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川独行】赵恺传•川梦童年(一)


最为牵魂动魄的声音莫过四川话了。

——赵恺《我和四川》


撰写赵恺,大约是很久前的一个梦想。

那一年冬,我和他枯坐在他简陋的书房里。面朝南窗,一缕阳光,穿窗而入,为寒冬增加一点暖意。

两人都不说话,裹着大衣,老僧参禅般枯坐一上午。

那时,两人曾憧憬着骑车环行洪泽湖。骑上车,带上采访本,一村一村走,一地一地看,一处一处采访,向生活讨教。可惜,这个愿望至今也没能实现。

那一年,1989年。

 

那时,两人曾憧憬着骑车环行洪泽湖(配图与正文无关)

而后的日子里,与他接触多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侧身血泪21年”。

而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刻,不是见到他的人,而是见到他的话。

七十年代,淮阴有青年文学爱好者协会。一次聚会,有人在黑板写下“先做人,然后再做诗人”这几个字,便问,谁的话?

答:赵恺。


一次聚会,有人在黑板写下“先做人,然后再做诗人”这几个字

一个在时空里站成的“人”。

面对这个“人”,令人脊背上渗出汗。

一个侧身血泪21年的人,刚刚走出“右派”阴影的人,首先开口说道的是“人”,一个大写的人。

如何做人,如何做诗人,这便是41岁的赵恺为人们敞开的心扉。

这不禁令我肃然。未见到他,心灵便渴望翻开他的人生史,命运史,去解读这个“先做人,然后再做诗人”的人,这正是见到赵恺的序幕。

便开始琢磨“赵恺”这个名。恺,乃快乐、胜利之意。冥冥中的祈祷总是美好的。但从我开始接近他时,就感到这个名字带着忧郁的伤感。 


那么,他是哪里人呢?

那么,他是哪里人呢?

他在《两卷集·上篇:纤》中说:“从某种意义说,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他真是没有故乡的人吗?!

一提起故乡,生命中,那首川江号子——“哟嗬……哟嗬……哟嗬……”便从遥远处神秘地传来。

一幅《蒲公英》的版画,成为他生命的隐喻符号。

那是一个扎着牛角辫子的小姑娘在吹蒲公英。“手举着,头仰着,腮鼓着,嘴噘着,吹得那降落伞般的花朵默默无语地飞向遥远迷蒙”。

蒲公英没有根,随风飘零,四处漂泊。

许多简介上称:赵恺,山东人。

他自己写道:祖籍山东,出生重庆,少年时代在南京,青年时代在淮阴。而苍茫浩渺的洪泽湖畔淮阴则是他“歌哭血泪”的蒙难地。此后,一生都与淮阴、与洪泽湖不解、不断、不相离,仿佛婴儿与脐带的关系。

“半似愁茸半似花,也无伴侣也无家”。那颗川江边的“蒲公英”顺江而下,一路漂泊,成为赵恺命运的本体象征,重重地落在他的心灵深处。

他举着心中的“蒲公英”,向苍天叩问:我的蒲公英之根究竟在哪里?

他的出生地在重庆(配图七星岗通远门)

嘉陵江,古称阆水,发源于秦岭山脉。绵亘两千里,于重庆汇入长江。

重庆、川江,注定成为赵恺生命里无法回避的里程碑。他的出生地在重庆。七星岗、市民医院、跳伞塔,这些熟悉的地名、地标,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地方。夜深人静,月上中天时,想念母亲、想念故乡的时刻,这些鲜活的记忆便像一条条鱼儿一样,游弋在他的心灵中。

梦回千转,往事历现。一种被川江之水溅响的旋律在心头荡起——

父亲周鸿俊,山东安丘人,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家乡被日寇占领,抗战爆发后,便随医院辗转迁往陪都重庆,是重庆市立医院的一名医生。

母亲周庆芳,是济宁人,市立医院的护士,亭亭玉立,穿着一身洁白的护士服,穿行于病房间,给病人、伤者送去抚慰和安详。

1938年12 月24日,赵恺出生重庆。

他的第一个名字,叫周振寰。

混沌初开,生于乱世,虽有欢乐,却很短暂;虽有欢笑,却很艰难。聪颖、吃苦、奋发、钻研,是他童年的品德。

童年的振寰,作文很好,得过学校的奖励。这似乎是个征兆,诗人的作文打小就有文采,只是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将浸泡在血与泪的诗行中……此后,他惊人的才华与带有悲剧性的双重人生,在漫漫人生路上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映照。

对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因为父亲过早地离开了他。父亲死于日本飞机重庆大轰炸,罹难时才二十八岁。 


父亲死于日本飞机重庆大轰炸,罹难时才二十八岁

(配图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与正文无关)

因患阑尾炎,手术做了一半,防空警报响起,日本飞机飞临重庆大轰炸,他被匆匆抬进防空洞,伤口感染,死于非命。国恨家仇。天各一方。

母亲下班回来了,他经常站在医院门口,等着母亲。

看见母亲的样子,心里就是一种难言的亲近。摘下口罩,母亲那张白皙的脸庞显露出来,两颊晕红,明净清澈的眼睛里含着幽深文静之色,呈现出旺盛的精力,却多了几份忧郁,隐含着流离颠沛、屡遭劫难的沧桑感。但母亲出尘脱俗的优雅气质,成为小振寰心中美丽的完美化身。

母亲叫一声“振寰”,就把他抱起来,抱着他一路往家走。

童年的振寰,闻得见母亲身上淡淡的药水味,闻得见母亲发丝间飘逸的馨香味,母亲有一种行医者的沉稳与娴静,似沉香,如灵丹,那一双眼睛好似冬日暖阳,轻轻一抚,竟能抚平患者创痛。最香甜的是,睡在母亲的臂弯里。

正如那句“母亲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呢?!”

他在诗歌《母亲》中写道:“孩子是黑夜时母亲用白昼引导他,孩子是白昼时母亲用黑夜衬托他”。①“白昼”和“黑夜”,代表两个不同时空,而交替出现的是母与子的身影,母亲始终在扮演慈祥的天使,承担着神圣的责任。

白昼与黑夜,是他最深刻的人生印象。

白昼与黑夜,是他最深刻的人生印象

【本期编辑  河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黑夜与白昼
晚安 |等到黑夜翻面之后,会是新的白昼。
朗诵|你的白昼是我的黑夜
夜与昼
夏至日--最长的白昼,最短的黑夜。
昼与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