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湖”的诗词情缘 || 张凡夫

作者:张凡夫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庚子年春这场新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情深义重的诗词。
说起诗词,疫情首发地也是最为严重的湖北,无疑是中国文学史、诗词史上不能绕开的话题。从屈原的《楚辞》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杜牧的《赤壁》到秋瑾的《赤壁怀古》……诗的湖北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经典名篇!特别是唐诗,我们熟悉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近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这些名句都诞生在湖北!

湖北居长江上游,江苏位长江下游。此次疫情江苏驰援湖北,让“散装江苏”与湖北结下深厚情义。诗词更是将湖北与江苏这两个长江之滨的文化大省联系在一起。有的是诗人在湖北写过诗也在江苏写过诗,有的是一首诗既写到江苏也写到湖北。江苏与湖北因诗词而相牵,就拿南京和扬州这两城市,其他我就不想多言。
先说武汉与南京。在唐诗中,有一首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被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推崇备至:“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的《黄鹤楼》为第一。”众所周知,黄鹤楼是湖北武汉最知名的胜迹,位于武昌黄鹤山西北黄鹤矶上,峭立江边,俯瞰三镇。

 145年前英国旅行家拍的黄鹤楼
《黄鹤楼》的作者崔颢与李白大概是同时代人。崔颢留下的诗不多,仅有数十首,但佳作不少,比如与南京有关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何岳英灵集》对他的诗评价很高,“风骨凛然,鲍照、江淹,须有惭色。”由此可见,崔颢来到今天的武汉,登临黄鹤楼,写下了这首“唐代第一律诗”。诗中除了黄鹤楼,还有很多武汉地理元素,如汉阳、鹦鹉洲等。“鹦鹉洲”值得一提,本来是长江武汉段一个沙洲,据传曾经写过《鹦鹉赋》、击鼓骂曹的东汉名仕祢衡,就是在这被杀。
崔颢的《黄鹤楼》知名度太大,在当时引起了很多诗人膜拜和效仿。比如李白,他一生云游天下,当然也来过武汉,登过黄鹤楼,也读过崔颢的这首当时“网红”的《黄鹤楼》,自己也一直都想写一首有关黄鹤楼的诗,就是找不到灵感,只能投笔作罢,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也写过几首,但依然没有崔颢《黄鹤楼》的神韵。很显然,崔颢在武汉写的《黄鹤楼》,始终是李白的一个心结,后来李白到了南京写的那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被人们认为是一首对《黄鹤楼》的模仿之作,也可以说是“较劲之作”。黄鹤楼对凤凰台,鹦鹉洲对白鹭洲,乡关对长安……崔颢作于武汉的《黄鹤楼》,和李白写于南京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不是很相似?

李白一生多次来过金陵,留下的诗作有七十多首。“诗仙”很少写律诗,但《登金陵凤凰台》却写的很成功,被认为是李白在南京写最好的一首诗。诗中的“凤凰台”是位于南京古城西南隅的一座山岗,因南朝刘宋时有凤凰停留其上而得名,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之地。“吴宫花草”指的是六朝宫阙遗迹早已湮没。“晋代衣冠”指的是东晋王公贵族、风流名仕都成了一堆堆古墓荒冢。“三山”指的是南京长江边的笔架山,“白鹭洲”则是古代长江南京段的小洲,因多有白鹭聚集而得名。“浮云蔽日”指的是时政弊端。还有杜牧,在南京写下了千古名篇《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武汉杜牧又写下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些千古文章,也成为长江之滨历史名城武汉、南京共有的文化遗产。
一条长江让武汉和南京相牵,也将武汉和另一座文化名城、同样地处长江之畔江苏文化名城相连。
有这样一首诗,既写了武汉又写了扬州,这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也是李白在武汉黄鹤楼所作。李白看着友人挂帆远行,诗人目送离去,东逝的江水犹如李白对好友依依别情。虽然李白在这里没能写出胜过崔颢《黄鹤楼》的神韵,但这首诗同样是千古佳作。从诗意上看,这是一首普通的叙事诗,但后人却从中读出了另外的信息:烟花三月的扬州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桃红李白,是天下最美的所在。李白在武汉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千百年来让无数的人神往春天的扬州美景。还是杜牧,在扬州写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千古名句,因为诗人写过武汉也写过扬州,让长江之滨历史名城武汉、扬州也结下了深厚的诗词情缘。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这次疫情发生后,中央要求一省一个团队支援湖北一个地级市,每省都去了一个团队,而江苏却去了十三个团队,被网友戏称为“十三太保”“苏大强”!重温湖北与江苏的诗词情缘,充分看出了江苏与湖北,不仅仅是诗词情缘,而且还有兄弟情义!在诗词里惜别又相见,烟花三月,故人西辞黄鹤楼。一千年以后,“散装江苏”相见又惜别,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让疫情永远不再来骚扰人间!让我们一起循着诗词的脚步,去扬州赏桃红柳绿,去南京访六朝胜迹,去武汉看珞珈山下,绽放满树的樱花!


作者:张凡夫,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过诗集,散文集,短、中、长篇小说,曾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为李白, 武汉与江苏有了“唐诗情缘”
话说武汉 | 湖北有个黄鹤楼 半截伸在天里头
一首诗词,一处风景|李白、孟浩然,烟花三月的武大更美
哪座城市的人比上海人更精明?(组图)
李白:说说我诗词圈的偶像们
诗词里的中华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