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浦楼·新浦楼 || 周长荣

作者:周长荣





从老红卫桥下来,沿着里运河南岸一路向东几百米,淮阴卷烟厂北面的绿树掩映中,河堤上一座两层楼的老建筑映入眼帘,楼不高大而且古旧,在周围多是几层甚至几十层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簇拥下显得有些寒酸。如果不是周围用铁栅栏围起来,人们还以为是一个抗拒拆迁的钉子户呢!走近一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二楼油漆已经斑驳的木窗下方三个古朴的大字:“清江浦”。

清江浦,我们淮阴人都叫“浦楼”。眼前的浦楼始建于1729年(清雍正七年),距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楼高两层,呈方形,如果不是底层的拱形门洞穿堂而过,远看和明清时代的普通民居几乎没有区别,青砖小瓦,古色古香,只不过是屋脊比普通的旧时民居厚重一些。我想,大概也是得益于她的平凡使她躲过那大灾大难的一劫吧,否则她不会现在那么完好无损地伫立于此。
我在向我的孙子辈介绍这个建筑时告诉他们,不要小看这个六七米高的不起眼的小楼,但在几十年以前,它可还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地标呢!“地标?”,当我说起这个词时,我的小孙子一脸的茫然,继之则是一脸的不屑,然后自言自语:这还叫“地标”?!
是啊,在现在这个地形地貌下再说是什么“地标”真是鬼都不信,但殊不知在三四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里里运河的河堤下还是一片低矮的平房,河堤的标高本来就比河堤下的地坪高出几米,因此河堤的堤面比堤下的房顶还要高,建在河堤上的浦楼是两层楼房,所以浦楼就当然是这个小城里的高大建筑了,说是这座城市的地标确也不枉然。
小时候经常来到浦楼,当然不是为了了发什么怀古幽情,在那个食不果腹的时代就是有也发不出来啊!何况那时不要说我们这些小孩子头脑里还没有什么古迹的概念,就是官大人们头脑里也是没有的,否则就不会有梁思成的遗憾乃至后来那个“破四旧”的悲剧了。小时候去浦楼,准确说是到浦楼一带去是干一种那个时代的农村人都会干也必须干的一种活—-拾粪。那个年代,人们的排泄物可是宝贝啊,“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而肥料主要是人粪尿以及动物的造肥。人们把拾到的粪肥交给生产队可以记公分,也可以倒在自家粪坑里发酵以后下自留地。
那时候浦楼一带的里运河河道里每天都有装石头的木帆船停靠,这些石头块大都是从灌南大伊山上运来的青石。所以那时从浦楼一带一直绵延到北门桥下的里运河南岸的堤坡上堆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块。河边那时没有码头,船抛锚以后,放下跳板,码头工人们就可以用扁担绳索把船上的石头卸到河岸上,卸在河岸上的块石在这里被人工用铁锤一下一下敲砸成石子后,再被运去用于修路或建筑。在这里下货的砸石子的工人大都是这个城里的贫民,他们靠卖苦力砸石子换得一点微薄的工钱聊以养家糊口。因而那时这一带河坡上每天都会集聚了很多人,哼喔哼喔的号子声乒乒乓乓的锤击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又会把他们未成年的孩子带来放在附近玩耍,因而这里的河堤道路上人畜粪便自然多,这里当然也就是拾粪人的首选之地了。
时光荏苒,几十年转眼即逝。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土地入户以后,拾粪这个事情就基本绝迹了,以至于现在到农村集市连粪箕粪勺子都买不到了。当然而今的我们也不再会为粒米辛劳,为无粟而虑了。酒足饭饱之余,无所事事之际,现在已经满头白发的当年那个拐着粪箕子挟着粪勺子的孩童面对那个伴随着自己童年一路走来的老浦楼,不禁抚今追昔,不甚感慨,思古之情悠然。而周围已经没有了那些低矮平房的簇拥,河堤下没有了铁锤和石头的撞击声,没有了码头上工人的喧嚣声,绿树环抱下的老浦楼像一个饱经风霜的孤独的老者,一个人默默伫立在河堤上,衣着还是那么朴实无华,神情却已是淡然入定。汩汩流逝的千年河水伴随着它,如茵的绿草簇拥着它,隔河相望的在拆迁大潮里因为名人故居而被保留下来的极具明清特色的那一片青色瓦黛陪伴着它,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俯视着他它…夕阳里白发的老者和古朴的老浦楼浑然一体,俨然也是这个小城的一道风景。几百年的风云变幻,几百年的沧桑巨变。这座曾经和杭州,苏州,扬州,并称为“东南四都”的古城的过去就像源源不绝的里运河水从他们的眼底缓缓流过,留给他们太多的绵长回味。
在这个历史的制高点上,你仿佛看到南船北马的辉煌,舍舟登陆的华盖,九省通衢的顺畅,天下粮仓的壮观,帆船衔尾的繁华,漕舟云集的熙攘,… “夜火连淮水,春风满客帆”,“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这是当年鼎盛时期老清江浦的写照。
在这里你和这座古老的小城一起经受过捻军焚城的恐惧,兵荒马乱的凄惶,淮水泛滥的饥荒,倭寇铁蹄的屈辱,当然还有那个 “三年自然灾害”的天灾人祸以及刻骨铭心的饥饿煎熬…你也和它们一起欢庆过满清王朝的倾覆,中华民国的诞生,五星红旗的飘扬,一起聆听过梁红玉的战鼓,吴承恩的故事,大鸾书屋的童声…。
老浦楼,你就是这座古老小城的历史见证。
从老浦楼下的里运河边向东,过北门桥,水门桥,常盈桥,若飞桥,站在清江大闸东望,一座飞檐斗拱气势宏伟颇有武汉黄鹤楼风貌的楼宇临水而立,楼上赫然而书“清江浦”。我们淮安人知道,这是“新浦楼”,而外地来淮不明就里的人都认为这就是淮安的浦楼。

其实新浦楼所在的位置在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平民窟。从摆满各种杂物的大闸口五金旧货市场的若飞桥向东,沿着中洲岛一条狭窄的道路前行,锈迹斑斑油污点点的水泥路面两边参差不齐的老旧房屋层层叠叠地拥挤在一起,它们的门口还又见缝插针地搭建起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临时窝棚,大概那也算是闸口五金旧货市场的延伸吧,窝棚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收购来的新旧不等的五金器具,从可以力拔千斤的起重工具到扣牛栓狗的铁链无所不有。
新浦楼落成后我去的次数不多,一来是岁数大了一点,距离我现在的居住地较远,二来是那个地方过去的杂乱久存于心,但是更主要的大概还是积淀于心底的对老浦楼的情感不想被转移吧!直到几年前,我远在上海的八十多岁的老表来淮安,在看了老浦楼以后特地要我陪他去大闸口转转再看看新浦楼。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几年不见,以前那个杂乱无章的中洲岛上现在已是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河岸边垂柳丝丝,夏日的绿荫里或蹲或站的垂钓者气定神闲,身穿各色丝绸练功服的老者或太极,或剑舞,或刀枪,或闲庭独步…原来的那条狭窄水泥路早已不见踪影,代之而起的沥青路宛如一条飘落在花草丛中的黑色丝带。丝带的尽头,里运河和越河交汇处郁郁葱葱的中洲半岛的顶端,就是临水而立的雕梁画栋的新浦楼,那是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诞生的清江浦的新地标。
新浦楼建于2003年。她背倚大运河唯一幸存的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清江大闸,携手风景如画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左边是灯红酒绿的越河美食街,右边是香烟缭绕的慈云寺,北连着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石码头古道,南接着昔日车水马龙的花街古巷。慈云寺后面高高耸立的古色古香的宝塔和她犹如一对风姿各异的姐妹隔河相望,相得益彰。这里河面宽阔,景色怡人,古迹众多,人文荟萃。新浦楼的地理位置无论是自然景观或者是人文景观都使老浦楼望其项背,不可同日而语。

以新浦楼为中心的文庙、慈云寺,花街,大闸口,越河美食街一片仿明清古建筑群,给这个高楼林立,生机勃勃的现代化的小城增添了些许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遗痕,文化的底蕴。白天在新浦楼眼前飘荡着运河里优哉游哉的龙舟,夜晚环绕着新浦楼的是河岸上五彩斑斓的灯火,大运河文化广场石柱上精美的雕刻向我们讲述着这块土地上曾经的人杰,清江大闸上的每一方黝黑的石块都记录着作为漕运之都的历史辉煌,如果说一处处文物古迹串联起来的那一片仿明清的古建筑群是一块硕大古朴的碧玉,那么新浦楼就像是一位佩戴着这块美玉的贵妇,令人遐思,令人羡慕,令人陶醉。
诞生于新世纪的新浦楼亲眼见证着淮安的又一次崛起,清江浦的第二次辉煌。她欣喜地看到,空客320 在她的眼底机场呼啸而起,,新长铁路的火车在她面前奔驰而过,一座座高楼在她的四周拔地而起,京沪、淮徐,淮盐、长深,、新沂到扬州等一条条高速在她的身边四通八达…她欣喜着今天公交的便捷,电车的舒适,幢景着明天高铁的呼啸,地铁的奔跑,高架桥的环抱,当然她也无奈过充满文化底蕴的古老街区的消失,小区里停车的烦恼 …
看着眼前的一切,多年未回来的老表不禁陶醉了,几经催促,他老人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他流连于她过去的历史,沉醉于她今天的故事,惊叹于她白日的华美,羞怯于她夜晚的妖娆。他是上海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在这里不断按动相机的快门,用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画面记录着故乡过去的历史,今天的美丽。他的嘴里不断叨念说淮安变化太大了,变得他已经几乎找不到童年的记忆,少年的足迹了。老表和我闲聊时告诉我,说这里的酱油好吃,我说,对啊,就是清江酱醋厂的浦楼牌啊,临走时,我一定送你几瓶!…新浦楼,现在不但是淮安的新地标,在这个商品大潮的裹挟下还成了商标。新浦楼,这个新世纪的新生儿,如今已经是翩翩少年了。她是这座古老小城今天辉煌的见证,也是这座小城明天更加灿烂的希望。
老浦楼,新浦楼,沿着里运河你和她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清晨,淮安的第一缕阳光从新浦楼眼底运河波光粼粼的水面升起,傍晚,最后一片晚霞从老浦楼黯然褪色的朱色木窗里消失。我喜欢老浦楼的朴实,我也欣赏新浦楼的繁华。如果说老浦楼是一块古朴的碧玉,那么新浦楼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你们是淮安里运河这一条绿色丝带串起的两颗明珠:一颗古朴,一颗时尚,一颗厚重,一颗璀璨。孰重孰轻我真的分不出。
“玉阑杆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如诗如画的清江浦,日新月异的大淮安!



作者简介

周长荣  男,淮安市清江浦区人,1950年出生,2010年退休于第二人民医院。现于市老年大学习,爱好诗词文学,古典诗词常见于《一品梅诗刊》《淮海诗苑》等刊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清江浦区的来历
里运河的雨
港城老字号:淮扬名店“味芳楼”
运河研究 | 谈谈运河名物研究的意义
追寻运河——淮安运河
【淮安城市笔记】六、清江浦的悲哀——真古董与假古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