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威灵仙
 
 
威灵仙新用妙方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威灵仙20g,当归尾10g,牛膝15g,牛蒡子l0g。水煎服,日1剂。一般3~5剂收功。
  慢性咽炎、梅核气 威灵仙、全栝楼各20g,青蒿、茯苓、陈皮各15g,黄芩、枳壳各12g,浙贝母、竹茹、桃仁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日1剂。或威灵仙30g,水煎去渣,加醋、蜂蜜各10g,煮沸,分2次服,日1剂。
  急性龟头炎、阴囊湿疹 威灵仙60g,浓煎250ml,温洗患处,日2~3次。局部红疹、水疱、瘙痒、疼痛等症状一般可很快消失。
  呃逆 威灵仙30g,黑芝麻20g,蜂蜜30g,加水750ml,水煎30分钟,日1剂。
  跟骨骨刺、足跟痛 威灵仙50~100g,放入2000~2500ml的清水中,煮沸3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宜,加入陈醋50ml,浸泡患足l小时。每日1次,连用7~10天。也可取本品200g,煎汁300ml,熏洗患处,每次半小时,日1~2次,连用15天。
  胆结石 威灵仙60g,每日2次煎水内服;或威灵仙45g,海金砂(包)、郁金、金钱草各30g,柴胡、延胡索各15g,黄芩、枳壳、厚朴各10g。水煎服,日l剂。
  外伤性食道炎 威灵仙30g,绵白糖100g,开水浸泡或煎煮。晾微温时代茶频饮。日1剂。
  面神经麻痹 威灵仙、防风各30g,水煎服,日1剂。
  外伤性神经损伤 威灵仙20~50g,当归、红花各15g,地龙l0g,鸡血藤30g为基本方。上肢加姜黄、桑枝;肩胛胸脊部加葛根、桔梗、狗脊;腰部及下肢加续断、桑寄生、川牛膝;气虚加生黄芪;血瘀加乳香、没药;肢体屈伸不利、运动障碍明显加伸筋草。水煎服,日1剂。
  痔疮出血 威灵仙60g,芒硝30g,煎水熏洗、坐浴患处。日1~2次。
  虚寒胃痛 威灵仙30g,水煎去渣留汁,加入生鸡蛋2个,红糖适量,煮成蛋汤温服。日1剂。此外,本品还可治疗肝硬化、黄疸性肝炎、腮腺炎、输尿管结石、支气管炎等。
  头痛 属于偏头痛者,取威灵仙、白芍各15克,白芷白芥子、川芎、蜈蚣各10克;若是神经性头痛或三叉神经痛,用威灵仙、葛根、丹参各15克、全蝎10克、制马钱子6克,有较好止痛效果。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取威灵仙、炒莱菔子各12克,桃仁、地龙、沙参、桔梗、白前、荆芥、紫菀、陈皮各10克、甘草6克。
  食管癌 取威灵仙、鲜荷叶各30克,加食醋30毫升,煎汤饮用,对消除吞咽因难、痰涎壅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需说明的是,威灵仙有较强的走散力,气血亏虚者忌用。

种植

  1.选地与整地:选背阳、日照时间较短、土壤较深厚的地块,全垦,深耕耙细,起畦。
  2.播种方法
  (1)育苗移栽:春天用撒播法育苗,覆土不超过1厘米,然后用稻草盖畦面,在适温、适湿下,约半个月出苗。出苗后50—60天移栽定植。
  (2)根芽移栽:春天根芽未萌动前用刀切取根芽,然后直接移栽至大田。两种方法定植于大田的株行距为30厘米X40厘米,挖穴种植。种前穴内放足基肥。
  1.中耕除草:育苗期间,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所盖之稻草,当苗高3—5厘米时中耕除草1次,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再中耕除草l一2次。定植于大田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
  2.追肥: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施淡而少的人粪尿或其他氮肥,定植后施2次含磷的肥料或复合肥。
  3.修枝:为促进根系发展,适当剪去过密的藤条。

采收加工

  威灵仙以根入药。栽后2年,于秋季采挖根部,拣净杂质,除去茎叶,洗净泥土,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后晒干,置干燥处。

化学成分

  ①威灵仙的根含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甙、内酯、酚类、氨基酸。
  叶含内酯、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
  ②山蓼的叶含香豆精类0.82%、山柰酚等黄酮类0.23%及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不含有皂甙、鞣质或强心甙类。
  ③东北铁线莲的根含三萜皂甙: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A'、铁线莲甙B、铁线莲甙C。
  ④黄药子及其变种的根含皂甙、常春藤皂甙元。

药理作用

  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狭叶铁线莲(即山蓼)50%浸剂(1毫升/公斤)可使麻醉犬的血压下降,肾容积缩小,其煎剂药效仅及浸剂之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其浸剂的药效似比煎剂约大3~5倍。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②对平滑肌的影响 狭叶铁线莲煎剂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对大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亦有相似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作用不明显。
  ③抗利尿作用 狭叶铁线莲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这种作用,浸剂与煎剂大致相等;50%煎剂0.2毫升约相当于脑垂体后叶素0.1单位的抗利尿效果,且其作用时间似比脑垂体后叶素为长,此种作用也可能与血压下降、肾血管收缩有关。
  ④降血糖作用 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⑤其他作用 威灵仙(品种未鉴定)煎剂0.025克/10克(1/8的最小致死量)腹腔注射能轻度提高小鼠痛阀(热板法),故可能有镇痛效能。1:3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皮肤真菌有些抑制作用。华中威灵仙(白花藤,品种未鉴定)中提得的白花素(白头翁脑)有抑菌作用。另一种威灵仙的水提取物中也有原白头翁素,可能是抗菌成分。

炮制

  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酒灵仙:取威灵仙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放凉。
  (每威灵仙100斤,用黄酒12~15斤)

性味

  辛咸,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②《珍珠囊》:甘。
  ③《纲目》:味微辛咸。
  ④《本经逢原》:苦辛,温,小毒。

归经

  入膀胱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太阳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膀胱,兼入肠、胃等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
  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①《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②《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③《本草衍义》:治肠风。
  ④《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⑤《本经逢原》: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
  ⑥《南京民间药草》:鲜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烂敷脑门处一昼夜,见皮肤生泡即除去,治牙龈肿胀。
  ⑦《安徽药材》:捣敷眉心治白喉。
  ⑧《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宜忌

  本品辛散走窜,久服易伤正气,气血虚弱,无风寒湿邪者慎服。
  ①《海上集验方》:恶茶及面汤。
  ②《本草衍义》: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③《本草经疏》:凡病非风湿及阳盛火升,血虚有热,表虚有汗,痃疟口渴身热者,并忌用之。
  ④《本草汇言》:凡病血虚生风,或气虚生痰,脾虚不运,气留生湿、生痰、生饮者,咸宜禁之。

药方选录

  ①治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症: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普济方》)
  ②治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关节诸风,腰膝疼痛,伤寒头痛,鼻流清涕,皮肤风痒,瘰疬,痔疮,大小肠秘,妇人经闭:威灵仙洗焙为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汤下。(《海上集验方》)
  ③治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温酒服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孙兆·放杖丸)
  ④治腰脚疼痛久不瘥:威灵仙五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圣惠方》威灵仙散) 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⑤治脚气入腹,胀闷喘急:威灵仙末,每服二钱,酒下。痛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简便单方》)
  ⑥治疟疾:威灵仙,以酒一钟,水一钟,煎至一钟,临发温服。(《本草原始》)
  ⑦治噎塞膈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吐出宿痰。(《唐瑶经验方》)
  ⑧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为验。忌茶、面。(《纲目》)
  ⑨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重,用温洒调下。(《普济方》化铁散)
  ⑩治癖积:威灵仙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红绢袋盛一丸,同精猪肉四两煮烂。去药吃肉,以知为度。(《幼科指掌》威灵仙丸)
  ⑾治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经验良方》)
  ⑿治男妇气痛,不拘久近:威灵仙五两,生韭根二钱半,乌药五分,好酒一盏,鸡子一个。灰火煨一宿,五更视鸡子壳软为度。去渣温服,以干物压之,侧睡,向块边;渣再煎,次日服,觉刺痛,是其验也。(《摘元方》)
  ⒀治肠风病甚不瘥:咸灵仙(去土)、鸡冠花各二两。上二味,锉劈,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过,捣为末,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炙干,再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空心,陈米饮调下,午复更一服。(《圣济总录》灵仙散)
  ⒁治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外科精义》)
  ⒂治便毒:威灵仙、贝母、知母各-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如不散再服。(《痈疽神秘验方》威灵仙散)
  ⒃治破伤风病: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同捣烂,热酒冲服,汗出。(《卫生易简方》)
  ⒄治鸡鹅骨鲠:赤茎威灵仙五钱。井华水煎服。(《圣济总录》)
  ⒅治渚骨鲠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盏。水二钟,煎一钟,温服。(《纲目》)
  ⒆治牙痛:威灵仙、毛茛各等量。制法:鲜药洗净,捣烂取汁,1000毫升药汁加75%酒精10毫升,用以防腐。用法:用棉签沾药水擦痛牙处。注意不可多擦,以免起泡。(《全展选编·五官科》)

临床研究

  ①治疗腮腺炎: 取鲜威灵仙根洗净、切细、捣烂,每用1斤加米醋半斤,浸于玻璃瓶内,盖紧勿令泄气。3日后取出醋浸液,用棉签蘸涂患处,每2~3小时涂抹1次。治疗32例,除4例效果不明外,均于1~3天内症状消失。
  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将威灵仙根烘干研成细粉,每次取3钱与鸡蛋1个搅匀,用菜油或麻油煎后服用。每天3次,连服3天。忌牛肉,猪肉及酸辣。曾治疗15例,14例治愈。
  ③治疗丝虫病: 鲜威灵仙根1斤切碎,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取汁,再和入红糖1斤,白酒2两煎熬片刻。总药量在5天内分10次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小儿用量酌减。33例普查阳性病人,治疗后经1~2次复查,微丝蚴阴转者27例。据观察,疗效与药量,疗程有关。用药量不足1斤者,疗效较差;用二个疗程的有效率高于一个疗程。服药后未见严重反应,仅少数患者胃部有烧灼感,恶心,体温轻度升高等。
  ④治疗关节炎: 取威灵仙1斤切碎,和入白酒3斤,放入锅内隔水炖半小时取出,过滤后备用。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治疗15例,对改善症状有一定效果。
  ⑤治疗麦粒肿、结膜炎等: 先取2.5x2.5厘米的胶布一块,中央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于患眼对侧内关穴上(双眼患病则敷双侧),然后取威灵仙鲜叶捣烂,搓成小团,如黄豆大,置于小孔内,再覆盖一层胶布固定,并以拇指在敷药穴位上轻按半分钟,以加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一般约40分钟左右,局部有轻度辣感,即可将胶布和药去掉;经1天左右局部起一小水泡,须加以保护,以防感染。治疗麦粒肿12例,结膜炎6例,外伤性角膜溃疡1例,平均3天见效。
  ⑥治疗扁桃体炎: 取鲜威灵仙全草(或单用茎、叶)2两(干品减半),洗净煎汤服或当茶饮,每日1剂。观察247例,有效率达90%。或用鲜威灵仙叶捣烂绞汁,以棉条浸透塞鼻,对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及诸骨鲠喉,均有效果。用法:将消毒棉花捻成4~5厘米的长条,一端浸药汁塞入鼻孔(左痛塞左,右痛塞右),达上鼻道。约4~6分钟,患者即流泪、打喷嚏,至30分钟左右,症状即可显著减轻。如未愈,须隔4~6小时再重复治疗。
  ⑦治疗骨鲠: 取威灵仙1两,加水2碗,煎成1碗,慢慢咽下,在半至1小时内服完,一日内可咽服1~2剂。如骨鲠于食道者,酌情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诸骨鲠104例,服药后90例顺利消失,14例无效后改在喉镜或食道镜下取出骨鲠,有效率为85%左右。其中喉咽部骨鲠32例(均为鱼骨),服药1~3剂即顺利消失者27例;食道骨鲠72例(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均加用抗菌素,同时补液并禁食等,服药1~8剂后除8例无效外,其余经X线透视复查钡餐通过顺利,无1例产生并发症。据观察,治疗效果与异物大小、梗阻部位和异物插入软组织的深浅有关。
  从动物实验与临床结果看,威灵仙对骨鲠的作用,可能是:
  一: 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兴奋性增强,由节律收缩变成蠕动。
  二: 骨鲠后局部挛缩,应用威灵仙后,通过其抗组织胺作用,使局部松弛,蠕动改变,从而使骨易于松脱。食道上端为横纹肌,中下端为平滑肌,骨鲠于中下端者收效较好,可能与此有关。
  三: 威灵仙直接对骨无软化作用,但喉咽食道之分泌液带酸性,有助于其发挥疗效。
  但须指出,如服药四剂无效,应结合异物种类、梗阻部位,考虑采用手术取出,以免贻误病情。
  此外,有用威灵仙五钱,和入米醋适量,煎取药液缓缓咽服,治疗诸骨鲠亦有效果。

文献摘录

  ①《海上集验方》: 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疏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渴。人服此,四肢轻健,手足温暖,并得清凉。
  ②《纲目》: 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③《本草经疏》: 威灵仙,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腹内冷滞,多由于寒湿,心膈痰水,乃饮停于上、中二焦也,风能胜湿。湿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腰膝冷疼,亦缘湿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风除湿,病随去矣。其曰久积症瘕、痃癖、气块及折伤。则病于血分者多,气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于湿,施之恐亦无当,取节焉可也。
  ④《药品化义》: 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龟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
  ⑤《本草正义》: 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谓祛风,然惟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而性颇锐利,命名之义,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灵仙传》竟谓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云云,则人有误会矣。

中药化学成分

  威灵仙根含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及以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表常春藤皂甙元(epihede-ragenin)和齐墩果酸(oleanoic acid)为甙元的皂甙:威灵仙-23-O-阿拉伯糖皂甙(Cpo)、威灵仙单糖皂甙(CP1)、威灵仙二糖皂甙(CP2)、威灵仙三糖皂甙(CP3)、威灵仙三糖皂甙(CP4)、威灵仙三精皂甙(CP5)、威灵仙三糖皂甙(CP6)、威灵仙四糖皂甙(P7)、威灵仙四糖皂甙(CP8)、威灵仙五糖皂甙(CP9)、威灵仙五糖皂甙(CP10)、威灵仙-23-O-葡萄糖皂甙(CP2a)、威灵仙表二糖皂甙(CP3a)、威灵仙四糖皂甙(CP7a)、威灵仙四糖皂甙(CP8a)、威灵仙五糖皂甙(CP9a)、威灵仙五糖皂甙(CP10a)、威灵仙二糖皂甙(CP2b)、威灵仙二糖皂甙(CP3b)等。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1) 威灵仙根茎横长,呈圆柱状,长1.5-10cm,直径0.3-1.5cm,两侧及下方着生多数细根;表面淡棕黄色至棕褐色,皮部常脱裂而呈纤维状,节隆起,顶端常残留木质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根长圆柱形,稍扭曲,长7-20cm,直径0.1-0.3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细纵纹,有时皮部脱落而露出淡黄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宽,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气微,味微苦。 
  (2)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4cm,直径0.5-1cm。根较少,长4-20cm,直径0.1-0.2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断面木心圆形细小,占根直径的1/2以下。味咸。
  (3)辣蓼铁线莲根茎呈柱状,长1-11cm,直径0.5-2.5cm。根多数,细长密集如马尾状;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有多数明显的细皱纹;断面皮部白色,木心近圆形,较细小。味辛辣。 
  (4)毛柱铁线莲根茎及根与成灵仙相似,较难区别。味淡。 
  (5)柱果铁线莲根表面淡棕色,纵皱纹明显;断面角质样。昧淡。以条均匀、质坚硬、断面色灰白者为佳。 
  2.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1)威灵仙表皮细胞1列,排列紧密,外壁增厚显深棕色。外皮层细胞排列紧密;皮层宽广,细胞有明显的纹孔,含淀粉粒、草酸钙砂晶,有的细胞含挥发油;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韧皮部狭窄。初生木质部二原型,全部木化,导管直径较大,木纤维与木薄壁细胞壁较厚。根茎部及较老根的韧皮部可见少数木化的纤维及石细胞。 
  (2)棉团铁线莲老根及嫩根均无韧皮纤维。中柱较小,皮层较宽。 
  (3)辣蓼铁线莲嫩根韧皮部无或有极少纤维;老根韧皮部纤维较多。初生木质部为明显的二原型,导管孔大。 
  (4)毛柱铁线莲皮层中有多数木化的厚壁细胞散在。 
  (5)柱果铁线莲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有4个凹弧部,其外侧韧皮部中各有1大形的木化韧皮纤维束。导管分布于木质部外侧,排列成行。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水提取液(1:10),置试管内用力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沫。分别取提取液1ml放入两支试管内,一管加5%氢氧化钠2ml,另管加入5%盐酸2ml,振摇后,两管持续存在的泡沫高度相等。(检查三萜类皂甙)
  (2)将本品甲醇提取液(1:2)放入试管内,蒸去甲醇,加入醋酐1ml,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则两液交界处呈现红色环,最后变成蓝色。(检查三萜类)
  (3)取本品粗粉10g,加入苯200ml,放入锥形瓶内密闭,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苯至于,放冷,加入1%盐酸羟胺及10%氢氧化钾(1:1)混合液2ml,在室温放置10min,加入10%盐酸至pH3-4后,再加1%三氯化铁试液1-2ml,则产生红色沉淀。(内酯反应,检查白头翁素)
  (4)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50g,加水浸泡24h(30℃)后,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以氯仿萃取3次,氯仿与馏出液之比为1:10、1:20、1:20。萃取液在45-50℃减压回收氯仿至小体积,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头翁素对照品少许用氯仿溶解后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醚(4:1)展开19cm。喷0.5%2,4-二硝基苯肼试液后,于80℃烘干30min显色。上述5种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威灵仙的传说

  从前,江南一座大山上有座古寺,名叫威灵寺。寺里有个老和尚,治风湿痹病、骨渣子卡喉很出名。老和尚治病时,总是先焚香念咒,再将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喝。说来也怪,病人喝下香灰水,痛就好了。老和尚说,这是老佛爷施法救的。因此,他不但骗了不少香火钱,还得到了人们的信任。都说威灵寺的佛爷有求必应,老和尚是“赛神仙”。
  其实,老和尚那盛香灰的碗里放的不是一般的茶水,而是一种专治风湿痛、骨渣子卡喉的草药药汤。老和尚每天让一个小和尚在密室里煎这种药。这个小和尚每天除煎药外,还得烧火做饭,打扫院子等。但老和尚还经常打骂他。小和尚有气难出,便想了一个捉弄老和尚的办法。在煎药时,故意换上根本不能治病的野草。
  这天,有个猎人的儿子被兽骨卡住了喉。猎人抱着儿子来威灵寺找老和尚治病。可是,小孩喝了药汤毫不见效,兽骨渣仍横在喉里,憋得他脸色发青,哭不出声。老和尚一看,急得浑身冒汗,生怕当场出丑,便对猎人说:“你身上准不干净,冒犯了佛爷。去吧,佛爷不想救你孩子了!”
  当猎人抱着气息奄奄的儿子走出大殿时,小和尚端着一碗药汤从后门追上说:“佛爷不灵,吃我的药吧。”小孩喝下药汤,不一会儿,兽骨便化了。小孩得救了。猎人连声感谢。从此,老和尚的香灰水再也不能治病了。可求小和尚治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人们都说,威灵寺前门的香灰水不治病,后门的药汤倒治病。
  一天,有个患风湿的樵夫求药,他忘了走后门,直接跑到大殿上找小和尚。这时老和尚才恍然大悟,原来香灰水失灵的原因就出在小和尚身上。他气得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响。可当着樵夫的面,他又不便发作,急匆匆走出大殿,要找小和尚算账,谁知一没留神,失了足,从台阶上摔下来,跌死了。
  此后,这个小和尚就成了威灵寺的主持。他大面积种这种专治风湿和化骨渣子的草药。凡是到威灵寺求医的,小和尚都分文不取。由于这种草药出自威灵寺,治病又像仙草一样灵验,所以大家都叫它“威灵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威灵仙的作用功效
【中药释义】鱼刺鱼鲠卡喉急救药物:威灵仙,这个要收藏!
【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威灵仙
【发现本草】威灵仙在骨哽咽喉、足跟痛、结石症、风湿痹痛等方面应用广泛
中药知识必学:威灵仙
威灵仙(附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