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导报》访谈 | 冉令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书学研究体系

《书法导报》访谈 

冉令江 山东肥城人。艺术史博士、中国史博士后,任教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当代中青年书法理论批评家高研班、国学修养与书法·当代中青年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骨干书家高研班、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书法创作骨干专项高研班成员,全国第12届书法篆刻展,以及“中国力量”“伟业”“征程”“新中国新发现”等全国重大主题书法展览审读委员、专项课题组成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评协会员、山西省书协学术委员。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书学研究体系

——冉令江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近日,我收到你著作的《从汉简到唐楷:中古时期书迹研究》一书。本书汇集了13年来你在书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一直以来,你对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和书体演变情有独钟,尤其是对“民间书法”及其与书体演变的关联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结合自身书法实践,通过与理论研究并进的方式,向着书法史的深邃处孜孜以求。请问:“民间书法”与书体演变有何关联?请谈谈你的观点。

冉令江:在漫长的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经典书法是书法发展的主流,是书法的主体。中国书法史的书写也主要是围绕着经典书法而展开的,而我们习惯上将非经典的书法统称之为“民间书法”。进一步讲,“民间书法”是指除士族文人书法以外,由一些名不见经传史载的书吏、戍边官兵、铸刻工匠、账房库管、抄经写手等社会下层各种身份的人所书、所刻,缺乏规范的俗体字迹。我们常说的“民间书法”,从时间上主要指唐及其以前的书迹,它们既包含简牍、残纸、写经等手写墨迹,又包含砖瓦文、题记刻石等铭刻书迹两大系统。这些书法皆因实用而生,以便捷为要,相比于书体规范、法度完善的经典书法,它们多书体杂糅、荒率粗糙,表现出一种原生态的稚拙、率真、野逸的自然之美,是中国书法史上非主流、非精英的日常书写和铭刻。

虽然民间书法的书写者身份卑微、文化程度不高,但长年累月的实用书刻实践,也磨炼了他们过硬的书写和镌刻本领,是时代书写和大众审美的体现。众所周知,魏晋以前书法是伴随着文字字体(书体)的发展演变而逐渐步入艺术的自觉阶段,自王羲之确立了行草书的法则以后,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都已经成熟,字体的演变随之结束。中国书法史也真正进入一个各种书体艺术风格演变的历史阶段。

规范化和简约化,是书体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每一种新书体的萌生,基本上是中国文字向实用简易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种新书体萌生后,又都经历了被文人书家规范、美化的过程。从简牍草体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下层书吏的“草写”墨迹,不仅使简牍书迹呈现出千奇百态、逸趣横生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不断引导新书体的萌发。这种萌发的新书体经过文人书家的规范和美化,再经官方的推广使用,便成为新的正体。所以,“草写”作为实用手写体的主要书写方式,自然是诱导书体自然演变的根本原因。沃兴华先生也曾说:“一种字体书风的成熟,意味着从不正到正,成熟之后的进一步蜕变又意味着从正到不正,新旧字体书风的不断更替,也就是正与不正的轮番变化。不正的字体书风反映了各种探索和追求,正的字体书风反映了一种表现形式的完美和极致。”

古代文献记载有程邈造隶书、史游创章草、刘德昇创行书、张芝创今草、锺繇创楷书之说。然而,一种书体的产生并非由某个人创造,他们不过是书体的整理者和规范者。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文字之形与势皆以渐变,凡既有文字之国,未有能以一人之力创造一体者。”20世纪初以来出土的大量简牍书迹,为我们呈现出书体衍生和流变过程,更有力地证明了文献记载的缺陷。10多年前,我在研究居延、敦煌汉简的过程中,正是通过对大量汉代居延、敦煌简牍书迹的梳理和用笔(笔画)、结构的剖析,厘清了隶书、草书(章草)在汉代形成、演变发展,以及行书、楷书在汉代产生、形成的过程、轨迹和具体时期,论证了古代文献和以往书法史上有关隶书形成于东汉、行书由刘德昇所创等错误的观点和认识。

黄俊俭:你长期思考笔法演变与书法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陆续写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章。在你的这些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理论观点:笔法的改变引领着书法的改变。请你简要阐述一下这一观点。

冉令江:就书法艺术本体而言,笔法、字法、章法、墨法是书法的四要素,其中核心是笔法。笔法,简单的说是用笔的技巧和方法,但却是最复杂且最难掌握的。古人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正是因为软毫的毛笔才能书写出千变万化,富有美学特征的艺术效果。笔法不仅决定了汉字最基本的线条、笔画,影响了汉字的结构、章法和墨色,而且是塑造艺术风格的核心要素之一。小到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笔画,大到每一种结构、每一种书体、每一种风格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笔法。如圆转用笔之于浑厚与外拓,方折用笔之于峻峭与内;平动用笔之于小篆,摆动用笔之于古文、隶书,绞转用笔之于行草,提按用笔之于楷书等。

笔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伴随着日常书写的发展而不断丰富。邱振中先生曾根据笔法的发展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从直线摆动到弧形摆动,从简单摆动到连续摆动,然后是绞转的成立,随后提按替代绞转成为日常书写的核心。笔法的转变是促使书体自然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书写实践过程中,笔法的转变首先源于笔势的改变,在笔势的引导下,不仅笔画的造型和势态会发生改变,而且笔画之间的组合与结字布白也随之而变,影响汉字的体势和结构。我在讨论“侯马盟书书法的笔势与体势”时曾指出:侯马盟书与楚简书写过程中都是以曲势的“摆动”笔法为主,随着用笔的不断发展和手腕的生理原因,在快速书写过程中横向回环式的连续摆动更为便捷,也就促使了“摆动”笔法逐渐由单一的摆动走向复杂的连续摆动。

黄俊俭:你如何评价当前书法界理论研究的现状?

冉令江:20年来,书法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历次调整中,由美术学下的专业“书法方向”,到美术学一级学科下特设的二级学科“书法学”,再到与美术并列的“美术与书法”一级学科,逐渐实现了学科地位质的提升。随着学科的发展和书学研究群体的壮大,不断涌现出大批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著作和科研项目,高等院校师生已经成为当代书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以2021年举办的第七届“兰亭奖”理论奖为例,在15名获奖作者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师生和有书法专业硕博教育经历的作者为12名,占获奖人数的80%。大量经过高等院校书法学科教育和学术训练的书学研究者,不仅使书学研究的范围和角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而且创作出了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

中国书协举办的历届全国书学研讨会和“兰亭奖”理论奖的获奖、入选书学研究成果,无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书学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趋势和水平。20余年来,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学研讨会和“兰亭奖”理论奖中,获奖、入选的论文和著作主要集中于对书法史的研究。目前的书学研究成果,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维,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对史料的挖掘越来越广泛。这无疑是在书法专业化、学科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推动了当代书学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但由于过度的专业化和学科化,也暴露出了当代书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注重学科化和科学化发展的同时,当代书学研究在现代学术体系、思维模式下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模式和套路,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传统书学研究思想性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式微,形成了刘宗超先生所说的“研究对象厚古薄今、研究范围崇小抑大、研究方法重考证轻阐释、研究结果以唯一代多元”的不良学术倾向和治学风气。这种思想性失落和人文精神式微的不良学术倾向和治学风气相比与传统的书学研究,无疑是一种退步。

所以,随着高等书法教育和书法学科的高速发展,书学研究形成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发展格局,创作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受现代教育体系和西方方法论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学术体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呈现出以学科化取代会通性,以科学化取代思想性的研究问题。因此,当代的书学研究必须在学科化和科学化发展的同时,保持中国传统书学研究的思想性和人文精神才能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书学研究体系,创作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书学研究成果。

黄俊俭:艺术与工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书法是否有必要构建评价标准与审美体系?

冉令江:要区分艺术与工艺的本质区别,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定义。艺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古今中外有诸多阐释,但我认为给艺术下定义要包含创作者、艺术品和艺术接受者三个核心要素。即徐子方先生给艺术所下的定义:艺术是为了满足欣赏者需要而发生的一种合目的性人造物和行为。工艺,通常是指在形式上经过艺术的处理、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装饰用品的实用艺术。因此,艺术与工艺都具有审美的特征。但艺术与工艺具有两方面的本质区别:一从创作上讲,艺术创作是传达思想、表达情感的精神创造,是不可复制的;工艺是实用性生产,是程式化的重复。二从用途上讲,艺术只为审美的需要,不具有实用性;而工艺是为了日常实用的需要,审美依附于实用。

关于书法是否有必要构建评价标准与审美体系的问题,我认为任何艺术都有自身的评价标准和审美体系,书法也不例外。书法的评价标准和审美体系,其实在晋唐时期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后就已经基本建立,此后历代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审美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但核心的评价标准和审美是不会改变的,当代也是一样。虽然当代书法已经离传统文化语境渐行渐远,由文人书写到书家创作,由书斋品读到展厅展示,由文化内涵到形式彰显,书法的审美更为多元,评价更为多样,但是书法的评价标准和审美体系仍然是以传统为根本。否则,在传统文化严重先天不足的当下,书法就会迷失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色,而步入外在形式的空壳。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冉令江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3年9月20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七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十年书法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定西书画家巡礼』汉魏遗响——马国俊的书法与书学
颜真卿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三十三)
中国古代书法审美史简纲
“破体书法”考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