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导报》访谈 | 王志安:铺展新时代刻字艺术壮丽画卷

《书法导报》访谈 


书家简介

王志安 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协第六、七届理事,中国书协原刻字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刻字展评审委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审委员,国际刻字联盟运营委员、审查委员,解放军美术书法院艺委会委员,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政工局创作员。

1999年被授予“中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中国书协第二届“德艺双馨”会员。2011年被评为中国书法十大新闻人物。2012年被评为中国书法年度影响力人物。


铺展新时代刻字艺术壮丽画卷
——中国书协原刻字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安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刻字是否也进入了新时代?如果说“是”,那么这个“中国现代刻字艺术新时代”的性质、内涵和特征是什么?为此,本报副总编辑黄俊俭采访了中国书协原刻字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安。现将采访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传统刻字与现代刻字内涵有本质的区别


黄俊俭:现代刻字艺术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在阵容上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在艺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在国际刻字艺苑引领潮流,确立了刻字母国、大国的地位。刻字古今都是刻汉字书法,请问为什么要在刻字前冠以“现代”?请你谈一谈这个问题。
王志安:现代刻字艺术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1991年,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成立时,现代刻字是白手起家,学习无范本可照,无经典可依;理论无文献可鉴,无资料可引。现代刻字已经确立为“大书法”中的一个门类,它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本体、艺术形式。倘若现代刻字的本体和艺术形式还是毛笔书法的,那么刻字就成为不了独特的艺术门类。
刻字冠以“现代”,不是时间概念,而是与传统刻字在性质上的界定。对于“现代”两字,有人质疑过,他们认为刻字冠以“现代”是没有道理的,古人刻的字是传统刻字,现代人刻的字不就是现代刻字吗?按此逻辑,古人写的字是“传统书法”,现代人写的字就是“现代书法”?这是不谙艺术之道的谬误。
传统与现代刻字之间的区别,简言之,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是主体不同。传统刻字书刻分离,由书法家书丹,工匠镌刻,刻制者是功利劳动;现代刻字艺术是艺术家参与、主导,属艺术家自书自刻的完整创作,从中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与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是客体不同。虽然两者都有书法创作,但书法对于传统刻字而言是定型的,是书法作品的再现,在形式上只是二维与三维的区别;现代刻字艺术是以汉字书法为创作素材,根据文意有感而发,以契刻为形式,去诠释作品的主题性、思想性、艺术性、意象性、哲理性和学术性,是综合艺术创作。
三是本体不同。传统刻字是再现书法,刀刻再现书法形式,无独立性,从属于书写,现代刻字是通过书法创作,刀刻平面形成空间,用色彩构成等艺术表现手段,把作者创作理念,文化审美理想进行综合表达,从而创造出有意味的艺术作品。
四是载体不同。传统刻字所使用的广泛载体和材料,是根据实用的未确定性;现代刻字以木为主要载体,其质地具有软硬适中,易于受刀,可塑性强,大小任意和易附着色彩的特点,成为了艺术定向性的创作载体。如同书法、国画,虽然在任何物质载体上都能书写绘画,但由于宣纸的特性,水墨生发所形成的独特艺术语言,是其他纸张或材料所不能取代的。
通过以上四点的比较,大家对刻字的“传统与现代”概念,就不会混为一谈了。

“义形创作”是现代刻字创作理念的新发展


黄俊俭:近年来,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刻字艺术工作室高研班的教学中,明确提出了“义形创作”的发展思路和教学理念,构建了现代刻字艺术崭新的教学和创作模式,“义形创作”这一新理念的提出,解决了现代刻字创造中令人困惑的一些问题,请你谈谈“义形创作”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王志安:关于“义形创作”理念的提出,一是根据我国现代刻字发展阶段性的需要;二是针对部分作者对日本、韩国刻字风格盲从跟风时弊的匡正。
理念的提出背景,首先得从我国刻字发展的战略步骤说起。1991年,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成立的同时,举办了全国刻字艺术邀请展,展览所展示的作品,基本上是传统刻字的形式,如:楹联牌匾、碑刻、实用器具、工艺器皿等。进入展厅疑有逛日杂商铺之嫌。两年后的1993年,全国第一届刻字展举办,此时的作品形式仍然处于传统的状态。传统刻字的形式,在刻法、载体形制等,有它的多样性,但任器即刻的点缀属性、技术性的复制,与艺术创作相去甚远。中国的刻字艺术如何有序发展,成为了亟需捋清的思路。如果只是延续传统的工匠式刻字,无疑是让书法家去充当了匠人的角色。若要将刻字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就必须打破“形而下”的技术制作樊篱,去构建属于“刻字”的艺术形式。
1995年全国第二届刻字艺术展时,首先提出了“以阳刻为主”的现代刻字艺术,意在从视觉空间,基本刀法上,较传统的以刀完全服从于笔的复制特征有所创新。全国第三届刻字展时,着力构建了现代刻字的技法体系、艺术语言和形式因素的塑造。全国第五届刻字艺术展的前后,主要引导去建立现代刻字艺术的本体和基本艺术形式的形成。在刻字发展的审美方向上,有机地吸收现代主义、表现主义的审美元素。以循序渐进之理,先以少字数为创作素材,去体现作品的新形式和时代特征,有效地与传统刻字拉开了距离。刻字发展至2008年的全国第八届刻字展时,作者的艺术观念、创作意识已基本形成,创新的现代刻字艺术特征基本呈现。这一时期,是现代刻字艺术发展过程中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契机。
此时,现代刻字的继续深入,是要解决作品风格的审美多元和民族性的不足,更要匡正追随日韩刻字之风的时弊。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对刻字的未来,初步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发展思路。2010年正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书法刻字高研班的举办,恰逢其时,我正式提出了“书刻共进,义形创作,强化修养,长远发展”的16字教学方针,“义形创作”为其核心。通过一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学员在创作与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迅速掌握了现代刻字的创作原理、创作方法,并能通过“义”和“形”,去诠释中国传统审美、艺术哲学和艺术精神。创作作品具有了思想性、主题性、意象性、哲理性和学术性的高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由于该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此理念和创作模式很快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刻字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正式举办了“党在我心中”王志安现代刻字“义形创作”高峰论坛、王志安现代刻字“义形创作”作品展。同时,由中央党校校刊社正式出版了《论坛文集》和《作品集》。此类系列活动由中央党校全额拨款举办,尚属首次。
2016年,在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我又提出了“加强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审美创作”的综合发展思路。这是“义形创作”理念进一步的完善。如果说,前期的“义形创作”在形式倾向上是以现代主义、表现主义为基础,易于进入门径的话。那么,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创作,更能增强书法性的艺术因素。四类不同审美倾向共同发展,大大拓展了现代刻字艺术的审美范畴和民族性的增强。

“义形创作”是现代刻字创作方法的新拓展


黄俊俭:“义形创作”理念既是一种创作思想,又是一种创作方法论,其最终目的是为构建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民族性现代刻字艺术新面貌,对现代刻字艺术创作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请你阐述一下“义形创作”的基本含义及对中国现代刻字艺术的引导与发展。
王志安:书法与刻字,由于艺术形式的不同,两者在内容与形式的表述上也各不相同。例如,一名书法家在其艺术水准和风格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他的作品特征也是基本稳定的。也就是说,无论创作何类作品,是豪放派的、浪漫主义的还是婉约的、田园情调的诗文,其笔下的形式也是基本相同的,而不会受文学内容的制约。在形式上,此幅与彼幅不会有多大差别,惯性书写是书法的基本创作方式。倘若现代刻字也以惯性的创作,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去创作,其结果定会造成内容与形式互不关联,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只能是末流低级创作活动。
“义形创作”的理念,就是要让作者懂得和掌握:什么是作品的内容?什么是作品的形式?内容与形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根据作品的文学内容去立意,转化为作品的内容——“义”,再通过视觉的外在形式表达作品的内容。由于作品的内容不相同,外在的形式则会千变万化。优秀现代刻字艺术家的作品,一定是一幅一景、一幅一境;一语多景、一语多境的多彩呈现。下面就“义形创作”理念的“义”与“形”阐释的基本含义,作一简要介绍。
关于“象”的意蕴。书法表现“意”“象”之境;现代刻字的“义形创作”诠释了书法文化之“象”。
关于“义”的内涵。“义”,即思想性、主体性、意象性、哲理性、学术性和构成性高度统一的“民族性”。
关于“形”的因素。“形”,即形式,以汉字书法为素材,吸收现代艺术构成的原理、方法,去展现“义”的含义。
关于“义”“形”关系。“义”决定“形”。“义形创作”,由“义”到“形”,对“义”和“形”的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二者不可偏废。“义形创作”模式的步骤为:“义”的确定、文字的确定、“义”的表达、“义”的效果检验。从社会到生活,再到艺术创作,这一模式成功完成了由“义”到“形”的转化,极大地增加了现代刻字艺术创作的可操作性和深刻性。
“义”和“形”是现代刻字中相互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义形创作”的提出,不仅是对个体创作者能力的提高,更是对我国现代刻字艺术深入发展方向性的引导。

“书、刻”的审美与艺术实践上高度统一


黄俊俭:你立足于传统,在对书法、篆刻、中国画、现代刻字的广博涉猎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审美评价体系。请问:你如何看待现代刻字作品书法性的问题?
王志安:书法、篆刻、现代刻字和中国画,从表象看有门类之别,各自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们对它们都有所涉猎,则会发现是“同源异态”,从内形式到外形式相互间是相通的。有此体悟,便会逐渐形成自己对传统艺术的审美评价体系。此时,无论我们去评价品评哪类作品,都会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对审美客体去做出科学的、客观的价值评判,而不至于由于门类之别出现偏差和误判。综合修养对于艺术创作大有裨益。
书法是刻字创作的素材,这就决定了书法在刻字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一幅刻字作品,刻技精湛,构成和谐,而素材低劣,那么此作也只能是一幅下等品。现代刻字作品的优劣,书艺水准的高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书法在现代刻字作品中,又不是以再现书法美为唯一目的,而是要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情怀、作品呈现的审美倾向和形式构成等因素,对素材进行适度的二度创作。不同的审美风格,其再度创作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丰富的技法、多样的因素、怡情的肌理、表情的语言,构成了书法艺术在现代刻字作品中的另一种美的形式。
书法界曾有人说:“刻字作者不会写字。”此说由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不谙艺术之理,他们习惯于毛笔的形态,对三维的二度创作,“刀”的艺术语言的接受,尚未做好心理准备。其实,这如同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其中的线条形式塑造,尚有冲切、单双刀之法,章法上布局尚有篆书的印化、增损或拼线的塑造。篆刻与刻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是刻字作者中的确存在书艺不佳者,其实任何艺术都是初学者与名家大师共存的,否则艺术如何继承和发展?选择低者去盖全是有失公允的。如果我们去翻阅一下《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看看其中刻字作品的书法水准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这些作者中,有几名在此展中刻字与书法同时入展的典型例子,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综合艺术修养决定作品的高远


黄俊俭:你对从事现代刻字艺术的年轻作者有什么建议吗?
王志安:现代刻字的创作群体是由中青年构成的,现代刻字的形式元素涉及多个艺术门类,属综合艺术。那么,从事现代刻字艺术创作,就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在刻字群体中的确有部分作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某一方面的不足,这会给创作带来极大的不利。如果觉得自己其中有不足之处,必须要补上。需要加强的方面因人而异,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书法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强艺术构成的学习。三是加强色彩的修养。
学习现代刻字艺术,除书法之外,我建议这四本书必须下功夫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这四本书即是《现代刻字艺术技法与创作》《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另外,有关美学、艺术理论的书籍要多读,能提升我们的境界和格调。
感谢你及《书法导报》长期以来对现代刻字艺术的关心和支持。
黄俊俭:也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王志安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2年6月1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制高点”全国书法国展获奖书家作品邀请展将于6月12日在书法报艺术馆开幕 ■《书法报》编辑部
仲秋|王志安:月饼帖
书法报·书法艺术网
《高庆春书法集》出版| 高清作品欣赏
包俊宜:大篆书法漫议
郭伟、包俊宜、高庆春、许雄志谈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黄俊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