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官刺激、个性突出的波兰艺术海报是怎么来的?
起源

“艺术海报”,1880年左右起源于法国石板印刷家朱尔斯·谢雷特(Jules Chéret),它是一种以商业为目的的艺术表达,用于传播广告信息。19世纪的海报艺术家,多接受过绘画训练,他们将美术技巧用于平面设计,来为香槟、啤酒、卷烟纸等做广告,或为酒吧、俱乐部、杂志、新闻、汽船航线、铁路、运动和旅游项目等作推广。

此外,海报也用以推广文化活动,如展览、音乐会、戏剧等,20世纪开始用于电影推广。海报也常被用于政治目的,例如表达政治立场、宣扬宗教、政治观点,以及传达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信息。

海报既是工具,也是艺术。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海报艺术,像波兰海报一样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朱尔斯·谢雷特,场所海报(法国),《吉拉德家族,钟表》, 1879
 
现今的波兰领土,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周围帝国的扩张的威胁之下。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沙皇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王国、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无一不曾争夺这片土地,并镇压波兰民族主义的兴起。
 
“现代波兰爱国主义中的诸多传说和象征都来源于此(邻国威胁)…他们坚信,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欧洲秩序,波兰独立必不可少。”
 
波兰人拼尽全力保全其民族的主权。汹涌历史的涡旋中,波兰艺术家、作家、音乐家以及设计家,反思民族传统,将他们的文化感知诉诸艺术。
 
       
      
卡罗尔·弗雷奇(Karol Frycz),卷烟纸广告,《Tutki》,1900年左右
 
       
      
Jozef Mehoffer,展览海报,《波兰绘画》,1903
 
一战之前的海报,常有典型地区文化风格的动机、图案、字体。Jozef Mehoffer 于1903年创作的海报就用扁平、质朴的绘画风格,配以石版印刷有限的暗色调,反映了这一区域的文化遗风。

这种视觉效果与木版画效果类似。Mehoffer 应用此种视觉,以呼应昔日民间童话、寓言本中的插图。作为一名技艺高超的肖像、风景画家,Mehoffer 有意采用民间灵感来为波兰绘画展设计海报,以此向民族艺术遗产致敬。值得指出的是,海报中的手写字体却受到法国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影响。站在世纪之交,波兰海报设计师也无法抗拒西欧艺术运动的巨大魅力,包括法国的新艺术、德国的青年风格、维也纳分离派等。
 
       
      
Jan Rembowski,展览海报, 《Wiosenny沙龙》,1914
 
       
      
Josef Maria Auchentaller,展览海报,《分离派》,1900
 
两张海报在结构、线条、造型及引经据典上,虽有明显相似的美学风格,但波兰海报采用具当地特色的图案和装饰,保留了其民族特色。
 
       
      
特奥多尔·阿肯多维奇(Teodor Axentowicz), 展览海报,《Sztuka》,1898
 
1898年,波兰艺术家协会(Sztuka)在克拉科夫举办了首届国际海报博览会。由Teodor Axentowicz 设计的展览海报,造型上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强烈影响——浓重线条勾勒出廓形,却包裹着一张精心描绘的面庞,二者形成强烈对比。

1890年代,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在巴黎创作的海报也应用了类似的绘画方式。穆夏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维亚地区。虽然长居法国,但通过描画民族服饰、织锦图样和装饰式样,他将斯拉夫元素注入了他的海报设计。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戏剧海报,《Gismonda》, 文艺复兴剧院,1895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ucha),杂志封面,《Cocorico》第2卷,第4期,1899年2月
 
就像穆夏常做的那样,Sztuka海报上,阿肯多维奇也让人物戴上一顶茂盛的花冠。这是许多斯拉夫国家的民间传统,人们会在春天节日里戴上这样一顶花冠,包括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一作品表明,阿肯多维奇既继承了斯拉夫文化遗产,创作意识上又紧跟同代欧洲设计师的步伐。
 
 
海报设计教育兴起

一战爆发时,俄、奥、德均想分得一片波兰的土地。为争得波兰的投靠,俄、奥、德都声称将让波兰民族成为半独立国家。战争很快削弱了德、奥两方对控制波兰领土的意愿,而俄国则遭布尔什维克革命席卷。1918年战争结束,凡尔赛条约签订,120年来波兰民族第一次成为了独立主权国家。
 
       
      
Kamil Machiewicz, 战争海报,引用爱国歌曲《波兰刺刀(Poles to the Bayonet)》,1920
 
1921年,波兰独立民族国家正式成立。接下来十八年的独立时光,波兰人重建城市并重塑其经济。除去于30年代席卷欧洲的经济大萧条,波兰取得了巨大成功,工业、矿业和农业恢复到了稳定状态。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来自邻国德、俄、捷克斯洛伐克的艺术影响、感染了波兰的艺术家。西欧的诸多运动,立体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都吸引着波兰艺术家追随。尤其是法国的艺术装饰(Art Deco)的几何风格,吸引了大批波兰设计和建筑学生。
 
       
      
Edmund Bartlomiejczyk, 展览海报,波兰国家博览会,波兹南,德语版,1929
 
       
      
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Tadeusz Gronowski),广告海报,《环(Orbis)》,1932
 
Edmund Bartlomiejczyk和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都曾求学华沙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后成为最早一批具影响力的现代华沙海报设计践行者。
 
华沙工业大学,“曾是两战期间许多波兰海报设计师的训练营地。这批艺术家视海报为广告手段,认为海报应满足高效信息传达的功能。因此他们的作品脱离了原先的绘画传统,转而选择几何、建筑式的海报结构。” 
 
Bartlomiejczyk 起先在华工大教学,后成为华沙美术学院教授。正是在此,波兰开设了第一门专授海报设计的课程。
 
社会现实主义

20世纪20和30年代,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应用艺术,都在歌颂普通工人、农民、士兵、好市民、他们的家人,以及为良好政治体制维系的强大社区。

波兰艺术旨在展现人民团结的力量、民族和国族骄傲。
 
       
      
佚名设计址,肥料工厂的广告海报,1931
 
       
      
斯蒂芬·诺布林(Stefan Norblin),旅游海报,《波兰——逐猎国度》,1927
 
       
      
斯蒂芬·诺布林,旅游海报,《上西里西亚》,1925
 
       
      
Stefan Osiecki,旅游海报,《波兰雪与阳》,1938
 
波兰的社会主义显示主义艺术风格广泛,1920年代至1950年代其间,从实用具象艺术到斯蒂芬·诺布林(Stefan Norblin)大胆的旅游平面海报,从装饰现实主义到Wlodyimierz Zakrzewski简洁的平面设计,各领风骚。
 
       
      
Wlodzimierz Zakrzewski,波兰共产党海报,《党(Partia)》,1955
 
       
      
 Wojciech Weiss,社会现实主义油画,《宣言(Manifesto)》,1950
 
通往现代之路

1925年,法国兴起的“现代艺术(L’Art Moderne)”(后称艺术装饰,Art Deco),以其无可抵挡的风格魅力主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商业和装饰艺术,其国际影响力不下早先的新艺术运动。让·卡吕(Jean Carlu)和卡桑德尔(A.M. Cassandre)的广告海报在巴黎随处可见,得到国际上的瞩目,被视作现代风格的代表作。两位艺术家都将喷枪用到极致。喷枪的工作原理是用压缩空气喷出水彩和墨水,以在绘画时得到平整的色调和色彩渐变,也用以改进印刷的摄影作品。
 
       
      
让·卡吕,广告海报(法国),《Pép Bonafé》,1928
 
       
      
卡桑德尔,广告海报(法国),《Dubonnet》,1932
 

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1894-1990)

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将波兰海报引向了现代风格。从华沙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毕业以后,葛罗诺夫斯基继续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学习绘画。1924年至1936年间,葛氏频繁去往巴黎,为巴黎门店做装饰陈列设计。从葛氏作品的抽象形状、色彩搭配、以及喷笔渐变色运用可看出,他在波兰创作的海报明显受艺术装饰和卡桑德尔的影响,卡氏也许曾亲自为葛氏介绍、指导运用喷枪。
 
       
      
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广告海报,《Oaza》,1926
 
       
      
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海报展览,1932
 
       
      
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艺术展览海报,1931
 
       
      
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纪念海报,《十周年》,1930
 
《十周年》是葛氏1930年的一张纪念海报作品,海报描画了华沙战役中的英雄约瑟夫·毕苏斯基(Jozef Pilsudski),后成为波兰独立时代的国家元首。他站在华沙城前,立在往日军事领袖波尼阿亚托夫斯基王子和柯斯丘什科头顶。碎裂的红色天空呈对称几何状,柔和的色调渐变,人物剪影被简化,这些艺术装饰的典型元素,在这幅作品里不再指向商业目的,而是为爱国主义宣传服务。

葛氏极擅长创作富动感的平面设计,在技术和风格上完全是当代的,然而他的海报主题却显露出强烈的社群归属感、劳动和国族骄傲。也许正因为他的此种艺术能力,让他的作品既受到民众欢迎,也受到国家赏识,也让审查官放松了对“严格现实主义”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葛氏为波兰海报架起了通往20世纪传奇“波兰画派”的桥梁。
 
入侵,占领与战后时代

1939年,纳粹德国从西入侵波兰,开启了二战的序幕,也终结了波兰短暂的民族自治时期。

战争中,由于打仗、被迫劳动,波兰犹太人和民族主义者遭德方处刑,近六百万波兰人丧生,其中包括大批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但也有一些人存活下来,如漫画家艾立克·李品斯基(Eryk Lipinski),他曾在波兰保卫战中为反击力量伪造文件。李品斯基曾遭纳粹逮捕,并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但幸存下来。战后,李氏继续他的绘画生涯,以画卡通画和设计海报为职,并为1966年第一届国际海报双年展策展。
 
1939年至1945年,波兰遭侵占,艺术家几近无法支撑生活,也无法继续创作。商业下滑至只能维持生计,极少数仍运作的商业、工业,也不再花钱做广告和推广。活动海报一直以来都是主要的户外广告形式,但文化活动在此期间已停滞。用以举办音乐会、歌剧、戏剧和电影的场所都已关门,或已在德军入侵华沙时遭炸毁。
 
1944年华沙起义到1945年德军撤退期间,波兰文化生活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在德苏争抢对波兰控制权的六年间,华沙城几乎成为废墟。这场战争摧毁了波兰。每五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个死于这期间。波兰的工业、通信、商业交通被毁,学校、大学停课,所有的艺术都停滞了。

       
      
华沙售货亭海报,标有德语,1940
 
战后的城市百废待兴,满是重建工程,建筑工地的木栅栏成为了免费公共画廊。无论国家允许与否,海报都被不断创造出来,即使只是小小的便携式石板印刷海报,用有限的颜色印在便宜纸张上。海报艺术未曾被摧毁,只是被掩藏起来了,当文化从废墟里苏醒,曾与之相辅的海报艺术也重获新生。
 
大学、艺术和建筑学院相继重开,剧院被修缮,甚至为戏剧、歌剧、音乐会、电影搭起新舞台,当代音乐和爵士表演也开始重新冒头,一切的这些都需要广告。海报即是惯常的,也是最好的广告方式。
 
但战后经济萎靡,让艺术家的创作难以为继。不仅艺术材料相当贵,又短缺。
 
即便如此,波兰的海报事业仍能蓬勃成长——原因有很多。当然主要是大众渴望让文化场所重生、希望看到各类表演。
 
海报艺术将插画性、装饰性、商业性、平面及纯艺术融为一种公共艺术,既好接触又极富吸引力。普通市民走在街上,就能在日常中接触到艺术。海报成为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领域,甚至一跃成为能与绘画相提并论的艺术表达手段。一名艺术家可以仅靠海报设计的名气,便能声名远扬。
 
艺术教育在战争中也饱受摧残,但战后开始复苏。第一代波兰海报设计师集结了一批学生,并在重点大学开设海报课程。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战后老师是塔德乌什·葛罗诺夫斯基,约瑟夫·姆罗什恰克(Jozef Mroszczak),亨里克·托马谢夫斯基(Henryk Tomaszewski)和塔德乌什·特拉伯可夫斯基(Tadeusz Trepkowski)。在这批先驱的领导下,波兰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观念海报设计征程。
 
华沙及克拉科夫美院,还有波兰其他城市(如卢布林、利沃夫)的艺术学院,实行正式而全面的教育,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艺术家。他们跟随着老师的脚步,践行同一种设计哲学——即不仅运用视觉手段去吸引和调动观者,而且聚焦如何传递出理念核心,表达个人对叙事的阐释。
 
直到今天,在波兰、捷克及其他欧洲国家,海报设计系都会教授视觉传达的准则,如何观念化地思考,包括排版及插图。
 
       
      
塔德乌什·特拉伯可夫斯基, 政治海报,“绝不!(Nie!)”,195
 
亨里克·托马谢夫斯基(1914-2005)

1957年,海报设计师杨·莱尼扎(Jan Lenica)曾说:“十年前,亨里克·托马谢夫斯基为《黑水仙》设计的海报开启了全新的平面设计时代。之所以能设计出这样的海报,是因为国有电影工业并不夸张地要求设计师遵循它的要求,而是强调海报的教育功能,即塑造观众的审美。海报因此被视作美术启蒙读本,观者从中学会如何阅读、理解绘画,并习惯艺术的表达形式。开放的理念传达、愉悦的合作氛围、参与者的正向竞争精神,都使得波兰(电影)海报取得了如此高的艺术成就。”
 
战后不久,托氏为一家国有电影发行公司设计海报。1947年,通过与一名政府官员的个人关系,托氏开始与文化部谈判,希望可以放松对艺术家的限制。文化部也意识到,公众喜爱文艺活动海报,也喜爱设计它们的艺术家。于是此后,即使仍存在对海报内容的审查,海报绘画风格不再像苏俄监管时那样严格受限。
 
早在职业生涯初期,托氏与特氏就改变了波兰电影海报。他们不再像全世界的电影海报传统那样,展示在正在电影中表演的演员,转而表达个人对影片核心的阐释。波兰影报比起传统形式的海报,更像是书封设计,让海报变得更个人,也更富演绎性。这些海报采用引人入胜的阐释方式,以勾引起观者的好奇,而不再像传统影报那样表现故事情节本身。
 
为在艺术家和观者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设计师熟练掌握讽刺、调侃意味的视觉譬喻,迂回表达以及象征主义等手法,通过意象给出交叉线索,以让观者理解、深思影片主题。身处压迫社会的艺术家,也通过这些手段来暗表对现行政体的异议。
 
“既要满足当局的要求,又要满足挑剔的观众,这对海报设计师是大的挑战。这种挑衅的表达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海报艺术正是从街道废墟的裂缝里获得新生。”

“在观众看来,设计海报就像是走在令人晕眩的危险钢丝之上。人民和群众都明白抗议的底线在哪,并清晰知道公众意愿和个人反叛之间的界限。艺术家可以咬住喂养他的手,但绝不可咬得过劲。”
 
为培训波兰本土电影人,1955年成立了国控的波兰电影学院。国营电影工业开始允许引进和放映外国(欧美国家)电影。脱离了欧美影报的广告范式,也摆脱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波兰设计师终于得以自由地为本土观众设计海报,并在设计中提出个人对影片的全新阐释。
 
国有广告公司 Wydawnictwo Artystyczno Graficzne(WAG),每年支持着成百上千的文艺活动海报设计,为最前列的设计师提供满意的薪资。1966年,波兰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海报双年展,1968年,华沙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海报博物馆。到1970年代时,海报风靡波兰,以至于政府(虽仍在审查颠覆性的内容)放宽了内容审查,甚至资助海报竞赛。赢得比赛的人不仅可以获得奖金,也被允许参加国际竞赛,还可以在国营画廊举行个展。海报设计成为了波兰民族自豪感的来源。
 
“波兰海报个性突出,主要因为艺术家个人化的、情感化的设计方式。突出的个人主义,经常用来形容波兰民族性格,也决定了战后波兰海报一开始的发展路径。艺术要承担社会责任,是波兰社会一贯以来的意识。波兰海报的观念和设计也正是基于此。因此,海报不再仅用来呈现事物,或服务于某一行业,也用来解释事件、发表言论。海报开始成为独特的艺术分支,有其自己的准则。1950年代,海报被重新评价——海报艺术,即是用海报的语言说话,无论其有何天然限制,都能像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敏锐、弹性、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态度。”
 
       
      
Waldemar Swierzy,电影海报,《Ulica Hanby》,1959
 
海报作品变得愈来愈多,设计师Waldemar Swierzy不得不重新理清自己的设计事业,他说:“有很多年,我都保持着一周一张海报的效率,但还是常常需要拒绝一些工作邀约。”
 
日刊《华沙生活报(Zycie Warszawy)》举办了年度评选,让读者投票选出每月最佳以及年度最佳海报。身处前列的艺术家会在全国出名,连普通市民都能知晓他们的个人风格。1978年第八届双年展概览目录的开场白里,Jiri Hlusicka写道:“在此展出的作品,及其所表现的设计意识,不仅仅是对政治、社会议题的回应,它们对全人类的为之奋斗的光明未来都至关重要。”
 

马戏团海报,第一次国际承认浪潮

1960年代初期,代理公司ZPR(Zjednoczone Przedsiębiorstwa Rozrywkowe,又称联合娱乐公司)被指派来负责改善国营娱乐公司马戏团(Cyrk)的公众形象。相较于传统的广告手法,ZPR公司委托并允许设计师创作更个人化的,反应更热烈的海报。摆脱了严格社会主义的束缚,设计师得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马戏团的理解。不同设计师风格各异,但总的来说,与50、60年代欧美国家的商业配图风格相近——有趣的抽象卡通形象,大胆的绘笔笔触,剪纸、拼贴质感的图像。这些色彩生动的海报,承接了波兰民间艺术风格。
 
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在国际竞赛中得到相当大的曝光度,吸引到参赛的国际同僚,并在全球取得了相当高的认可度。马戏团海报(像多数海报那样)运用简单、基础的图像直达寓意。呈现对象通常是马戏团演员,使用道具的人,或是一群演员做出极风格化的动作,辅以有趣的排版和手写体文本——最典型的是光光写上一个词“马戏团(Cyrk)”。
 
       
      
Ewa Kossakowska,马戏团海报,1962
 
       
      
Jerzy Srokowski, 马戏团海报,1963
 
       
      
Maciej Urbaniec, 马戏团海报,1970
 
       
      
Antoni Cetnarowski,马戏团海报,1971
 
       
      
Jan Mlodozeniec, 马戏团海报,1971
 
       
      
       
      
Jerzy Czerniawski,马戏团海报及局部,1975
 

1980-1990年代:艺术转变

在戏剧、电影画报中,忠实呈现剧情、描绘人物并非波兰传统。从特拉伯可夫斯基40年代石破天惊的作品开始,典型的波兰设计者会采用更为迂回暗示的表达方式,如象征、隐喻、类比等等。极富创意的意象仍服务于海报的实用目的,但却以一种更为复杂、不直接、而更迷人的方式。
 
— 对象征的解读基于共有的对文化中标志的理解。

— 隐喻拓展了各观念之间关系的发展空间。视觉与语言互相辅助,使用隐喻,就是要求观者积极地调动自己,以梳理出意义。

— 类比则让两种理念互相碰撞,撞出更多层意义的花火。
 
以上都是海报创作中的完美工具。海报的视觉需要十分简洁,以吸引观者迅速理解其用意,却又要能传达远比画面更为丰富的意涵。这种对智识的挑战,伴以强烈的美学,会对观者产生不可磨灭的映像。海报像其他艺术一样,在观者面前出现的时间越长,便能越深刻的影响观者。而历史上,波兰海报就曾有意采用能攥住观者的手法。
 
       
      
Staszs Eidrigevicius,戏剧海报,《世界的伟大戏剧》,1989
 
图示为佩德罗·德·拉·巴尔卡(Pedro de la Barca)1635年的一部戏剧。戏中,上帝写出了一部戏,即“世界”,此世界里,国王掌权,商人获利、农民受苦,但他们均受控于其造物主。他们的行为会被造物主审视,奖惩分明。Eidrigevicius 在海报中描绘了一位匿名而具象征性的人物,衣袖上破了口——这是圣经里有关悲痛的表达——因为上帝的操控让他看见了自己的真相。
 
       
      
杨·莱尼扎(Jan Lenica),戏剧海报,《吉利事件(The Fortunate Event)》,1973
 
       
      
Jerzy Czerniawski,歌剧海报,《Katia Kababowa》,1978
 
       
      
Franciszek Starowieyski,戏剧海报,《麦克白(Macbeth)》,1980
 
       
      
亨里克·托马谢夫斯基(Henryk Tomaszewski),戏剧海报,《模特(Mannequins)》,1985
 
       
      
 Wiktor Sadowski,戏剧海报,白色婚礼,1986
 
       
      
Wieslaw Walkuski,戏剧海报,《李尔王(King Lear)》,1991
 
早在50年代'艺术家就发现,可以在设计中融合新的国际趋势、新的智识理念,用更为当代、生动的美学语言吸引观众。同时以简洁的元素搭建起电影的氛围,不再局限于展现电影剧情。' 

1960年代,波兰引进并合法发行了更多的外国电影。设计师被委任设计海报,以此表达他们对电影内容的主观探讨,提供一种波兰式的理解,而不再是欧美的。
 
       
      
Wieslaw Walkuski,电影海报,《卡拉瓦乔(Caravaggio)》,1990
 
Wieslaw Walkuski 为电影《卡拉瓦乔》设计的海报展示了波兰手法。Walkuski描画了一尊男人的躯体,一个张开却不流血的伤口。另一男性的食指,在另一只手的牵引下试探伤口。乍看之下,观者定会认为是受伤的男人牵引着另一条手臂,来刺进自己的伤口。但定睛细看,却会发现那只牵引只手是温柔、细致的,是女性的手。也就是说,此画中展示了三个人,暴力展现了电影故事的一部分,即卡拉瓦乔和他一男一女两位情人之间的关系。
 
       
      
电影海报(法国),《卡拉瓦乔》,1986
 
       
      
电影海报(美国),《卡拉瓦乔》,1986
 
与波兰阐释性的设计相对,法美两版海报都未展示、传达电影内容。哪版海报更具吸引力、更挑衅、更具艺术性不言而喻,广告和艺术的差别一瞥既明。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波兰海报都讲文字和图像结合。其文字多使用强表达的手写体而非印刷体,让文本的信息传达也内含阐释性。
 
       
      
Jerzy Czerniawski,电影俱乐部海报,1976
 
       
      
Wiktor Sadowski,电影节海报,1985
 
       
      
Jerzy Czerniawski,电影海报,《自由的幻影(Le Fantôme de la Liberté)》,1975
 
       
      
Wieslaw Walkuski,电影海报,《巴格达咖啡馆(Bagdad Café)》,1988
 
90年代,国家资助海报设计的时代结束,波兰电影海报逐渐变得商业化,就像电影工作室随电影发行的那些海报风格。波兰的电影发行商认为,与国际接轨的当代设计风格更有利于票房。但波兰电影、戏剧制片,却继续选择非直接的、富表达性且观念化的设计直至今日,其原因很简单,因为此风格反映着波兰的民族艺术精神。
      
今天,准确来说,美国插图是本土与东欧风格混合的产物。直至今日,每当美国人想要获取设计灵感时,……(他们)总会把目光投向波兰——伟大海报作品的诞生地。”
 
纵观印制媒体的发展历程,海报的流行程度从未衰减,无论是对设计师还是对受众来说。它不仅构成了我们的城市景观,在数字时代也构成了我们的网络、电子景观。亿万人从电子设备、城市街道里看到海报。每一年都有国际海报比赛在举办,赢者会获得荣誉和奖金,他们的作品会发表在设计杂志、手册,出现在各出版物的“年度最佳”一栏里。最优秀的波兰海报被展出在博物馆、画廊,一些网页提供海报再版服务,并售卖原版海报。
 
海报艺术的实质,在于其和民众的连结。但它的流行性和商业性并不应抹杀它作为艺术的重要价值——不同的视觉传达准则,广告、纯艺术、平面设计技巧,排版、插图技巧,在海报身上融为一种基础的表达形式,成为属于全人类的艺术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艺术至上!盛极一时的波兰电影海报
阿尔巴尼亚、波兰、保加利亚老电影译制片海报赏析
每一张海报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波兰招贴画
波兰电影——《华沙谍战》*
波兰电影《浴血华沙》
波兰电影 - 华沙一条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