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
 敷香港脚方
    治香港脚肿痛。 芥菜子白芷(等分) 上为末,姜汁和敷痛处。 
    芜荑散
    治大人小儿蛔咬心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此蛔 心痛也,宜此主之。 芜荑雷丸(各半两)干漆(捶碎,炒大烟尽,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温水七分钟调和服,不拘时,甚者不过三服。小儿每服五分。 《直指》
    芜荑散
    取诸虫。 鸡心槟榔芜荑(各三钱)木香(一钱) 上为末,作一服,先以酸石榴根煎汤,俟五更时,乃嚼炙肉引虫头向上,然后以石榴根 汤调药温服,虫自软困而下。 
    榧子煎
    治寸白虫,化为水。 细榧子(四十九枚,去壳) 以砂糖水半盏,用砂锅煮干,熟食之,每月上旬平旦空心服七枚,七日服尽,虫化为水 ,永瘥。一方以百枚食尽佳;不能食者,尽五十枚。经宿,虫消自下。并治三虫,神效方也。 
    圣效方
    治寸白虫神效。 槟榔(半两)南木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浓米饮调下。须五更空心,先嚼炙肉,只咽汁下咽,吐其肉,随 即服药,辰巳间当虫下,尽去病根,此方简易屡验。 (仲景)
    乌梅丸
    治胃寒吐蛔、蛔厥等证。 乌梅(三十个)人参黄柏(炙)细辛附子(炮)桂枝(各六钱)黄连(炒,一两六钱)干 姜(一两)当归(酒浸)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各四钱,《撮要》作各四两) 上研末,先将乌梅用酒蒸烂捣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日三服。忌生 冷滑物。或用理中汤下。成无己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肺气。脾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于内,以辛润之;当归、桂、椒、细辛之辛, 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 柏之苦以安蛔。 《济生》
    乌梅丸
    方在固阵。治大便下血。 
    神授散
    方在因阵。治传尸痨虫。 《宝鉴》
    川楝散
    治诸疝、小肠气。 木香小茴香(盐炒,各一两)川楝子(一两,用巴豆十五粒打破,同炒黄,去巴豆不用) 上为末。空心酒下二钱。 
    荔核散
    治疝气阴核肿大,痛不可忍。 大茴香(炒)沉香木香青盐食盐(各一钱)川楝肉小茴香(各二钱)荔枝核(十四枚, 用新者,烧焦裂) 上为细末。每三钱,食前热酒调服。 《经验》
    苍术散
    治下元虚损,偏坠,肾茎痛楚。 真茅山苍术(六斤,分六制,一斤用老米泔水浸二日夜;一斤酒浸二日,切片晒干;一斤 用斗子青盐半斤,同炒黄色,不用盐;一斤用小茴香四两,同炒黄色,去茴香不用;一斤用 大茴香四两,同炒如前;一斤用桑椹二斤,取汁拌制,晒干)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酒下。 《宝鉴》
    天台乌药散
    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 乌药木香茴香(炒)良姜(炒)青皮(各半两)槟榔(二个)川楝子(十个)巴豆(七十粒) 上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加麸炒黑,去麸及巴豆不用,其余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温 酒下,甚者姜酒下。 《百选》
    桃仁膏
    治气血凝滞,疝气,膀胱小肠气,痛不可忍。 桃仁(炒,去皮尖)大茴香(炒)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白二寸煨熟,蘸药细嚼,空心热酒下。 《局方》
    守效丸
    治疝不痛者之要药。 苍术南星白芷川芎山楂半夏枳实(一云橘核) 上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盐汤下。有寒,加茱萸;有热,加 山栀子;又或加青皮、荔枝核。 
    来复丹
    治伏暑泄泻,里寒外热,其效如神,及治诸腹痛疝气,小儿惊风。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入瓷盘内,用微火炒,以柳枝搅结砂子,火不可大,恐伤药力 ;再研极细,名二气末)舶上硫黄(一两)五灵脂(澄去砂)橘红青皮(各二两,一作各二钱) 太阴玄精石(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伏暑闷乱,紫苏汤下。大人疝气 诸痛,悉宜服之。小儿惊风欲绝,研碎,米汤下。 《卫生》
    润肠汤
    治大便燥结不通。 生地黄生甘草熟地黄当归尾大黄(煨,各五钱)桃仁麻子仁(各一钱)红花(五分) 上用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 
    通幽汤
    治大便燥结坚黑,腹痛。 熟地生地归梢红花桃仁泥大黄(各一钱)升麻(二分) 水一钟半,煎服。古方加麻仁、甘草,即名润燥汤。 (东垣)
    导滞通幽汤
    治幽门不通,气不升降,大便闭塞。凡脾胃初受热中,多有此证, 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升麻梢桃仁泥归身(各一钱)炙甘草红花(各三分)熟地生地(各五分) 水二钟,煎一钟,调槟榔末五分,稍热服。 (河间)
    浓朴汤
    治大便气秘不通,不能饮食,小便清利者,谓之虚秘,此汤主之。盖实 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 浓朴(一钱半)白术(二钱)半夏枳壳陈皮甘草(各一钱) 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三枚,煎八分,食远服。如不通,加大黄一钱。 《会编》
    皂角散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经三、五日者。 大皂角(烧存性) 上为末。米汤调下。又以猪脂一两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宜以八正散加槟榔、枳壳 、朴硝、桃仁、灯心、茶叶煎服。 《良方》
    三仁丸
    治大肠有热,津液竭燥,大便涩。 柏子仁松子仁火麻仁(各一两) 上研匀,用黄蜡半两溶化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未快,加数服之。 
    脾约丸
    方在攻阵。通大便秘结。 (东垣)
    润肠丸
    治胃中伏火,大便秘涩不通,不思饮食,或风结血秘,皆须润燥和血疏 风,则自通矣。 归梢大黄(煨)羌活(各五钱)麻仁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上以二仁另研为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一方有皂角仁、秦艽各五钱。 《济生》
    苁蓉润肠丸
    治发汗利小便,致亡津液,大腑秘结,老人虚人宜服。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沉香(一两,另研) 上为末,取麻子仁捣烂,和水取汁打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 
    益血润肠丸
    治老人大便燥结。 熟地黄(六两)杏仁(炒,去皮尖)麻仁(各三两,以上三味同杵膏)枳壳(麸炒)橘红(各 二两)肉苁蓉(酒洗去甲)阿胶(炒,各一两)苏子荆芥(各一两)当归(三两) 上以后七味为末,同前三味膏和杵千余下,仍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 心白汤或酒下。 
    搜风顺气丸
    治痔漏风热闭结,老人燥秘等证。 车前子(两半)大麻子(微炒,二钱)大黄(五钱,半生半熟)牛膝(酒浸)郁李仁菟丝子 (酒浸)枳壳山药(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圣惠》
    搜风顺气丸
    治风气香港脚,凡老人小儿血热风热而大便秘结者宜服。 车前子(两半)大麻仁(微炒,去壳)郁李仁(炮,去皮)菟丝子(酒浸煮)牛膝(酒浸 一宿)干山药(各一两)白槟榔(一两)枳壳(麸炒)防风独活(各八钱)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炼蜜丸,小豆大。茶酒汤任下,早晚各一服。 
    地髓汤
    治死血作淋,痛不可忍,及五淋小便不通,茎中痛甚欲死。一名牛膝膏,又名苦杖散。 牛膝(不拘多少) 或用一两捶碎。以水二钟,煎浓汁一钟,去渣,日三服。又法入麝香少许,空心服。或 单以酒煎亦可。 
    牛膝膏
    治死血作淋。 桃仁(去皮尖)归尾(酒洗,各一两)生地黄(酒洗)赤芍药(各两半)川芎(五钱)牛膝( 去芦,四两,酒浸一宿) 上咀。用好水十钟,炭火慢煎至二钟,入麝香少许,分四次空心服。如夏月, 须用冷水换浸之,则不坏。 《经验》
    琥珀散
    治老人虚人小便不通,淋涩。 琥珀(为末)人参(煎汤) 空心,以人参汤调服琥珀末一钱。 
    导赤散
    方在寒阵。利小肠热涩。 万全
    木通汤
    治小便难而黄。 木通赤茯苓车前叶滑石(各二钱)瞿麦(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前服。 
    葱白汤
    治小便卒暴不通,小腹胀急,气上冲心,闷绝欲死。此由暴气乘膀胱,或因惊 忧气无所伸,冲逆胞系,郁闭不流。 陈皮(三两)葵子(一两)葱白(三茎) 上咀。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云每服五钱,葱白三茎,水煎服。 (东垣)
    清肺饮子
    治渴而小便不利,邪热在上焦气分也。 茯苓猪苓泽泻(各一钱半)车前子琥珀木通瞿麦蓄(各一钱)通草 灯心(各五分) 水二钟,煎一钟,食远服。 
    半夏丸
    治湿痰流注、白浊,神效。 半夏(制)猪苓(等分) 上为末,神曲糊丸服。按∶此方与《本事》猪苓丸同意,详固阵。 《良方》
    醍醐膏
    治消渴。 白砂蜜(五斤)砂仁(为末,半两)乌梅(一斤,捶碎。用水四大碗,煎一碗,去渣) 上入砂锅,慢火熬赤色成膏,取下放冷,加白檀细末三钱,麝香一字,搅匀,以瓷器收 贮密封。冬月沸汤调服,夏月凉水亦可。 
    无择养荣汤
    治五疸虚弱,脚软心悸,口淡耳鸣,微发寒热,气急,小便白浊,当作虚劳治之。 人参黄白术当归甘草(炙)桂心陈皮(各一两)白芍药(三两)生地黄茯苓 (各五钱)五味子远志(各三钱) 上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食前服。 《纲目》
    绿矾丸
    治黄胖。 绿矾(六两,以米醋于铁杓内炒七次,干为度,放地上出火气)南星(炒黄色)神曲(一两, 炒黄色)大皂角(一斤,铁锅水煮烂,揉出声,胶净汁入锅,入枣肉再熬成胶和药)红枣 (六两,蒸,去皮核,入皂角汁纳熬胶) 上前三味为细末,以皂角枣胶捣丸,桐子大。每服五丸,清晨下床时用姜汤下,夜卧上 床时再服五丸。忌油腻煎炒。如身上发红斑,急煎枣汤解之自愈。 《简易》
    济众方
    治心气不宁,怔忡惊悸,清上膈风热痰饮。 白石英朱砂(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金银汤调下。 
    抱胆丸
    治男妇一切癫痫风狂,或因惊恐畏怖所致,及妇人产后惊气入心,并室女经脉 通时惊邪蕴结,气实上盛者,累效。 水银(二两)黑铅(一两半)朱砂(细研)乳香(细研,各一两) 上将黑铅入铫子内溶化,下水银结成砂子,次下朱砂、乳香,乘热用柳木槌研匀,丸鸡 豆子大。每服一丸,空心井花水吞下。病者得睡,切莫惊动,觉来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灵苑辰砂散
    治风痰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 ,疾发仆地,吐沫戴眼,魂魄不守。 辰砂(光明佳者,二两)枣仁(微炒)乳香(明者,各半两) 上为细末。先令病患随量恣饮沉醉,但勿令吐,居静室中,将前药都作一服,用温酒一 钟调匀,令顿饮之。如量浅者,但随量取醉。服药讫,便令安卧,病浅者半日至一日,病深 者卧三两日,只令家人潜伺之,察其鼻息匀调,切勿唤觉,亦不可惊触使觉,必待其自醒, 即神魂定矣。万一惊寤,则不可复治。吴正肃公少时心病,服此一剂,五日方寤,遂瘥。 
    归神丹
    治五痫诸风,痰壅惊悸,神不守舍。 人参当归枣仁白茯苓(各二两)朱砂(大块者)琥珀远志(姜汤制)龙齿(各一两) 金箔银箔(各二十片)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麦门冬汤下。 《得效》
    宁志丸
    治心风癫痫,服此一料,其病顿减。 朱砂(佳者,一两)人参白茯苓当归石菖蒲乳香(另研)枣仁(浸去皮,取仁炒 香熟,各五钱) 上将朱砂用熟绢一小片包裹线扎,以猪心一枚,竹刀切开,纸拭去血,入朱砂 包定,再用线缚外,以竹箬重裹,麻皮扎紧,用无灰酒二升同入砂罐煮,酒尽,取出朱砂另 研;将猪心用竹刀细切,砂盆内研烂,拌入药末,再加煮熟净枣肉四两捣,桐子大,留少朱 砂为衣。每服五、七十丸,人参汤下。 
    人参琥珀丸
    治癫痫。 人参琥珀(另研)茯神白茯苓石菖蒲(小者)远志(酒浸,各半两)乳香(另研) 朱砂(水飞)枣仁(温酒浸半日,去壳,纸上炒香,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温酒送下,日再服。如不能饮者,枣 汤下。此可常服。 《集验》
    秘方半夏丸
    治心风癫狂。张德明传,其内人失心狂数年,服此药而愈,后再 作,服人参琥珀丸而安。 半夏(一两,用生姜汁煮三、五十沸,取出切作块,更煮令熟,焙干为末)麝香(一钱,研) 水银(半两)生薄荷(一大握,用水银研如泥) 上药同薄荷泥更研千百下,丸如芥子。每服十五丸,金银汤临卧服,三日再服。 
    神应丹
    治诸痫。 辰砂(佳者,不拘多少) 上研细,猪心血和匀,以蒸饼裹剂蒸熟,就热取出,丸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 食后临卧服。 (杨氏)
    五痫神应丸
    治癫痫潮发,不问新久。 白附子(炮,半两)半夏(二两,汤洗)南星(姜制)乌蛇(酒浸)白矾(生,各一两)全蝎 (炒,二钱)蜈蚣(半条)白僵蚕(炒,一两半)麝香(三字,研)皂角(二两,捶碎,用水半升揉汁 去渣,同白矾一处熬干为度,研)朱砂(飞,二钱半)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食后送下。 《局方》
    牛黄清心丸
    治心志不定,神气不宁,惊恐癫狂,语言谵妄,虚烦少睡,甚至 弃衣登高,逾垣上屋,或小儿风痰上壅,抽搐发热,或急惊痰盛发搐,目反口噤,烦躁等证。 牛黄(一两,二钱)白术麦门冬枯黄芩(各两半)人参神曲蒲黄(炒,各二两半)山药 (七两)炙甘草(五两)杏仁(去皮尖,炒黄色。另研)桔梗(各二两二钱)大豆黄卷(微炒)当 归肉桂(各一两七钱)阿胶白蔹(各七钱半)白茯苓(一两二钱)川芎防风麝香冰片(各 五钱)羚羊角(镑,一两)犀角(镑,二两)雄黄(八钱,飞)干姜(炮,七钱)大枣(百枚,蒸熟去 皮,研膏)金箔(一千四百张,内四百为衣) 上另研为末,炼蜜与枣杵匀,每两作十丸,用金箔为衣。每服一丸,温水化下。 《医统》
    牛黄丸
    治癫狂风痫心风,神不守舍,时发无常,仆地吐涎,不自知觉。 牛黄珍珠麝香(各五分)朱砂龙齿(各另研)犀角琥珀(各二钱)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人参茯苓(各四钱)水银(五分)防风黄芩知母龙胆草石菖蒲白芍 药全蝎甘草(各五钱)蜂房(三钱)金箔银箔(各七十片) 上为末,共和匀,炼蜜和捣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临卧新竹叶汤下。 (万氏)
    牛黄清心丸
    方在小儿。治心热神昏。 (钱氏)
    牛黄丸
    方在小儿。治小儿痰涎风痫。 《杂着》
    牛黄丸
    方在小儿。治小儿惊痫,痰涎壅盛。 
    三味牛黄丸
    方在小儿。治小儿惊热疳积。 
    苏合香丸
    治中气,或卒暴气逆心痛,鬼魅恶气等证。 麝香沉香丁香白檀香香附荜拨白术诃子(煨去皮)朱砂(水飞)青木香 乌犀角(各二两)熏陆香龙脑(各一两)安息香(二两,另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苏合油 (二两,入安息香膏内) 上为细末,用安息香膏并炼蜜,每两作十丸,熔黄蜡包裹为善。每用温水化服一丸。或 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丸。 
    龙脑鸡苏丸
    治上焦之火,除烦解劳,安吐血衄血,清五脏虚烦,神志不定,上而酒毒 膈热消渴,下而血滞五淋血崩等疾。 麦冬(四两)甘草(一两半)龙脑薄荷叶(一斤)阿胶(炒)人参(各二两)黄(炙,一两)生 地(六两,另为末)木通银柴胡(各二两,此二味用沸汤浸一日夜,绞取汁) 上用好白蜜二斤,先煎一两沸,却入地黄末,不住手搅,徐加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 膏,然后加前诸药末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随证用引送下。如室女虚劳,寒热潮作 ,用人参柴胡汤下。一方如前,有黄连一两。 
    九还金液丹
    方在小儿。 治男妇小儿中风惊风,痰盛气急。 《良方》
    香橘汤
    治七情内伤,胸膈不快,腹胁胀痛。 香附(炒)半夏(制)橘红(各三钱)甘草(炙,一钱) 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良方》
    分气紫苏饮
    治腹胁疼痛,气促喘息。 苏叶桔梗(去芦)桑白皮草果仁大腹皮白茯苓陈皮炙甘草(各一钱半) 水一钟半,生姜三片,入盐少许,煎八分,食前服。 《本事》
    枳实散
    治男子两胁疼痛。 枳实(一两)白芍药(炒)雀脑芎人参(各半两) 上为细末。姜枣汤调服二钱,酒亦可,食前,日三服 《济生》
    推气散
    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片姜黄枳壳(麸炒)桂心(各五钱)甘草(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食远调服。 
    白术丸
    治息积病,胁下满闷,喘息不安,呼吸引痛,不可针炙,宜导引,服此药。 白术(炒)枳实(麸炒)官桂各一两半)人参(二两)陈皮桔梗(醋炒)炙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温酒送下,日三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氏锦囊秘录》
【普济方】卷二百十八 诸虚门 补虚益气附论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卷三百四十
《证治准绳·幼科》_痫
华佗疗病常用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