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郦泺静:备课研讨活动之小说《桥》

【作者简介】郦泺静:浙江诸暨天马小学教师。

   

        今天上午的备课研讨活动,研讨内容是谈歌的小说《桥》,由李冲锋教授主持。

        备课研讨流程是这样的:先由两个小组汇报交流备课活动设计成果,然后全班进行肯定或质疑,接着由被质疑小组成员回答,最后由专家质疑、点评或解疑;休息片刻后换两组,流程同上。

        整个研讨活动井然有序,上去代表小组讲述的老师一个个都激情满满,讲得有条有理,下面听课的老师有的将上面展示的图文拍照下来,专注地听;有的静静地听着,间或做下笔记;有的一边思考一边紧张地在手提上记录……期间,老师们不断提出质疑或建议,或者为老师或专家精彩的发言鼓掌,研讨的氛围极其浓厚。专家们在这样的氛围里也是妙语如珠,尤其是李冲锋博士,他不断变换身份,或主持,或学生,或老师,或专家,质疑研修团队,引导老师们去反思,去讨论,去解答,去澄清,并作出相应的指导。

        下面摘录一些精彩片段,还有我的一些随感。

        【片段一】背景:各个小组都在反复强调要感受、体会、把握老汉人物形象,把它作为重要的贯穿整篇课文的教学点,也是本课教学的终点。

        李博士:现在我是学生,你们讲完了,我还不知道老汉的形象是什么,请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老汉的形象是怎样的?

        二组回答:老汉作为一个党员,在第一个教学点体会到的应该是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第二个教学点是镇定自若、纠结;第三个教学点感受到的是爱孩子的。但是在集体利益跟个人利益面前,他是会牺牲自己的,这就是党员。这个人物是丰满的。

        一组回答:老汉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的优秀党员。在党员与群众之间,他选择群众;在群众与儿子之间,他选择群众;在儿子与自己之间,他选择儿子。他就是这样一个先人后己的老党员。

        李博士:我是学生,我愿意到第一组这位老师的课堂上课。前面所说的“先人后己、大公无私、镇定自若”等所有的品质都是标签化的。这一篇课文中的老汉的形象应该是独特的,是区别于其他人的,所以老师们首先必须确定这个形象到底是怎么样的,然后再去教。

        【随感】听到李老师的问题,我就忍不住笑了,很多老师也在笑,有的却是哑然了。是的,老师们一直在说要感受人物形象,因为大家都知道小说教学最重要的是把握“人物形象”,于是,拿到课文,不自觉地去套。但是,大家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却连老汉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也忽略了,这不是很可笑吗?如果今天李老师没有提出这个问题,老师断然不会去思考,因为大家都想当然地已经给老汉这个党员贴上了“标签”,然后,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老汉形象,自然也是标签化了的。问题是,这些标签化了的“人物形象”,需要老师教吗?或者说,学生真的懂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忽略本真的东西,教学如此,生活亦如此。

        【片段二】背景:好几个小组都提到了要“抓冲突”,通过环境来感受人物形象,或者来体会环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李博士:什么是“冲突”?这篇文本里边有哪些类型的“冲突”?(结合老师回答,李博士继续问)环境与人之间是“冲突”?人与人之间有冲突,表现在哪里?

        研修员:有人查百度说明“冲突”的概念,有人找文中的“冲突”,有人坚持认为文中“环境与人”有冲突。

        李博士:“冲突”只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所以,如果要抓“冲突”,就必须把文中所有的冲突找出来,并选择那些能凸显人物形象的“冲突”重点学习。就这篇课文来说,有哪些“冲突”?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过程如何?又是如何消解的?(根据老师们的回答,李博士梳理)个别党员与老汉的冲突;儿子与老汉的冲突1(揪、瞪);儿子与老汉的冲突2(吼、推)。共有三次“冲突”。

        当我们说人和环境冲突的时候,往往是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可以,但如果有冲突,必须是双方都有主动性。

        【随感】李老师提关于“冲突”的问题,非常犀利。是的,我们常常自己都没有搞明白某些概念,却想当然的认为就是那么一回事儿。那么,什么是“冲突”?环境跟人到底有没有冲突?李老师说:“当我们说人和环境冲突的时候,往往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当然也可以,但如果有冲突,必须是双方都有主动性。”我非常赞同。第二小组的第二个教学点“抓冲突,体会人物形象”,他们所说的“冲突”主要是指环境与人物的冲突。在《桥》这篇小说里,我以为环境确实是阻碍了村民们,但仅仅就是“阻碍”,不具有主动性,所以,这不能算为“冲突”。文中的环境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情况越来越危急,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时对老汉的形象也起到了铺垫、渲染的作用。

        有老师把“冲突”与“矛盾”等同起来了,李老师也作了澄清,并解释,对小学生来说,“矛盾”比“冲突”更难理解。对小学生来说,其实是“矛盾”还个词更好理解,因为这个词平常生活中常常使用,而且小学生在《自相矛盾》的故事里也早了解了,但是,小说中的“矛盾”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矛盾”,这样的专用术语,我们在课堂上要慎用。

        【片段三】研修员质疑:课题“桥”的涵义要不要教?

        陈教授:看学情,学生读了课文,初步感受能读到什么?“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基本义;一层语境义或象征意义。语境义是必须教的。这篇小说是主题先行的小说,“桥”象征的是“生命之桥”,必须教。但也担心教的时候,学生立刻就到达了。希望语境义能跟人物形象联结起来,教语境义的时候要聚焦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杨定胜博士:如果要教,教什么?如果不教,又是为什么?想一想:当人民群众那么着急要走的时候,桥却“窄窄的”,要不要教?洪水越来越凶猛,“桥开始痛苦地呻吟”,为什么是“痛苦地呻吟”,要不要教?后边说到“桥轰地一声倒塌了”,为什么?那时洪水都已经没到老汉的胸膛了,为什么还会有“轰”的声音?要不要教?那是桥积蓄的力量塌了,是老汉看到儿子没入水中,桥在他心里“轰”的塌了,也在读者心里“轰”的塌了,那么揪心!这一些学生能明白吗?不明白,那当然要教。

        李博士:教不教?我说了不算,老师说了不算,学生说了也不算,要看什么?要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点。首先,作为国家课程,“课程标准”是怎样要求的?第二,要确定文本体式。这是不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独特的东西?是不是能够丰富学生对这一类文本的认知。第三,看学情。第一点课程标准大家应该清楚,不多说。看第二点:1.主题先行的小说在小学、初中还会出现吗?如果还会出现,就要考虑在什么时候学习更合适。如果是后边学习更好,那么这里就可以放掉。如果这类课文在后边出现得很少,那就必须教。也就是说,要关注知识点序列化的问题。2.题目与主题之间有没有关联,是否含有多重含义?如果有,那教的可能性应该增加。再看第三点“学情”。学生能看到“桥”的两层含义吗?教完之后能看到吗?如果有一部分孩子没有看到,就应该教。那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从这篇课文来看,后边教更合适。让学生知道这是帮助人民群众度过难关的桥,这桥就是老汉,而老汉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所以个人认为,教一下比较好,在后边教比较好,怎么教,我现在还不知道(众笑)。

        【随感】李老师口才极好,他的讲述语速极快,条理极清楚,且逻辑严密,一二三逐步推进,令人信服。这一直是我极为佩服的。更重要的是,李老师不是就课论课,是举一反三,引导老师们明白确定教学点的依据,日后就懂得如何去确定教学点了,因而这样的培训就显得更有活力,更有张力。老师们应该也是崇拜不已了吧!课后李老师就成了“明星”,加微信的,合影的,圈粉无数啊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卞锋 杨金林 | 试论整合情境中的言语教学——《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试讲音频范例 简案--语文
语文试讲备课要注意什么
统编版教材六上《桥》教学设计过程的启示
16人教五下《桥》说课稿
老汉真是“冷酷无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