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感】扯淡的文凭||张其书

作者:张其书


一九七二年一月,我小学毕业;一九七四年七月,我初中毕业;一九七六年七月,我高中毕业了。至此,我取得了三张文凭。如果我有幸生在城市,还该有一张幼儿园毕业证书,那就有四张文凭了。可惜那时的农村没有幼儿园。取得了三张文凭后,我回乡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我没有想过再得到什么文凭。我跟许多农村青年一样,最大的愿望是参军。那也是离开农村唯一的道路。一九七六年底,征兵季节到来,我报了名。但是没能如愿,大队书记指着集体户口簿对我说,你岁数不够。我无话可说。其实我知道有人岁数不够也是能当上兵的。一九七七年底,又一个征兵季节到来,我又报名了,书记说,你已经参加考大学了,当兵的机会还是给别人吧。好像也在理。但谁知道能不能考上。
一九七八年二月,新年刚过,我被派到张河疏浚工程水利工地上。这个工地在涟水县陈师公社境内,陈师集的西边,离我的家淮阴县棉花庄公社张河大队(我们大队的名字因河而得)有几十里路。跨县调动民工,可见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水利工程。白天跟大家一起挖土方,自然很累。晚上几个人睡在社员老郭家锅屋的地铺上,虽然还是隆冬,却也一点不冷。一天三顿饭都有玉米面饼,吃的挺香。
三月初,记不得是那一天了,工地上突然热闹起来,有人喊小其书考上大学了。原来是我的父亲到工地来了。许多人围着我父亲说着道喜的话。考上大学,这是我日思夜想的事情。我急着要看录取通知书,父亲说没有带来,怕路上丢了。我问录取的是哪个学校。父亲说记不得了,只知道是南京的。我明白了是南京大学,因为我填写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大学,第二志愿、第三志愿都不是南京的。这志愿是公社招生办公室的老师帮我填的,对我来说就是胡乱填的,那时我对大学的概念非常模糊,没有好差之分,填哪家都一样。后来我知道,那一年的高校录取也是胡乱的。
我跟父亲道别了工地上的工友(其实应该是农友),回到家我一看通知书的信封,是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不是南京大学,是南京师范学院;不在南京,在淮阴。父亲忙说实在是弄错了,该怎样向大伙解释。我说没关系,不用解释了。我丝毫没有感觉到这样会让人怀疑我们吹牛,我真的认为,这两个学校没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大学嘛。我的一个堂哥是小学教师,也顺着我说,是的,都一样,一样的文凭,一样的工资。只要不犯错误,一辈子铁饭碗。堂哥口中的“错误”含义非常狭窄,大概是指乱搞男女关系。那个年代这个很重要。
大家都记得,一九七八年三月十日,是我们到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报到的日子。我被编入中文二班,我的学号是177077。第一次班会,班主任陆钦南老师跟我们讲,学制四年,学历本科,培养目标是高中语文教师。我不知道本科是什么意思,但觉得四年太长了,当兵才两年。魏从儒告诉我,读四年毕业后工资高,比工农兵学员还高。我想要是这样倒也合算,四年就四年吧,虽然家里等着我早点出来拿工资,但我毕竟岁数还小,比起那些拖家带口的老三届们,咱耗得起。
遗憾的是后来我们的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关于这个闹心的事儿,陈洪玉、张惠春、王宪元等老同学都有专文记述。当时的我们虽然年轻气盛,但毕竟在大事面前尚能深明大义。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大家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但前两年因为某君发表在市文史网的一篇为学校更名叫好的文章,我们班同学又曾经义愤填膺过一回。的确,此人此语,触痛了我们的旧疤痕,难免激起公愤。此话不提,反正我们是拿了一张专科文凭就是了。
一九八一年二月,我被分配到淮阴县武墩中学。那时我的心情特别好。那里没有人歧视专科毕业生。学校里不少教师都是中师文凭,有的是民办教师,有的是临时代课教师,在这样的群体中,我作为招生制度改革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自然也得到充分的重用。这跟分配到城市重点中学的人不同,他们往往要虚心地接受老教师的传帮带。而我那时却进行着对别人的传帮带,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一九八六年我当上了教导主任。(我如果在城市重点中学,熬上十年怕也当不上教研组长)。一九八八年中小学教师首次职称评审,我教龄刚满七年,工资六十八元,被拔尖评为中学一级教师。这在清浦区只有两人,另一个是老同学陈洁,他当时在一中,后来调动到市劳动局去了。
评上中学一级教师让我飘飘然起来,很高兴了一段时间。觉得专科文凭,照样评上职称,所谓本科文凭,又能怎样?但是这样的喜悦随着岁月渐渐淡去。不知哪一年哪一号文件出台了新规定,没有本科文凭,一般不评高级职称。我曾经固执地认为,工作后再去拿那本科文凭没什么用,以致一直没有参加新的学历教育。曾经听赵越说过,徐寒青到徐州参加本科函授是挺着大肚子的,心里暗暗嘀咕,何苦来着,找罪受。现在眼睁睁地看着有人几乎仅仅就靠一张本科文凭而评上高级职称,心理真的太不平衡了。
一九九五年,我在三十六岁高龄的时候被逼上梁山,参加本科函授。这时候的函授入学考试已经比较难了。此时我到了城南中学。那一年我们学校有四个人参加中文本科入学考试,另外三个人都没有考上。有的老师为此戏称我是才子,我心里很纳闷,考上函授本科才是才子?本人十八岁时就正儿八经考上本科了!一九九八年七月,我拿到了徐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函授)文凭,凭着它,这年年底我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虽然我如愿以偿,但我常常内心咒骂这个本科文凭,因为它折损了我人格的尊严,冲淡了我作为七七级大学生的自豪感。七七中二的同学中通过不同方式取得本科文凭的不在少数,但有谁不为经受这样的折腾而愤愤然?
啊,扯淡的文凭!



作者简介

 张其书,退休教师,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现供职于清江浦区地方志办公室。


往期荐读

▼▼▼


【过往】205卧谈会

【读书】《归队》的成功

芦苇遐思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有乐(散文)
中师生,我心中永远的痛 / 作者:兰果东
在大学之外读大学——余映潮教育故事之五
自考和成人高考哪个含金量更高呢?
​考公务员函授本科档案在自己手里怎么办
记得那一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