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在三界的军事集训|| 胥全迎

作者:胥全迎







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不禁回想起44年前军旅生涯中的一次集训。




1976年3月1日,我们300多名清江兵,参军来到位于南京市江宁县淳化镇的南京军区防化团。11月份,防化团集训队开训,队员是各个连队各派出10人左右的骨干,集训队共有100多号人。我们俗称“教导队”,其实正式名称就叫“集训队”。集训队的教学任务就是为各个连队培训防化侦察、防化洗消专业的军事骨干(小教员),将这些规范统一的军事技术带回各连队,再对其他战士进行规范的训练。因此,经过集训队训练的骨干回连队后,基本上都会逐步被提升为副班长、班长。正因为集训队的重要性,团里对集训队极为重视,教学工作抓得很紧。
我们六连抽到集训队的有董正宏(73年铜山兵)、冯泽平(75年霍邱兵)和殷振尧、雍文树、顾继武、汪强生和我这几名76年的清江兵。带队的班长是张水金(74年昆山兵)。
集训队的队长是司令部作训股参谋肖天晴,他英武精干,军事素质过硬,训话与口令铿锵有力、干净利落。
指导员顾炳忠,原来是我们六连的指导员,在组建集训队前正式调过来的。顾炳忠待人真诚,处事严谨,思想教育细致。
副队长顾平生(69年如皋兵),他对防化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好,讲课条缕清晰,易懂易记。
排长宋玉先(71年掖县兵),同我们吃住在一起。
教员之一倪菊平(74年大丰兵),他教的防化侦察课,重点突出,善于启发,注重互动,教学效果好。

集训队先在团部营房学习训练。12月份,我们从南京防化团驻地向安徽省三界军训基地进发。车过南京长江大桥,过六合,经马坝向西,掠过盱眙县城,再过涧溪,七拐八拐、起起伏伏,来到一营房。这是安徽省嘉山县一个叫石坝的丘陵山区,荒芜人烟。遍地的茅草,长的接近一人高。我们站在驻地营房,黄昏时可远远地看到野狼在那儿晃来晃去。
这里实际上是南京军区的一大型军事训练基地,一说三界,几乎南京军区的军人都知道。据说那个时候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训练基地。之所以如此荒凉,几十里看不到人家,是因为要进行真枪实弹的演习,如坦克的铁流滚滚,大炮的震天动地,此地能留老乡吗?
驻地的营房,排列整齐地欢迎我们。营房不高,也就是比一个人高一点。地上,是从周边割回来的茅草,铺得很厚,我们随身带的小垫被挨着朝上一铺就行了。这房子为什么这么矮呢?原来是一排排的马厩,是一个军马场的地盘。因战争形态发生了变化,骑兵作为解放军的一个兵种,也就光荣退出现役了。好呐,骑兵走了,我们防化兵来了。在这马厩里,夜深人静时,我仿佛依然感受到战马呼吸的气息,闻到草料与马糞混合出的特殊气味。
天寒地冻。早晨出操归队的洗漱,没有热水,也没有自来水,如何解决呢?我们是下到小溪边,用石块砸破冰层,取水洗漱。洗漱后,牙刷上仍然是冻疙瘩,毛巾很快又变成铁板一样硬。
夜晚,我们的被子太薄,只有一条粗毛军毯盖在上面。怎么办?将雨衣展开裹上。再将被尾用绳子扎紧,这样能保持点温度。不站岗还好,如果是深更半夜轮到你有一班哨,那你被寒风吹了一小时后再回到被窝,身体何时能暖和?何时能睡着?都说小伙子不怕冷。其实那感觉上仍然是冷的。只不过小伙子经冻,冻一夜也无事罢了。
汪联生,当时是我们防化团分管作训的副团长,他对集训队非常重视,直接抓在手。他从明光火车站乘吉普来到集训队,亲切地对我们嘘寒问暖。他指示集训队马上解决洗漱的热水供应问题。他还亲自给我们上了一堂《我军的“七战七捷”》课。七战七捷(即苏中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的一系列战斗。汪副团长以他的亲身战例与经历,讲解了的“七战七捷”来由、经过、经验与意义。既是一堂军事理论教学课,又是一次我军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教育课。老团长头脑清晰、重点突出、理论与战例相结合,侃侃而谈,讲得精彩,使我们受益匪浅。此节课,在我的脑海里,印象十分深刻。
通过集训,我们防化侦察兵掌握了对沙林、维埃克斯、芥子气、路易斯气等化学武器沾染和核辐射沾染的侦察分析技能,防化洗消兵掌握了对化学沾染和核辐射沾染洗消技能。还有其他科目,如实弹射击和实弹投掷等,又训了一次。再如开设的军事地形学,使我们大开眼界,是实战中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有一趣事。当时,汪团长要求我们提高野战生存能力,学习用周边的茅草编织生活用具。我们每个人都编织了一个草囤子,集中听课或开饭时坐着用。我编的比较大,里面塞进了不少草。每次坐着宽大,感觉很舒适。就在我沾沾自喜时,有一天晚上,集训队通知:带上草囤子,步行二十里,去一村庄看电影。这不就苦了我了吗!累累巴巴地带去又带回,两个膀子酸了几天。
此次集训,有一个非常好的科目安排,就是让每一个队员当一周的班长,用以培养与提高队员的带兵管理能力。当时的一次考核时,正好我当班长。我们班乘座一辆“大屁股”吉普,按照集训队下达的作战指令,行车二十余里,完成了找点、取样、侦毒分析、报告的一系列任务,取得了好成绩。
记得在结业前的夜间考核中,从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毒衣、携带侦毒仪,奔跑30米,对被化学武器沾染的毒剂取样分析,得出是何毒剂?再奔30米到一辆被辐射沾染的军车前,测试出沾染部位和剂量,快速完成任务报告。这样的“大考”,综合检验了你掌握军事技术的能力情况,实战性特强。
要知道防毒衣和防毒面具是全封闭的,眼睛只能透过镜片观察。呼吸是通过过滤盒的。正常情况下跑这么远,都会气喘吁吁,何况带着这样的防毒面具,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六连这一个班的个人成绩与集体成绩,甚至比有的来自全训分队班的成绩还优秀,为我们六连争了光,也为我们清江兵争了光。
艰苦又紧张的三个多月的集训队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春节前,我们带着荣耀回到了连队。我回连队后,正值老文书退伍,我被任命为“正班级”的连部文书,走进了那座䇄立在那片丘陵最高处的连部小碉楼。

据我所知:汪联生副团长后任防化团团长、南京军区司令部防化部副部长。
肖天睛队长后调到军区司令部防化部。1979年我们于南京新街口相遇,还聊了几句。肖队长前些年已病逝。
宋玉先随三营于1979年赴云南参战,后任昆明防化团团长。
教员倪菊平,后任三连连长。
我的老班长张水金,后提拔到团观察队任指导员。
时光荏苒。几十年后,集训队的一幕一幕,还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尤其是我穿着防毒衣、戴着防毒面具、挎着侦毒侦探仪器急速奔跑的镜头,“蒙太奇”般地在我脑中一组一组地掠过------
我骄傲,我曾是一名防化兵。

2020.7.27

作者简介

胥全迎,1955年8月出生,1971年1月于清江市百货公司参加工作,1976年2月南京防化团服役。曾任市属国企厂长、党委书记。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副研究员职称
往期荐读

▼▼▼


六十年代的交通路

我爱那杉青水秀

英雄钢笔:我真的好想你

大寒如春

我也当过红卫兵

炉火正旺谈过往

运河的脊梁----码头工人

那年、那船、那日子......

仰望八·一军旗

梦幻般的桥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一特刊】 鲁黔 | 徐州的岁月
“别人家的孩子”是这样长大的
军旅《情系孔家庄》15、师长怒斥教学集训队
军营轶事系列短文(十)《高尚与丑陋》
【新提醒】陕西运动风筝集训队南昌集训纪实
​王学伦‖汶川记忆:第三章 东河口的宁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