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随感】清江浦人对赛珍珠的怀念||钱万平


作者:钱万平


赛珍珠自己有没有说过她与清江浦的关系,我不知道。
但是我们清江浦人都知道她和这片土地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因为她的父亲在这片土地上传过教,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清江浦传教的父亲见过这里的云彩,喝过这里的水,在这里救过人命,受过屈辱,这些会不会化作血液遗传到这位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上?
清江浦这片土地上,清江大闸的波涛汹涌的激浪中,演绎过许许多多风云际会的故事,自然也见识过许许多多声名显赫的人物。我们当今清江浦人纪念赛珍珠,是一种情怀,是对历史尊重的情怀,是对这片土地作出过贡献而铭记的情怀。
赛珍珠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物!
赛珍珠一生热爱中国。她热爱中国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世界了解了最为真实的中国。

赛珍珠以其在中国近40年生活经历为基础,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塑造了有别于西方“集体想象物”下的中国形象,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集体想象”。
“在美国的中形象塑造史上,赛珍珠和她的《大地》是不能忽略的。赛珍珠之前,美国文学作品中已经塑造了大量的中国形象,但多是把中国人作为揶揄、嘲讽、丑化的对象,塑造的是怪异、冷漠、不可捉摸的中国形象。赛珍珠则与此相反,她代表了一种真正想去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愿望。”叶公超赞誉《大地》是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史诗”,他认为“一个外国小说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而是深入地描写我们昏暗的现实社会的底层,这是唯一的一次”。美国学者在这方面也作出了一致地认可,“《大地》几乎单枪匹马地以对中国形象或多或少地更加实际的写照,以及对中国人自身新的、更亲密的、更有感染力的写照,取代了大多数美国人自己想象出来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
当时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称,《大地》是“一部非常优美的小说。我们终于从一部小说的字里行间读到真实的中国人民,我们在书中看到的不是人们经常描述的荒诞无稽的中国,我们看到的是诚实的农民、忠诚的妻子,富饶的大地、农民的泥土房,布克夫人的小说是如此感人,如此真实”
1938年,赛珍珠凭借《大地》等描写中国农民以及她传记方面的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1938年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手中接过诺贝尔文学奖。
评委会高度评价她: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述,“通过那些具有高超艺术品质的文学著作,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使我们认识和感受到那些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情感”。
抗战期间,赛珍珠曾经应美国之音、英国BBC电台邀请,用汉语广播向中国介绍美国人民如何理解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她还再次到中国,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收集创作素材。此后她还曾发动募集活动声援中国,向美国朝野发起支持中国抗日的宣传。她在演讲中坚信:“中国绝对不会屈服于日本!”
晚年的赛珍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在中国生活的岁月。她深情地说:“中国的人民太善良,中国的土地太美丽。
1973年3月,赛珍珠在佛蒙特州丹比城逝世,享年81岁。她在弥留之际穿着一件丝质的中国旗袍,在她的墓碑上仅有她亲手书写的“赛珍珠”三个娟秀的篆体汉字。

尼克松在赛珍珠葬礼的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人”。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中国时说:“我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赛珍珠的影响,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

对于这样一位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至死不忘的人,对于这样一位最早能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人,对于这样一位与清江浦有着瓜葛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她,她值得我们每一个清江浦人怀念!

阮郎归·赛珍珠

声声泣血苦思归,绵绵频蹙眉。

此生已付入乡祠。冰心孰可疑。

写大地,抒凄悲。形容举世知。

心桥一座接中西。丰功代代垂。




作者简介

钱万平,淮安市诗词协会办公室主任,《淮海诗苑》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
奥斯卡影后扮演中国农妇,这“跨种族”式的演技,我一万个服气
【镇江笔会作品展播】谈笑胡沙:小楼吹彻玉笙寒
关于赛珍珠的《大地》
了不起的赛珍珠:厌恶把中国人写成古怪和粗野之人
《故乡》观后感——农民失去土地以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