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摄中的风景||木公

作者  木公

历经一年之久,洪玉先生的散文集《游山记水》终于正式出版了。

当书稿刚刚辑成时,曾蒙信任,有幸浏览了全书,不揣浅薄地提了几点粗糙而不值一提的想法。

送出版社审稿又几经周折,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最终删去了近三分之一内容,许多是我认为极有价值和极具精彩的叙事篇章。

今天,手捧散发着淡淡油墨清香的新书,产生了一种尘埃落定的情绪。也给我庚子春节因新冠防控宅家寂寞的生活,增添了趣味!

抚摸着装帧素雅精致的书面,急促地数翻着目录篇章,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心中缓缓升起了丝丝敬意、赞叹和愧疚。

敬佩他超然的意志力和坚韧的写作精神;赞叹他的生命里涌荡着的激情和温度、文字中透露出的扎实功力和厚实的素养底蕴;愧疚自己的慵懒散淡和力不从心。

我与洪玉先生同庚,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相对密切交往于新世纪之后,缘于摄影的爱好和对一些事物的相同认知。

洪玉先生毕业于中文专业,始终文心不泯,在纷繁杂陈的公务和应酬之后,舍弃睡眠,拼命挤出点滴时光,创作了一批散文作品。

我不时地从报刊副刊上读到他的文字,其中尤其是一部分记叙抒发亲情的文字,质朴清新,直击人心。也有一部分游记类文字,状景抒怀,文采斐然。

特别是酷爱摄影之后,将影像与文学融合,使文字充满了画面感, 《游山记水》中的半数以上篇章均属此类创获,逐步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行走摄影笔记的样本,拓展了文字的意境和摄影的深度。

在二十余年的行走摄影中,有写实也有抒情,有质朴也有妖娆,有引经据典也有遐思联翩,有感性也有思辨,有记叙也有感悟,还有摄影创造过程中的体验,达到了一种“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境界,是文学与摄影融合的一种探索结晶。

此时,行走和摄影产生了新的文字灵感,富有灵感的文字又对摄影进行了拓展的阐释和理解,相得益彰。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数码时代,使摄影成为普通大众喜爱的一种记录方式,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

但摄影也有其局限性,它尽可以记录自然之美,记录阳光、生活、事件,却难于表现事物之外的故事和自然界的情绪,以及富有思想的人内心世界的隐秘。

而文字和文学的介入便弥补了此局限,既阐释了摄影,更重要的是摄影和文学在相互作用下,会不断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各自拓展并丰富着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方式,完美地传播真善美的主观与客观。

洪玉先生行走摄影笔记文本创作探索的价值正在于此。

技术的进步使拍照也可以说是摄影变得十分便捷简易,众人都可以随意拿起相机或手机拍片子。

而作为一门艺术是需要多方面的修为和严格的专业艺术训练的,许多摄影人正缺乏了这些素养,而使摄影桎梏在技巧层面的瓶颈中始终无法突破。

这是往往摄影缺乏艺术高度,甚至被许多艺术作为工具使用而又看低摄影的一个重要因素。

行走摄影笔记样本,可以在提升摄影技能层面的同时,在提升摄影艺术的素养及其思想内涵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的方法和借鉴的范本。

我和洪玉先生经常一道行走摄影,记录行走中的风光胜迹、地域风貌、人文情怀、文化变异、感人经历,捕捉摄影中的创作艺术灵感,如书中《拍马琐记》、《雪摄黄山》、《雾锁小东江》、《走进沈从文故居》、《澳门一日》等等篇章,都是结伴同行的。

在同行中我仅仅用光影作了记录,而洪玉先生则同时用精美熨帖的文字进行记录,赋予了行走摄影文学的品质,用心用情之深令我佩之服之。尤其是他基本坚持了一边拍摄一边写作的操守,释放出了超人的精力。

2018年4月,他与几位影友自驾去世界屋脊之地西藏,从川藏线进,滇藏线回,历经20余天。在每天极度缺氧、疲乏、紧张且多次遇险的行摄后,夜深人静,鼾声四起之时,他凝聚神思,以散文形式写下行摄笔记,还将文字与摄影编成美篇,从微信中发出。

在那段日子里,我每天最大的兴奋点,就是希冀早点阅读到他的美篇,从中了解他们的行程状况,经历的艰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行摄中的奇遇,创作的收获和艺术的愉悦。

他几乎都是在凌晨时分完成,而后稍事休息,再踏上新的征程。这是何等自律和坚韧,当然还有充沛的激情。

这种激情来源于自身修为而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压力,并激励他所产生的无形的力量,坚韧而坚持。之后是一种精神超越的愉悦感,行摄中的一种无比辽远阔大、开怀敞襟的豁达感,还夹带着整个身心被浸润的感觉,一种酣畅淋漓的洗涤和快感。又诉诸于文字,建构着自己的艺术和精神的文本美学。

洪玉先生行摄笔记的文字,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珠玑,诚实而温暖。是一种精神漫游的产物,没有任何的作派,不事矫情和滥情,而袒露出几分本色,呈现出创作者灵魂的独特与丰饶,一种真切的情思。因此,每一篇(幅)作品都牵动着情感,触动着思绪,凭借着超越自然的解脱,在审美中行摄并审视自我,观照人间,通向自然、通向人间、通向心灵。

在路上,在人生的路上,行摄中的风景,是客观自然的风景,是社会人文的风景,还有摄影艺术思考创造的风景,以及摄影与文学融合的风景。一路走来,相互裨益,收获匪浅,也就获得了人生真正意义的艺术的慰籍。

著名诗人赵恺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风景在路上,一切终点,都在自己心底。一语击中了命门。 

真诚地期盼洪玉先生在自我建构的艺术之路上,能够不懈地走下去,走向丰富,走向完善,走向美好!

—·—·—·—·—·—·—·—·—·—·—·—·—

作者简介 

木公,原名周思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淮安俱乐部主席,原淮安市文联副主席,现淮安市文联顾问。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的水墨意境之美
刘洪玉的国画艺术
纪念侯马盟书发现55周年暨张颔先生诞辰100周年(九):侯马盟书及其书法艺术简析
《艾碧琪。亚当斯与约翰的信》【MP3
绝美风景摄影艺术作品【1】
摄影笔记(1)——开学第一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