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八大思考(之五)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

   一种现实社会观念总是和这个社会的历史相关联。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然而,中国在社会形态方面是封建社会最漫长的国家之一。于是,与古老、文明、辉煌相并存的是保守、落后和贫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物质的、有形的、外在的客体,固然按着社会自身的规律,发生着奇妙无穷的变化,但是,内在的、意识的、无形的主体观念却在顽固地抗争着、存在着、传递着。固然它也在随客观变化,悄悄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种退出却更艰难、更缓慢、需要更长的时间。
   家庭作为社会最微小的组织细胞,它不能独立于社会观念的笼罩之外,而家庭教育本身又算社会观念中的一支方面军。历史赋予我们的传统式的观念,也理所当然地在家庭教育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能量。这种观念的核心和本质,是把自己的子女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也就是说,只要作了父母,也就天然地拿到了,不是由政府,而是由上苍颁发的“家长任命书”,也就天经地义地具备了对自己子女的主宰权——充满感情的父母被象征专制的“家长”所取代。
   在封建社会,家庭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这种社会制度对人才的要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着个人、家庭、社会的顺序排列实施。问题在于不是让你求知求真,不是让你个性解放,不是让你全面发展,而是让你成为专制制度这台机器上一个顺从、听话的螺丝钉。这就是“修身”的基本要义。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至于这样会不会给民众带来福祉,促进社会发展,则绝不允许在没有统治者许可的情况下自己去创造,去开拓。个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彻底纳入统治者所允许的轨道之中。
  在这种制度下,家庭是这种制度的实施基地。根本不存在平等思想、民主作风,也不可能把家庭从那种环境和制度中分离出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律条,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家庭是专制制度的缩影。子女的所有成长都被规定得严严实实,包括怎么穿衣,如何吃饭,怎样与人谈话,如何打坐起立,硬是在人的接受教育的最佳时间,把子女培养成小大人。在这种家庭教育之下,子女完全失去了天真烂漫的自然状态,属于他们的权利被严重剥夺,进人到只会当应声虫,而无任何独立思考的牢笼。如果我们把家庭看作是皇帝专制的派出机构,那么,这个机构的主宰——家长,有权随意处置体罚子女,即便是处置错了,也不存在认错检讨的可能,完全按照私有财产的处置办法,甚至把自己的子女打得鬼哭狼嚎,外人也不能有任何干预。因为在这种观念看来,这纯粹是自己家里的私事,以至发展到子女的读书、做事、婚嫁,都必须绝对服从,不得有丝毫的叛逆和反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既然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像私有财产一样,用自己的威望主宰子女的一切,而这种威望又常常来自于子女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必要时再施以压力。这实际上是虚假威信。由此,子女也就根本不存在个人的自尊和权力,只有顺从服贴的义务。鲁迅曾说中国封建性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杀子文化”,人木三分地说明了封建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本质。
  随着社会变革,家庭教育的观念一步一步地有所好转,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父母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的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父母管束子女的基本前提,依然是子女属于个人私有财产。管不管,怎么管,管成什么样,完全属于自个儿家里的私事。至于子女的品质、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则是第二位、第三位的排列。父母心里有着一种子女金榜题名,自己得到回报的梦想,最终目标是,子女的成功可以使自己获得精神和物质的满足。
  当然,父母的这种程度不同的带有封建色彩的教育观念,有着一定的精神和环境支撑。国家法律管辖的只是这种观念支配下的极端个案,左邻右舍在父母错误管教甚至施以暴力,子女嘶叫哭喊的情况下视而不见,整个生活的氛围是管教子女无论如何不合理也是人家自个儿家中的私事。报刊媒体除了曝光那些有着刺激味道的血淋淋的家庭暴力以招徕读者,极少刊登、研讨、指责那些出于封建观念的错误言行。特别是在对待那种对得起列祖列宗、光宗耀祖、个人脸面等极具封建色彩的指导思想下所实施的对子女管教的方法,人们几乎处于一种麻木状态。
  惟独让人可以理解的是父母对子女成长发展的投资太大,以至于有的父母说他对子女的投入是“父母义务教育”。然而,稍经片刻思考,就不难看到,父母们所以非常安心于封建色彩教育方法,正是因为父母承担了沉重的经济投入,就是企盼着子女用逆来顺受,刻苦读书的理想成果,向父母做出满意的回报。这正是封建教育意识的经济支撑。
  于是,感情投入被弱化了,最基本的感情成本诸如平等、自由、尊重之类却被经济投资所取代。这两者之间一重一轻,正好培育出父母的威严和霸气。与子女不平等,   父母有权向子女施压,达不到理想的分数线就要经受冷战、喝斥;对子女不尊重,父母可以跟踪侦探子女行踪,可以偷看子女日记,并作为证据与子女摊牌;严重者可以随意限制子女人身自由。总之,父母的权威不容挑战,不可动摇,不能有任何伤害,而能够作牺牲的,也只有子女的成长:个性被磨光,创造力变得萎缩,孩子气不存在,处人处世没有了棱角和锐气。
  现代社会里,封建社会的清规戒律自然不复存在,但那种观念却绝不会因为社会的变化发展,轻易退出人们的大脑。世代相传的结果,给了这种观念以充分的空间,或专制家庭,或家庭的专制,都在竭力地表现着它的生命力。无数事例表明,“子女私有”属于陈腐观念的“总部”,它散发的信息,在引导着子女学习、管教、衣着、婚、恋就业、谈吐、动作等最全面、最细腻地遵循着陈旧的理念,而与现代观念格格不入。这也就有力地表现着,在家庭教育中,子女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精神氛围和思想压力。
   首先使子女失去了平等和自由。父母的决定权一次次地吞噬着子女的权利。如果说父母、家庭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的话,子女则是弱势群体的弱者。她们的最基本的权力被剥夺,就意味着平等、自由与他们几乎无缘。属于培养自立能力的权力,被父母、爷奶们的辛劳所剥夺;属于子女正常性的戏耍玩乐权力,被家庭作业所剥夺;属于一年两度的休养生息的假期时间,被父母爱心之手推进的各类补习班所剥夺;进入自主自立年龄后的感情交往,被父辈祖辈的关爱所剥夺。而且在这种剥夺的过程中,父母往往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软硬兼施,不达目的,不易罢休,而且,还要用亲情、呵护、至爱去进行包装。轻者说教谈心,重者训斥打骂,甚者施以家庭暴力,直至将子女推向国际组织予以保护的被虐待儿童的行列。子女只能有听话的义务,没有本质上的自由,只有接受的义务,没有作为少年儿童应有的自由,刻苦读书,服贴温顺,考试高分,安分守己,用自我折磨和心理压抑去适应父母的权力。
  同时,又使子女失去了自尊和自立。“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封建观念,使不少父母为孩子制造出一种只接受服务,只准备挨训的家庭教育氛围。甚至很多父母并不公开承认自己打骂孩子的经历,具有童真的子女们却毫不掩饰地揭露在家庭被父母打骂的事实真相。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父母已经够“尊重”子女的了,公开检查任何已经藏匿的日记信件的事例并不少见,同时配合着某种体罚与指责。在客人在前、同学在场、老师在座的场合中,用并不和气的口吻训斥子女的事件多有发生。违背子女意愿强制性地让子女去学习他根本没有兴趣和不愿意学习的技能,把子女推进父母理想的“实验车间”的现象更为普遍。按着子女的头让其从事一件父母心理能够满足的事情,在不少家庭屡见不鲜,所有这一切,都使子女没有了体面自尊,没有了让子女去实践健康成长权力的基本条件。这种父母管教子女权力不断膨胀的作法,几乎是在同步地制造着生活上的“小皇帝”和人格上的“小奴隶”,既加大了子女对父母不该有的一种依赖,又剥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活权力。
  还有,这种观念使子女失去了自强和创新。从封建社会遗传下来的文化,深深根植于民众的血液里,父母对子女至爱如命的生活中,始终拒绝着子女对父母思维的任何挑战和质疑,使尊重先辈犹如我们对神灵的膜拜,循蹈先辈们创造的经验,好似教徒对经典的虔诚,对传统模式的信赖完全可以做到不存任何疑问,而对凡是碰撞、怀疑和反对长辈、长辈们的经验,以及祖先们为我们创造的生活模式的任何言行,都会被指责为叛逆。家庭教育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展开和进行的。在这种教育中,个性遭遇遏制,创造难免坎坷,自强、奋斗、拼搏、图新的意识一般都要被悄悄扼杀,整个精神世界的独立性,在实际上被摧垮,最终父母们获得的是子女们的乖巧,听话,像个小猫小狗小绵羊,期望值急转直下,所有亲情变成了难以抚平的遗憾、叹息和憎恨。
  总之,陈腐的观念已经成为家庭教育革新与发展的障碍,最大最重的受害者无疑是子女。严峻的现实是时代并不因为我们观念的陈旧而停止前进的步伐,社会的发展呼唤着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因此,认识时代,展望未来,把握从80年代就兴起的世界性的高科技革新,将把我们带进一个何样的时代,就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课题。
  人类社会正处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可以这样表述:
  计算机不断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通讯产业的迅猛发展,通讯和计算机的技术数字化趋势明显。
  全球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整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至出现许多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
  社会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模式个陛化,生产工艺智能化,市场贸易电子化,我们生存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充满着活力。
  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善于合作,观念新颖,实际操作能力突出,已经成为新时期对时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面对这种激烈奋进的时代,惟一的发展希望,在于对新型人才的拥有。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知识经济的属性是知识与经济的结合,经济增长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它要求教育发展的方向只能是培养有眼光和能力的人才。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且是不间断的创新。因为科技转化为商品的生命周期愈来愈短,创新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用以弥补资源与资本的不足。它又要求教育的立足点是用创新
的观念去培养创新的人才。
  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科技与经济全球化。它的组织特征是网络式结构。它还要求人才培养的终结点是具备世界眼光,善于合作与交流,既能单打独斗,又能融进团队,还要能够竞争的人才。
  于是,一个图案诞生了:教育是这个图案的核心点,创新的观念是从这个点发出的辐射线,而人才决定着知识经济的层面和状态。这个图案的说明词应该是: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知识是经济发展的资本,知识是科技创新的前提,知识是经济运作的杠杆。而这一切都通过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更新观念,尤其是创造性观念。放宽空间——特别要走出子女私有的怪圈,真正的社会的人才才能被培养出来。用现代的教育观念去统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才能与社会同步实现现代化。
   需要在观念上革命的内容很多,然而,最根本的依然是解决子女私有的问题。
   子女是人,既是家庭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最终将走向社会。子女的未来,更多的是适应社会,而不仅仅是适应家庭,适应父母。子女未成年之前对父母依赖是为今后脱离这种依赖做准备,并不意味着子女归父母私有。父母对子女所拥有的监护权,绝对不意味着带有任何随意性的主宰。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成长规律,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人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人从自然属性转化为社会属性的过程,必须遵循家庭教育规律。任何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不仅会引发错误的教育方法,而且也违背这三大规律。
  因此,要尊重子女的人格与自尊,要给他们以应有的自由与平等,要培养子女的个性与特征,要创造相对的空间和理解。这样,把子女培养成有高尚的人格,有坚毅的个性,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有胆识,有气度,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品性,有收集信息和处理、使用信息的本领,善于应变与敢于坚持原则的能力,就成为新的目标。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以及实施过程,都必须以此为中心展开,而新的家庭教育观念是这一目标的前提。没有这种前提,一切都是空谈。
  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每一个父母面前:一边是未来全新的、快节奏的、以高科技为先导和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一边是我们不少家庭落后的、陈旧的、不同程度带有封建色彩的教育观念。这两个方面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它们的碰撞不仅可以制造人间家庭悲喜剧,而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人才培养的层面降低,速度减缓,质量下降。彻底地下大功夫促使家庭摒弃旧的观念,树立起新的与未来社会需求相吻合或相接近的崭新观念,就成为家庭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关乎子女与社会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能让孩子吃一点苦--溺爱型父母的教子方法(5)
家庭教养方式关乎青少年犯罪
【父母必读】父母教育观念的误区
孤烟直: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4)
三段话,帮你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惑!
又一起弑母血案引发舆论热议青少年教育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