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往】清江浦曾运筹“一盘大棋”||冰郎

作者:冰郎

   

这里记述一段清江浦四十多年前发生的大事儿。啥事儿?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历史的河床上由于印记不深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了。我有幸亲历参与和见证了清江浦这段高光和悲壮的历史,想当初我可是这盘“大棋”上的一个“子儿”呢!今天我所以要揭开这段历史,因为她有太厚重的时代元素,以及她的政治意义影响巨大: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国产第一台中型履带拖拉机。冲这一点也真该将记录“回放”一下。

  老清江浦人都知道清拖、淮拖两个国营重工企业,可你知道吗?七十年代中期咱们清江浦差一点就以这两个厂为中心,建成全国又一座拖拉机城(第一个是河南省洛阳市),在国内形成北有洛拖,南有清拖的中型拖拉机生产基地的“一盘大棋”,后来由于大形势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而改变了“棋路”,现存的清拖轮式拖拉机其实只是这盘“大棋”的上半场,而本该浓墨重彩的下半场重头戏——淮拖履带拖拉机却悄悄下马黯然离场,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历史上一大缺憾和永远的痛,今天回顾这段历史仍令人扼腕。

    艰难起步

   先简单交代一下北方的洛阳拖拉机厂,也叫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这是生产农业工程机械的特大型企业。她于1959年由苏联援建技术建成投产,最兴旺的时候有职工3.7万人,该厂具有年产2万台履带拖拉机、6万台轮式拖拉机以及柴油机、压路机、越野载重汽车等能力,洛阳据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拖拉机城。

      1965年咱们清江市从省里争取到20马力小型拖拉机试制任务,由省厅统一供给图纸及发动机,试制地点就在原清江机器厂(1956年公私合营中成立的清江市最大的机械厂)。对这个好不容易“抢”来的项目(竞争对手是无锡)市里当然非常重视,特地成立了领导协调小组和拖拉机试制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里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挂帅,办公室主任就由市机器厂厂长叶启超担任。至1969年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协助下已试制出中型马力也就是后来的东风-50等机型拖拉机并形成小批量生产规模,这时清江机器厂更名为清江拖拉机厂,主产东风-50型拖拉机(就是后来的江苏-50)。想想真是不易,咱清江浦在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一张白纸上建个拖拉机厂真的很吃力,当时有一个方案就是集中力量上轮式拖拉机,在市区带动建一批配套企业,如齿轮厂、橡胶厂、驾驶室厂等,配套主机50马力发动机由淮拖生产。可实际情况是原配套发动机有扬州柴油机厂供给,人家有成熟的技术、设备和现成的加工工艺,而淮拖厂此时生产25马力的295型柴油机,如果再上50马力495型柴油机设备、技术、模具等都要更新,这显然不行,省里也肯定不会同意在本省搞如此重复性建设。

   在这上半场的故事里不知你注意到时间顺序没有,这期间全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动乱”全局已无序,清江浦工业界精英、一批“拼命三郎”实干家和精英领导者先后受到冲击,也有的“靠边站”,有的还在“解放”的过程中,这些个无私奉献的老领导在清江浦工业艰辛发展中,赢得了人们敬重和爱戴,我们将永远铭记和怀念他们。尽管那时我们还年少却耳熟能详至今仍记得他们的名字,如老副市长梁文彬、李挺华,以及一大批实干家如笪生、衡大亚、许久、庄川、唐震、刘峰、叶启超、周林安等等(当然应该是一大批精英,可惜因为我在重工系统工作,只熟悉这么些),当时他们正值年富力强且正是干事业的年龄,在清江浦他们的名号一点也不亚于今天的明星,说是灿若星辰光辉耀眼也毫不夸张,是他们顶起了清江浦这一片工业发展的天地。

且说这场“大动乱”虽乱了正常秩序却也给清江浦的拖拉机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和“契机”。部属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于1969年2月下放江苏省,同年10月该所撤销,人员并入清江拖拉机制造厂,此事件对正在兴建中的清拖厂来说可谓是雪里送炭,因为来的都是高级技术人员国家的宝贝疙瘩啊!该厂在生产20拖拉机的同时,曾请部属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在20拖拉机的基础上设计提升到50马力,这样就上升为标标准准的中型马力拖拉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台中型马力轮式拖拉机,当载入史册。加上配套了南机所工程师为轮式50拖拉机设计的一系列的农机具,也给50拖拉机注入了市场竞争力,受到广大农村农民的欢迎。产品热销供不应求热气腾腾,不亚于给拖拉机试制办公室主任叶启超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让他体会到发展地方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感受到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正是他施展多年的抱负的好时机。在清拖厂生产拖拉机的这些年里,清江浦和洛拖所结下了深厚的关系,特别是设计和试制50拖拉机期间该厂还趁势引进了一个洛拖所年轻的工程师陈汉增(此公后来在市科技领域颇有建树)等,这都让市里领导和叶启超信心满满,满腔的事业心让他盘算着要把拖拉机这篇文章做大,精心酝酿要在清江浦下一盘“大棋”。

  

随后叶启超调任淮拖厂当厂长,他心中这个大胆的想法便更趋成熟和丰满起来。他要在清江浦这个版图上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让淮拖这个老厂焕发生机,为清江浦发展腾飞助力。

 淮拖厂是地区老牌农机厂,1958年建厂时大部分工人来自于省属沭阳农机学校(该校因故解散)的学生,另外一部分技术骨干来自全省农机(拖拉机)修理厂抽调来支援苏北发展的精英,该厂多年从事拖拉机维修同时生产各类拖拉机配件,对各式拖拉机性能都非常熟悉了解,但多年来仅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说来你可能不信,该厂技术工人中倒是藏龙卧虎,它拥有地区唯一的八级木模工、七级热处理电焊工以及当年由苏联专家培养的一批老修理工等,这些老修理工对拖拉机的维修技术相当过硬,尽管大字不识几个,讲起俄语来却是溜得很呢!叶启超是清江浦工业战线老将当然懂得这是一批宝贵的财富,更是上马履带拖拉机的坚实基础。

 “小卒”过河

 我记忆中的叶启超老厂长属典型的事业实干型人才。他好像是盐城人,体型高挑清癯说话轻声慢语阜宁口音很重,在与我们年轻人、工人聊天谈心时总是充满耐心,喜欢凝神注目倾听并帮着出主意解决问题。我从淮拖厂的一个工人到后来成长为一名技术人员,因有了他的存在,才有了我参与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光荣技术任务和使命空间,他修正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从心里感恩这位老厂长。

   1973年我刚转正定级,那个年代不用考试需“本人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程序,厂里推荐我去无锡上学。那个年代上学不叫学生,叫“工农兵学员”,在学校也不好好念书,还有“上、管、改”学校、老师的任务呢!这上学的“差事”在当时在厂里也并不“热门”,因为大家都刚转正定级,口袋里有了点钱可以谈恋爱耍朋友了,那个年代宣传的是“读书无用”,谁要去吃苦受累的读书啊?!

 我七零年进淮拖当工人,先后学过铣、钳、刨、磨诸多工种和机床操作,学艺不精但都略懂点皮毛。脱产去外地读书是我难得的机会,车间工人推荐时就说“这事儿我们车间的小秀才适合”,平时车间和厂里写写画画的事都少不了我。办好工作交接手续我去向叶厂长辞行。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到水门桥南坡下县委宿舍大院叶厂长家,由于天热,他家三口人就在家门口摆了个小餐桌吃饭。我说明来意,他爱人潘华阿姨当即说,年轻人是该去念念书,老叶你要支持。叶厂长说,你进厂几年啦?我说三年。他问,转正定级了吗?我说就这个月转正已定了二级工,才拿了35.1的工资。他听了略作沉吟道,按规定要工作五年才能带工资,你父母同意你去吗?我说他们没意见。我们清江浦很小,街坊邻居互相都熟悉,潘华阿姨是看着我长大的。她说,你们家子妹多,好不容易巴出来一个,你爸妈怎么舍得你走啊?叶厂长打断她的话,你有啥困难吗?我说没啥,就是来向您辞行,过几天我就要走了。叶厂长问路费该厂里报销的吧?我说等下次回来报吧!叶厂长说,这样吧,明天我跟财务科打招呼,让他们按到无锡最远距离路费核算一下就把钱预支给你,不要让你再来回报销了。另外我安排行政科木工班给你做一个木箱,让你装行李也好拎。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出远门,这些问题我连想都没想呢!潘阿姨静静地看着我说,好孩子,这三年你要吃不少苦,你妈妈拖几个孩子更要吃苦了!

 厂里发给我13元到无锡的路费(这是最远距离的费用)和一只精致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柏木箱,我踏上了去无锡去学习内燃机制造和工艺的求学之路。

   学习三年后回来1976年就迎头赶上了淮拖厂热火朝天的履带拖拉机设计工作。

   “小卒过河”抵半车?

 好棋手都很重视发挥“过河卒” 的作用,因为“小卒过河”后可直接控制左、右、前三点,并且在其它子力的配合下封、阻、拦、截、杀无所不能,威力倍增。很多情况下一个卒将影响整个棋局的结果,其重要性不亚于一个车。

 从无锡学习归来一步跨入厂技术科当属运气,我这“过河卒”被叶启超厂长当“半个车”用了起来。记得当时厂政工科(负责企业人事)的科长在给我开报到证时就明确对我说,你这样的“人才”我们厂里多得是,我派你去厂技术科你是干部,派你去车间你就是工人,不要以为你是啥学校毕业的就有多高的水平,厂长“点了将”你得好好干,我面红耳赤只能诺诺。我心里很清楚,在无锡三年真没学到啥,对读报、写批判稿的水平倒提高不少,如今厂里成立履带拖拉机设计办公室,叶启超厂长让我参加进来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和培养。

   由此我从学徒三年到无锡学习三年再到参与履带拖拉机设计试制三年过程,我在学习的年龄竟这样度过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9年时间,也为我未来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启超厂长要把清江拖拉机做大做强市里自然愿意,也符合省里加快苏北重工业发展的部署,部里也早有意要在南方完善布局定点中型农机具牵引机,而淮拖厂自1958年建厂以来一直徘徊于拖拉机修修配配,缺一个自已的拳头产品。新成立的拖拉机设计办公室所有组成人员绝大部分是国家级水平,由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十多名工程师为主,国家农科院、八机部南机所、省农机所、以及清拖的工程师陈汉增(他也是原洛拖所的工程师)、徐仁德、王工(我不记得大名了)等,山东潍坊农机所也等派员参加,本厂技术科参加的只有技术科长吴延章、工程师梁德太、赵守智、潘国龙等,后期参与的就比较多了,如庄海燕、陈新建、宋雅茗等。为了提高设计能力努力达到国际水平,通过洛拖所特地从国外(罗马尼亚)引进一台50马力履带拖拉机专门参照,在此基础上提高结构、性能和材料组织分析对比。办公室内分若干设计组,我被分配在履带行走组,因为履带拖拉机的总体结构和清拖轮式拖拉机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就在于履带行走部分。我的老师是洛拖所的“大薛”和姚诚工程师。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则是参与讨论学习同时帮他们绘制零件图。说起来我在无锡三年也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但由于正值动乱时代,实际并没有学到啥。记得当时薛、姚二位老师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刻苦勤奋,像两个老大哥一样时刻关心和培养我,不厌其烦地讲解和手把手地教授我,他们收集的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资料也让我随便翻阅和学习,特别是姚诚老师听说我学习过日语,专门为我介绍他的老父亲姚律白先生,我国最早一批留学日本学习机械工程技术的老前辈,通过他老人家又介绍我认识了日本当代热处理材料学的权威,推荐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技术资料等,为我厂解决了不少技术问题,当然这是后话。

 其它底盘、外罩驾驶室、制动齿轮箱、减震系统等有六七个设计组,另外还有配套农机具设计组等都进入设计程序,当然这些部分试制任务大都是需要外协的。

 此处插一段“花絮”,对这一批国家级专家拖拉机办公室当然是倾尽全力照顾好生活做好后勤保障啦!那时候也没啥条件只能在厂食堂隔出一块地儿做小餐厅,我们食堂倒是有几个大厨水平很高,那个年代要求也不高,最高档的一道菜就是咱淮安的软兜长鱼,可当这道菜端上来这帮专家都不认识,更不敢伸筷子。为啥?他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吃“长虫”我们真不敢吃。奥,他们以为是蛇,没吃过更没胃口吃。他们到清江浦大街上走走,回来后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瞪大了眼睛告诉我一大“发现”:“清江浦方言里将穿的鞋子称孩子,而真正的孩子你们却叫匣子,该叫匣子的你们又叫活子……”道罢众皆捧腹,我细想想果然如此,多年后学中文我方知道咱清江浦方言里藏着许多古汉语的读音,这才是文化精髓和瑰宝呢!

    履带拖拉机高光时刻

  三个月履带拖拉机设计“会战”后即进入了试制和总装阶段,这个我们有经验就是搞“会战”,运动式的人海战术,全厂每人每台机床都服务服从于这个“大局”。

 叶启超厂长当初调淮拖时颇具深意地带来了陈晋隆(我们都叫大隆),因为他工作热情高善于做关系协调,加上一直跟随叶对各方面人头熟,有关生产所有外协都由他给办得妥妥贴贴。淮拖厂技术科有一批老技术员工程师,以及车间老工人都有丰富的工艺技术和装配实践经验,加工、装配自是驾轻驭熟。在加工拖拉机行走部分过程中,主要涉及锻造、热处理和焊接等技术,厂里认为我参与了这部分设计,竟让我带队去山东烟台、辽宁鞍山等拖拉机厂参观学习;为打开我的“天窗”竟让我常驻洛拖研究所,到洛拖厂学习实践等。

   两台样机出来后,我参加了由我们技术人员和维修工,组成拖拉机试验组前往盱眙三河农场,请农场机耕队24小时农耕作业,对拖拉机进行3000小时耐久力疲劳试验。我则作为设计人员轮流随机跟班观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当场处理解决,回到宿营地根据现场记录作零件图纸修改等。耐久力试验回来后各设计小组重新对自个设计零件进行评估和修改订正。在一切都基本定型后“清江东风履带—50型拖拉机”正式向省、部报喜,这是我们清江浦又一项杰作扬眉吐气的高光时刻。

 随着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各地订单如雪片飞来,为扩大生产规模我们拖拉机设计组开始设计年产3000台的厂房和设备,我又开始从拖拉机零件生产工艺角度提出设备要求。当时扩张规划设计的格局是以清江浦淮海路为轴心,路东沿里运河北侧为清江拖拉机厂为主生产中型轮式拖拉机,路西为淮拖修配厂为主生产中型履带式拖拉机。这样的话清江浦城重工业向北发展至现在的健康路南侧,东至现在的承德路、西至现在的清河路,南至里运河北岸,形成一座规模不亚于洛阳拖拉机厂的生产农业现代化中型拖拉机的重工业城市,至于这座城市的其他各行各业将围绕该主题做好系列服务配套等工作。

 一切都已就绪后,厂技术科长要求我在做两件扫尾工作:一是设计履带拖拉机履鞋;二是设计产品说明书。所谓履鞋是为拖拉机在不耕地作业时或作业转场,行走在公路、泊油路面不损伤路面给履带节加装的保护装置,我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履鞋表面热处理、弹簧压紧拆卸的方法,让履鞋结实耐磨和装拆方便。在编制好产品说明书后我交给科长审核,他很满意但要求根据产品特点,编几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当年还没有广告的说法)印在说明书封面上醒目。这事儿难不倒我,我随手写下了“该产品体积小、马力大,转向灵活、爬坡力强”。科长笑眯眯地轻声朗读颇为满意,忽然他转头看着我道,我看这几句词用在你身上倒更加贴切呢!我一脸茫然,技术科办公室先是静默,随即爆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因为我在办公室素有个子小头脑灵,工作热情高的美誉,大家自然理解是科长在跟我开玩笑呢!

  前后近三年经全国专业科研院所几十名设计人员和全厂上千职工的努力,东风50履带拖拉机形成小批量生产规模,只欠上级批准、拨款征地招工,以及土建和外购各类生产设备的东风,就要在清江浦大地上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了。

   风云变幻市场转型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命运是个选择题,怎么选由你自己决定;而运气是种偶然事件。企业的命运只能随国家命运而选,而拖拉机和我个人的运气在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面前那更是不值一提啦!随着国家改革形势的发展,1979年企业大而全的格局逐渐退场,加上农村生产规模提倡大力发展个体经济,这时候要想再批建大型企业、再上大中型农机产品项目显然与时代大气候相悖了。至于淮拖后来的命运,多年运作的295柴油机主产品因市场萎缩而下马,新投入的产品越搞越小却越搞越精,高压齿轮泵产品项目曾获得国家金奖;我个人转行去做企业职工教师、继而从工科改行去学文科,以及后来失去方向,不断探索人生的跨度越来越大,同时饱尝“学艺不精、行多必穷”的甘苦,经过时间岁月的煎烤,让我从一粒豌豆质变成“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聊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咱们清江浦真能生产履带拖拉机,这么大的事儿那我们怎么没听说过啊?!我这里用事实告诉你,的的确确,不但能生产而且质量还相当不错呢!要说当时已发展到啥状况了?我只能这么跟你说,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和视角,已到瓜熟蒂落呼之欲出的地步,只可惜是因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变化而不相合适,可惜这盘精彩的棋局还没等拉开大幕就匆匆谢幕了。

   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如果你以成败来“论英雄”那就错了,这一切只能用四个字来解释:时也!命也!

 由于我只是这盘棋局的“小卒子”,在高手云集专家堆里我也就是一个刚出学校门“打酱油”的角色,对工程进展内幕知之不深或者视角不全面,只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一客观记录,另外也由于时间相隔久远,对相关的人和事,或者人名地名存在记忆上的差错甚至遗漏在此一并致歉。


作者简介



冰郎(章冰),淮安籍省级机关退休公务员。


作者相关作品荐读:
饶是初冬仍是春模样
琴师姐
思念的人儿泪长流
玲师姐
一个也不能少
香邻
“咬春”压台戏:嘎嘣脆的钵池青萝卜
“和平”的四季是春天
永远是老妈的“伢子”
谷雨惜春  情凝钟山
夕阳紫藤
魂飞魄散乘电梯
太太“穿越”
心 愿
人生"暂坐"
深秋,去看看我的邻家阿妹
那散落一地, 凄美悲壮的银杏叶
孩子的“江湖”
今生有你在身边--记迟到半个世纪的约会
烟火缭绕丁老店
胜利饭店的味道(三)|| 天凉好个秋
胜利饭店的味道 二 ||来,今晚去我家吃“胜利”
父亲的菩提
胜利饭店的味道
对 象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5马力履带拖拉机,4缸490柴油机,带后输出后悬挂,与市面上轮式拖拉机的农具都可搭配使用
建国初期我国十大拖拉机制造厂,你知道几个?
洛阳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洛阳拖拉机场早期建筑
履带式拖拉机 - 工作原理--农业机械分类
存世仅两枚:丙午淮字大清铜币二十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