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上皇:热衷玩弄权术的古代高危人群

在历史上有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贵为一朝天子,还期望以更加微妙的手段参与权力本身。太上皇就是后人对他们的集中统称。尽管有人是被迫放弃权力,有的则是主动为自己升级,但他们实际上都不愿离开权力中心。这就让人数非常有限的他们,成了古代世界的最高危人群。

悲剧的主角

赵武灵王为太上皇群体的命运打下基调

太上皇群体的首次亮相,就以悲剧主角的定位完成了历史演出。在著名的赵武灵王执政后期,他不再满足于胡服骑射和整体军政改革所带来的强国红利。为了谋划和执行自己的西征大业,他决心让自己从部分内政中脱身,以便专心于一件事情。

很快,这位赵国历史上的强悍君主,以主父之名离开了原先的宝座。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将毁灭赵国的最终霸业。由于赵国有着相对浓郁的封建传统,王子们很容易培养私人班底,并与部分边境部族形成攻守同盟。赵武灵王所宠爱的公子章,就因为赵惠文王继位而决定起兵造反。最后由于战败,投奔了正在沙丘的老父亲。

赵武灵王的西征大业 也因沙丘政变而作罢

结果,赵惠文王的部队包围了沙丘平台数月。不仅杀死了公子章,还把被围赵武灵王活活饿死。一代雄主居然死的如此窝囊,也算是给太上皇群体的总体命运开了先例。但赵武灵王毕竟是自身计算失误,其他后来者则更多是迫于无奈而荣升高位。

唐高祖李渊就不曾想过要当太上皇。作为起兵反抗隋朝,又历经各方厮杀的强人,甚至失去权力对自己的威胁极大。但在玄武门之变后,自己的次子李世民咄咄逼人,让他极不情愿的成为了太上皇。虽然是得了善终,但生命的最后9年终究是要在恐惧和不甘中熬过。

玄武门之变 让李渊不情愿的做了太上皇

至于临时甩锅的宋徽宗,结局就实在是不那么美好。为了方便自己南下扬州避难,他毫无征兆的突然传位给儿子宋钦宗,期望后者成为自己生命、权势与声望的挡箭牌。然而,由于金兵表现出暂时后退的意思,他又急不可耐的返回汴梁坐镇。在余下的太上皇生涯中,他的工作重心就是拨乱反正,将儿子的影响力降至最低。这种相互掣肘的后果,便是自己和全体皇族一起去东北亚远游。

以上这些人伦惨案,本身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先秦赵国的封建属性和隋唐时代的幕府风气,都让青年王子有足够的空间培植个人势力。使得他们早在继位之前,就已经有了独立的军政执行单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奇效。至于宋钦宗的发迹,则有赖于父亲的完美操作。使得他能名正言顺的掌管实权,在一定程度上复刻了前朝皇子们的“光辉历程”。

宋徽宗也是太上皇凄惨结局的代表

让位才是争权的开始

神龙之变就促成了2位太上皇诞生

对于政治家来说,权力始终是最具诱惑力的东西。但对于家天下的皇帝而言,放弃权力本身就能引发生命危险。于是在朕即国家的环境内,那些主动升级的太上皇们,对于权力的把握反会比之前更加紧密。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也就是唐睿宗李旦。由于自己是女皇武则天的小儿子,在神龙政变后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他的哥哥李显,把武则天强行升级为太上皇,自己则顺理成章的做了唐中宗。李旦便要等到兄长死后,才在太平公主等人的支持之下继位。当然,大部分的实权终究是握在她和李隆基手上,唐睿宗自己只能是个橡皮图章。

骑马出行的 唐睿宗李旦

于是,李旦干脆主动传位儿子李隆基,但两人间的疯狂夺权也随即爆发。在拟圣旨方面,李旦不仅保留了权限,而且比自己的皇帝儿子的权重更高。接着,又和太平公主形成政治联盟,把朝廷里面的宰相都揽入麾下。当时的7位在朝宰相,里面竟然有5个都是太平公主的党羽。无奈之下,李隆基只能再次发动先天政变。亲自动手,将权力从退位亲爹那里夺回来。

好在不是每位太上皇的儿子,都像青年时期的李隆基那样有魄力。清朝中期的嘉庆皇帝,就不敢在升级后的乾隆面前造次。除了从小教化形成的中庸性格,清王朝阶段的权力结构也是很重要的外在因素。由于皇权政治的高度集中,任何储君或带有继承权的个体,都不再有机会培养强大的私人班底。因此,太上皇即便在地位有所挪动,也不妨碍原本的体系继续照常运转。屈居其下的新皇帝,就只能继续同父亲拼时间、比身体。

乾隆就到死都压制着作为继承人的嘉庆帝

愈发残酷的本质

明英宗也是太上皇群体中的奇葩

倘若太上皇不是新君的父亲,双方也都生活在权力非常集中的时代,那么彼此间的冲突就会更加短促而直接。明朝中期的夺门之变,就是历史转折过程中的显著节点。

原本非常好战的明英宗,因为土木堡的战败而沦为蒙古俘虏。在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北狩旅程后,又被瓦剌的也先太师故意释放回国。表面上看,朱祁镇是被迫北狩的帝王中,最为幸运的那个。但以对手的角度审视全局,就知道此举不过是要在明朝宫廷的内部引发剧烈内斗。临危受命的景泰帝朱祁钰,并不愿意将到手的皇位直接让出。直接让他与哥哥太上皇间的矛盾迅速升级。

皇权集中让兄弟间的矛盾迅速升级

之后的7年里,明英宗在冷宫里面当着谁也不在乎的太上皇。倘若自己不能夺回权力,那么机会连后代的继承权也无法保全。但直到景泰帝的身体出现问题,他才终于在朝中投机分子的协助下,重新登上正统帝位。

在时间不长的夺门之变中,被杀的主要不是皇亲国戚,而是那些卷入冲突的士大夫官僚。这是因为皇帝的中央权力集中,本身也将更多可以分散投资的人群,全都集中到一盘棋上。所有位置的成员,都不能通过折中手段谋利。于是,参与最高权力的角逐,就沦为所剩不多的必然之选。

夺门之变就是皇权高度集中后的斗争产物

因此,当你明白这些太上皇的行为模式,就等于快速游览了权力结构发展史。无论当事人处于何种无奈而被迫升级,终究难逃命运本身的束缚。这就是历史最残酷的一面,引得很多有心者沉醉其中,也让更多人在下意识的认知层面选择远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皇帝为何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帝位传给儿子,非要死了才传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历史上的这些“太上皇”:或自愿让位或被迫禅位,唐之甚多(上)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四十五) 赵武灵王之死
古代皇帝为何非要死了才传位?为何不提前禅位,让权力平稳过渡?
古代皇帝为何临死前才传位?提前退休享受富贵不行吗?一文说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