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精选】老蔡与德新|高芳

老 蔡与德新

文|高芳

       记得村上有一个孤儿,姓蔡,叫德新。他父亲瓜菜代的时候饿死了,母亲走了。德新才十二岁,被自家大爷老蔡收养了。

      在我记忆中,德新的大爷背上总是背着一个粪筐,腰总是猫着,好象从未直起过。他没有房子,住在生产队大场的伺养场的两间小屋里,给生产队喂猪。德新家的房是东屋漏西屋也漏,就搬来和大爷一块儿住。粮食稀缺的年代,人挨饿,猪却吃得饱,人们割了青草晒干,粉碎成草面子,刨了红薯,好的切片,晒干了磨成红薯面人吃,次的煮熟了喂猪。红薯面窝头,通红锃亮。若年头干燥,晒的红薯干磨的面还好吃些,若赶上雨季,红薯干发了霉,磨成红薯面做成窝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面是定量供给,平日舍不得蒸馒头,爷俩也不会蒸馒头,便放点菜,将面调成面糊,溜成疙瘩汤吃。老蔡一边吃着,一边儿把面疙瘩拣到德新碗里。转眼到了年底,三十那天,家家户户包饺子。德新对大爷说:"咱也包饺子行不?"大爷说:“好哇。”于是割了一斤肉,剁了些白菜,和了面,爷俩忙活起来。包了一盖帘饺子,放到初一早上,煮着吃。

      初一一大早儿,爷俩便起来煮饺子,看到锅里冒热气儿了,将饺子下在锅里。哪知这饺子是水沸腾了才能下的,结果粘了一锅底,拿铲子一铲和,一锅片儿汤。爷儿俩煮熟了,盛出来凑和吃吧。一边儿吃着,德新一边儿说:"大爷,有肉的片儿汤比平常那疙瘩汤好吃多了!"老头儿笑笑,没言语。平常老头儿平日话不多,却很疼人,德新跟了他,他给德新缝缝补补,虽针线不咋地,但德新却没光着露着过。冬日的晚上,每晚在做熟了饭后,灶坑里煨上两块红薯,到睡觉前拿出来,捧在手里热乎乎,吃到肚里,也热乎乎。

      一晃德新十八岁了。长得个子高挑,眉眼清秀,倒也白净。老蔡的腰,却弯得更厉害了。那时我父亲在村上任村支书,乡里代培人才,父亲便推荐了德新。德新很认学,性格也随和,深得大家喜欢,便在乡里安排了工作,惹得我小舅眼气了好一阵子。

      后来德新调到保定去工作了,极少回来。老蔡也愈发衰老,胡子头发甚至眉毛都白了,他不再背那曾不离不弃的粪筐,倒背着手,缓慢地遛哒在场边的大道上。生产队解散后,他没猪可喂,依然住在场里的小土屋里,有人曾见冬日里寒冷时,他喝柴油御寒。说是喝了柴油全身都热乎。

      有一天,放羊的老头儿,因为下雪,去了老蔡住的小土屋,发现老蔡死在屋里,人都僵了,眼睁着,嘴张着,炕边儿上放着一个碗,顶鼻子的柴油味儿。不知这老蔡啥时候死的,他死时想说什么?不可知。

       我父亲给德新打了电话。德新当天竟没有来。父亲用大队的钱给老蔡买了衣裳棺裹,人早死了,总不能在炕上停着。出殡那天,德新回来了,开着辆黑色小轿车,还跟着他漂亮的媳妇,俩人衣着光鲜不说,手上都戴着个硕大的金戒指。人们当面儿叫他德新,回头就骂:"德行!"老蔡的灵堂,设在大队部门口儿。出殡时,德新打幡儿,德新的媳妇儿却不肯抱那衔食罐子。德新一手扛着招魂的幡儿,一手拿着用白布裹了的罐儿。也算是报了他大爷养育的恩了。他面无表情,往日让人觉得清秀略带书卷气的脸,忽然让人觉得面目可憎。葬了老蔡,"德行"就走了,都没进那曾住过的小屋看一眼。老蔡也没有遗产留给他继承。

       只是如今众人嘴里的"德行",不再是当年喝片儿汤的德新。

高芳,笔名镜中人,沧州市南皮县鲍官屯镇倪官屯人,热爱生活,钟爱文字,居蓝天黑土之间,写心里身外故事,作品散见于报纸及网络。

古城文化界

努力打造以纸刊,网站,微信平台三位一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创办宗旨“立足古城,放眼八方,推介精品,惠及万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廣慧||牛屋·“掌鞭”
为官做人处事要把握好“度”!
少年情事:兰老头儿喜欢我
《我的爷爷(下)》王建庄
张书亮‖北方乡村生活之一:正月那个里来……
谢永彬:我所经历的过年那些事-北方的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