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生·创作|郝文静:创新是一个永恒追求的目标
userphoto

2022.12.16 江苏

关注
文静对画画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她始终坚持着传统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思路来走自己的画画之路,近几年她一直坚持着每年数次的外出写生活动,所以她现在的写生作品已取得不小的成绩,深受众人喜爱。

郝文静:出生于山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广州国家青苗计划画家。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获学士学位。2010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研究生,师从李铁生教授,获硕士学位。

《砚边随笔》

郝文静/文

对于职业画家,一种画法持续久了多半都会感觉无趣,大概是因为“轻车熟路”会让人逐渐麻木。所以不断寻找和表达新的“知觉”就变得尤为重要。“知觉”实际上源于对自然的关注、对生活的体悟、对社会与艺术的反思学习等,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需要及时捕捉。

新鲜感有时只在原作品的基础上稍做点调整就会有;有时则要做一些全新的尝试。对我而言,探索过程中未知生涩的感觉才是创作的最佳状态。

近几年我的创作都以纯水墨为主,而且偏爱“黑山黑水”,笔下的山都是黑黑、厚厚、笨笨的,一度也以为是找到了自己的面貌。

但有时生活中的某些小契机就会在不经意间改变我们.去年春天,趁疫情好转,约两三好友驱车去平谷看桃花,当走进满山嫣红的那一刻,仿佛才第一次认识并看懂她的美,她们远离尘嚣、干净纯洁,让人心生向往…或许就是因为疫情那段特殊时期压抑太久才会有的感触吧。

回来后脑海里始终醉心于那片嫣红,于是开始创作“桃花源”系列,画面保持了以往的“黑画”风格,浓黑厚重的大山加入了桃花的胭脂色彩,点缀满山桃花,营造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桃花源”,就这样,疫情封闭的苦闷转换成创造世外桃源的灵感。因为这次偶然,为原本冷冷的作品增加了温度,随之又创作了一系列彩色山水,对颜色开始亲近起来了。

想起之前读毕加索,他也因为参观了巴黎民族博物馆看到非洲面具之后,被那种神秘的力量震撼到,戏剧性的改变了他的绘画进程,创作了《亚维农的少女》,促使了立体主义画法的出现,引领了后来的未来主义等,这种转折点被称为“大爆炸”时刻。

对每一位画者而言,创新都应是一个永恒追求的目标,也都会幸运地经历自己或大或小的“爆炸时刻”。

近来,常和一些策展及画家朋友小聚交流,疫情的封闭都让大家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我自己思考较多的也是,我们身处当下、面对如此多元的艺术形态和越来越个性化的审美趋向,应该如何去表达,之前一直守着的想法及画法能否足够传达当下的审美,也是否真的就是自己内心想要和坚守的?

从自己的个性出发,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这种矛盾缠绕着我, 所以最近有意的放下之前的一些画法,做了些许不同的尝试,创作了作品“影”“花非花”等系列,还很不成熟,不过画里的虚无缥缈,似有非有,如影如幻,改变之前厚实的习惯,反倒恰如我当前的心态,我不敢说这样的画法会持续多久,只是这一刻状态的表达。画法的保守或革新都只是某一阶段,最终要沿着一条主线往前走,那就是自己的内心、个性、喜好使然,这个是做不了假的。

我想,先莫问成败,只要是从心出发去探索都是有价值的。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世良品,都在纸墨之上
霍春阳花鸟画教学——菊花、牡丹、荷花的画法
【全国艺术名家推荐】苏君素描专辑
郝大欣《繁花似锦,流年美眷》
匡时2017春拍现当代艺术精品展即将亮相艺术北京
郝鹤君:30年来,我山水画的一个追求就是“真”,真山真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