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拖拉机行业,形势究竟如何呢?

019年,拖拉机行业五味杂陈!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大拖拉机产量同比下滑10%,中拖产量同比增长7.6%,小拖产量同比下滑27%。数字虽然冰冷,但比不过身处其中的企业彻骨的寒意,尤其是对一些大公司,销量的下降还不是最可怕的,那些无处不在、层出不穷的竞争者才是心头大患,当然更让人惶恐不安的是这种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正所谓年年难过年年过,2019年终究是要过去了,接下来的2020年,行业形势究竟如何呢?看清形势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笔者根据长期对拖拉机行业的跟踪,在此做一些大胆的预判!

行业周期判断:强弩之末,结构调整!

拖拉机行业是农机产业之引擎,影响其发展的因素非常多,种植规模、补贴政策、用户需求等,不足以囊括其全貌,所以对该行业做出预测和判断非常困难,并且也不能用产销量来判断行业的荣枯。

比如下面的这张图,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2018年大中型拖拉机产量24.5万台,产销平衡,2019年产量预估是25.5万台,直观地看2019年大中型拖拉机行业在增长,但笔者可以明确地告诉不明真相的读者,这完全是个假象。如果用当年销售出去的中大型拖拉机总功率算,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大功率的大拖销售下降了10%,约4000台,尤其是180马力以上的下降更严重,而中拖增加了7.6%,约2万台,所以要看清行业的形势,不能唯数字论,要透过数字看行业的真相。

当前行业形势,具体用什么词来形容,才能生动形象又一针见血?笔者想到了日暮途穷、日薄西山,但感觉都太消极且并不准确,绞尽脑汁突然想到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句成语。

是的,国内拖拉机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2004年之后的“黄金十年”,享受政策红利最大的农机产品就是拖拉机。随着农机化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国内拖拉机社会保有量激增。在耕地面积不可能再增加、农业生产规模化遇到瓶颈的大背景下,这一轮拖拉机行业的增长,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数量的增长只是由于大中拖结构调整所致,明年有可能中拖销售比例还会提高,也就是说大中拖行业产销量有可能还会增加。这会给只看数字的人以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但是总功率需求肯定会继续减少。

强弩之末的市场就是存量市场,在存量市场里,企业争的不是谁比谁卖的多,谁的市场占有率高几个点,而是生存的机会。

竞争形势预测:最后的疯狂,淘汰赛枪声即将打响!

欧洲和美国、日本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拖拉机行业状态。通过各种报道和专家的解读,大家都应该知道,美国和欧洲市场拖拉机行业竞争格局非常稳定且有序。在欧洲和美国,当前能提供常规拖拉机的只有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克拉斯、道依茨法尔等约10家企业,而日本现在只有久保田、洋马、井关等不上5家企业,这种寡头或多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业竞争是明朗而有序的,通常表现的是静态竞争。

国内拖拉机行业是一种立体式、动态的竞争环境。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有销售的品牌有97家,2018年183家,5年间增加了86家,2019年据行业协会数据看,还增加了3家。

另一方面,从2014年开始,国内大中型拖拉机行业整体销量开始大幅度下滑,2018年和2013年高点相比跌去了36%,2013年每家企业平均有3800台的销量,能够达到盈利平衡点,而到2019年则只有1370台,明显不能达到规模化效应,大多数企业应该是亏损或微利的。

但这种局面不可能再持续了,预计2020年将是分水岭,中小型拖拉机的竞争要远甚于大型拖拉机,并且利润要比大拖少的多,很多机会型企业将退出市场,同时新进入者会望而却步,届时拖拉机行业将不再是机遇之地,跟风进来的,也将跟风退出。

2020年拖拉机行业的淘汰赛道即将打开。为了生存,企业将上演最后的疯狂,低价倾销、降价甩卖的现象将更加普遍。大企业的日子会更加难过,但这将是暂时的。综合实力才是帮助企业度过行业凛冬的物资基础,能留下来的将是真正代表着未来的国产拖拉机品牌,但由于企业太多,这个过程将持续很长时间。

补贴政策预判:保持延续性,抑大扶中!

国内农机企业必须要清楚,补贴政策才是决定行业走向的关键因素。拖拉机行业长期看是受需求的牵引,但短期看是政策主导需求。所以能准确判断2020年的补贴政策走向,才能做好来年的生产计划和定好营销策略。

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整体看有几个趋势和特点:一是政策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论是每年财政拨付的补贴资金、补贴比例和单机补贴额度,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二是政策动态优化调整,主要关注的应该是省里个性化的动态变化和调整;三是量大面广的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传统农机由鼓励大功率、高效率向更关注经济实用型转变;四是支持高新特色农机发展,尤其是经济类作物、果蔬茶和绿色环保等农机。

具体到拖拉机产品上,2019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抑制180及以上大马力拖拉机的不理性增长和整治“大马拉小车”等钻政策漏洞的现象。前者是自下而上,先是由山东省开始,之后河北、河南、山西、内蒙等十几个省响应,很快就成为一种省补政策的共识。后者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性整治,预计2020年国补目录也将响应地方管理部门的诉求,会较大幅度地调低重型拖拉机的单机补贴比例。另一方面,会对需求量大的60-150功率区间适度调高,地方补贴目录可能会更加激进,同时对“大马拉小车”的打击力度会更大,很多原来组装大型、重型拖拉机的小公司将转战中型拖拉机,中拖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所以2020年拖拉机的补贴政策将在保持延续性的情况下,抑大扶中,拨乱反正。

国四切换预测:再次延期的可能性很大!有利于小品牌从容布局!

按环保部在2018年通知,非道路用地面行走装备里的农业机械产品将在2020年12月1日开始从“国三”全面切换到“国四”。按道理说,经过一年的延期,这将是最后的期限了,但是还有不确定性。

在青岛全国会期间,农机工业协会相关领导透露,因为企业仍没有做好切换的准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农机化司和行业协会向国家环保部提出了再次延期的申请,但环保部目前仍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所以“国三”切换“国四”时间又有了不确定性。笔者个人认为,在大环境下,农机延期的可能性很大,从了解到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仍持观望态度。一拖集团、雷沃阿波斯、中联重科、沃得农装等大企业已经做好了较充分的准备,但很多跟随型的小公司在看大企业的动作。笔者认为,时间拖的越久,对中小企业越有利;大企业本来打算通过排放标准升级,来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行业洗牌,但如果再次延期,等到真正切换开始,大企业的行业整合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国三”切换“国四”的时间延期就具有两面性。

智能性技术应用:不可小觑,但远水难解近渴!

国产农机要弯道超车,首先是拖拉机的超越,但国产品牌实力和欧洲、美国的跨国大公司相比实力悬殊,并且欧美公司近几年技术方面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国产品牌。在机械方面,国产品牌短期超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能找到的办法,是智能化的换道超车,并且很多人寄予了巨大的希望。

的确,近两年里,国产智能化农机发展速度很快。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国产品牌在智能化技术应用上没有顾忌,更加大胆。国产几个一线拖拉机品牌,都推出了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拖拉机,一些二线品牌也在跟进。但据笔者了解和亲身使用的感觉看,目前智能拖拉机的实用水平和用户的操作能力尚存差距。智能农机应该是个系统工程,解决了产品(供给端),而没有解决需求端和使用端的问题。一是没有用户需求量拉动行业,形不成良性循环;二是用户操作能力跟不上产品,产品的先进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笔者认为,智能化是农机行业的大趋势,拖拉机将最先实现智能化,国产农机换道超车的先行者也非拖拉机莫属。但是,智能化的“远水”,解决不了拖拉机行业市场饱和、需求不振的“近渴”。正确的作法是当前主要精力仍要放在现有的产品上,智能化农机需着眼于长远,当前并不是进入的最佳时期,可以紧密跟踪技术发展,等到有先行者完成市场培育之后,再进来收割庄稼,在技术发展史上,最大的受益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技术的原创者和发明人。

结语:

拖拉机行业的确到了重大转折期,近200家企业的格局不会持久,行业大规模洗牌期将马上到来,活下来的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不是吓你,未来三五年80%的国产中小型拖拉机品牌将出局
当“大马拉小车”的大马无法再变大时,拖拉机行业该何去何从
2017农机补贴政策:农机报废也能领取补贴!咱农民可别错过!
一拖股份业绩预减折射公司发展软肋
农机板块
我国拖拉机行业产量虽逐年下滑 但行业品牌集中度在不断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