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干了这碗科学鸡汤(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书评

本来是要做手写摘抄的,意识到工程量巨大,立马转战电脑版。三九寒天,请收下这篇科学鸡汤,拿走不谢。

“要抵达世界知识的边缘,就要寻找最复杂、最聪明的头脑,把他们关在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一个名为“Edge”的组织把五花八门的专家集合起来,让这些“最聪明的大脑”凑一起想事情。

就像一种对话。

于是,就催生了这本书《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在一个团队中,往往是20%的员工干了80%的工作,而这20%员工里的前20%则做了这个团队的绝大多数工作。”那么,这前20%的前20%的前20%的智慧大脑,还是能对当代人科人种做以全面代表的。

这一次的问题是:“哪些科学概念能让你更聪明?”

下文为摘抄,当然我还是忍不住偶尔跳出来。

1. 失败造就成功。

西方的崛起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对失败的高耐受力。很多移民在失败耐受力很低的文化中接受教育和训练,一旦移民到失败耐受力高的文化中,便会脱颖而出、如虎添翼。所以,是失败释放了成功。

科学本身就是如何利用负面结果。因为失败经验太多了,大多数的失败教训都无法共享,导致知识传播的速度降低。

现在负面数据也逐渐有了用武之地,虽然大都放在附件里,细数曾经做出的努力,同时告诫后人:“嘿,这坑已经栽过了。”

而为人父母,恐怕要引以为戒:不要因为盲目追求成功率,剥夺孩子试错的快乐和权利。

2. 不可预知的世界

接受不可预知会帮助我们获得自由和内心平和,这样我们才能融入这个不断发展的世界,畅游于混沌无章的宇宙。

在我浪游欧洲的日子,智能手机还未盛行,吃住行找路,除了经典地图,我都习惯在旅行小本上画个简略版地图。在里斯本阿尔法玛街区,道路弯弯曲曲,找青旅工作人员问路,他的回答至今记得:“You should get lost here. It is fun.”(迷迷路也无妨,很好玩的。)所以即使现在我也时不时有意收起手机,关闭所有点评,打开Discovery频道。

3. 万物恒动

在认识事物时秉持“万物恒动”的原则。稳定和连续都只是幻像,就算人类意志和毅力发展到了顶峰,我们的成就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如果我们想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就必须不停地追赶河流,否则就不如索性让它流淌而去吧。

4. 十进制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主观时间是一种神奇经验,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消失。也许生命就是一种面向终点的对数式时间尺度。

时间之舟越行越快。

5. 相关不是因果

“如果A没引起B,是否是B引起了A?是不是存在能同时引起A和B的第三因素?A和B的本质是不是相同?发生了什么?我还能不能想到其他的可能?我是否能验证这些可能?我应该如何求证哪个是真的?”这样你就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可以像一个科学家那样思考了。

事情先后发生,并不一定是相关发生;相关发生也不一定互为因果;互为因果,也不见得是唯一因果。

6. 知识就是假设

知识不可琢磨的本质让我们明白,应该在理解和使用它的时候更加小心,这也提醒我们应该同时包容和质疑他人的答案。知识应该被当作一种假设。

同时,也如后文所言,“知识是一种概率”。

7. 宇宙无用论

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生命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我们在宇宙的基本框架下发现的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我们创造的事物才有意义。宇宙只是根据它的规则在持续运转,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它并赋予其意义。

8. 心灵生活的盲点

每个人都知道晴朗夏日让大家拥有好心情,但大家并不知道天气和气温对我们的心理还有另一种作用:下雨天会让我们内省和思考,因此也强化了我们的记忆力。

9. 科学的生活方式

科学生活方式的核心就在于当你面对与你相悖的观点时,你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避免思维惰性。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的身份也有所变化:我不再是信息的传导者,因为我的学生能从网络上轻松下载这些内容,我变成了科学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小时候,寒暑假作业中一些冷僻知识点常难倒我,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都不是事。知识不再仅仅是“填空题、选择题”(比如历史事件的年代、古诗词的字句),而是论证题、应用题。

10. 时间内思维与超时间思维

如果科学家们认为,自己的研究是创造新颖的观点和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新发现的现象,那么他们就是在采用时间内思维。如果我们进行超时间思维,我们就会认为这些观点某种程度上“已存在于”我们之前。如果我们进行时间内思维,我们就不会那样假设。

超时间思维常常意味着存在一个想象的领域,处在宇宙之外,蕴含着真理。这是一种宗教式的思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解释最终都会指向经验世界之外的某些东西。

11. 检索指数

检索指数(Findex)是指网络搜索可以多大程度上满足你对所需信息的需求。

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如何帮助搜索者确定某条信息是无用的。

在信息过剩的时代,摈弃无用信息太太太。。太困难。

12. 自利性偏差

我们总是对成功和好事全盘笑纳,对失败和失误却急于撇清。

13. 幸福感五要素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良好的人际关系(Positive Relationships)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A:成就(Accomplishment)

14. 亚自我和模块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亚自我。

知道每个人都有着相互独立的亚自我,有利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中的不理性和不一致,比如同一个决定对于子女是合理的,对于朋友或爱人却会显得蛮横无理。

看了人格障碍症的相关报道后,才意识到心理测试中的“多重人格”这个词怎样被无辜滥用了。而“亚自我”这个解释很令人满意,毕竟每个人都是这样一人多面,矛盾统一。尤其是在下一章提到,“心理学、精神病学和行为遗传学都发现:在人格特质的“正常变异”与“异常”的精神疾病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让我们为自己体内的神经病干杯吧。

15. 构建偶然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每周花几个小时去阅读与我们工作无关的研究文章,而阅读的地方也应该和我们日常工作的场所毫无关联。这样精心构建的偶然性或许在培养创造力方面有益无害。

这是因为环境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甚大。比如后文提到:“我们不能系统地搜索记忆,结果也就不如电脑(或网络数据库)搜索那样可靠。人类的记忆对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大,例如,潜水员在水下测试时,能更好地回忆起那些在水下学习的词汇,即使这些词汇和海洋完全没有关联。”

16. 变动基线症候群

我们没有足够的数据知道什么是常态的,所以我们只能认定眼前的就是常态。

解释了一切偏见和狭隘。

17. 预测性编码

我的核心观点其实很简单:对世界的感知就是对自己感觉状态的成功预测。大脑基于已有的关于世界结构的知识,通过对事件接连发生的概率判断,预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当预测和现实出现冲突时,就会出现错误提示,要求修正预测,甚至改变我们原有的知识。

再次,感知和认知之间的界限变模糊了。我们感知到什么,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感知到了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知道些什么;而我们知道什么,或者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总是来源于我们感知到了什么,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感知到了什么。

所以,我们只是听到想听到的话,读到贴在自己心上的文字——连我闺女都觉得月亮升起是为了在天空看看她。我们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

18. 相生相在

他(越南僧人释一行)说:“如果你是诗人,当你在看这张纸时,眼前将清楚地浮现一片云彩。因为若没有云,不会有雨;没有雨,树林就不能生长;没有树林,就无法造纸。纸在这里要有云。换言之,没有云,就没有纸。所以说云和纸互为彼此。我们称这种关系为‘相生’(inter-being),字典里没有这个词,它由‘相’(inter-)与‘生’(being)组成。生还是相生?你不能只有你自己,而是必须与万事万物相生。这张纸如此,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很容易被唯物主义的扩大了联系的普遍性否定,但故事本身很美,而如何理解在于个人修行。

19.风险素养

风险素养,就是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与听说读写的基本素养不同,风险素养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感情——拒绝抚慰式的家长作风与确定性的幻想,学会承担不确定性。

时刻准备着。

20. 中庸法则

中庸法则就是“你并不特别”:宇宙不会围绕着你运转,地球也并不是什么优等星球,你的祖国不是天赐的完美国度,你也并非什么精心策划的生命,而你中午刚吃过的金枪鱼三明治也不是故意让你消化不良的。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都只是基于宇宙中无常的自然法则,这样的法则毫无例外的适用于万事万物,绝不会对你有所偏爱。你认为的宇宙中那些重要的问题都只是一种偶然。

中庸法则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什么必然,宇宙本身也并无恶意或者善意,万事万物都只是遵循着某些规则,而掌握这样的规则就是科学的目的。

21. 设计你的头脑

当有人问爱因斯坦他为什么会去翻通信录查自己的号码时,他说他只会记住那些他没法查到的东西。

现如今,我只记自己要去哪才能查得到。

22. 非天生遗传

物种的消失不再仅源于灭绝,也可能源于同化。

走在很多被克隆的城市街区,我总是不知身在何处。所以要走街串巷,找到它的独到之处。

23. 后猿类物种

缓慢而稳定的变化只会形成习惯,而无法激发行动。

温水煮青蛙,还是大刀阔斧撸袖子干?

有意思的是很多观点并不新奇,一点也不,在很多心灵鸡汤似的公众号文中或多或少遇到过。但“故事只是故事,小说虽然鼓舞人心,但科学才能解决问题。”我喜欢科学家们煞有介事打概念、讲道理的样子,事实证明科学远胜一票鸡汤励志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学乃科学之母
读了这5本书,你会变得更聪明
《周易》的思维和思维方式
探索世界的两种方法:内求与外求
第六期:理直气壮的学易说易用易
附录三:道——宇宙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