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画《罗伦赶考》

《罗伦赶考》是古典题材,创作时,我唯一的依赖只能是借鉴与想象。构图上,我力图吸取古典戏剧的简洁,如第三幅的床板架,第六幅的马厩,第八幅的屏风,第十一幅的窗户等等,都如舞台上的布景,把人物圈在中间,以求外轮廓的整体。在表现上,我吸取了戏剧中的“实物写意”法,它无须变形,剧中的一张桌子,既是民家又可是皇宫,提一盏灯就是晚上,持一根鞭就在了马上等等。于是,我在第二幅中用柳、花、草三样求春意;第六幅,以马厩里的一盏灯,说明连夜赶路和喂的是夜草。我还注意到在古典戏剧表演中,一张张脸谱只能充作角色的符号,表情主要靠的是身段及手势,连环画开本小,人物开脸常大不及手指盖,用身段手势来表达情绪,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第二幅,我利用略向前伸的手臂来表现开朗愉快的心情;第五、第六两幅,从伸直下指的手表示质问、责备,到缩短向内的手以示反复耐心解说,表明了一个过程;第十一幅,企图利用男主人同时缩回并用力向外张开的双手,表示内心的惊慌和消息的突然。但是,更多的借鉴还是来自古画上。我深深喜爱古画中那种淡泊古雅的气息,这种气息与古建筑,线装木板典籍,以及京剧、昆曲等一样,体现着很强的古典美。我所向往的正是这种和谐宁静、超逸绝尘的美。尽管有些不合潮流,但我认定:大喊大叫并不是打动人心的唯一手段,油腻吃多了,凉拌菜或许更受欢迎。古装连环画能不能把握住这种古典美的气息很重要,需要虚心学习传统,但连环画的通俗性又提醒我,过份的“清高”会脱离群众,雅俗共赏才是切实的目标。因此,在描绘人物的借鉴中,我没有选择陈老莲,而是请出了任伯年。因为任伯年是以卖画为生的,所以他的画必然要考虑到群众买不买的间题,从他的画的畅销,可见是有其通俗一面的。我在衣纹处理及格调、气息上的追求和把握,都受到他不少的影响。无论对戏或是绘画的借鉴学习,我都有着一种很强的崇拜感,甚至有点迷信的味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失去了自我。作为现代人,我常常为达不到那种淡泊、超脱、古雅而又神秘的艺术效果而苦恼,也为表现上达不到轻松、灵动、纯熟、完美而沮丧。然而话转回来,或许这种由自己的偏爱、性格、经历、心理造成的差距,正是自身长处或艺术个性的所在呢,正如周信芳因嗓子倒仓反而创出了麒派,这或许有点阿Q的“精神安慰法”吧。

艺术的生命在于有独特的面目,学习传统正是为这种艺术生命而汲取养分。诚然,学习传统有为传统所缚而死在古人堆里者,但是,亦有认为凭天赋的素质和对生活的熟悉便可踢开传统,自行其是,结果一无所获者。可见,生死成败不在于对传统的学不学,怎样学,而是看你有没有自己——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语言。有了这个自我,汲取就有了选择、依据和目的。否则,即便拒传统于千里之外,有幸免于死在古人堆里,但也未必不会死在现代名家堆里,甚至洋人堆里。有一种“创新”,实则丢掉了“古为今用”一条,或成非洲原始艺术,或成现代派残羹等,却还挂个“国画”招牌。问题不是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而是像了某家、某派的另一种版本,还可以不可以用上个“创”字。有人说,身为中国人,不学传统,也自会“国”味十足(且不论这说法的对与否)。但我更倾向于有了自我,即便学了传统,也不会作古。是从零开始,还是沿着前辈已达到的高度继续上攀,我赞成后者,只愿遵循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总之,传统并非都是该抛弃的,现代的东西也不都是好的;创立自我固然重要,学习借鉴也有着现实的价值;引用洋人七里八拐的名字或许可以表明作者的学识,但一提及古人古画,也未必就是保守、没有主张。正如刘海粟先生所指出的“既要有历史的眼光,纵观上下二千年的画论、画迹,又要有囊括中外世界眼光,凡属健康向上可以汲取的东西,都要拿过来,经过冶炼升华,化作我们民族艺术的血肉。对古人和外国人都要不卑不亢,冷静客观。要厚积薄发,游刃有余,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和必然统一的创新。”

在画古典题材连环画时,不仅要继承借鉴古典绘画的表现方法,还必须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记得小时候看到书中描绘的历史人物,信以为真,认定就是那个样子,直到今天,尽管知道了都是凭空造象,但看到不同的画法与扮相,心中还是感到别扭。人物如此,历史事件亦如此。由此可见连环画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相当的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创作,从服装到生活道具都来一番考究,汉代的席地而坐,唐代的居床为凳,宋代桌椅的直线和明代的偏爱弧线,以及清代繁琐的镶嵌等等,都十分具体,来不得半点马虎。

《罗伦赶考》是发生在明代的故事,那是一个远离我们的朝代,但我以为,它并不陌生,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化艺术,风俗传统,肤发血缘延续至今。纵观历史,许多事件都是在循环重复,当你踏进博物馆,一件件遗留有先人使用过的痕迹的物件,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近。《罗伦赶考》中的秀才,作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的象征,他的正直、善良以及拾金不昧的精神就更加使我们感到容易理解了。相互理解,才有可能产生真诚的感情,用感情描绘的作品,才有可能打动人心。“如果一部艺术作品只是被看作是一幅遥远时代的图画,那么,它引起的只是对画家的观察力、才华技巧的冷静的钦佩,而不是“爱”。因此,我在描绘秀才罗伦时,尽力地把他当作熟人、朋友来描绘,如第二幅,我从动态上选择了都可理解并有可能碰到的、来到大自然中因兴奋而手舞足蹈。第三幅,又以斜着身子,手臂架在椅背上算帐的姿势来表明因反复计算而不耐烦,且在手中置一扇,借以表现由于不耐烦而引起的燥热,等等。这些是想象,但更是生活的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华十大传世名画:谁能占据榜首之位?
古画 中国古典人物生活(4)
古画 中国古典人物生活
中国画笔墨的似与不似
关于中国戏曲的作文(共10篇)
为什么现代人要画现代山水画?艺术创作虽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