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怪谭:东汉洛阳城

首先订正上期一个错误:在绘制东汉洛阳城外郭图时,郭线部分画的有些误差。据推测“二十四亭”有十二亭应该在郭线附近,即区分郭区和郊区的郭门,以方便来往客商辨识地标。还有十二亭,在内城门外,方便因为赶不上宵禁前进城的客商住宿之用。

上一期的图,将郭线画在了整个二十四亭之外,后来仔细看图的时候,总觉得郭区不应该有那么大,现在重新绘制正确的图如下。

东汉洛阳城二十四街推测图

给读者们造成误解对不起啦!​

接下来,咱们说说东汉洛阳城那雄伟壮丽的皇宫。

我们常说,中式建筑分为亭台楼阁,实际上,并没有人好好的给“亭台楼阁”分过类,以为就是小园林假山水里的小情小调。实际上,“亭”、“台”、“楼”、“阁”指的四种不同的建筑,各有讲究。

“亭”,咱们前面讲过,就是街亭那种,上面有顶,可以遮荫避雨,里面有座位,可供行人休息。大一些的亭子,周围有驿站、哨所、酒肆饭铺等设施,行人来到此处,都要“停一停”,所以“人”加“亭”就成了“停止”的“停”。

而“台”,即四方而高的建筑物,《尔雅·释宫》曰:四方而高者曰台,不必四方者曰观。多用来观察远处或高处的事物,如烽火台用来侦查敌情,灵台用来观测天象。汉代的台,一般有以下种用途:第一是科研、储存资料,比如前面说过的“天文台”灵台,还有专门用来藏书的兰台;第二是门台,即立在宫门口,瞭望之用,一般宫门口立两个台,台中间的缺口叫做“阙”,所以有时候台也叫“阙楼”;第三用来纪念功臣,比如挂二十八将画像的“云台”;还有就是皇帝登高远眺、观景玩乐所用的了,比如汉初的章台、汉末曹操建的铜雀台等。

东汉洛阳灵台复原图

​“楼”的概念,和现在倒没什么分别,层层叠叠摞在一起的房屋,汉朝时建筑水平已经比较发达,大街上随处可见二层三层的楼房,最高能到五层。比如负责市场管理的“市楼”,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工商局的机构,为了能看清整个市场的状况,建的十分高大,总共五层。由于上面挂着官府的旗子(工商局的门牌),所以老百姓叫做“旗亭”。

四川省广汉县出土东汉市楼画像砖

​“阁”,即建在台上之房屋,汉代左右的台,多以土砖或石砖磊砌,然后在上面建造房屋,以便风雨之时也能使用台。后世建筑技术越来越发达,已经不需要通过原始的堆土堆或石块来抬高建筑,直接造高楼就好了,“阁”也成了楼房最顶层的代名词,久而久之,“阁楼”便混为一谈了。

东汉皇宫大门,最重要的便是“台”和“阁”。但凡有城门的地方,当然需要瞭望台,卫兵不能毫无遮挡的站在瞭望台上,台上就要盖“阁”。门口一左一右立两个门台,中间就是“阙”,因此门台又叫“阙楼”,阙楼越高大,说明该城池防御越完善。后来建造高大的阙楼,成了国力威严的象征,军事作用反倒减弱了。这就像动物界的鹿角,最开始角大、枝杈多的容易获胜,后来两头雄鹿见面,不用打架,比一比谁的角更漂亮就好了,导致了鹿角的畸形进化。

汉幽州刺史冯焕阙遗迹

​尤其到了汉代,都城基本不遭受攻击,而皇宫里面,更是绝无受攻击的可能(或者说真的打到皇宫,再防御也没用了)。但是皇帝们仍然喜欢在皇宫门口建立高大的阙楼,完全作为威仪礼节性的建筑了。

​既然不用考虑军事作用,那就只想着怎么在阙上玩花就好了。于是汉阙上,有各种浮雕、壁画,阙顶的阁上,也有金人、铜像等,还有的把两个阙中间连起来,上面雕花或铸造铜像的,就形成了现代的牌坊。

仿汉阙的门楼

东汉洛阳皇宫,南宫北宫共有八个阙,每两个阙的名字相同。即按照“四象”命名的东方苍龙阙、西方白虎阙、南方朱雀阙、北方玄武阙。

朱雀阙是正门,而南宫作为皇帝上朝、办公的地方,故此阙尤为尊贵。一般阙都是单阙,而朱雀阙是三重阙,高大壮丽,在离皇宫四十多里外的偃师,都能看见朱雀阙与天相接。

可惜东汉洛阳城已经被烧毁,无法再一睹此阙原貌,我们只能根据典籍记载,和其它地方的遗迹,想象复原。

渠县汉阙

​好在汉代建阙成风,已然将其当做一种纪念性建筑物,遗迹遍布,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被称作石质“汉书”。

西汉长安建章宫的凤阙,是双重阙,即两座阙楼相连,一高一矮,左右各有一组。而且,建章宫凤阙上,真的有只凤!

根据东汉出土的壁画,可以看出,建章宫凤阙中间,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

东汉砖画:西汉长安建章宫凤阙

​据史料记载,这只凤乃铜凤,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记载:“北有圜阙,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凤阙也。” 晋潘岳《关中记》也说“建章宫圆阙,临北道,凤在上,故曰凤阙也。”

不过虽然建章宫凤阙遗址犹在,铜凤凰却荡然无存,是在战火中被毁呢?还是真的化为神凤,翱翔远去?

我们言归正传,继续说东汉朱雀阙。

既然朱雀阙为三重阙,排场上要超过凤阙,因此合理想象的话,朱雀阙上有可能也有一只铜朱雀。

且汉代人很喜欢用铜像装饰建筑物,如汉武帝时期的金人、汉光武帝时期的铜马、魏明帝时期的铜驼等。且曹操建“铜雀台”,传说因为发现地下冒金光,顺着冒光的地方往下挖,挖出一只铜雀,曹操认为是吉兆,建一座高台,将铜雀安置其上,铜雀台因此得名。

西汉鎏金铜马

​那么我们继续合理想象,这只铜雀,会是谁埋的呢?

曹操篡汉之心,蓄谋已久,只是自觉实力不足,活着的时候才没有真的篡位,但僭越之事已不少。何况当时洛阳城已被董卓焚毁,难保曹操没有偷偷把朱雀阙上的铜雀拆下来,藏在自己家里,等实力强大了,也建一座台,装上耀武扬威一番,象征即将取代汉家天下。

​后来,他的孙子魏明帝曹睿,大概学了爷爷这一手。重建洛阳皇宫时,把以前在长安的金人承露盘、钟簴、铜驼等,千里迢迢运到洛阳。把铜驼摆在阊阖门口,才有了汉魏洛阳城的铜驼大街,和唐代的铜驼陌。而且,为了显示比汉家更强大,曹睿还铸了三四丈高的铜龙、铜凤。

《军师联盟2虎啸龙吟》魏明帝曹睿

​​按照一代比一代排场来推,东汉朱雀阙既然是三重阙,那么上面的铜雀也小不了。而且,如果按史料记载,朱雀阙上不光有铜雀,有可能还是两个。

西晋崔豹所著《古今注·都邑》曰:“阙,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苍龙阙画苍龙,白虎阙画白虎,玄武阙画玄武,朱雀阙上有朱雀二枚。”

西晋离东汉并不远,而且即沿用的汉魏洛阳皇宫。虽然现在的皇宫,已是曹丕重建,但除了宫内建筑格局有所更改外,其他改动并不是很大。

从壁画来看,西汉建章宫凤阙,为双重阙,一只凤,为了压倒西汉,洛阳朱雀阙,就要建三重阙、两只朱雀?

东汉洛阳南宫朱雀阙想象复原图

​当然也有种说法,说建章宫上,本来也有两只凤,《三辅黄图·建章宫》说,“古歌云: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成,再鸣五谷熟。”

有人解释说,这里的“铜雀”就是凤凰。但从出土的壁画来看,建章宫只有一只凤凰,而且“一鸣五谷成,再鸣五谷熟”这样的说法,神话色彩过重,疑为东汉皇帝怕“违制”故意为自己造双铜雀找的借口。

何况,曹操建铜雀台时,总共建了三座高台:铜雀、金凤、冰井,合称“铜雀三台”。既有铜雀,何必要建金凤?如果曹操偷走朱雀阙的铜雀成立,且上面铜雀本身是一对的话,那就好解释了。而且,曹植在《铜雀台赋》中写道: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仿古复原的铜雀台

​其中“双阙”是否有暗指长安建章宫双重阙之意?以此来暗示刘汉天下将要为曹魏取得?那么下一句“连飞阁乎西城”大概指的是东汉洛阳宫中的复道了。

​而且,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发现铜雀台上已无铜雀,于是重新加高,铸了一只新的铜雀放上去。

那么,以前的铜雀哪里去了呢?有些史学家据此认为,铜雀台上本无铜雀,是之后石虎才铸的。假设曹操从朱雀阙偷铜雀成立,那么很有可能是曹丕重修洛阳宫的时候,把铜雀偷偷运了回去。

既然曹睿能干出把千里之外长安城里的铜驼运到洛阳这种事,那么把铜雀从洛阳、邺城两地运来运去,则省事的多。

至于“冰井台”,是冬天储存煤炭、夏天储存冰块的仓库。如果铜雀、金凤二台上各有一只铜雀或凤凰,冰井台自然不能只有深井冰,上面也要有些装饰。

那装饰是什么呢?还得从《铜雀台赋》中找答案: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这就很明显了,是玉龙。

当时认为“凤”为火之精,“龙”为水之灵,冰为水凝结,以“龙”来守护“冰井”是相当合适的。而且后世有以“玉龙”喻雪,应该和此事不无关系。如唐代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宋代张元《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等。

而且从崔豹的描述来看,苍龙、白虎、玄武三阙,上面有彩绘苍龙、白虎、玄武,艳丽纷呈。虽然没直接描写有铜像,谁知是不是被魏晋某些贪婪之徒,偷拆去装饰自己家庭园了呢?冰井台上那只玉龙,是不是就是从苍龙阙上拆下来的呢?

想想看,如果苍龙阙、白虎阙、玄武阙上,各有铜铸苍龙、白虎、玄武,那也是极其壮观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象星空:东方苍龙 南方朱雀 西方白虎 北方玄武星图
东汉·四灵纹胜
印面上有神兽在飞
一心愿君四季平安,四合如意|新年特辑
被董卓焚毁的洛阳城是如何重生的?它奠定了后世中国都城的规制
尘埃物语•洛阳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