;三八为木,配后天震巽二卦;二七为火,配后天离卦;四九为金,配后天兑乾二封;五十为土,配后天坤艮,此二卦周流于春夏秋冬四季而偏旺于丑未之交。整幅图用以象征金、木、水、火、土五气的顺布”




《启蒙附论》曰:“洛书九数,虚中五以配八卦,阳上阴下,故九为乾,一为坤。因自九而逆数之,震八、坎七、艮六,乾生三阳也。又自一而顺数之,巽二、离三、兑四,坤生三阴也。以八数与八卦相配,而先天之位合矣”。

按术家以乾配九,坤配一,离配三,坎配七,其数奇,故为阳。兑配四,震配八,巽配二,艮配六,其数偶,故为阴。

【注释】①虚:取消,不用之意。②按:本书作者的阐述、评价,均以“按”的方式表述。

【白话释意】《启蒙附论》说:“洛书九个数,不用中五以配先天八卦,阳上阴下,所以九为乾,一为坤。自九逆数,震为八,坎为七,艮为六,为乾所生之三阳。又自一顺数,巽为二,离为三,兑为四,为坤所生之三阴。以此八数与八卦相配,与先天八卦之位正相吻合”。

【提示】洛书中,一与九相对,二与八相对,三与七相对,四与六相对,其合数皆为十。与先天八卦相配后,乾与坤,兑与艮,离与坎,震与巽,其和数也都是十,同洛书之数正好对应


《启蒙附论》曰:“火上水下,故九为离,一为坎火生燥土,故八次九而为。燥土生金,故七六次八而为兑乾。水生湿土,故二次一而为坤,湿土生木,故三四次二而为震巽,以八数与八卦相配而后天之位合矣 ”。

按邵子以文王八卦为入用之位、后天之学,朱子以洛书为数之用,术家飞宫吊替,俱用后天配洛书。其法以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为序,刘歆曰:“八卦九章相为表里”张衡曰:“圣人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则所从来远矣。

【注释】①刘歆:西汉末人,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文学家。②九章:即九宫。③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

【白话释意】《启蒙附论》说:“火上水下,所以九数为离,一数为坎。火生燥土,故八次于九而为艮。燥土生全,故七六次于八而为兑,为乾。水生湿土,故二次于一而为坤。湿土生木,故三四次于二而为震、为巽。以此八数与八卦相配,即符合后天之位”。

按后世术士飞宫布局,均用后天八卦配洛书。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张衡,都提到八卦九宫。可见此术由来极其久远。

【提示】五行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复生这里说“水生湿土”“湿土生木”,是李光地为将后天八卦与洛书相配而作的变通,并非五行相生之正体。

甲历

《周礼》:“十日之号,十有二辰之号,十有二月之号,十有二岁之号,二十有八星之号。”郑玄注曰:“日谓从甲至癸,辰谓从子至亥,月谓从娵至荼,岁谓从摄提格至赤奋若,星谓从角至轸。”

《尔雅》“月阳,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日厉,在己日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月名,正月为娵,二月为如,三月为寐,四月为余,五月为臬,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元,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岁阳,太岁在甲日阏逢,在乙日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日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在癸曰昭阳。岁名,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已曰大荒落,在午曰敦优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日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注释】①号:名号也。②日:指天干,古称“十日”。③辰:指十二地支,古称“十二辰”。④指阴历正月至十二月的别名。⑤指从寅至丑十二岁之别名。⑥月阳:旧历以十干纪月的别名。⑦月名:即月阴,农历纪月的别名。⑧岁阳:旧历以十干纪年的别名。⑨岁名:即岁阴,太岁年名,旧历以十二支配合太岁纪年的别名。

【白话释意】对《周礼》“十日之号”诸文,郑玄解释说:日即天干从甲至癸共十位;辰即地支,自子至亥共十二位;从娵至荼,为十二月之名;由摄提格至赤奋若,为地支十二岁之号;从角至轸,便是二十八宿之名号。《尔雅》则详细记述了旧历以十干和十二支纪月、纪年两套名号。

十干十二支十二律二十八舍

蔡邕《独断》云:“干,幹也,其名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一十有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礼记·月令》:“春月,其日甲乙。夏月,其日丙丁。中央土,其日戊己。秋月,其日庚辛。冬月,其日壬癸。”

《史记·律书》曰:“七正二十八舍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熟万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气也。

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东壁居不周风东,主辟生气而东之。至于营室。营室者,主营胎阳气而产之。东至于危。危,垝也。言阳气之危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应钟。应钟者,阳气之应,不用事也。其于十二子为亥。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

广莫风居北方。广莫者,言阳气在下,阴莫阳广大也,故曰广莫。东至于虚。虚者,能实能虚,言阳气冬则宛藏于虚。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故曰虚。东至于须女,言万物变动其所,阴阳气未相离,尚相如胥也,故日须女。十一月也,律中黄钟。黄钟者,阳气踵黄泉而出也。其于十二子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其于十母为壬癸。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东至牵牛。牵牛者,言阳气牵引万物出之也。牛者,冒也,言地虽冻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种万物也。东至于建星。建星者,建诸生也。十二月也,律中大吕。大吕者,其于十二子为丑。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

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南至于箕。箕者,言万物根棋,故日箕。正月也,律中泰簇,泰簇者,言万物簇生也,故曰泰簇。其于十二子为寅。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南至于尾,言万物始生如尾也。南至于心,言万物始生有华心也。南至于房。房者,言万物门户也。至于门则出矣。

明庶风居东方。明庶者,明万物尽出也。二月也,律中夹钟。夹钟者,言阴阳相夹厕也。其于十二子为卯。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其于十母为甲乙。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南至于氐。氐者,言万物皆至也。南至于亢。亢者,言万物亢见也。南至于角。角者,言万物皆有使格如角也。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万物洗生。其于十二子为辰。辰者,言万物之蜄也。

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至于轸轸者,言万物益大而轸轸然。西至于翼。翼者,言万物皆有羽翼也。四月也,律中仲吕。仲吕者,言万物尽旅而西行也。其于十二子为已。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西至于七星。七星者,阳数成于七,故曰七星。西至于张,张者,言万物皆张也。西至于注。注者,言万物之始衰,阳气下注,故曰注。五月也,律中蕤宾。蕤宾者,言阴气幼少,故曰蕤,痿阳不用事,故曰宾。

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其于十二子为午。午者,阴阳交,故曰午。其于十母为丙丁。丙者,言阳道著明,故曰丙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故曰丁。西至于弧。弧者,言万物之吴落且就死也。西至于狼。狼者,言万物可度量断万物,故曰狼。

凉风居西南维,主地。地者,沈夺万物气也。六月也,律中林钟。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其于十二子为未。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北至于罚。罚者,言万物气夺可伐也。北至于参。参,言万物可参也,故曰参。七月也,律中夷则。夷则者,言阴气之贼万物,其于十二子为申。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故曰申。北至于浊。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北至于留。留者,言阳气之稽留也,故曰留。八月也,律中南吕。南吕者,言阳气之旅入藏也。其于十二子为酉。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酉。

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其于十母为庚辛。庚者,言阴气庚万物,故日庚。辛者,言万物之辛行,故曰辛。北至于胃。胃者,言阳气就藏皆胃胃也。北至于娄。娄者,呼万物且内之也。北至子奎。奎者,主毒螫杀万物也,奎而藏之。九月也,律中无射。无射者,阴气盛用事,阳气无余也,故日无射。其于十二子为戌。戌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戌。”

【注释】①十干中,甲乙属木旺于春,丙丁属火旺于夏,戊已属土旺于四季,庚辛属金旺于秋,壬癸属水旺于冬。《月令》取十干之五行属性,以之代表四时五方。②七正:日、月及五行,合称七正。③二十八舍:二十八宿,七正之所舍也。舍,止也。④八正之气:即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⑤营室:定星也。其星有室象,可以作室,故曰营室。⑥胎:一作含。⑦应钟:言万物应阳而动下藏也。⑧须女:婺女名也。⑨黄钟:黄,中和之气,言阳气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①原脱“也”。据补。①泰簇:泰,大也。簇,凑也。言万物始大凑地而出之也。②夹钟:夹,孚甲也。言万物孚甲,种类分也。③姑洗:姑,故也,洗,鲜也。言万物玄故就新,莫不鲜明也。至于轸:原脱“至于”。据补。⑤仲吕:言阳气将极中充大也。⑩注:味也。《史记·天官书》云:“柳为鸟味” 由此注即柳星。①蕤宾:蕤,下也,宾,敬也。言阳气上极,阴气始宾敬之也。⑧林钟:林,众也,言万物成熟,种类多也。夷则:夷,伤也。则,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②浊:《尔雅》“浊谓之毕”。留:即昂宿。②南吕:南,任也。言阳气尚任色,大生荠麦也。无射:射,终也。言万物随阳而终,当复随阴而起,无有终已。

【白话释意】蔡邕《独断》说:“干,树干的意思,由甲至癸,共有十位。支,树枝之意,自子至亥,共有十二名。”

《礼记·月令》说:“春月,以甲乙二日为代表。夏月,以丙丁二日为代表。中央土,以戊己二日为代表。秋月,以庚辛二日为代表。冬月以壬癸二日为代表。”

《史记·律书》说:“七正二十八宿律历,乃天所以通五行八节之气,滋养、成熟万物之根本。

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但向东行进,则主辟生气。它东至于室宿,再到于危宿。于时令,为十月。于十二律,为应钟。于十二子,为亥。这时,阳气虽已辟生,却十分细弱,不堪用事,故仍伏藏于下。

广莫风居北方。东至于虚,再至于婺女。于时令为十一月,十二律为黄钟,十二支为子,十母为壬癸。这时,阳气滋长,万物任养于下,犹如十月怀胎,降生已可揆度。广莫风又东至于牵牛,再至于建星。于时令为十二月,十二律为大吕,十二支为丑。这时,万物已滋养成形,但仍未破土而出。

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南至于箕。于时令为正月,十二律为泰簇,十二支为寅。万物争相萌生。又南至于尾,于房。万物之早生者,已经华然可观了。

明庶风居东方。于时令为二月,十二律为夹钟,十二支为卯,十母为甲 乙。这时,万物尽出,十分繁茂。明庶风南至于氐,再至于亢、于角。于时令为三月,十二律为姑洗,十二支为辰。这时,万物去故就新,鲜明挺拔。

清明风居东南维,推动万物向西发展。首先,至于西方之轸,再至于翼。于时令为四月,十二律为侣吕,十二支为已。这时,万物旺盛壮大,阳气发展达极点。清明风又西至于七星、柳星。于时令为五月,二律为蕤宾。这时,万物由盛转衰,阳气下注。

景风居南方。于十二支为午,十母为丙丁。阴阳相交,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万物即将成熟。

凉风居西南维,主地。于时令为六月,十二律为林钟,十二支为木。这时,万物成熟,富有滋味。北至于罚,再至于参。于时令为七月,十二律为夷则,十二支为申。这时,阴气渐盛,开始申贼万物。又壮至于浊,继至于留。于时令为八月,十二律为南吕,十二支为酉。这时,万物皆触死地,阳气更衰,开始伏藏。

阊阖风居西方。于十母为庚辛。北至于胃,再至于娄,达于奎。于时令为九月,十二律为无射,十二支为戍。这时,万物尽灭,收藏入库,阴气旺盛,阳气无余。但万物随阳而终,又将随阴而起,无终无止。

【提示】天干地支据说为黄帝时的大挠所创。此说虽不可遽信,但其由来十分久远,则是可以肯定的。古人创设天干地支的原始意义是什么?后世至今争执不休。不过,以蔡邕、司马迁等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天干为“幹”,以地支为“枝”,以四时五行、阴阳二气及万物的消长变化进行阐释,其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择吉术对吉的推断,亦本于此。

四序

寅卯辰木,午未火,申酉戌金,亥子丑水

右谓之令星,即春夏秋冬五气也。

【注释】①令星:即当令之星。星指五行。②春寅卯辰木,夏已午未火,秋申酉戌金,冬亥子丑水,实得“四气”,其言五气者,乃土寄旺于四季,无所不在。参见“土王用事”条。

【白话释意】春寅卯辰,木当令。夏已午未,火当令。秋申酉戌,金当令。冬亥子丑,水当令。

六辰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已、未、酉、亥为阴。

右阳从阳,阴从阴。六阳辰四阳卦纳之,六阴辰四阴卦纳之。

【注释】①纳:即纳音纳甲。详后。

【提示】天干也分为阴阳。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正月建寅,泰卦。

《月令》“孟春”。郑注曰:“孟春者,日月会于娵訾,而斗建寅之辰也。正月,三阳之月;泰,三阳之卦,故以配之。”

二月建卯,大壮卦。

《月令》“仲春”。郑注曰:“仲春者,日月会于降委而斗建卯之辰也。二月,四阳之月;大壮,四阳之卦,故以配之。”

三月建辰,夬卦。

《月令》“季春”。郑注曰:“季春者,日月会于大梁而斗建辰之辰也。三月,五阳之月;夬,五阳之卦,故以配之。”

四月建巳,乾卦。

《月令》“孟夏”。郑注曰:“孟夏者,日月会于实沈而斗建巳之辰也。四月,纯阳之月;乾,纯阳之卦,故以配之。”

五月建午,姤卦。

《月令》“仲夏”。郑注曰:“仲夏者,日月会于鹑首而斗建午之辰也。夏至,一阴始生;姤,一阴之卦,故以配之。”

六月建未,遁卦。

《月令》“季夏”。郑注曰:“季夏者,日月会于鹑火而斗建未之辰也。六月,二阴之月;遁,二阴之卦,故以配之。”

七月建申,否卦。

《月令》“孟秋”。郑注曰:“孟秋者,日月会于鹑尾而斗建申之辰也。七月,三阴之月;否,三阴之卦,故以配之。”

八月建酉,观卦。

《月令》“仲秋”。郑注曰:“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而斗建酉之辰也。八月,四阴之月;观,四阴之卦,故以配之。”

九月建戌,剥卦。

《月令》“季秋”。郑注曰:“季秋者,日月会于大火而斗建戌之辰也。九月,五阴之月;剥,五阴之卦,故以配之。”

十月建亥,坤卦

《月令》“孟冬”。郑注曰:“孟冬者,日月会于析木而斗建亥之辰也。十月,纯阴之月;坤,纯阴之卦,故以配之。

十一月建子,复卦

《月令》“仲冬”郑注曰:“仲冬者,日月会于星纪而斗建子之辰也。冬至,一阳始生;复,一阳之卦,故以配之。”

十二月建丑,临卦。

《月令》“季冬”郑注曰:“季冬者,日月会于玄枵而斗建丑之辰也。十二月,二阳之月;临,二阳之卦,故以配之。

考原》曰:“按《史记·天官书》曰:用昏建者杓,夜半建者衡,平旦建者魁。又《春秋运斗极》云: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而为斗。如正月,初昏则用斗杓指寅,夜半则用斗衡指寅,平旦则用斗魁指寅也,其日月所会之宫谓之月将。娵訾,亥也。降娄,戌也。大梁,酉也。实沈,申也。鹑首,未也。鹑火,午也。鹑尾,巳也、寿星,辰也。大火,卯也。析木,寅也。星纪,丑也。玄枵,子也。子曰神后,丑曰大吉,寅曰功曹,卯曰太冲,辰日天罡,巳曰太乙,午曰胜光,未曰小吉,申曰传送,酉曰从魁,戍曰河魁,亥曰登明。月建运天道而左旋,为天关。月将禀地道而右转,为地轴。”

【注释】①娵訾:十二次之一,下同。古代为了量度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道带分成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②斗建寅古人将地面分成十二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这样夏历正月黄昏时北斗星之斗柄指东北方寅,叫做建寅。每月移一位。这就是古代历法的十二月建”。③(考原:即《星历考原》,康熙时李光地等编纂,④杓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星合称杓。⑤衡:北斗第五星。⑥魁:北斗星一至四星合称魁。⑦月将:六壬测算术语,指每一月当中日宿太阳在十二宫中所处的位置。常称“日躔某将”

【白话释意】正月建寅。正月为三阳之月,泰为三阳之卦,故以泰卦配正月

二月建卯二月为四阳之月,大壮为四阳之卦,故以大壮卦配二月。

三月建辰,三月为五阳之月,夬为五阳之卦,故以夬卦配三月

四月建已。四月为纯阳之月,乾为纯阳之卦,故以乾卦配四月

五月建午,五月夏至一阴始生,姤为一阴之卦,故以姤卦配五月

六月建未。六月为二阴之月,遁为二阴之卦,故以遁卦配六月

七月建申。七月为三阴之月,否为三阴之卦,故以否卦配七月

八月建酉,八月为四阴之月,观为四阴之卦,故以观卦配八月

九月建戍。九月为五阴之月,剥为五阴之卦,故以剥卦配九月

十月建亥。十月为纯阴之月,坤为纯阴之卦,故以坤卦配十月。

十一月建子。十一月冬至一阳始生,复为一阳之卦,故以复卦配十一月

十二月建丑。十二月为二阳之月,临为二阳之卦,故以临卦配十二月。

《星历考原》说:按《史记·天官书》,凡月建,以昏建者用杓,以夜半建者用衡,以平旦建者用魁。譬如正月,初昏取建则用斗杓指寅,夜半取建则用斗衡指寅,平旦取建则用斗魁指寅。日月所会之宫叫做“月将”,从亥至子,逆次为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与十二宫相配,则有十二神将,由子至亥,顺次为神后、大吉、功曹、太冲、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登明。月建运天道,向左顺行,为天关。月将禀地道向右逆行,为地轴。

【提示】十二月辟卦即十二消息卦,又称十二辟卦、十二君卦、十二月主卦。是由乾坤两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的基础,全易的根本。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为复、临、泰、大壮、央、乾、姤、遁、否、观、剥、坤。从复至乾,阳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阴爻逐渐减少,表示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为阳息阴消的过程。从姤卦到坤卦,阴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阳爻逐渐减少,表示阴气逐渐增强,阳气逐渐减弱,为阴息阳消过程。十二卦共七十二爻,又象征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变化,而更多的,则是用以表示人的生命生、长、老、死的过程。


《蠡海集》曰:“十二肖属,子为阴极,幽潜隐晦,以鼠配之,鼠藏迹 。午为阳极,显易刚健,以马配之。马快行。丑为阴俯而慈爱,以牛配之。牛舐犊。未为阳仰而秉礼,以羊配之。羊跪乳。寅为三阳,阳胜则暴,以虎配之。虎性暴。申为三阴,阴胜则黠,以猴配之,猴性黠。卯酉为日月之门,二肖皆一窍。兔舐雄毛则孕,感而不交也。鸡合踏而无形,交而不感也。辰已,阳起而变化,龙为盛,蛇次之,故龙蛇配辰巳。龙蛇者,变化之物也。戌亥,阴敛而持守,狗为盛,猪次之,故狗猪配戌亥。狗猪者,镇静之物也。或云:皆取不全之物配肖属者,非也。庶物万类,物十二哉!况无义理,不足信也明矣。”

考原》曰:“十二辰禽象,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说相沿已久,莫知其所自来。虽于经典无见,然以传记子史考之,则不独宗以后也。如韩愈《毛颖传》谓:“食于卯地。’《祭张员外文》谓:虎取而去,来寅其征。则唐时有之矣。《管辂传》推东方朔龙蛇之占,以为变化相推,会于辰巳。又谯周谓'司马为典午’。则汉晋时有之矣。溯而上之。陈敬仲筮者言:“当昌于姜姓之国而释。《春秋》谓:观之六四纳得辛未。辛为巽,长女;未为羊,羊加女为姜。则是周时又已有之也。至于二十八宿为禽象,则近代方有之。意者,因十二辰所取而附会其说耳。何则?十二辰以子午卯酉为四中宫,故一宫各莞三象。子宫女虚危。虚星居中,故为鼠之本象。女为蝠,危为燕,则取其似鼠者以配之也。卯宫氐房心,房星居中,故为兔之本象。氏为貉,心为狐,则取其似免者以配之也。午宫柳星张,星居中,故为马之本象。柳为獐,张为鹿,则取其似马者以配之也,酉宫胃昴毕昴星居中,故为鸡之本象。胃为雉,毕为乌,则取其似鸡者以配之也。其余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宫,则各筦两象而以近中宫者为主。辰宫亢近中宫,故为龙之本象,角居其旁,则取蛟为龙之类以配之。寅宫尾近中宫,故为虎之本象,箕居其旁,则取豹为虎之类以配之。丑宫牛近中宫,故为牛之本象,斗居其旁,则取獬为牛之类以配之。亥宫室近中宫,故为猪之本象,壁居其旁,则取㺄为猪之类以配之。戌宫娄近中宫,故为狗之本象,奎居其旁,则取狼为狗之类以配之。申宫觜近中宫,故为猴之本象,参居其旁,则取猿为猴之类以配之。未宫鬼近中宫,故为羊之本象,井居共旁,则取犴为羊之类以配之。已宫翼近中宫,故为蛇之本象,轸居其旁,则取蚓为蛇之类以配之也。”

【注释】①一窍:盖指鸡兔的性器官与排泄器官合而为一。②即《晋书·管辂传》。③:同管。

【白话释意】《海集》说:“十二生肖,子为阴极,幽暗隐晦,而鼠喜幽暗以藏迹,故以鼠配子。午为阳极,显易则健,而战马奔行,有刚健之气,故以马配午。丑阴俯而慈爱,而牛有舐犊之慈,故以牛配丑。未阳仰而秉礼,而羊有跪乳之恩,故以羊配未。寅为三阳,阳胜则暴,而虎性暴虐,故以虎配寅。申为三阴,阴胜则黠,而猴性狡黠,故以猴配申。卯酉为日月之门,兔鸡二肖皆一窍,故以配之。辰已,阳起而变化,而善变者首推龙蛇,故以龙蛇配辰已。戍亥,阴气收敛而持守,狗猪皆镇静善守之物,故以狗猪配戌亥。但大千世界,物类万千,何止十二!况且卯西何以为兔鸡,戌亥何以为狗猪,全无义理,故此说之不可信,是再明白不过的。”

《星历考原》说:“十二生肖之说,相沿甚久,不知其从何而来。从传记子史等文献考察,春秋战国时已有其说。至于二十八宿配禽象,则是元明以后才有的事。观其取象,不过是因十二生肖而加以附会扩充罢了。何以见得?其法,以子午卯酉为四中宫,一宫管三宿,得一十二宿。如子宫为女虚危三窠,虚星居中,故为鼠之本象,两侧女、危,各取与鼠相似的蝠、燕配之。其余卯宫氐房心,配貉兔狐;午宫柳星张,配獐马鹿;酉宫胃昴毕,配雉鸡乌,均同其例。还有寅申已亥辰丑未宫,则各管两宿,而以近中宫者为本象,居旁者则取其类似者配之。如辰宫亢氐两宿,亢近中宫,故为龙之本象,角则取蛟为龙之类以相配。其余寅宫尾配虎,箕配豹;丑宫牛宿配牛,斗配獬;亥宫室配猪,壁配㺄;戍宫娄配狗,奎配狼等等,均同其例。” 【提示】据清代大学者顾炎武考证,十二生肖之说源出古代周边少数民族,原用以纪时。但其传入中原并与十二地支配伍之后,就具有了五行生克刑妨的属性,种种禁忌亦由此而来。什么“白马畏青牛”、“猪猴不到头”、“蛇虎两相斗”、“红蛇白猴满堂红,福寿双全多康宁”、“青兔黄狗古有,万贯家财足北斗”之类的玩艺,不知愚弄了多少代中国人,古人已知其“全无义理,不足信”,今天更应将其远远抛弃了,至于由十二生肖发展而来的“二十八宿生肖”,就更加滑稽可笑了。

二十八宿配日

《考原》云:“日有六十,宿有二十八,四百二十日而一周。四百二十日者,以六十与二十八俱可以度尽也,故有七元之说。一元甲子日起虚,以子象鼠而虚为日鼠也。二元甲子起奎,三元甲子起毕,四元甲子起鬼,五元甲子起翼,六元甲子起氐,七元甲子起箕。至七元尽而甲子又起虚。周而复始。但一元起于何年月日,则不得而考矣。今按日月五星运行二十八舍,迟速不齐,躔次各别交错参差,迟留伏逆。纵使推之历始,必有甲子年、月、日、时。日在虚,月在危,五星以次居室、壁、奎、娄、胃者,然少选,月即过其度矣。且安得又从昴至鬼,复顺次而列之哉!以不齐之天,行按一定之星舍,乃万无之理也。七政安得与二十八宿相配耶!遍阅群书莫可考究。及见西域《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乃得其说。盖彼国不知十干十二支之名,而用二十八宿以纪日,其七政加二十八宿,犹干之加于支,非谓七政之果躔于此宿也。又其术以人之生日所逢何曜何宿为本命,谓之命宿,而以加于行事所逢曜宿,参伍考之,以命吉凶。又以宿曜性情,合所为之事之则柔健顺,以定从违。亦有似于中国之建除星命家言者。其宿曜之名,虚昴星房属日,危毕张心属月,室觜翼尾属火,壁参轸箕属水,奎井角斗属木,娄鬼亢牛属金,胃柳氐女属土,则各从其国语。假如日曜太阳,在回鹘则曰密在波斯则曰曜森勿,在天竺则曰阿你底耶,重译之,即中国之日也。其他皆仿此。七元周而复始,恰与此相符。其书又谓:中国西天诸国,此法并所通行。今按历家每岁铺注于六十甲子,载在时宪书四而无所用,神煞中惟伏断、暗金二者从此起例,其他并不关涉。然外域既以此纪年,则历家存此可使绝域殊方同晓某日是何甲子,甚为有益,良不可废也。”

【注释】①指六十甲子②废:除也。③躔次:躔,历行也,日行为躔;躔次即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④少选:不多久,须臾。⑤时宪书:即历书,俗称黄历、通书。原称某某历,清代因避高宗弘历讳而改此称。

【白话释意】《星历考原》说:“以二十八宿配日,有七元之不同。即一元甲子日起虚,二元甲子日起奎,三元甲子起毕,四元甲子起鬼,五元甲子起翼,六元甲子起氐,七元甲子起箕。七元尽而甲子又起虚周而复始。但一元起于何时,则不得而知。又按日月五星运行二十八舍,速度快慢,参差不齐,躔次稽留,各不相同,稍一迁延,即过其度,七政与二十八宿,怎么能够永不变异地固定配伍呢!直到看见西域《吉凶时日善恶宿经》一书,才知其故。原来西域诸国无干支之说,以七政配二十八宿以纪日,并不是说日月五星果真躔于某宿。其术又以人之生日所值星宿为本命,叫做命宿,以之加于行事所逢宿曜,考其向背,以定吉凶。又以宿曜性质,与所为事情的刚柔健顺相参合,以定从违。与我国的建除家、星命术相类似。以二十八宿配日月五星,配伍是固定的,称呼则因地而不同。比如日曜太阳,回鹘叫做密,波斯叫做曜森勿,天竺则叫做阿你底耶,翻译过来,都是中国的日。其余亦然。今历家修注时宪书,每年都将二十八宿附注于六十甲子之下,虽说绝大多数神煞都与之无关,但西域诸国均以二十八宿纪年,修历存此,便于这些国家了解某日是某甲子,极有好处,因此,不可废弃。”

【提示】以二十八宿征兆断吉凶,我国古已有之,因受西域影响而愈益流行,以致官修历书都有反映。对其谬误,本书《辩伪篇》批之甚详。历书有二十八宿内容,可便于西方诸国了解中国历法及文化,因此,本书作者并不因其“不合国情”而废弃。这种态度是十分可取的。

五行

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日金,五曰土。”《大禹谟》曰:“水、火、金、土,木,谷惟修其源,起于河图洛书数。”盖河图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生,在书则右转而相克也。然土于图书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者也。惟《吕氏春秋》则以土直季夏之月,以顺相生之序。《白虎通》又以土直辰戌丑未之四季,而分旺于四时。文王后天图象坤艮二土,独居夏秋冬春之交,则以火必得土而后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也。今按行也者,言其行于地者也。质行于地而气通于天数之有五焉,故日五行也。地者,土也,以其对天言之则地,以其质言之固土也。土之为四行君也,固也。君则不专其司,不居其部是故以火之克金而秋乃承夏令也。则谓既有四方,必有中央,而中央固土也,可以嗣火之老而生金也。以春秋冬夏之递嬗,四行转多而土转少也,则谓季月必辰丑未,而辰戌丑未固土也。减十二日以与本令,余十八日为土王用事,则各七十二日也。坤艮二土居四季之交,为土之真体,则后天图象明之。乾巽二方,据魁罡之户,示土之神用,则《素问运气》详之。土之君乎四行也,审矣。然此犹皆为有象可示者也。若其无象可示者,则寅申已亥子午卯酉实无一之离乎土焉。何也?非土则水、火、金、木不能以行,其能以行者,皆土也。

【注释】①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加乐经。②《大禹谟》亦为《尚书》篇目,后佚,今所存为后人伪托。③左旋:古人地图方位,以下为北,由北向左,即顺行。④右转:即逆行。⑤土王用事:土王,即土气旺盛;土王四季。具体详后。⑥魁罡之户:魁,地魁。罡,天罡;乃天门地户之象征。

【白话释意】六经论五行,始见于《尚书·洪范》。《大禹谟》认为行源于河图洛书之数。但土于河图洛书中均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吕氏春秋》以土直季夏之月,以成五行相生之畜。《白虎通》则以土直辰戌丑未之四季,分旺于四时。今按所谓行,是行于地的意思。其质行于地而气通于天,其数有五,故称五行。地即土,对天而言为地,以其质言即土。土为其余四行之君,所以不专其司,不居其部。水、火、金、木非土即不能行,所以各减十八日为土王用事,使五行各旺七十二日 。

【提示】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朴素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关于世界物质学说的基本框架。五行体系极其宏博,它对于揭示物质世界的变化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和理论价值。但它把世界万物统统入五行之中,则嫌粗陋。而且臆说不断,唯心的因素也很多。

五行是择吉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五行与干支阴阳配合,便是择吉选日的主要理论建构了。




《神枢经》曰:“五行旺各有时,惟土居无所定,乃于四立之前,各旺一十八日。”

《历例》曰:“立春木,立夏火,立秋金,立冬水,各旺七十二日。土于四立之前,各旺一十八日,合之亦为七十二日。总三百有六十而岁成矣。”

【白话释意】五行生旺,各有其时。立春后木旺,立夏后火旺,立秋后金旺,立冬后水旺,各旺七十二日。土则于四立之前各旺十八日,合起来也是七十二日。共计三百六十日,正好相当于一年的时间。


《考原》曰:“木长生于亥,火长生于寅,金长生于巳,水长生于申,土亦长生于申,寄生于寅。各由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顺历十二辰。盖天通循环,生生不已。故木方旺而火已生,火方旺而金已生,金方旺而水已生,水方旺而木已生。由长生而顺推,稚则必壮,盛则必衰,终而复始,迭运不穷。此四时之所以错行,五气之所以顺布也。至于土生于申,而寄生于寅,则后天坤艮之位。故《易》于坤曰:万物皆致养焉。于艮曰万物之气成。终而所成,始也。”

按五行长生之义,《考原》之说甚明。而土之生于寅申,则引而未发。由今考之,水土之同生于申也,申为坤,坤为地,水土所以凝也。土之寄生于寅也,寅为孟春,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所以和同,草木所以萌动也。是故洪范家独以土生于申为五行之体,阴阳选择诸家皆以土生于寅为五行之用。盖长生在寅,则临官在巳,乃为土旺金生,与木火水同为一例。然则以土为生于寅者,所以顺五行相生之序,固与《月令》土旺于夏秋之交以顺四时相生之序者,同出于理之自然而非为臆说也。外此又有阳死阴生,阳顺阴逆之说。甲木死于午则乙木生焉,丙戊死于酉则丁己生焉,庚金死子则辛金生焉,壬水死于卯则癸水生焉。由长生而沐浴,十一位皆逆转,阳死则阴生,阴死则阳生,此二气之分也。阳临官则阴帝旺,阴临官则阳帝旺,此四时之会也。顺逆分合,俱极妙理。论十干则分阴阳,论五行则阳统阴,尤天地自然之义。故凡言数者皆祖之。此吉凶神煞所由起也。

【注释】①后天:即后天八卦。

【白话释意】《星历原》说:“木长生于亥,火长生于寅,金长生于巳,水长生于申,土也长生于申,寄生于寅。各由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顺历十二辰。天道循环,生生不已。所以木方旺而火已生,火方旺而金已生,金方旺而水已生,水方旺而木已生。由长生顺推,幼小者必然壮大,旺盛才必转衰弱,终而复始运动不穷。这便是春夏秋冬四时所以交错运行,五行之气所以顺布的道理。”

对五行长生之义,《考原》的阐述十分详明,但对土生于寅申,则引而论。由今考察,水土所以同生于申,是因为申为坤,坤为地,地即土,水必得土而后能凝聚。土寄生于寅呢,是因为寅为孟春,孟春之月之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万物滋生,均有赖于土。所以洪范家以土生于申为五行之体,阴阳选择家则以土生于寅为五行之用。此说与《月令》土旺于夏秋之交以顺四时相生之序的说法,同出一理。此外还有阳死阴生,阳顺阴逆之说,也是极其精妙的理论。论十干则分阴阳,论五行则阳统阴,尤如天地自然之义。所以,凡称数者均以此为本,这就是吉凶神煞所以产生的根源。

【提示】此篇所论,为五行寄生十二宫的原理,即每一个具体五行在十二月中从生长到死亡的过程。五行只取十干。十干有阴阳之别,阳顺阴逆。属于阳干的五行顺行十二宫,属于阳干的五行逆行十二宫,二者正好相反。所以说“阳死阴生,阳顺阴逆”。

五行寄生十二宫的原理在传统数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命理学家主要根据它同时参考一些其他因素以推论一个人的命运,而择吉术的吉凶神煞及其宜忌,也主要据此发生。




天干,则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 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则寅卯辰属木,配东方也;已午未属火,配南方也;申酉戌属金,配西方也;亥子丑属水,配北方也,而土寄旺于辰、戌、丑、未之间,配四季也。五星家又以寅亥属木,卯戌属火,辰酉属金,子丑属土。而午则为日,未则为月者,则以子丑在下,故为土;午未在上,故为日为月。寅卯辰巳申酉戌亥分布左右,则如四时之流行于天地之间,故以左右之合宫而别为木、火、金、水之序也。

右皆《考原》所载,今具录之。其言五星五行,则引而未发。盖天者,日也,月也。星者,日月之余也。午未者,离;子丑者,坎。离为日,坎为月,午之为日是巳。子之不为月者何?月者水之精,悬于上而受日之光者,非北方子之位也,子丑之气冲乎上而与日并其方,固必在未也。地者,水也,土也。子水丑土,丑又比水之土,其为地之体无可疑也。地,土也,故子丑为土也。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行乎两间者,必木火金水矣。子丑为水土,水土之际木必生焉,所以亥寅为木。一长生一禄位也。木成而火已生矣。寅,火长生也;卯,木旺也。旺则必嬗,嬗则必归其根,故卯戌为火也。卯戌为火,则戌为黅天之气,戊之所居。黅天之气始于辰。辰亦戊也。土旺必生金,故辰酉为金。酉者,金之帝也。酉居金旺之极,于其未至于极而水已生于申,对宫为已,已,金之母也。水必以申巳者,申已逼于午未最高之地,无水也。举母则子归,水不得舍土而自立,其丽于土者,即子丑之位。土之所摄,命为土而不命为水。若其离土而言水,必纳于母气,故申巳为水也。水为生物水源,是以丽乎日月。其次则金,其次则火,其次则木,其次则土。五纬之序,水最近日,金次之,火又次之,木又次之,土又次之。此丽乎天者之自然之序也。水上所生者木,上生而为火,土又上生而为金,又上生而为水,如画卦之由下而上也。此行乎地者之自然之序也。然则五星五行具有实理而非人所能强为也。

【注释】①嬗:更替,变迁,②黅天:,黄色;黅天即黄天,中央之天故下文言“戊之所居”。③丽:附着也。④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总名。

【白话释意】天干配为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配为五行,寅卯辰属木,居东方;已午未属火居南方;申酉戌属金,居西方;亥子丑属水,居北方。土则寄旺于辰丑未之间,配四季。 五星家又以寅亥属木,卯戌属火,辰酉属金,子丑属土,午为日,未为月。其缘由,是以子丑在下,故为土,午未在上,故为日为月,寅卯辰已申酉戍亥分布左右,有如春夏秋冬四时流行于天地之间,所以又以其左右合宫而得:寅亥木、卯戌火、辰酉金、已申水。自下而上依次为木、火、金、水。

以上为《星历考原》所载。其于五星五行则阐释未详。今考其理,盖天即日月,星为日月之余,午未居离宫,子丑居坎方。离为日,故午即为日。坎为月,为什么子又不为月呢?因为月为水之精,悬于上而受太阳光辉,并不在北方子位。子丑之气冲于上而与日相并,故月必在未。地为水土,而子为水丑为土,丑又为水之土,故子丑为土。天位于上,地位于下,行于二者之间者,必然就是木火金水。子丑为水土,水生木,故寅亥为木。木成而火出,故卯戍为火。火为金母,故辰酉为金。金旺生水,故巳申为水。其次序由下而上,有如卦画的由下而上这是根于大地的自然之序。以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次序考察,水星最接近太阳,金星次之,火星又次之,木星又次之,土星居末。这是以太阳为核心的自然之序。因此,五星五行的安排均有实际依据而非人为的任意想象。

【提示】五行虽五,但由其构成的理论体系却极其宏大。这是仅得其三。此外还有三合五行、五合化气五行、纳音五行、正五行、洪范五行、中针双山五行、缝针三合五行,等等。我国传统数术的吉凶宜忌趋避从违,大体由此生发。因此,五行的归纳及其推衍是否合乎科学实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已丑合金局《考原》曰:“三合者,取生、旺、墓三者以合局也。水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也。火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也,金生于已,旺于酉,墓于丑,故已西丑合金局也。”

今按《淮南子》云:“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故五胜生一、壮五、终九。五九四十五,故神四十五日而一徙。以三应五,故八徙而岁终。”由今考之阴阳家方三合者,唯水火木金而已,不及于土也。然言阴阳之书(南子》亦可为古矣,所为三合之说未必不始于是书,而土之三合则不传于世者何欤?且世所言土之长生等十二位与火无异,而巜淮南子》则谓生午、壮戌、死寅,亦他书所无有也。今附载于此,以备一义。

【白话释意】《星历考原》说:“所谓三合,即取五行寄生十二宫的生、旺、墓三者以合局。水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火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成合火局。金生于,旺于酉,墓于丑,故已酉丑合金局。”

今按《淮南子》,除上述四者外还有土的三合局。即土生于午,壮于戍,死于寅,故午戌寅合土局。但此说却不传于世。而且后世所言土寄生十二宫与火相同,《淮南子》则说生午、壮戌、死寅,亦为他书所无 。

【提示】三合即地支合局。又称地支三合局、三合成局、三合化局、三合局。三合化局,有吉有凶。一般地说,化生者为吉,化克者为凶。


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

《蠡海集》曰:“阴阳家地支六合者,日月会于子则斗建丑, 日月会于丑则斗建子,故子与丑合。日月会于寅则斗建亥,日月会于亥则斗建寅,故寅与亥合。日月会于卯则斗建戌,日月会于戌则斗建卯,故卯与成合。日月会于辰则斗建酉,日月会于酉则斗建辰,故辰与酉合。日月会于已则斗建申,日月会于申则斗建巳,故巳与申合。日月会于午则斗建未,日月会于未则斗建午,故午与未合。”

《考原》曰:“六合者,以月建与月将为相合也。如正月建寅,月将在亥,故寅与亥合。二月建卯,月将在戌,故卯与戌合也。月建左旋,月将右转,顺逆相值,故为六合。”

按月将即是日。月无光,受日之光。月行与日合而成岁纪,则是日者,月之将也,故曰月将。非别有神从日而右转者也。其躔次亥曰娵訾,戌曰降娄,酉曰大梁,申日实沈,未曰鹑首,午曰鹑火,已曰鹑尾,辰曰寿星,卯曰大火,寅曰析木,丑曰星纪,子曰玄枵。《春秋》、《左氏传》已有其说,至今用之

【白话释意】六合共有六组,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已与申合,午与未合。

《星历考原》说:“所谓六合,即以月建与月将相值为合。如正月建寅,月将在亥,所以寅与亥合。二月建卯,月将在戌,故卯与戌合。月建左旋顺行,月将右转逆行,二者顺逆相值,其数有六,故称六合。”

按月将就是太阳。月本无光,因太阳而生光华。月亮运行与太阳相结合而成岁纪,由此太阳就是月之将,故称月将。并非另有神煞跟随太阳而右转。太阳的躔次分为十二,各有其名。《春秋》《左传》已载有其说。

【提示】六合即地支相合。十二地支两两相合,共得六组,故称六合。在数术运用中,地支相合一般为吉。




甲己日起甲子时,乙庚日起丙子时,丙辛日起戊子时,丁壬日起庚子时,戊癸日起壬子时。

《考原》曰:“甲子日起甲子时,从甲子顺数至次日子时,得丙子,故乙日起丙子。从甲至己越五日,共六十时,花甲周而复始,故己日子时亦为甲子也。”

【白话释意】五鼠遁即甲己日起甲子时,乙庚日起丙子时,丙辛日起戊子时,丁壬日起庚子时,戊癸日起丙子时,丙辛日起戊子时,丁壬日起庚子时,戊癸日起壬子时。因为甲日起甲子时,从甲子顺数至次日子时,得丙子,所以乙日起丙子。从甲至戊共五日,合六十时,花甲六十一周,所以己日子时也是甲子时。

【提示】旧时以干支纪日,每日的时支是固定的,时干则因日而异。五鼠遁就是由日干推寻时干的方法,在传统数术数中经常用到。民间术士将其简化为一首歌诀:“甲已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甲己年正月起丙寅,乙庚年正月起戊寅,丙辛年正月起庚寅,丁壬年正月起壬寅,戊癸年月起甲寅

《考原》曰:“上古历元,年月日时皆起于甲子,是甲子年必甲子月为年前冬至十一月也。而正月建寅,故得丙寅,二月丁卯,以次顺数,至次年正月得戊寅,故乙年正月起戊寅。从甲至己越五年,共六十月,花甲周而复始,故己年正月亦为丙寅也。”

提示】旧时用干支纪年,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辰,四月巳,直到十二月丑。而月干则因年而异。五虎就是由年干推寻月干的方法。民间术士将其归纳成一首歌诀:“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觉?甲寅之上好追求。”




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考原》曰:“五合者,即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河图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皆各有合。以十干之次言之,一为甲,六为己,故甲与己合。二为乙,七为庚,故乙与庚合。三为丙,八为辛,故丙与辛合。四为丁,九为壬,故丁与壬合。五为戊,十为癸,故戊与癸合。又年起月,日起时,越五则花甲周而复始,而月时同干,亦即五合之义。”

按化气之理,沈括据黄帝《素问》论之最明。《素问》有“五运”六气”。所谓五运者,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也。黄帝问岐伯五运之所始。岐伯引《太始天元册文》:“始于戊己之分。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也。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也。”王冰注引遁甲》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天门在戌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已之间,角轸之分。阴阳皆始于辰。五运起于角轸者,亦始于辰也。甲己之岁,戊己黅天之气经于角轸。角属辰。轸属巳,其岁得戊辰己巳,干皆土,故为土运。乙庚之岁,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庚辰辛巳,干皆金,故为金运。丙辛之岁,壬癸元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壬辰癸巳,干皆水,故为水运。丁壬之岁,甲乙苍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甲辰乙巳,干皆木,故为木运。戊癸之岁,丙丁。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丙辰丁巳,干皆火,故为火运。运临角轸,则气在奎壁。气与运常司天地之门户。戊已在角轸,则甲乙在奎壁,甲已岁必甲戌乙亥也。故《素何》:“土位之下,风气承之。”庚辛在角轸,则丙丁在奎壁,乙庚岁必丙戍丁亥也。故曰“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壬癸在角轸,则戊已在奎壁,丙辛岁戊戌已亥也。故早“水位之下,土气承之。”甲乙在角轸,则庚辛在奎壁,丁壬岁必庚戌辛亥也。故早“风位之下,金气承之。”丙丁在角轸,则壬癸在奎壁,戊癸之岁必壬戌癸亥也。故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五行家以戊寄于己,巳寄于午。六壬家以戊寄于巳,已寄于未。惟《素问》以戊寄于戌,已寄于辰。遁甲以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与《素问》同。水土相随。水,金子也;阳土,故居金行之末,以为亥始。水,木母也;巳,金祖也;阴土,故居水行之墓,以为巳始。故曰,天地之门户而万物所从出。星家有“逢龙则化”之说,亦本于此。此十干化气之源也。

【白话释意】五合化气共有五组,即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平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星历考原》说:所谓五合,即十天干两两相合而生化五行。它源出河图。天干与之一一对应,正好得到上述五组合化关系。此外,由年起月,由日起时,都是每隔五年或五天即花甲复始,月干时干又复相同。这也是五合之义。

按化气之理,沈括根据黄帝《素问》所作的阐述最详明。《素问》有“五运”“六气”之说。所谓五运,即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所谓六气,即甲己之岁羚天之气,乙庚之岁素天之气,丙辛之岁元天之气,丁壬之岁苍天之气,戊癸之岁丹天之气(实得五气)。五运与六气依次相应。即得羚天之气者为土运,得素天之气者为金运,等等。五运始于戊己之分。而所谓戊己之分,就是奎壁角轸。而奎壁角轸,就是天地的门户。遁甲以六戊为天门六已为地户。天门在戌亥之间,即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已之间,即角轸之分。阴阳司始于辰,五运起于角轸,实际上也是始于辰。气与运常司天地之门户。而天地之门户,就是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万物所从生的必由之路。这就是十干化气的理论根源。

纳音

沈括曰:“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意。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纳音与易纳甲同法。乾纳甲而坤纳癸,始于乾而终于坤。纳音始于金。金、乾也。终于土。土,坤也。)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律吕相生之法也。五行先仲而后孟,孟而后季。此遁甲三元之纪也。甲子金之仲(黄钟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吕之商同位,谓甲与乙,丙与丁之类。下皆仿此),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则之商,隔八,谓大吕下生夷则也。下皆仿此)。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吕之商)。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终。若只以阳辰言之,则依遁甲顺传仲孟季。若兼妻言之,则逆传孟仲季也)。庚辰同位娶辛巳(仲吕之商)。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黄钟之徵金。三元终则左行传南方火也)戊子己丑(大吕之徵),生丙申火之孟(夷则之微)丙申娶丁酉(南吕之徵),生甲辰火之季(姑洗之徵)。甲辰娶乙巳(仲吕之微),生壬子木之仲(黄钟之角。火三元终则左行传于东方木)。如是左行至于丁已仲吕之官,五音一终。复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甲子之法,终于癸亥(谓蕤宾娶林钟,上生太簇之类)。子至于巳为阳,故自黄钟至于仲吕,皆下生。自午至于亥为阴,故自林钟至于应钟,皆上生。”

《蠡海集》曰:“万物之所为以生者,必由气。气者何?金也。金受气,顺行则为五行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顺行为五行之体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历之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长,夏长夏而归于秋,返本归原而收敛也。逆行为五行之用者,金出矿,而从革于火以成材,成材则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木必依水以滋荣,水必托土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则四行之类,土以定位。故大挠作甲子,分配五行为纳音。盖金能受声而宣气故也。法曰:甲娶乙妻,隔八生子,子生孙而后行,继代其位。初一金,金为气居先,甲子为受气之始。甲娶乙妻,隔八壬申,是为子矣。壬娶癸妻,隔八庚辰,是为孙矣。庚娶辛妻,隔八戊子,火代其位。次二曰火,戊继其后。戊娶已妻,隔八丙申,是为子矣。丙娶丁妻,隔八甲辰,是为孙矣。甲娶乙妻,隔八壬子,木代其位。次三曰木,壬继其后。壬娶癸妻,隔八庚申,是为子矣。庚娶辛妻,隔八戊辰,是为孙矣。戊娶己妻,隔八丙子,水代其位。次四曰水,丙继其后。丙娶丁妻,隔八甲申,是为子矣。甲娶乙妻,隔八壬辰,是为孙矣。壬娶癸妻,隔八庚子,土代其位。次五日土。庚娶辛妻,隔八戊申,是为子矣。戊娶己妻,隔八丙辰,是为孙矣。丙娶丁妻,隔八甲子,金复代其位。甲午乙未起如前法,是故有五子归庚之说。道家者流取其义用配五方之位,自子干头数至庚字,则为其数。甲子金,自甲数至七逢庚,则西方金得七气。戊子火,自戊数三逢庚,则南方火得三气。壬子木,自壬数至九逢庚,则东方木得九气。丙子水,自丙数至五逢庚,则北方水得五气。庚子土,则自得一为中方一气。是为五子归庚也。乃知金者,受气之先顺行则为五行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故六十甲子纳音者,以充万物之用。”

《考原曰:“五行以气始形终为次,则《洪范》之水、火、木、金土是也。以播于四时相生为次,则《月会》之木、火、土、金、水是也。以饬庀五材相克为次,则《禹谟》之水、火、金、木、土是也。纳音五行,始金,次火,次木,次水,次土,既非本其始终,又无取于生克,故说者莫知其所自来。详考其义,盖亦祖述易象之意,即先后天卦之理也。各为图以明之。




先天之图,乾兑居首属金,次以离属火,又次震巽属木,又次以坎属水,终于艮坤属土。故始于金,终于土者。乾始坤成之义也。金取于天之刚,土取于地之柔,火附于天,水附于地,而木以生气居中,此纳音所本于先天之序也。




后天之图,亦以乾居首而逆转。自乾兑之金,旺于西方;次转而为离火,旺于南方;又转而为震巽之木,旺于东方,次又转而为坎水,旺于北方。而土旺于四季,故退艮坤以居终焉。此纳音所本于后天之序也。




右图以甲子乙丑为金上元。壬申癸酉为金中元,庚辰辛 巳为金下元。三元俱周,则传于戊子己丑为火上元,丙申丁酉为火中元,甲辰乙巳为火下元。自此以后,皆依前图金、火、木、水、土之次,而用乐律同位娶妻,隔八生子之法,以终于丁巳,而纳音小成矣。又自甲午乙未为金上元,起如前法,以终于丁亥,而纳音大成矣。”

按十干十二支相错为六十,五音十二律相乘亦为六十。甲子金而乙丑亦为金者,同位娶妻也。乙丑金而壬申又为金者,隔八生子也。一行各三元而后传于次行,犹春有孟仲季三月而后传于夏也。自甲子至丁巳而五行之三元一周,犹易之三画为小成也。自甲午至丁亥而五行之三元又一周,犹易之六画为大成也。其立法皆与律吕相应。

纳音干支起数合五行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已亥属四数。

《蠡海集》云:“或问曰:先天之数何缘而起?余答曰:数极于九,自九逆退取之,故甲已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天干已尽而地支独遗已亥,是以已亥得四终焉。况夫亥为天门,已为地户,纯阳之位,为开阖之枢,所以关键五行也。”

《瑞桂堂暇录》曰:“六十甲子之纳音,以金、木、水、火、土之音而明之也。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然五行之中,惟金木有自然之音,水火土必相假而后成音。盖水假土,火假水,土假火,故金音四九,木音三八,水音五十,火音一六,土音二七,此不易之论也。何以言之?甲已子午九也,乙庚丑未八也,丙辛寅申七也,丁壬卯酉六也,戊癸辰戌五也,已亥四也。甲子乙丑,其数三十有甲,四者,金之音也,故曰金。戊辰已巳,其数二十有三,三者,木也,故曰木。庚午辛未,其数三十有二,二者,火也,土以火音,故曰土。甲申乙西,其数三十,十者土也,水以土为音;故曰水。戍子己丑,其数三十有一,一者水也,火以水为音,故曰火。凡六十甲子。莫不皆然。此纳音之所由起也。”

《考原》曰:“此杨子云《太玄》③论声律所纪数也。凡两干两支之合其余数得四九者为金,得一六者为火,得三八者为木,得五十者为水,得二七者为土。如甲子皆九,得数十八;乙丑皆八,得数十六,合之三十有四,故为金。壬六申七,得数十三;癸五酉六,得数十一,合之二十有四,故亦为金也。其余按数推之,莫不皆然。但所配一六、二七等数与河图之数不同。今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④,以两干两支之合数,于四十九内减之,余数满十去之,余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各取所生之五行以为纳音,如是则与河图相同。又揲著之法,用余策以定奇偶,此用余数以定五行,其理正相合也。如甲九子九、乙八丑八,其合数三十四,于四十九内减之,余十五,十不用,余五,属土,土生金,故日金。丙寅丁合数二十六,于四十九内减之,余二十三,十不用,余三,属木,木生火,故日火,戊辰已已共合数二十三,于四十九内减之,余二十六,十不用,余六,属水,水生木,故木。庚午辛未共合数三十二,于四十九内减之,余十七,十不用,余七,属火,火生土,故曰土。余仿此。”

按扬雄《太玄经》曰:“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已亥四,故律四十二,吕三十六,并律吕之数,或还或否,凡七十有八,黄钟之数立焉。其以为度也,皆生黄钟。”又曰:“甲已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于日,律生于辰。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历代以来宗之,谓之先天之数。顾其甲已子午之何以九,乙庚丑未之何以八,则罕有确论焉。今按子午者,乾震所纳也;丑未者,坤巽之所纳也;寅申者,坎所纳也;卯酉者,离所纳也;辰戌者,艮所纳也;已亥者,兑所纳也。阳数极于九,阴数极于八,故乾坤得之。震巽长而统于父母,其余以次而降。两大六子,男女长少之序,秩然不素,实非人之能强为也。若夫十日之序,则又各随化气寿天之数而亦无一毫造作于其间。甲己土也,土终古不毁,即析为微尘,荡为邻虚,而其质固在也,为最寿,故数九。其次则金,虽火铄⑤之亦有质灰气散之时,而坚固为万物王也。乙庚金也,故次甲己也。又次则水。日炙风销而火煎烹之亦有干尽之时,而无自然销灭之期,虽其坚固不若金,而其柔弱转能久寿而物莫若也。丙辛水也,故次乙庚也。又次则木。一岁之中,荣落有定期中。丁壬木也,故次丙辛也。又次则火。一昼夜间显晦有定期也。戊癸火也,故次丁壬也。且甲己土生乙庚金,乙庚金生丙辛水,丙辛水生丁壬木,丁壬木生戊癸火。层累而下之,又自然而然之数也。然则无十无一二三何也?曰:数终于九,十即一也若夫一二三,乃天地人之大数,不得偏寄于一日一辰之间者也。且言九、八、七、六、五、四,则一二三在其本也。故黄钟八十一,十二辰止得七十八,而扬子⑥曰黄钟之数立焉。盖已虚函三数而成八十一也。

五行五音




朱子曰:“乐声是土金木火水,《洪范》是水火木金土。盖纳音者,以干支分配于五音,而本音所生之五行,即为其干支所纳之音也。初一宫商角徵羽,纳甲丙戊庚壬,系以五子而随以五丑。宫得甲子,商得丙子,角得戊子,徵得庚子,羽得壬子。宫为土,土生金,故甲子乙丑纳音金。商为金,金生水,故丙子丁丑纳音水。角为木,木生火,故戊子己丑纳音火。徵为火,火生土,故庚子辛丑纳音土。羽为水,水生木,故壬子癸丑纳音木。次二商角徵羽宫,纳甲丙戊庚壬,系是五寅而随以五卯。商金和甲寅乙卯,纳音水。角木得丙寅丁卯,纳音火。火得戌寅已卯,纳音土。羽水得庚寅辛卯,纳音木。宫土得壬寅癸卯,纳音金。次三角徵羽宫商,纳甲丙戊庚壬,系以五辰而随以五。角木得甲辰乙巳,纳音火。徵火得丙辰丁巳,纳音土。羽水得辰己巳,纳音木。宫土得庚辰辛巳,纳音金。商金得壬辰癸巳,纳音水。以上六甲得其半,纳音小成。次四复以宫商角微羽纳甲丙戊庚壬,系以五午而随以五未。宫土得甲午乙未,纳音金。商金得丙午丁未,纳音水,角木得戊午己未,纳音火。徵火得庚午辛未,纳音土。羽水得壬午癸未,纳音木。次五复以商角徵羽官纳甲丙戊庚壬,系以五申而随以五酉,商金得甲申乙酉,纳音水,角木得丙申丁酉,纳音火。微火得戊申己酉,纳音土。羽水得庚申辛酉,纳音木。宫土得壬申癸酉,纳音金。次六复以角微羽宫商纳甲丙戊庚壬,系以五戌而随以五亥。角木得甲戌乙亥,纳音火。徽火得丙戌丁亥,纳音土。羽水得戊戌已亥,纳音木。宫土得庚戌辛亥,纳音金。商金得壬戌癸亥,纳音水。于是六甲全而纳音大成矣。阳生于子,自甲子以至癸巳。阴生于午。自甲午以至癸亥。故三而复以宫起。宫君、商臣、角民,皆人道也,故皆可以为首。徵事羽物,皆人所用也,故不可以为首,是以三甲终而复始于宫。干为天,支为地,音为人,三才之五行备矣。”

陶宗仪曰:“甲子乙丑海中金者,子属水,又为湖,又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墓于丑,水旺而金死墓,故海中金也。丙寅丁卯炉中火者,寅为三阳,卯为四阳,火既得地,又得寅卯之木以生之,此时天地开炉,万物始生,故曰炉中火也。戊辰已巳大林木者,辰为原野,已为六阳,木至六阳则枝荣叶茂,以茂盛之木而在原野之间,故曰大林木也。庚午辛未路旁土者,未中之木而生午位之旺火,火旺则土焦,未能育物,犹路傍土若也,故曰路傍土也,壬申癸酉剑锋金者,申酉金之正位,兼临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则成刚矣,刚则无蹦于剑锋,故日剑锋金也。甲戌乙亥山头火者,戍亥为天门,火照天门,其光至高,故曰山头火也。丙子丁丑涧下水者,水旺于子衰于丑,旺而反衰则不能为江河,故曰涧下水也。戊寅己卯城头土得,天干戊已属土,寅为艮山,土积而为山,故曰城头土也。庚辰辛巳白镴金者,金养于辰生于巳,形质初成,未能坚利,故白镴金也。壬午癸未杨柳木者,木死是午墓于未,木既死墓,虽得天干壬癸之水以生之,终是柔弱,故杨柳木也。甲申乙酉井泉水者,金临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则水由以生,然方生之际力量未洪,故井泉水也。丙戌丁亥屋上土者,丙丁属火,戌亥为天门,火既炎上,则土非在下而生,故曰屋上土也。戊子己丑霹雳火者,丑属土,子属水,水居正位而纳音乃火,水中之火,非神龙则无故日霹雳火也。庚寅辛卯松柏木者,木临官寅,牵旺卯,木既生旺则非柔弱之比,故曰松柏木也。壬辰癸巳长流水者,辰为水库,已为金长之地,金长生则水性已存,以库水而逢生金,则泉源终不竭,故日长流水也。甲午乙未砂石金者,午为火旺之地,火旺则金败,未为火衰之地,火衰则金冠带,败而方冠带,未能盛满,故砂石金也。丙申丁酉山下火者,申为地户,西为日入之门,日至此时而藏光,故日山下火也。戊戌已亥平地木者,戌为原野,亥为木生之地,夫木生于原野则非一根一株之比,故平地木也。庚子辛丑壁上土者,丑虽土家正位,而子则水旺之地,土见水多则为泥也,故曰壁上土也。壬寅癸卯金箔金者,寅卯为木旺之地,木旺则金羸,又金绝于寅,胎于卯,金既无力,故金箔金也。甲辰乙巳覆灯火者,辰为食时,已为禺中,日之将中,艳阳之势光于天下,故曰:覆灯火也,丙午丁未天河水者,丙丁属火,午为火旺之地,而纳音乃水,水自火出,非银汉不能有也,故天河水也。戊申己酉大驿土者,申为坤,坤为地,酉为兑,兑为泽,戊已之土加于坤泽这上,非其他浮薄之土也,故曰大驿土也。庚戌辛亥钗钏金者,金至戌而衰,至亥而病,金既衰病则诚柔矣,故日钗钏金也。壬子癸丑桑柘木者,子属火,丑属金,水方生木,金则伐之,犹桑柘木也。甲寅乙卯大溪水者,寅为东北维,卯为正东,水流正东则其性顺,而川涧池沼俱合而归,故曰大溪水也。丙辰丁已沙中土者,土库辰绝己,而天干丙丁之火,至辰冠带,已临官,土既库绝,旺火复与生之,故曰沙中土也。戊午己未天上火者,午为火旺之地,未中之木又复生之,火性炎上,又逢生地,故日天上火也。庚申辛酉石榴木者,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此时木则绝矣,惟石榴之木反结实,故曰石榴木也。壬戌癸亥大海水者,水冠带戌,临官亥,水临官冠带则力厚矣,兼亥为江,非他水之比,故曰大海水也。

【注释】①畜:同蓄。②饬庀五材:饬庀,即整顿、治理;五材,犹五行。③杨子云:即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所作《太玄》,又称《太玄经》。④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语出《周易系辞上》后人对其理解颇不相同。今人金景芳等认为,大衍之数是自然数,筮法是人为,只有用四十九根蓍草方能在四营三易后得到六、七、八、九而成卦。⑤铄:熔化也。⑥杨子:即杨雄。⑦三阳:十二消息卦,寅为三阳泰卦。⑧四阳:十二消息卦,卯为四阳大壮卦⑨六阳:即纯阳,十二消息卦,己为纯阳乾卦。⑩未中之木:未的本气属土,同时包含乙木、丁火等成分。①刚:同钢。②白镴:锡和铅的合金。③丑属金:丑的本气属土,同时含有辛金癸水等成分。

【白话释意】沈括说,六十甲子纳音,很少人知其原意。实即六十律逆相为宫之法。一律含五音,十二律即纳六十音。纳音的基本方法,是同类娶妻,隔八生子。这也是律吕相生的法则。纳音五行之序是先仲后孟,孟而后季。引即遁甲的三元之纪。甲子为金之仲,同位娶乙丑,隔八下生壬申为金之孟。壬申同位娶癸酉,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庚辰同位娶辛已,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如此依次顺行,至丁已仲吕之宫,五音一轮,纳音小成。再从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前法,终于癸亥。子至巳为阳,所以从黄钟到仲吕,都是下生。午至亥为阳,所以从林钟到应钟,都是上生。

《蠡海集》说:万物之所以萌生,必源于气。气即金。金受气,顺行则为五行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顺行为五行之体者,以相生为序。故依次为金、水、木、火、土。逆行为五行之用者,以扶助为本,如金因火始能成有用之物,火必木始能发生,木非水即无以滋荣,水必托土才能止蓄,成江河。故其序为金、火、木、水、土。所以大挠作甲子,即以此为纳音五行之序。其法则是:甲娶乙妻,隔八生子,子生孙而后行,继代其位。如甲子为金,甲娶乙妻,隔八壬申,为子;壬娶癸妻,隔八庚辰,即为孙。庚娶辛妻,隔八戊子,火代金位,故戊子为金。戊娶己妻隔八丙申,炎子;丙娶丁妻,隔八甲辰,即为孙。甲娶乙妻,隔八壬子。木代火位,故壬子为木。如此依次顺推,得丙子为水,庚子为土。正好都是在五个子位换气,所以有五子归庚之说。其方法,是从与子配伍的天干数至庚字,得几数即为几气。如甲子金,从甲数至七逢庚,即西方金得七气。

《星历考原》说:纳音五行以金、火、木、水、土为序,既非本于五气之 始终 又不取于生克,使人不知其所 由来。详考其义,也是源出易象,由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推而来的。

先天八卦方位,乾兑居首属金,次为离属火,次为震巽属木,再次为坎属水,最后是艮坤属土。纳音五行始于全,终于土,即乾始坤成之义。金取于天之刚强,土取于地之柔弱,火附丽于天,水附丽于地,木以生气居中。这便是纳音五行本于先天八卦之序。

后天八卦方位,也以乾居首而逆转。乾兑二金旺于西方,逆转于离火,旺于南方,再转于震巽二木,旺于东方,转于坎水,旺于北方。土旺于四季,所以退处艮坤二维以居终。这就是纳音五行本于后天八卦之序。

纳音干支起数合五行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戍五,己亥属四数。

《蠡海集》解释上述起数说:数极于九,从九退行逆取,故甲己子午为九,乙庚丑未为八,丙辛寅申为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为五。至此,天干已尽而地支余已亥,所以己亥得四。而且亥为天门,己为地户纯阳之位,正是天地开合之枢纽,五行启闭之所在。

《瑞桂堂暇录》认为:六十甲子纳音,可用金木水火土五音加以阐明。河图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但五行中仅金木有自然之音,水火土必相假借才能成音。水假土,火假水,土假火,所以金音四九,木音三八,水假土音,故为五十,火假水音,故为一六,土假火音,故为二七。这是无可更易的定论。何以言之?甲己子午九数,乙庚丑未八数,丙辛寅申七数,丁壬卯酉六数,戊癸辰戌五数,已亥四数。据此,甲子乙丑合三十四数,四为金音,故甲子乙丑为全。戊辰已已合二十三数,三为木音,故为木。庚午辛未合三十二数,二为火音,土假火音,故为土。甲申乙酉合三十数,十为土音,水假土音,故为水。戊子己丑合三十一数,一为水音,火假水音,故为火。凡六十甲子,莫不如此。这就是六十甲子纳音的由来。

《星历考原》说:以上所言,为杨雄《太玄》论声律所用的纪数法。即凡两干两支之合,其余数得四九者为金,得一六者为火,得三八者为木,得五十者为水,得二七者为土。如甲子皆九,得十八;乙丑皆八,得十六,合为三十四,故为金。其余按数推导,莫不如此,但所配一六、二七等数与河图之数不同。今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之法,用四十九减去两干两支的合数,余数满十者不用,余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全,五十为土,各取其所生之五行为纳音,这样才与河图相同。蓍草占卦,用余策以定奇偶,这里用余数定五行,道理正相同。如甲九子九,乙八丑八,相加得三十四,用四十九减之,余十五,十不用,得五,五属土,土生金,故甲子乙丑纳音金。丙寅丁卯相加得二十六,用四十九减之,余二十三,十不用,得三,三属木,水生火,故丙寅丁卯纳音火。其余依此加减即得。

按扬雄《太玄经》说:“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已亥四。所以律四十二,吕三十六,合七十八,即为黄钟之数。”又说:“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于干,律生于支。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其说一直为后代遵从,被誉为先天之数。但甲己子午何以为九,乙庚丑未何以为八,则鲜有确论。考察起来,十二支的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已亥,分别为乾震、坤巽、坎、离、艮和兑所纳。阳数极于九,阴数极于八,故为乾坤之数。震长男巽长女统于父母,其余以次逆降。父母子女,男女长少之序有条不紊,实非人力所强为。至于十干之序,亦各随其化气寿夭之数而毫无造作。甲己化土,土终古不毁,最长寿,故其数为九。乙庚化金,金之坚固为万物之王,故次于九而为八。丙辛化水,水虽不如金坚固,但其柔弱反能持久,故次于乙庚而为七。丁壬化木,木一岁一枯荣,故次于丙辛而为六。戊癸化火,火的显晦以一昼夜为图期,故最次,得五。而且甲己土生乙庚金,乙庚金生丙辛水,丙辛水生丁壬木,丁壬木生戊癸火,层累而下,也是自然而然之数。但为什么没有十和一二三呢?回答:数终于九,十就是一。至于一二三,乃天地人之大数,当然不能随意置于一干一支之中。而且说九八七六五四,一二三就已在其中了。所以黄钟之数八十一,十二辰只得七十八而扬雄就说“黄钟之数立焉”,就是其中已虚函三数而成八十一了。

五行五音

朱熹说:所谓纳音,即以干支分配于宫商角徵羽五音,本音所生之五行,就是其干支所纳之音。第一轮是宫商角徵羽纳甲丙戊庚壬,地支是五子而随以五丑。宫得甲子,商得丙子,角得戊子,徵得庚子,羽得壬子。宫为土,土生金,故甲子乙丑纳音金。商为金,金生水,故丙子丁丑纳音水。角为木,木生火,故戊子己丑纳音火。徵为火,火生金故庚子辛丑纳音金。羽为水,水生木,故壬子癸丑纳音木。第二轮是商角徵羽宫纳甲丙戊庚壬,地支是五寅而随以五卯。第三轮是角徵羽宫商纳甲丙戊庚壬,地支是五辰而随以五已。依法推纳,六甲得其半,纳音小成。第四轮再以宫商角徵羽之序纳甲丙戊庚壬,地支是五午而随以五未。第五轮则是商角徵羽宫纳甲丙戊庚壬,地支是五申而随以五酉。第六轮复以角徵羽宫商纳甲丙戊庚壬,地支是五戌而随以五亥。至此,六甲全而纳音大成。阳生于子,自甲子以至癸巳。阴生于午,自甲午以至癸亥。所以至三十又从宫起。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同属人,故都可以居首。徵为事羽为物,均为人所用,故不能为首。所以三甲终而复始于宫。干为天,支为地,音为人,纳音五行的三才于是完备。

陶宗仪说:甲子乙丑纳音金,其称海中金者,是因为水旺而金死墓,故称海中金。丙寅丁卯纳音火,其称炉中火者,是因为火得地得时又得扶持。故称炉中火。戊辰己已纳音木,其称大林木者,是因为木处原野而得时,枝繁叶茂,故称大林木。庚午辛未纳音土,其称路傍土者,是因为火旺土焦未能育物,故称路傍土。壬申癸西纳音金,其称剑锋金者,是因为金旺则成钢,而钢莫过于剑锋,故称剑锋全。甲戌乙亥纳音火,其称山头火者,是因为火居天门,至高无尚,故称山头火。丙子丁丑纳音水,其称涧下水者,是因为水旺而转衰,不能成江河,故称涧下水。戊寅己卯纳音土,其称城头土者,是因为土积而为山,故城头土。庚辰辛巳纳音金,其称白镴金。是因为金形初成,未能坚利,故日白镴金。壬午癸未纳音木,其称杨柳木者,是因为木临死墓而得水,终是柔弱,故为杨柳木。甲申乙西纳音水,其称井泉水者,是因为金旺水方生,力量未洪大,故为井泉水。丙戌丁亥纳音土,其称屋上土者,是因为生于天门之火,故为屋上土。戊子己丑纳音火,其称霹雳火者,是因为火伏水中,非神与龙则无,故为霹雳火。庚寅辛卯纳音木,其称松柏木者,是因为木正生旺,非柔弱之比,故为松柏木。壬辰癸已纳音水,其称长流水者,是因为辰为水库而逢生金,源泉不竭,故为长流水。甲午乙未纳音金,其称砂石金者,是因为火衰而金冠带,未能盛满,故为砂石金。丙申丁酉纳音火,其称山下火者是因为日入酉门即藏光,故为山下火。戊戌己亥纳音木,其称平地木者,是因为木生予原野则非一根一株之比,故为平地木,庚子辛丑纳音土,其称壁上土者,是因为土逢旺水则为泥,故为壁上土。壬寅癸卯纳音金,其称金箔金者,是因为金方成形而逢旺木,柔弱无力,故为金箔金。甲辰乙已纳音火,其称覆灯火者,是因为日临正午,光芒万丈,故为覆灯火。丙午丁未纳音水,其称天河水者,是因为水自旺火中出,非银河汉水则不能有,故为天河水。戊申己西纳音土,其称大驿土者,是因为戊己土加于申坤之上,非浮薄之土,故为大驿土。庚戌辛亥纳音金,其称钗钏金者,是因为金至戌亥即衰病,衰病自然柔弱,故为钗钏金。壬子癸丑纳音木,其称桑柘木者,是因为木方生即受金伐,有如桑柘之木。甲寅乙卯纳音水,其称大溪水者,是因为水流寅卯正乐之地则川溪争归,故为大溪水。丙辰丁纳音土,其称砂中土者,是因为土库绝于辰已而得旺火相生,故为砂中土。戊午己未纳音火,其称天上火者,是因为火正旺盛,又逢生地,故为天上火。庚申辛酉纳音木,其称石榴木者,是因为七八月木已衰绝,惟石榴方结实,故为石榴木。壬戌癸亥纳音水,其称大海水者,是因为壬癸之水正处冠带临官,力洪势壮,非他水可比,故为大海水。

【提示】天干地支与五行最重要的是本性相属的正规配合,如甲乙木、丙丁火、亥子水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将六十甲子和五音十二律结合起来,其中一律五音,总数共为六十的纳音五行。此篇详细讨论了纳音五行的由来、推衍方法,对其属性如大海水、炉中火、石榴木等也作了分析。在命理学中,纳音五行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推衍方法,在择吉术中,更是须臾不可或离。历书在每日之下,必然附注纳音五行,择日选方,尤其是建房安葬,免不了要用纳音五行参详一番。

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对纳音五行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不过是“从律吕上转变弯子,把干支和五行拉上关系,各取些俗不可耐的名字(指海中金、炉中火等),名叫纳音。”从以上叙述者,纳音五行虽然不乏矛盾之处,但它有出处,有根据,并非后人的主观臆造。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象我们不能轻意否定大衍之数和先天之数一样,对纳音五行也不能轻意否定。总之,对于传统数术,就目前而言,重要的是进行研究,而不要急于下结论。

纳甲

《蠡海集》云:“纳甲之说,自甲为一,至壬为九,阳数之始终也,故归乾,易顺数也。乙为二,癸为十,阴数之始终也,故归坤,易逆数也。乾一索而得男为震,坤一索而得女为巽,故庚入震,辛入巽。乾再索而得男为坎,绅再索而得女为离,故戊归坎,已趋离,乾三索而得男为艮,坤三索而得女为兑,故丙从艮,丁从兑。阳生于北而成于南,故乾始甲子而终以壬午。阴生子南而成于北,故坤始乙未而终以癸丑。震巽一索也。故庚辛始于子丑。坎离再索也,故戊己始于寅卯。艮兑三索也,故丙丁始于辰巳也。又一说,乾坤者,二气之正位也。坎离者,二气之交互也。正位则始终全备,故甲壬归乾,乙癸归坤。交互则往来处中,故戊归坎,已归离,震巽乃受气之始,故庚辛归焉。艮兑乃生化之终,故丙丁归焉。乾坤位阴阳之极,故子午丑未配于甲壬乙癸。父母总摄内外之义。震巽长男长女为初索,是以子丑配庚辛。坎离中男中女为再索,是以寅卯配戊己。艮兑少男少女为三索,是以辰巳配丙丁。纳之为吉,受也,容六甲于八卦中也。易者,逆也,数皆以逆而推之。




《考原》曰:“乾纳甲壬,坤纳乙癸,乾坤包括始终之义也。其余六 卦则自下而上,法画卦者之自下而上,法画卦者之自下而上也。震巽阴阳起于下,故震纳庚,巽纳辛。坎离阴阳交于中,故坎纳戊,离纳己。艮兑阴阳极于上,故纳丙,兑纳丁。甲丙戊庚壬为阳干,皆纳阳卦。乙丁己辛癸为阴干,皆纳阴卦。”






《考原》曰:“此以六卦应月候,而坎离为日月之本体,居中不用。震直生明者,一阳始生。又生明之时,以初昏候之月见庚方也。兑直上弦者,二阳浸③盛。又上弦之时,以初昏候之月见丁方也。乾直望④者,三阳盛满。又望时以初昏候之月见甲方也。巽直生魄⑤,则一阴始生。又生魄之时以平明候之月见辛方也。艮直下弦⑥则二阴浸盛。又下弦之时以平明候之月丙方也,坤直晦⑦,则三阴盛满。又晦时以平明候之月见乙方也。皆与纳甲相应。”

《考原》曰:“此以八卦之六画,分纳六辰之弦也。凡乾在内卦则为甲而纳子寅辰。如初九为甲子,九二为甲寅,九三为甲辰也。在外卦则为壬而纳午申戌。如九四为壬午,九五为壬申,上九为壬戌也。凡坤在内卦则为乙而纳未已卯。如初六为乙未,六二为乙巳,六三为乙卯也。在外卦则为癸而纳丑亥西。如六四为癸丑,六五为癸亥,上六为癸西也。因乾坤各纳两干,故别为内外二卦。若震止纳庚,则初九为庚子,六二为庚寅,六三为庚辰,九四为庚午,六五为庚申,上六为庚戌。巽止纳辛,则初六为辛丑,九二为辛亥,九三为辛酉,六四为辛未,九五为辛巳,上九为辛卯。坎离艮兑四卦依震巽例推之。又曰纳甲之法,不知其所自起。其以六卦直月候明魄死生阴阳消息,与先天图有相似。如魏伯阳《参同契》中所陈,即其说也。《参同契》曰:三日出为爽⑧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七八道巳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就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朱子以为即先天之传,孔子之后诸儒失之,而方外之流密相付授,以为丹灶之术⑨耳。今按先天之图八卦具备,而纳甲除去坎离以为二用,则其法亦不尽合。或曰《说卦》言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乃以三阳三阴至一阳一阴为序,而其后方言水火不相射,盖以六卦寓消息而以水火为用,或者古有此说也。至其参错六辰之法,则阳皆顺行,阴皆逆转,阴阳之老长中少,每差一位,惟震与乾同者,长子继父体也。坤不起于丑而起于未,尤与洛书耦数起未位。后天图坤居西南,乐律林钟为地,统而应未月之气者相合。故诸术之中,惟纳甲为近理,今火珠林卜卦⑩,即其法也。”

【注释】①生明:又作月出,农历初三日月明生,即新月。②上弦:农历初八之月相。③浸:渐也。④望:农历大月十六小月十五的月相叫望,又叫满月。⑤生魄:古人称农历十六日之月相为生魄。⑥下弦:农历二十三日的月相叫下弦。⑦晦:农历三十称晦。⑧爽:明也。⑨丹灶之术:丹灶,道士炼丹的灶丹灶之术意即秘术。⑩火珠林卜卦:即火珠林占法。相传为麻衣道士所创,以三个铜钱起卦,与揲蓍法相似。

【白话释意】《蠡海集》说:纳甲之说,自甲开始为一,至壬为九,这是阳数的始与终,故归乾。乙为二,至癸为十,这是阴数的始与终,故归坤。纳甲之数均以逆推,所以震为长男配庚,坎为中男配戊,艮为少男配丙;巽为长女配辛,离为中女配己,兑为少女配丁。阳生于北而成于南,所以乾始于甲子而终于壬午。阴生于南而始于北,所以坤始于乙未而终于癸丑。震巽为长男长女,所以庚辛始于子丑。坎离为中男中女,所以戊己始于寅。艮兑为少男少女,所以丙丁始于辰已,另一种说法是:乾坤为阴阳二气之正位,坎离为二气之交互,居正位则始终全备,所以阳数始终甲壬归乾,阴数的始终乙癸归坤。交互则往来处中,所以戊归坎,己归离。震巽为受气之始,所以庚辛归之。艮兑为生化之终,所以丙丁归之。乾坤居阴阳之极,所以用子午丑未配于甲壬乙癸。这是父母总摄内外大事的意思。震巽长男长女,所以用子丑配庚辛。坎离中男中女,所以用寅卯配戊己。艮兑少男少女,所以用辰已配丙丁。所谓纳,即受的意思,容受六甲于八卦之中。所谓易,逆的意思。所以纳甲之数均以逆推

纳甲直图

《星历考原》说: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这是乾坤包括始终的意思。其余六卦则自下而上,是仿效卦画自下而上的作法。由此即得,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甲丙戊庚壬为阳干,所以均纳于阳卦。乙丁己辛癸为阴干。所以均纳于阴卦。

纳甲圆图

《星历考原》说:这是以八卦配合月象盈亏的图例,因为坎离为日月本体,所以居中不用。震直新月,一阳始生;新月黄昏时见于西方庚。兑直上弦月,二阳渐盛;上弦月黄昏时见于南方丁。乾直满月,三阳盛满;望月黄昏时见于东方甲。巽直既望月,一阴始生;既望月黎明时见于西方辛。艮直下弦月,二阴渐盛;下弦月黎明时见于南方丙。坤直晦,三阴盛满;晦时月相黎明时见于东方乙。月相与纳甲一一相应。

纳甲纳十二支图

《考原》说:这是以八卦的六爻分纳地支六辰的方法。凡乾在内卦则为甲,纳地支子寅辰。即初九为甲子,九二为甲寅,九三为甲辰。在外卦则为壬,纳地支午申戌。即九四为壬午,九五为壬申,上九为壬戍。凡坤在内卦则为乙,纳未己卯。即初六为乙未,六二为乙巳,六三为乙卯。在外卦则为癸,纳丑亥酉。即六四为癸丑,六五为癸亥,上六为癸酉。因为乾坤各纳两干,所以分为内外二卦。其余六卦只纳一干,依次与所纳六辰相配即可。又说纳甲之法,不知其所由来,而其以六卦与月相盈亏配合,则与先天图相似。魏伯阳《参同契》中所述,就是此说。朱熹认为这是先天之发展,后世失之,而方外之流则密相传授为秘术。今按先天之图八卦具备,但纳甲泫以坎离二卦为用,也不尽吻合。有人以《说卦》有前论述解释,也通。或者是古已有其说。八卦纳地支六辰的方法,是阳支皆顺行,阴支皆逆转。八卦依其阴阳次序,所纳地支都相差一位,只有震与乾所纳同,大概是长子继承父体的意思。坤卦起于未,源于洛书与后天之序。在所有数术中,只有纳甲最近理。现在火珠林占卦,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提示】纳甲是汉代易学术语。将八卦与天干(以甲为首)、五行、方位相配合,故名。其法先将八卦与天干区分为阴阳两组。八卦阳组为乾震坎艮,阴组为坤巽离兑。天干阳组为甲丙戊庚壬,阴组为乙丁己辛癸。然后阳卦纳阳干,阴卦纳阴干。纳甲法由两汉京房创立、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三国虞翻等加以发挥,或据以说易,或据以说丹。后世卜筮家多宗之,并用于占卜预测。择日选方亦每用其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御定星历考原·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协纪辨方卷一
《协纪辨方书》
玉照定真经(第六分册)
河洛术数基础知识
玉照定真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