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随感】 漫话乡语方言||王正明

作者:王正明

小编:今天除夕,在这合家团圆之际,大家的交流是用普通话还是家乡话?小编用普通话,再用清江浦话给大家先拜个年!



日前读了刘炳辰小伙子在“清江浦人家”公众号上发的“一家人说两种话”的文章后,

点击可看:【生活】一家人说两种话 || 刘炳辰

以往的体会促使我深有感触地在评论区里留言道:“现在的小孩都不大会讲方言了,把大人都逼讲淮普了。......!”下午习惯性地回看留言情况时,又看到了“清江浦人家”公众号的章侠老师一段留言,“......,在普通话已普及到家常对话时,方言怎么办?是随它消失,还是要加以保护?又应如何保护?真想听听各位朋友的看法。......。”读了章老师的留言后我有点坐不住了,尽管我就讲普通话还是乡语方言(即故乡语言,下同)曾与外地人交换过看法;尽管我还曾告诫家人与小孩在家交流要讲本地话,但至今真没拿当什么大问题来对待,我还是较为突兀地觉得:普通话与乡语方言这个本来没当成问题的事情,却变成了欲吐为快的话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当前此种状况,今后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为什么?我等虽无需也无法深究和计较,但长此以往又时刻在影响了我你他的生活语境。本人读书有限、阅历欠深,且知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国家推行普通话多年来效果显著,小文不便赘述。若议使用乡语方言的重要性或好处等,似应由语言学专家来阐明,仅凭己笔想说好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充其量称为漫谈,权当窥管之见而已。

一方水土乡语既保存了一片记忆,一声故乡方言又蕴藏着一份情结,“乡音无改鬓毛衰”,乡语方言是心灵港湾的归宿,闯荡再久者若听到乡语方言,立马就有了到家的感觉。由此笔者认为乡语方言文化,应是当地人文和历史的载体,独有的乡语方言定义了一片地域的文化特征和为人的性格特点,美感性的乡语方言应是地方上独特的文化名片和最佳广告代言且能彰显出的该区域的软实力。

随着人们流动的便捷和区域扩大,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如今说乡语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有些乡语方言甚至已经消失。在语言交流方面选择共同认可的普通话交流虽属是首选,但不能影响到了家庭用语大都要用普通话的程度,这样长此下去,必定会影响后人对故乡的认可度。有些人对乡语方言的认识尚存疑惑,只是片面地认为乡语方言有碍文化交流和发展,而忽略了乡语方言的文化内涵和在文化多元等方面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些年有个段子,说的是一位农村奶奶到城里儿子家帮照看孙子,因不习惯照看孙子但又不便说想回老家,就想出教孙子说乡语方言定能让儿媳生气的馊主意,指着看图识字卡片上的“知了”故意教“几溜”,称“莽蛇”为“大长虫”,将“肥皂”说成“香胰子”等等,儿媳发现后不知是计,觉得长此下去,会影响小孩的普通话语言能力,随即编了不少理由才好意思恭请老奶奶打道回府。这段子虽是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但透露出现在的人们是重视普通话而忽略了乡语方言的运用,从而对培养孩子从小热爱故乡敬畏故乡的情结有着水润无声的负面影响,试想若连家乡语言都不会说更谈不上爱,又何从谈起对故乡这“根”的热爱和敬畏呢!

乡语方言是独有的故乡本土语言,因传承年代久远而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保护并传承乡语方言与重视普通话的推广绝不是一个对立的存在,保护并传承乡语方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不应成为人们的争论焦点,如何加强保护乡语方言才是当前紧要的课题,笔者以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较方能取得明显效果。

一.从家庭和小孩抓起。保护并传承乡语方言家庭是重要场所,无人例外。笔者在小孙子学说话时就有意识地用乡语方言而从不用普通话同他交流,并告诫家人注意在家和上学要分开用语。即便如此,小孙子受大环境影响,乡语方言率能达60%就不错了,经常在家里从口中吐出“京片子”,让我都不忍打断其交流。但我还是经常提醒他到家了,应讲家里的话呀!家庭语言交流运用乡语方言,改变当前大人随小孩用普通话的状况,久而久之必能增强子孙们的故乡敬畏情感。

二.从人际语言交流做起。这方面我也有深刻体会,过去出差在外接触外省人时,我曾好奇地发现我国大西南区域一带的人们跟我们外地人交流时一般都用当地语言,你若不提醒他用普通话他是不会主动改用普通话的,我曾经为此事专门询问过,他们的答复倒让我也很认可。当地人普遍认为,普通话是官方或公共场所及接待服务性用语,民间交流若不懂时才改用普通话的。为此我个人认为,此举不失为我们借鉴,提倡民间交流应视场合而变,除接待外地来宾外,没必要千篇一律要求用普通话交流,避免本土乡语方言的丢失。

三.增加地方乡语方言文化产品的传播。各地都有鲜明特色的戏剧、小品等乡语方言类文化节目,既能充分释放乡语方言的特色鲜明化,也能起到传播、承续乡语方言等,对故乡这“根”似能起到一语多用的示范效应。否则,戏剧、小品等地方乡语方言类文化将成无水之木,长期下去再过一二十年可能真要成为“遗产”了。

四.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乡语方言的补习。据说有些外地的学校已按排适当的课时以对学生进行乡语方言的补习,这样既提升学生们的故乡情结,还能提高回归故乡奉献并减低学生毕业后服务他乡的比率,这样的经验值得学习。

五.新闻媒介也要适当重视乡语方言的使用。针对本地的节目能使用乡语方言的尽量不使用普通话,对受访人也要给予一定的宽松语境,不是特定的用语就不一定要用普通话出镜。

六.外地保护乡语方言的一些行之有效做法可供借鉴。

1.福建厦门在2010年3月在其18所小学和10所幼儿园成立闽南语教学试点,发放闽南语教材,对学生进行有关闽南语的教育,包括读音、俗语、历史等。2011年3月5日在厦门实验小学开设闽南语日活动,鼓励学生学习闽南文化。

2.广东有三大语言: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粤语是普通话以外最为广泛的语言。近些年有人认为广东本地方言受到普通话的冲击,而在网络上组成方言保护组织。同时有不少学者及电视主持人公开支持保护粤语、潮州话、客家话。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小学在2008年首创每周一天“广州话日”。

3.我省苏州话是吴方言的典型代表,苏州著名的艺术形式如昆曲、评弹都依赖苏州话而得以传承。近年来各种保护措施紧锣密鼓地展开:苏州话成为全国首个进入国家有声数据库的方言;苏州话进入试点幼儿园、中小学课堂;苏州一些高校把苏州话纳入必修课;苏州的公交站都采用普通话、苏州话双语报站等等。

4.上海话的语言环境受到外来人口增加而萎缩,在民间有关人士积极参与保护下,制作出上海话方案。2006年3月1日,上海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推出,提出成立专门课题组,建上海方言库保护上海话。2012年9月初,首部小学沪语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进入校园。

以上种种情况若就政府职能部分在“人大”或“政协”形成提案后,通过政府行为推动,并再通过有关方面共同促进,使保护乡语方言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其社会效果必将更加彰显而深远。

上述个人看法不一定成熟,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征文大赛057】乡 音 如 故
你觉得哪里的方言很好听?
乡音
苏州话好听不好说
让上海闲话活起来v
乡音趣谈(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