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往】 淮泗小学||魏祥盛

作者:魏祥盛


有一个词,叫“高瞻远瞩“,可与本文粘贴。

我想。

 共和国未成立之前,尽管我们贫穷与落后,但,中国共产党人,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建国后……

淮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抓教育,当大事。

就小学而言,记忆中,在我的家乡周围,就有共产党办的三徐、袁庄、启明、新袁、陈集等初小及完小。

学校条件虽然都很差,但人心不差,万事好办。

   我将那一时期的小学,归纳统称为 淮泗小学。

教师,多为党的知识分子。

 我特别幸运。

或许因为我父亲曾在“黄三大门"共产党的抗日机构做过事,归为“荣属”,也或因村儿童团小团長,更因家境特别困难,以野菜渡日,共产党的乡指导员叫張永法登门找到“魏大爷、魏大娘",满面春风的说,叫你家“二子”上学吧,乡政府每月特别照顾拨给你家100斤救济粮,让“二子”上学。

“二子"是我的小名。

当时我躲在门后,胆小怕见人。

亲耳听说。

父母感恩拜谢。

天上掉馅饼!

 这才是真的!

那时,我天真无知,认为共产党就是指导员!

遂后,我从“割草、拾粪、挑菜”的荒野地走出來,走进了改变我人生的共产党学堂。

开本的学堂叫三徐小学。

出门向东,走过茅草地,上了庄子,就见学堂。

淮泗小学,许多都是富人家的房屋。

土墙,草盖,一个大院子。

我就读的三徐小学,条件更简单,堂屋三大间是教室,朝阳。西屋是户主所用,不大的小院,院外是一块小土场。

户主家的男孩叫田二丫,他在家读小学,不跑路,最舒服。

两位老师,50多名学生。

旧桌矮凳,还有一排是土墩。

都是穷该子,年龄较偏大,有一位大男生已经结婚成家。

一、二年级混合教室,轮換教学,轮流作业。

“大字课”——写好汉字,才算是知识人。

先模仿,再自习,学生的“大字",老师会逐字评议,用红色符号评出优劣等级。

淮泗小学,蕴含着朴素的红色文化基因。

语文,第一主课。

中国人必须学好汉语。

开本第一课:牛,大牛,小牛……

后來知道还有孺子牛。

牛,被人尊重。

书本里学到了“玉蜀黍”,原来就是“棒子“,童心有悟,庄稼也有大名小名,哇!处处都是学问,一万年也学不完。

语文里有一课,叫巜咦,我的汗到哪里去了?》,文中插图,夏日,胖地主躺在凉椅上,旁边的佣人拿着扇子为他搧凉,佣人滿头大汗,告诉胖地主说“你的汗跑到我身上了!”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插图在脑海仍然是清晰如初。

物质贫乏,那时纸張稀缺,粉笔精贵。

学生田二丫,神通广大,不知从何处弄到一沓子格子纸,在课堂显摆,轰动了整个教室,让人觉得他太“神通伟大"。

平时,我常在地上练习写字,大地就是我的纸张。

地上写牛,因为我属牛。

  为了写字的粉笔头,小同学发明了趴地“拖鞋泥”赌粉笔的游戏,我赢了女生小新Y的半截粉笔,因趴地不卫生被老师罚了“米达尺”,即用小尺打手掌。

当然,那是教育学生讲卫生,讲文明。

 我经历了学生时代第一场考试。

试卷有10道“是非”题,是与非,只划一个符号,划对10题,滿分100,划错了不记分也不扣分。

看完试题,觉得好像都是“是" 而非“非”,于是都划了“是“的符号。

因为试题中有7道是“是",我得了70分,其实都是瞎蒙的,说明那时我的智商缺少营养。

公佈成绩,70分,居然排名第二。

聰明的后庄同学葛生善得了100分,第一名,让人好羡慕啊!

放学时,学生排队,听校长讲话。

总是纪律教育,道德教育。

接着表彰发奖。

奨品是一个淡红色的鹅毛扇。

校长说,鹅毛也能飞上天,希望小同学守纪律,尊道德,好好读书,長大了为国家做事。
校长宣佈:考试第一名的小同学是魏……
瞬间哗然,我很惊愕!
校长解释说,原来考100分的葛生善同学,上学途中,到人家花生地薅了人家的花生,情况反应到学校,他破坏了纪律,取消了他的第一名领奖资格,由第二名递补。
校长由此又说,我们是共产党八路军的学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必须严格遵守……
我从中接受了一次深刻教育。
鹅毛扇,保存了30年,多次搬家,丢失了。
可惜啊,那也是人生的小符号。
那个时候,解放区的学校之间会有“拉歌”赛、蓝球赛、会演、讲演等活动。
我会唱“七月七日要记牢,鬼子进攻庐沟桥……” ;“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新袁老牛行大广场的讲演,老师将我抱上大方桌,背说老师的讲演稿,脚大脸丑不害羞,神情激昂,有力挥手,居然被九个评委打分荣获讲演大赛第一名,得了十分稀罕的一支钢笔。
节假日,我和胡秀玲的《小放牛》,走街串巷,宣传斗地主分田地的政策。
农村小戏台,《小二黑结婚》宣传婚烟自由;“太阳一出东方红,李巧英打水在井旁……"的淮海调,我能跟着哼几句……
到了五月,那是解放区的红五月,淮泗小学的学生们活跃在解放区的土生土长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吸收着文明、礼貌、守纪、守德先进文化的养分,显得尤其“花儿朵朵“…… ……
 1949年的秋天。
某日下午,学校西边的土操场,集合了50多名全校学生,校长、共产党员陈老师兴奋地告诉大家一条震动世界的重大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十月一日是国庆日。
那天,陈老师给学生教唱他常常独自小声哼唱的巜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学生们跟着学唱,认真极了,尽管对“英特纳雄耐尔”那时还比较生疏……
东方红,太阳升,淮泗小学的学生们迎着灿烂阳光走进共和国的学堂。


作者简介

魏祥盛,江苏泗阳人,1937年6月30日出生。

国家电网淮安供电局退休职工。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

随子女在深圳安度晚年。

深圳志愿者。

往期荐读

▼▼▼


聚在两“贵"

两包棉纱,两个英灵

茅草地的血路

大闸口的英魂

 血与火的童年岁月

 汗滴清江浦

麦田里的生命

茶豆缘

乡花

《清江好》的情缘

一碗蚕豆

苦恋在浦楼

从浦楼到电世界

刘三姐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踏上董志塬到宁县中学任教,于是,我从三尺讲台开始——步入社会 || 作者 冯琯
《新教师》|一位民间小学语文名师的精神光芒——支玉恒老师的奋争简史与教学个性(一)
小学,老师
73岁的宜昌市实验小学,竟有这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身患恶疾坚守岗位 农村小学校长感人办学
台小学老师粉笔当毛笔 写出“黑板行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