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及运用《道德经》需要掌握的四个递进层次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道”的体现是“无”和“有”,它们的关系及变化可以用四句话来阐述“无而有之,有而无之,离有离无,非有非无”。

​“无而有之”也就是由道生万物,故经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的是“道”的运用表述和功能发挥;“有而无之”,指返朴归真,是种回归,透过现象掌握万物的本质,因此经上说“反者,道之所动”、“抱朴”,具体表现为山不夸自己的高而自高,海不言自己的深而自深,又如欲取先予,欲上先下,因此掌握了万物的本质,得道的行为方式与常人截然相反,给人的感觉是行为朴实又让人斐然所思,不可思异;“离有离无”,即脱离“有”,又脱离“无”,也就是超脱于道的局限而全面透彻的认识道,就像从地球外俯看地球,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番景象,也可说“不识泸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其山中”,需要我们抽身于外,来观察、来认识,因此,老人常言“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拳谚上有“形无形,意无意,无之意之中有真意”,又有“练时如有人,临阵如无人”;“非有非无”就是道在透彻认识后要能灵活的运用道,道的变化如水随物赋形,水倒在圆的容器中显圆形,在方的容器中成方形,还可以常温时是液态的水,严寒时是固态的冰,高热时是气态的蒸汽,随物应境,因异制宜,用通俗点就是变化莫测,从容自然。

​而这四句话又是认识“道”,运用“道”需要递进掌握的四个层次:

“无而有之”,知道“道”的存在,并且是万物运用的规律,必须遵行,“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但还没明白道的本质,因此是学“道”的第一个层次——知其然不知其然;

“有而无之”在经历了第一个层次,认识并掌握“道”的运用后,开始总结归纳“道”的本质,如“道”在事上的体现是事理,在物的体现上是物质,在人的体现是人性。因此,学“道”的第二层次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离有离无”在经历了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这两个阶段后,需要超脱于“道”,脱离于具体的事物,从宇宙的角度,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来探索“万物同源”、“物我一体”的本质,大彻大悟,因此,学“道”的第三层次——宇宙在乎手。

“非有非无”在第一层次掌握“道”的功用,第二层次掌握“道”的本质,第三层次掌握“道”的概括,开始进入“道”的运用阶段,凡事不加入人的意志,没有任何的欲求,尊重万物自身的属性及运用规律,顺应万物的变化而变化,完全是种自动自发的本能反应,“存之于心,运用之妙”,表现出万物各行其道、各有所归,条理运行的良性状态,也就是老子就说的“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到此层次,就可聚集万物的能量,天下万物无不可用,即“无为而无不为”。因此学“道”的第四层次——万物在乎身。

随感而抒,表达及举例,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给出指正,交流共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嘛意思?
水有五德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做人如水 做事如山
洹南泛思录之《道德经》(一)
轻轻松松读《老子》(4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