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和国最早硬分币诞生记
硬分币隶属于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也是我国第一套流通金属硬币,同时也是我国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目前仍在发行流通的人民币。
在世界各国货币的流通领域中,辅币总额一般只占到流通货币总额的20%左右,而辅币的实际使用数量却要占到80%左右,因此,小面额辅币的使用频率很高。同时,由于纸钞小面额流通寿命相对比较短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金属币是充当辅币的首选。
生产小面额金属货币的背景
自从1948年成立起,受制于成本与工艺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还从未发行过硬币。出于国家经济战略的部署,从1951年起,央行就开始筹备发行面值为1分、2分、5分的第一套硬币。经过中央和相关领导研究、调研,沈阳拥有制造金属硬币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条件较为合适,便决定首先在沈阳生产一分币。
确立图案和模具的制作
万事开头难,首先要确定用什么图案。硬分币于1951年由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教授主持设计,当时设计纸币的同志对设计硬币图案没有经验,且不专业,经过筹备组反复研究与讨论,觉得国徽的图案比较庄重、合适, 遂拟定了三枚流通分币的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背面图案选取面值和麦穗的方案,以体现工农联盟的思想。该方案上报至国务院第六办公室,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批复同意。
周令钊
中年林徽因
为了得到国徽的原稿图案,设计团队拜访了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著名学者林徽因教授。林教授向团队推荐了国徽石膏模型的制作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高庄。高教授十分支持团队的工作,将其亲手制作的国徽原稿石膏模型交给了设计团队,经过对其进行浸腊等特殊工艺处理,然后以此为基础制作金属模具。为了确保两者分毫不差,团队成员甚至拿着放大镜一颗一颗地清数国徽上的麦穗颗粒,生怕与原模有误差。其间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整,模具终于得到国务院的认可。也就是如今人们看到的,图案样式正面中央为我国国徽,国徽上方为参照新华门两侧标语字体制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样;背面分别以汉文和阿拉伯文书以“伍分”、“壹分”及年号,周围为尾部交织的麦穗。
制造的材料和生产中的具体情况
1954年底试制铸模取得成功。中国人终于依靠自身的力量创作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组硬币原模,从此我国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原模雕刻技术人员。
解放初期,冶金工业不发达,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各种金属资源缺稀。纯铝币容易腐蚀,图纹容易磨损,流通时间不长。经过冶金部研究,决定采用掺有镁、铜的铝合金制造,解决了容易磨损、不耐腐蚀的问题。
一分币的生产解决以后,开始增加分币的生产品种,增加了二分币和五分币。由于生产硬币品种增加,产量、数量也相应地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中央决定请外国专家来帮助改进工艺。经过专家一年的帮助、指导,造币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1955年1月14日与4月2日,经过原国家印制管理局批准,1分与5分硬币分别于沈阳造币厂和上海造币厂正式投产。
上海造币厂生产铝分币时,由于设备陈旧,经常出现故障,有时机器一罢工就只能停产,工作条件也非常艰苦。为确保国徽图案花纹饱满清晰,在技术上也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我们的员工却毫无怨言,发扬革命精神,日夜不停坚持生产。1957年,新中国第一套硬币发行,上币员工为此所做贡献也随之铭刻青史,永远也不该被遗忘。
后记
硬分币的生产是根据国家经济的总体部署和货币发行的需求,硬分币生产不是连续的,生产的数量、品种每年不一,1965–1969年造币企业全面停产,80年代末,随着硬分币铸币成本日渐高涨,使用范围逐步缩小,1988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陆续停铸硬分币,随着纸质分币退出流通,其后根据银行流通结算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5年恢复1分硬分币的生产。
在今天的社会,小面额流通硬币已退出历史舞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铝制分币的铸造与发行作为新中国货币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新中国造币风雨历程的最好见证。半个多世纪以来,铝制分币在流通领域承担了辅币找零的职能,为中国经济良好有序的发展与货币流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造币厂的破茧重生(作者:黄振炳)
【老工厂故事】上海造币厂——苏州河畔的百年“金山”
梅花5角硬币这四枚最值钱 你手上有吗
人民币硬币发行60周年 已发行4套流通硬币、96个品种普通纪念币|纪念币|人民币|金银币
2009年世界硬币大奖揭晓
为什么要逐渐取消一元纸币?答案你绝对想不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