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记忆残留的碎片(二)||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在人的一生当中,总会有记住的东西,也会有遗忘的东西。记住了哪些,遗忘了哪些,当然因人而异。但记住的,通常笃定是难以忘掉的;而遗忘的,有些或许是应该记住的。人的大脑究竟能储藏多少东西,我没有做过研究,不敢妄言。单从记忆的质量来看,却是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有的详尽、系统,有的粗略、零散;有的深刻、清晰,有的肤浅、模糊。在我记忆的硬盘上,就残留着一些清除不掉的零星碎片……

四、母亲的身影

母亲出生于100年前,那时的女孩是要裹小脚的。母亲在姐妹仨中排行老大,从小就有主意,胆子大,性格比较倔强,再加上需要帮着父母做事,所以,她总是偷偷地把裹脚布放松一些,以减轻痛苦,方便行走。就这样,脚被裹成了“半成品”。母亲的脚,比严格意义上的小脚要大许多,能穿三十四五码的鞋子。因此,母亲走路,并不像“三寸金莲”那样艰难。

我与母亲

听母亲说,在她二十来岁时,有一次提了只瓦罐去远处打水,不料遇上了几个穿黄衣服的大兵。他们看到母亲的瓦罐,就动起了坏心思,抡起枪托想把它捣碎,以此取乐。母亲为护住瓦罐,急忙侧身躲闪,那枪托擦着她的身体掠过。大兵见状,气急败坏,又是一枪托过去,母亲还是巧妙地避让开了。大兵嘴里骂骂咧咧,撸了撸袖子,正欲撒野,恰巧来了个当官的,母亲急中生智,上前哀求“老总”开恩。那军官倒也和善,询问所为何事,母亲便讲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军官听罢,瞪了大兵一眼,转身对母亲说:“小姑娘,你走吧,回头我再收拾他。”母亲的瓦罐得以幸免,然后打了一罐水,拖着小脚,异常努力地提回家。

母亲辛劳,命又苦,我虚6岁时,父亲就离她而去,撇下两个10来岁的姐姐和我,孤儿寡母4人,相依为命。母亲是个坚强的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难都不怕。曾有好心人劝说母亲,把几个孩子送给别人吧,让他们找条活路,可母亲坚决不同意,表示要死就死在一块,绝不分开。当时正值三年大饥荒年代(1961年中期),就连那些大男人都饿得无力站起来,可我的母亲,一个柔弱的家庭妇女,却拖着一双小脚,挺着枯瘦的身板,带领我们姐弟3人,扒树皮、摘树叶、挖野菜、刨芦根,吃糠咽菜,挣扎度日,终于使我们苦出了童年,熬过了少年,直至长大成人。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放晚学后,我和几个住校生同学留下来,为班级出墙报,到了深夜还没回家。这天夜里,寒风呼啸,砭人肌骨,棉絮般的大雪,纷纷扬扬,母亲在家坐卧不宁,就喊了邻居一位大哥陪同,拖着她的小脚,蹚着尺把深的积雪,跌跌撞撞地找到学校,又找到那间唯一亮着灯光的教室。现在想来,从家里到学校,足有五六里路,那么长一段坑洼泥泞、雪深湿滑的小路,母亲走得是多么焦急、多么辛苦啊!母亲虽然不识几个字,对供我上学读书却特别执着。老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她时常跟我说,你们家老祖宗(指孔子),多么多么地有学问,如何如何礼义仁爱,教化天下,意在勉励我好好读书,成人成才,光宗耀祖。母亲,自小就酷爱听书,喜欢看戏,知道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懂得不少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讲起故事来,生动传神,模仿古戏文,惟妙惟肖。我的那点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全都来自于幼时母亲的熏陶。

幼时的女儿

我女儿上幼儿园后,有时下午母亲去送,再顺便找老姊妹串串门。孙女在前面一蹦一跳地走,奶奶拖着小脚,蹒蹒跚跚地在后面紧紧地跟。这孩子太调皮,经常和奶奶“捉迷藏”。遇到商店了,她就哧溜钻进去躲起来,奶奶转眼看不见了,就大声叫喊,转着圈寻找,焦急万分。突然,她蹿到奶奶背后,大叫一声:“奶奶!我在这呢。”看到她了,母亲这才放心,继续追赶着孙女走。有时,她又转至奶奶身后,翘起自己的小脚尖,弓着腰,倾着身,颤颤巍巍,模仿奶奶小脚走路的样子,惹得过往的行人看了发笑,母亲却浑然不知。那两年,在这奶孙俩之间,不知上演了多少次这样的闹剧。

母亲凭借自己的一双小脚,行走过多少沟坎,丈量过多少土地,我无法说得清,但她那拖着小脚、蹒跚摇晃的瘦弱身影,却永远刻印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五、吃鱼

记得还是我在洪泽工作的时候,学校请来了一位当年曾在湖区打过游击的老革命作报告,给同学们忆往昔,讲传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老革命讲述的一个个故事,英勇悲壮,扣人心弦,操场上是鸦雀无声。

芦苇荡里摆战场

讲到湖上斗争的峥嵘岁月和艰难困苦,老革命动容了,情绪激动地站起身,声音哽咽地说:“同学们哪,我们当时真苦哇!敌人又是飞机,又是大炮,武器精良,弹药充足,我们就几杆破枪,有的还打不响,只得躲藏在湖中的芦苇荡里跟他们周旋。不但没有武器装备,还没有医,没有药,连一粒粮食都没得,天天只能吃鱼啊!”顿时,操场上沸腾了,许久无法安静下来,孩子们一脸惊讶、疑惑的表情。

也难怪,这些孩子,都是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的鱼都是父母精心烹制、有滋有味的佳肴,哪里知道,没有油,没有盐,躲在芦苇丛里怕被敌人发现,又不敢生火,天天靠吃些生鱼来填塞肚子的滋味?!现在别说吃了,就是闻着那股恶腥味都想吐。那样的鱼,该是怎样地难以下咽啊!

身处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老革命们的吃鱼,跟今天咱们家的吃鱼,那之间的差别,又何止天壤!

六、武当之巅

位于湖北西北部的武当山,是道教圣地,与河南的嵩山作为佛山一样,名闻天下。20余年前,我在武汉接受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培训时,曾有幸造访过此山。

访嵩山少林寺

2000年11月3日夜11时,在武昌站乘上火车,次日凌晨5时,到达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脚下。在车站附近,草草吃了个早餐。然后,跟随着进山的中巴车,游览过三个景点之后,接着就向山顶进发了。

大约在9时开始登山。起初,上山的路还算平坦,经过2个小时以后,山路变得陡峭起来。有的地方,坡度在40度以上,更有甚者达到近60度。身旁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涧,在这样的石梯上攀登,每走一步都异乎寻常的艰难,时时需要手脚并用,在山路上俯身爬行。每到险处,登一两个台阶就要停下来喘几口气;接着再爬一两步,歇一歇。说心里话,真有放弃攀登、半途而退的想法:不如回头吧,向上太艰难了!此时,更有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追随着你,那就是抬滑竿(两根竹竿,绑上一个类似椅子的坐具,两人抬着)的人群。他们不断向你发起进攻,极力渲染前面的路程是多么多么的遥远,一路攀爬是多么多么的艰难,如果坐他们的滑竿上去,又是多么多么的舒坦,直到让你彻底崩溃,缴械投降,沦为他们的俘虏。我们深知:被人抬上去,肯定是舒服的,但却失去了登山的意义。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经不住诱惑,就会落下终身遗憾。面对挑战,我曾想到过退缩,也产生过动摇,但是,看到身边的一些老者、女士,都能不畏艰险,奋力攀登,终于还是战胜了自我,下定决心,不做“异类”,非得要亲自品尝一番那攀登、征服的快乐不可。

大约下午2时左右,终于可以看清峰顶了。虽能清晰地听到登顶人们的谈笑声,但自己要想置身顶上,还得付出极大的努力。希望就在眼前,而考验也倍加严峻。成功,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领略到峰顶之上的无限风光。既然五六个小时都挺过来了,还在乎这最后的几十分钟吗?没说的,上!稍事休息,积蓄力量,继续攀登。这时的双腿,已不大听从使唤,每上一级,都要歇上好大一会,喘几口粗气。眼前的石梯,坡度基本都在50~60度,好像直矗在眼前,特别险峻。身边有一条又粗又长的铁链,被人们双手抓得油光锃亮。铁链上锁满了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铜锁,多半是连心锁,最多的地方竟形成了直径达六七十厘米的“锁柱”、“锁球”,让人呀然而叹。

登上武当之巅

距离峰顶越来越近了,先上去的同伴在呼唤我们,为我们鼓劲加油。3时许,我们一行10多人,终于都到齐了。能在武当之巅会合,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激动地谈论着一路的经历,一路的见闻,一路的感受……尤其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不是自己登上来的,包括3位女士。大家都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发现了自身的巨大潜力。武当山,海拔还不足2000米,登上去竟用了6个小时,可见攀登的艰难。上去坐下之后,人一下子就垮掉了,再想挪一步都很困难。我们本打算在山顶住一宿的,恢复恢复体力,次日再下山,可因为某些特殊情况,必须限期返回。结果,我们只能从索道下山了。坐缆车可是舒服多了,大约10来分钟,就平稳利索地返回到山下。

我一向是不大信奉什么神灵的,可经过了千难万险,登上峰顶之后,我还是无比虔诚地跪到神像面前,郑重地许了个愿,祈求我的家人能得到神灵的庇佑。人们都说,心诚则灵,希望如此。


作者简介

作者:孔祥田,笔名鲁苏、耘斋主人等。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淮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两届10年市人大代表,省、市两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发表诗文百余篇(首),编著《往事与梦想》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母亲
奶奶的微笑
【童年记忆】曾经有个姑姑来过这个世界上
老屋:深深的思念
散文|回忆我的父亲
夏春元:我的爷爷奶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