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门冬汤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麦门冬汤
英文名称:
maimendong decoction
定义:
同名方约有103首,现选《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方。组成: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所属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主治:1、肺痿证。2、胃阴不足证。胃肺阴虚,虚火上炎,炼津为涎:咳唾涎沫。肺胃阴虚 肺胃失降:或短气喘促,或气逆欲呕。气火上逆 肺胃阴虚,津失上承:口渴,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治法: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目录
基本信息史书记载《金匮要略》卷上《金匮要略》《重订严氏济生方》《圣济总录》卷一五《圣济总录》卷一一三《简明医彀》卷三
临床应用方论介绍各家论述现代运用
基本信息史书记载《金匮要略》卷上《金匮要略》《重订严氏济生方》《圣济总录》卷一五《圣济总录》卷一一三《简明医彀》卷三
临床应用方论介绍各家论述现代运用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组成:麦门冬60克半夏9克人参6克甘草4克粳米6克大枣12枚
用法:上六味药,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  
麦门冬汤
虚热肺痿
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胃阴不足证
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病机:胃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肺阴,虚气上逆。
配伍特点: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培土生金。
辩证要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编辑本段史书记载
《金匮要略》卷上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
【用法】上六味药,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者。
【方论】方中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清降虚火为君;人参益气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化痰为佐;甘草、大枣、粳米益胃气,生津液为使。诸药合用,使肺胃气阴得复,则虚火平,逆气降,痰涎清,咽喉利,咳喘自愈。
麦门冬汤歌诀:麦门冬汤用人参,甘枣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宗。《金匮要略》
【组成】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主治】1、肺痿证。2、胃阴不足证。胃肺阴虚,虚火上炎,炼津为涎:咳唾涎沫。
肺胃阴虚 肺胃失降:或短气喘促,或气逆欲呕。
气火上逆 肺胃阴虚,津失上承:口渴,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病机】肺胃阴亏,虚气上逆(其病在肺,其源在胃,母子同病)。
【治法】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方解】
君:麦门冬—重用之养阴生津,清降虚火,以润肺益胃。
臣:人参、甘草—益气生津,补中益肺。
佐:半夏—降逆和胃,开通胃气,祛痰除涎。
*重用麦门冬少佐半夏(7:1),则半夏燥
性被制而降逆之功存,且麦门冬得半夏则
滋而不腻,相反相成。
粳米、大枣—养胃生津,助君臣补养肺胃。
使(兼):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①麦门冬+半夏
②健脾养胃+补肺,含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之法。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咳唾涎沫,短气而喘促或呕
吐,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寒
痰壅肺之咳逆、脾胃虚寒之呕吐,本方
不宜。
2、临证加减:
阴伤甚者,可加北沙参、玉竹以养阴液。
胃阴不足,胃脘灼热而痛,加加白芍、川楝子等。
3、现代运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属肺
胃阴虚,气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属胃阴不足
,气逆呕吐者。
4、现代研究:本方具有镇咳及促进唾液分
泌、改善支气管粘液纤毛输系统、消除
早期矽肺、降血糖、抑制嗜酸性细胞等
作用
用药禁忌:肺痿属于虚寒者不宜用。《重订严氏济生方》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麦门冬(去心) 远志(甘草煮,去心) 人参 黄芩 生地黄(洗) 茯神 石膏(煅)各30克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功用】益气养阴,清心泻火。
【主治】虚劳。劳心过度,气阴两虚,面色无华,头发脱落,性急好怒,唇口赤甚,言语不快,饮食如常,形体消瘦。《圣济总录》卷一五
【别名】泻肝散(《得效》卷十六)、麦门冬散(《银海精微》卷下)、玄参泻肝散(《准绳·类方》卷七)、麦冬汤(《眼科全书》卷四)。
【组成】麦门冬(去心,焙)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桔梗(锉,炒)1两,玄参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芒消(研)半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主治】血灌瞳人,昏涩疼痛。辘轳转关外障。
【用法】上药除芒消外,为粗末。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下芒消末少许,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卷一一三
【药物组成】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旋覆花1两半,木通(锉)1两半,大青1两半,茯神(去木)1两,黄连(去须)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三。
【方剂主治】目内眦成泡,3-5日间生脓汁者。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加生地黄汁半合,芒消末半钱匕,更煎2-3沸,食后、临卧温服。《简明医彀》卷三
【药物组成】麦冬1钱,天门冬1钱,远志1钱,当归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人参1钱,黄耆1钱,牡丹皮1钱,阿胶1钱,藕节1钱,炙草1钱。
【处方来源】《简明医彀》卷三。
【方剂主治】思虑伤心,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上作1服。用水2钟,加生姜1片,煎1钟,不拘时服。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
1.干咳 用麦冬汤提取剂,每日9g,分3次服。治疗ecalapril诱发干咳5例。患者皆因长期服用enalapril,12-65周后出现干咳,其中高血压病3例,慢性肾炎2例。结果: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从服药至出现效果时间为2-4日,无副作用。
2.支气管炎 用麦冬汤提取剂,每日9g,治疗急性期支气管炎13例,慢性期7例。其中男5例,女15例:60岁以上高龄10例。以干咳为主症者17例。结果:显效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
3.呕吐 用本方加减:麦冬、半夏、人参、炙甘草、粳米、大枣、竹茹、石斛、炙杷叶等。水煎,少量多次频服。治疗顽固性呕吐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5岁;病程最长者15日,最短者3日。疗效标准:各种症状消失为治愈;各种症状明显减轻为显效;各种症状减轻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为无效。结果: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
4.干燥综合征 用麦冬汤提取剂,每日9g,分3次饭后服。治疗干燥综合征17例,男1例,女16例;病程l-11年,平均5.4±2.8年。结果:中等程度以上改善者占全部患者的57.1%。用药时间在12周以上。
编辑本段方论介绍
本方所治虚热肺痿乃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肺虚而肃降失职,则咳逆上气;肺伤而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而聚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治宜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方中重用麦冬为君,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人参益气生津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合人参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不仅气机逆上,而且进一步灼津为涎,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虽属温燥之品,但用量很轻,与大剂麦门冬配伍,则其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兼作使药。
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1.《法律》: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徒知与火热相争,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数,不惟无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2.《千金方衍义》:于竹叶石膏汤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麦门冬数倍为君,人参、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于肺,自然沃泽无虞。当知火逆上气,皆是胃中痰气不清,上溢肺隧,占据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枣通津涤饮为先,奥义全在乎此。若浊饮不除,津液不致,虽日用润肺生津之剂,乌能建止逆下气之绩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
3.《金匮要略心典》: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与表寒挟饮上逆者悬殊矣。故以麦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饮气,人参、甘草之甘以补益中气。盖从外来者,其气多实,故以攻发为急;从内生者,其气多虚,则以补养为主也。
4.《古方选注》:麦门冬汤,从胃生津救燥,治虚火上气之方。用人参、麦门冬、甘草、粳米、大枣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气,以化两经之燥,独复一味半夏之辛温,利咽止逆,通达三焦,则上气下气皆得宁谧,彻土绸缪,诚为扼要之法。
5.《血证论》:参、米、甘、枣四味,大建中气,大生津液,胃津上输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调而气自顺,然未逆未上之火气,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气,又不可任其迟留也,故君麦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气,火气降则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气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为对症,以其润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冲气上逆,挟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
编辑本段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属肺胃阴虚,气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方剂学》
开放分类:方剂方剂学中医药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名方』麦门冬汤 滋养肺胃
方剂之治燥剂之滋阴润燥之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主治肺胃阴虚而致的咽喉不利
麦门冬汤  ▲▲▲
经典背诵班《方剂》第四十六天
滋阴润燥剂之麦门冬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