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热下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证型

男科王传航教授

中日医院男科主任

上热下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证型,患者常常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很难受。对于医生来说,治疗也很麻烦,给予泻法会加重下寒,给予温补法会加重上热。上热下寒不是单纯地热,也不是单纯的寒,到底是什么导致上热下寒?日常生活中又应该怎么调护呢?

上热下寒归于“气不畅”

现在很多人的病证表现再也不是单纯地“热”或者单纯地“寒”,很多情况下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这是由于当今美食的潮流,诸如冷饮、火锅、烧烤等,是极热、极冷、极辣,容易损伤中焦。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上焦有热,下焦有寒,中焦气机不畅,无法交通寒热,寒热互阻,就会导致上热下寒的产生。但总以下焦虚寒为本,上焦燥热为标。因此在调补上热下寒的时候本在于温补下焦、引火归元,标在于泻热,关键在于梳理气机。

上热下寒的调理

乌梅丸为治疗寒热错杂,阴阳失调、上热下寒的厥阴病主方。原方乌梅配伍人参、当归酸甘化阴,可增加养阴柔肝之力,以发挥肝疏泄气机的功能。附子,辛甘大热,入脾、肾经,能补命门衰败之火,助阳散寒。细辛,归肺、肾经,能温肾,同时可“辛温畅肝”。蜀椒,辛温而下行,暖水土而温中下。干姜能温中回阳。桂枝,温经通阳。黄连,归心、肝、胃、大肠经,清心退热、泻火除烦。黄柏,入肝、脾经,可清热泻火解毒。乌梅配伍黄连、黄柏酸苦合而泄热,以免过用辛温而化火伤阴。乌梅丸既温中下焦之阳,还泻上焦之热,同时还条畅气机,是治疗上热下寒的首选。

上热下寒的治法应以“和”法为主,可以用乌梅丸进行调理。但上热下寒在不同的病上又有不同的表现,对于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证型,若是自行调理不见好,建议前往医院比较好。

李钰昕/王传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厥阴病及乌梅丸方证讲稿
吃什么中成药可治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症状有哪些?
寒热错杂代表性证型简介
常用古方使用思路讲座 应象中医
肖老师讲乌梅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