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妙论“治病求本”

10月19-20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首届潍坊中医药产业大会在潍坊举行。世界中联医养结合专委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史博物馆副馆长张雪亮在大会上作《论治病求本》的主题学术报告,阐释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深层次涵义,指出,本和标是相对的、灵活的,治病也好,养生也好,需要中西医、营养学的技术,但更需要智慧,“用药如用兵”,唯有深解堂奥,才能百发百中。

何为“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张景岳《类经》“论治类”“治病必求于本”下附有“求本论”,明确提出“‘本'之一字,合之则惟一,分之则无穷。”“合之则惟一者,即本篇所谓阴阳也。”“分之无穷者,有变必有象,有象必有本,凡事有必不可不顾者,即本之所在也”。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宜采取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治病求本,这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

何为“治病求本”?就是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病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辨证论治原则。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本质。只有通过综合分析,透过现象寻找到本质,找出原因,才能确立相当的治疗方法。例如,头痛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阳上亢所致要用平肝潜阳法,外感头痛用解表法,痰湿头痛用燥湿化痰法,瘀血头痛用活血化瘀法等。临床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法则时,还须正确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正治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多数疾病的症象与疾病的性质相符,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即逆者正治。反治通常指一些复杂、严重的疾病所表现出的假象而言,其实质还是正治,如外感热病,里热极盛,阳盛格阴所见到的四肢厥冷的寒象,仍需用寒凉药物治疗,叫“寒因寒用”,即从者反治。一般情况下,治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如标病甚急,则应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如大出血病人,无论何种出血,总以止血为应急措施,待急症缓和后再治本病。病有标本缓急,治有先后。如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同治。如外感热病过程中的“急下存阴”法,表证未解里证又现的表里双解法等。

何谓“标”何谓“本”

“标”,就是指疾病的现象,“本”,则是疾病的本质。“标”与“本”,是中医治疗疾病时用以分析各种病证的矛盾,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的治疗理论。“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与“本”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标”与“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本是相对于标而言的,没有标就没有本,二者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情形,标本的概念可以不一样,正如张景岳所说的“分之则无穷”。

疾病是本,症状是标

头晕头痛是个症状,引发的原因可能是高血压、低血压、颈椎病、美尼尔、供血不足、脑梗、长东西、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等。症状是标,疾病才是本。治疗上既要辨证,也要辨病,辨证辨病相结合,药性药理相结合。辨病论治,专病专方专药。

原发性疾病是本,继发性疾病是标

“原发性”“继发性”之类,中医尽管没有此名,但意思早古已有之,张景岳:“先者后之本,从此来者,须从此去”,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养病(徐徐处理原发性疾病)很重要,唐诗人刘禹锡在《传信方》强调要三分治七分养:“生疾不必太忧心,三治七养谨而慎。不遵医嘱祸临头,谨于摄养病难存。”

慢病是本,急病是标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也可把急者称为本,缓者称为标,张景岳:“急者缓之本,孰急可忧,孰缓无虑”。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而已。就像是我们说“你把包放地上”“你把包放地下”,其意实一。

病因是本,疾病是标

《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比如转氨酶高,有人是因为肝炎,有人由于喝酒,有人因为药物,有人接触有毒物质。抓住了病因,也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心理问题是本,身体问题是标

《黄帝内经》在强调“恬淡虚无”的同时,又提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以情胜情。

大量的实例已经证实,临床上不少“身体病”,其实是“心理病”。

证是本,症是标

李中梓《医宗必读》论述“治病求本”时引王应震:“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得个中趣,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症状和舌脉相比时,舌脉的作用占主,张景岳:“症以脉为本”,《素问·五脏生成论》“能合脉色,可以万全”。分清证症、辨清标本,乃是治病精奥。

病人是本,医生是标

《黄帝内经》称为“病为本,工为标”,“病”是说病人,“工”是医生,这个意思是强调治病一定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病人不听话不配合,医生医术再高恐也难效力。

命是本,病是标

治疗疾病,千万不要忘记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这个人活的更久一些,活的质量更高一些。“病治好了,人也死了”,是成功的治疗吗?古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一定条件下是智慧的体现。张景岳:“死以生为本,欲救其死,勿伤其生”。治疗当以“人”为本,姑息疗法,带病生存未必不是一种智慧。

“标”“本”相对 需要智慧

当然,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只有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始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才能做到治病求本。

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由于疾病是复杂的,又经常处手发展变化之中,所以,“标”与“本”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多种含义,例如:正与邪相对而言,正为本,邪为标,因为正气具有抵抗病邪侵入的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正气不足,才可能邪气进入,引发疾病。

总之,本和标是相对的,灵活的,治病也好,养生也好,需要中西医、营养学的技术,但更需要智慧,“用药如用兵”,该不该打,怎么打,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唯有深入堂奥,精解“中医标本相对论”,才能百发百中,“效如桴鼓”。(王玉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病求本
中医怎么治病的一“逆顺正反佐”
民间中医“竹梯”(37)治病总则(一上)
中医眼中的“本”与“治”
防治原则
治则之治病求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