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码字的经历,坎坷并快乐着 || 申卫华

作者:申卫华



谈起码字的经历,大约从三十岁算起,那黄金的年龄,可谓风华正茂。只记得那岁数,曾从基层到机关,从一线所到秘书科,竟歪打正着,与文字打上了交道。

由于初来乍到,科长让负责单位的通讯报道,可屡屡写就,小心投递,终不见报刊杂志的只语片言。为了见报,每天总要将科里,订阅的各类报纸杂志翻上数遍。可时过数月,也不见“踪影”。科长批评,自己灰心,在秘书科竟像小媳妇一样,每天只能靠早来迟走,拖地打水,抹桌擦窗,以弥补在工作上的不足。
为了胜任通讯报道工作,也曾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之一就是直接送稿到报社。那报社的编辑,开始看我登门送稿,也着实感动了一下。可三番五次的登门,就有点烦人。接触最多的就是:“稿子放在这儿,你还有其他事吗。”不是推辞的送客令,终让我打消了送稿的念头。不过,报社的编辑还算靠谱,一次我竟无意在《淮阴日报》最后一版最下面最不显眼的位置,看到了两句感谢我的消息:“感谢某某某的辛勤投稿,并希望今后多加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不问登啥,只要“开糊”,就看到了希望。
于是,接下来就是不厌其烦的写稿、改稿、誊稿、投稿;消息、新闻、诗歌、小说,光单位的大事小事,只要有点价值,“火柴盒”或“豆腐干”像扔炸弹一样,主攻目标首推《淮阴日报》(包括后来的《淮海晚报》)。对于其他的省内、国家级的报纸也试着投投,用通讯报道员的行话,叫“广投薄收”。可希望越高,失望越大。第一年,除了《淮阴日报》两句感谢的消息,竟“颗粒无收”。虽然科长没有批评,可那年的年终先进,自然于我无缘。

第二年春节后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了《淮阴日报》寄来的五毛钱稿费单。吃惊之余感到纳闷:“我所看过的报纸可没见过登报呀,何来的稿费?”于是,我又找出稿费单上注明的报纸,翻看数遍也不见“署名文章”。莫非是报社寄错了,或是安慰一下。最后还是女同事小徐心细,从报纸的二、三版的中缝里,硬是抠出了 “大作”:“某某单位进行春节前,集中治安整治取得显著成果——。”我当即将报纸交给了科长。科长虽没露出笑容,但还是将报纸用红笔画上,送到了局长室。自那以后,科长对我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后来还专门让我报名,参加了《淮阴日报》,举办的首批,通讯报道员业务培训班。那次培训班,可说是受益匪浅。尤其是言子清言老师,《浅谈文章标题》一课,让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篇好的文章(包括通讯报道),必须有好的标题。言老师课讲的实在:“我们编辑每天要接触数十篇,乃至上百篇稿件。匆匆浏览是一说。决定能否细看,大多数取决于来稿的标题。一个醒目、新颖、独特的标题,常常能引起我们看下去的兴趣。有了兴趣离用稿自然就不远了。”听言一习话,胜读十年书,怪不得我总是闷头写稿,抬头寄稿,而不得要领。原来每次文章的标题,均千篇一律,不是“某某行动取得显著成果”,就是“某某活动成绩斐然”。那第一篇中缝中的用稿,虽加班加点,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最后采用的,只是文章的标题。看来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起到画龙点睛,出奇制胜的效果。

从那以后,我写各种文章,包括通讯报道的过程中,在行文的同时,从不放松对标题的琢磨和构思。后来还就应验了好标题,能起到出奇制胜的奇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北煤南运的繁荣,沿线偷盗煤炭的歪风也日趋猖獗。为了反映运河上的真实现状,为沿线各级有关部门,打击清理提供依据。我参加了近一个月的走访调查。根据调查的素材,回来后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在选择标题时,没有简单、随便,而是下了一番功夫。经过斟酌推敲,最后以大标题《黑色的诱惑》,副标题“京杭运河盗抢煤炭狂潮纪实”为题的稿件发了出去。没过一月,《人民公安报》头版,就用半版篇幅登载了这篇通讯,当然文章的最后,有对本单位工作的肯定。也就从那时起,随着稿件见报率的不断提高,在单位终于得到了局领导的多次表扬,并逐渐在科里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通讯报道写多了,登多了,除了博得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赞扬外,当然也听到了一些非议:“只会写写报道,其他啥都不行,”“不干正经事,光顾苦稿费了,”“就这水平,也就上上市级报纸而已,”“一个电大文科生,有啥了不起的。”对这些非议,我没有恼火,而是用见报的次数和质量予以了反驳。当然,见报的稿件内容平常,主要还是文章标题的衬托。比如一九九一年,京杭运河宿迁段有一段叫不老河。由于沿岸村民非法挖沙,造成运河两岸大堤面临垮塌,并直接影响到过往船舶的安全。当年正是根据上报和掌握的材料,及时写就了一篇题为《不老河为何“不牢”》的调研文章。结果被《中国交通报》和《中国水运报》刊用。而且影响力很大,不长时间,这段运河就得到了彻底的治理,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再如,运河老淮安三堡段,曾经破获一起以十三岁少年王某为首,带领的十多人疯狂盗窃的团伙。根据案件的材料,当年写就一篇题为《运河“大盗”落网记》的长篇通讯。正是这个“大”字可能吸引了编辑的眼球,稿件先后被《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和《江苏法制报》刊用。

正是根据当年言老师,以标题取胜的谆谆教导,和自身的不断摸索,才使接下来的文章屡屡见报。其实,文章的标题就是要独到、新颖甚至幽默,做到这三点,是让编辑注意和重视的关键。一是独到。比如当年《新华日报》的头版,开辟有《细流集》的言论版块。那年,被刊用十多篇后,连我自己都未想到。如反映开业乔迁、迎来送往、婚丧嫁娶,发请帖揽财的针砭言论,题为《请帖,还是“请贴”》,两个字偏旁不同,意义相左;再如针对会议成风,文件袋泛滥的时弊,写就了一篇题为《文件袋的变迁》的议论文。文中先说变——纸质袋子变成了包和箱;再说迁——纸质文件演变成与会者的礼物。上述文章之所以见报,应该说是标题的标新立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新颖。其实,标题的新就是打破常规,逆向思维。比如用《近水楼台不得月》的标题,表扬水上治安管理依法办事,执法必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事迹。用《破财未必能消灾》的标题,阐述一些被盗案例的经验和教训。用《县官不如“现管”》的标题,批评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用《讲安全要“讲全”》的标题,揭示安全检查中的不足和漏洞。这些文章之所以被刊用,于文章的标题息息相关。

三是幽默。文章幽默容易做到,如果也让题目 “幽”一下,实在不易。曾写过一篇谈公安机关每年学雷锋,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的文章,题目叫《莫让雷锋五月走》,批评学习雷锋的走过场和一阵风。被《人民公安报》刊用后,诸多类似的文章也见诸报端,正是标题的怪异,让新闻媒体争相效仿。再如,《人民公安报》曾登过我一篇题为《莫让警民联系箱“生秀”》的评论,从某派出所挂出警民联系箱的锁生锈说起,搞形式主义让人民群众感到“生分”;挂着“聋子的耳朵”,反映出公安机关的“作秀”。当然,文章写多了,用多了,也让人嫉妒。于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反映,一干不做正事的“举报”,让我在本世纪初调出了秘书部门,从此终也结了码字的生涯。没曾想这一终结,就是十多年,并在三年前加入到了退休的大军。

现如今虽闲赋在家,总想做点什么?这思来想去,又重新拾起那曾经码字的“瓦匠活”。还好,现如今在咱们大淮安,其平台媒体及各路公众号不少,给我们这帮退休老同志发挥余热,提供了写作和发表的机会。尤其是见到咱《清江浦人家》,就更像久别的亲人,仿佛忽然间,又找回当年那码字的开心与快乐!


作者简介


申卫华,祖籍江苏南通。原淮安市公安局警察一名,现淮安市作家协会一员。闲暇之余,喜爱码字、爬格、上网,也有小作偶见有关媒体。回望写作历程,不求成名成家,只图自赏自乐!
往期荐读

▼▼▼


家门口的吆喝

石码头大街||申卫华

船缘

行在运河话酒风

寻稿记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申论标题
申论作文标题的书写格式
申论大作文标题怎么写
考前必看!申论高分都在用的6种方法
法家先驱三派:商鞅法治,申子术治,慎子势治
临卫运河[五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