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家在中国为什么消失得这么彻底?

先秦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出现的哲学流派是非常多的,不过大部分都没有流传下来。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来看,当时的哲学流派达到了189家,4324篇著作。这是汉书中的记载,到了之后的史籍资料记载来看,百家争鸣可能已经达到了上千家。

诸子百家的出现无疑是让古代的哲学走向了一个巅峰,不过后人对诸子百家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就连知识渊博的司马迁,也没有完全的记载下诸子百家的内容和哲学思想。在诸子百家中,人们对道家、法家、儒家、墨家肯定是不陌生的。

在汉朝时期,由于汉武帝的在位,让儒家成为了哲学流派的主流。董仲舒的建议让汉武帝采纳了,由此儒家成为了历朝历代皇帝尊崇的哲学流派,时至今日人们对儒家学说也是不陌生的。现如今看来,儒家和墨家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家和墨家并称“显学”。儒家由孔子创立,墨家由墨子创立,在历史上儒家流传了下来,墨家在现如今已经消失了。墨家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墨子早年是儒家的学生,可是墨子认为儒家那套东西不对自己的胃口,就中途“退学”了。

要知道墨家刚起步的时候,儒家就已经起步很多年了,其次儒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墨家出现之后,他们所主张的,与儒家形成了对立关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墨子的主张简单说就是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兼爱”的实质就是“爱利百姓”。“非攻”的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就是说墨子不提倡战争。可是这与当时的环境形成了对立。

墨子提出这样的主张,造成了墨家成为了众人攻击的对象。到了战国中期,人们对墨家的认识变得深刻,由此墨家的学生变得多了起来。可是这时候的儒家受到了威胁,儒家的学生减少了很多。当时社会的变动,出现了一种叫做“士”的人。

“士”就是指知识分子群体。那么“士”都是旧贵族没落,沦为知识分子。其次就是寒门子弟,通过用功读书,成为了知识分子。这些“士”的结局也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没有成为诸侯国的官员,反而是没落了一生。话说回来,墨家的主张,在当时来说无疑是非常厉害的。

能够在两千多年之前提出“兼爱”,从这一点来说就已经是很厉害了。“兼爱”的想法虽然提出了,但是人们对墨子的看法改变了,人们开始讥讽墨子是空想。这样的“兼爱”根本不可能实现。不过墨子本人以及他的弟子,真的做到了“兼爱”。

那么这样的哲学流派为何最终消失了呢?墨子死后约150年,秦统一六国,于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出现了。曾经在战国时期,能够与儒家抗衡的墨家,到了秦朝时期,学生竟然不足40人。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竟然没有能够找到资料。

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没有能够给墨子立传。司马迁仅用24个字就草草交代了墨子的传奇一生。墨家崇尚苦修,同时墨家的规矩非常多,他们的生活就是“衣如囚,食如丐,居如穴。”严酷的自律行为类似苦行僧,这样的生活肯定不是被常人接受的。

墨家的这种想法肯定是好的,但是想要让很多人去适应墨家的自律,恐怕是不现实的。墨家灭亡的根本原因,与他们的规矩、自律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可是墨家竟然有领袖叫做“钜子”,实行终身制。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一统六国,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哲学流派存在。

既然犯了政治忌讳,墨家的灭绝也就是一个主动或被动的问题了。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都严防死守,杜绝其重生。墨家的诸多理念,即使放在今日仍未过时,甚至超前。可是墨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想要付诸行动,这对人们来说就非常难了。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儒家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对待亲人的方式,墨家却让学生对待陌生人也是如此。这样的说法在现如今肯定是非常好的,可是在战国时期,人们忙于战争,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些。换句话说,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在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不适用,由此墨家在历史上消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差点让中国科技领先世界2000年?“非儒即墨”的墨家为何消失不见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中墨家最为先进,为什么不被主流接受?
墨家学派从中国历史中没落的原因浅析
从纵横江湖到戛然消失,再到今天的“飞天”,她经历了怎样的重生
战国风云之诸子百家(一)——社团领袖墨子
战国风云之诸子百家——侠之大者墨子|太平洋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