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光县千佛堂郑庄郑氏族谱

东光县千佛堂郑庄郑氏族谱(9则)

尝闻国有乘、家有谱,古之制也。

吾家原系山东即墨县人,永乐三年迁发山东州县户口繁盛者以实北畿重地,我始祖绍以行居四迁发于东光县城东南七里许居焉。再传而徙于千佛堂郑庄,谱之所载固明且详矣。然贰百余年举无有显扬姓氏者,予虽未登贤书,幸已采芹,不揣固陋,辞叙于轴,以劝后人本源之思。又进族之宗支流派不致混淆无统,后之子若孙有振拔而兴起者,亦可知先德之由来者远矣。

是为乎序。

天启七年(1627)夏月之吉 九代孙 之侨 谨志

窃闻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是本之不可不报也明矣。特虑世远年洇,流愈长而源愈微,情以远而多疏,将祖宗之统绪颠倒废雉,后虽有孝子慈孙砍绪而无有,咎在谁欤!

吾家世传一谱,不知建自何祖,阅九世,族曾祖之侨公采芹,得志合绪于轴,望朔必祭,有殁即录,但有谱而犹未序。幸我叔祖业公少游泮水,复识于屏,加之以序,俾吾辈知丕之所系者重矣。然祀无定所,敬祖犹恐贻亵祖之愆,谱止有一,守常尤虑无防变之策。况三世而谱已残缺乎?有从堂兄玙公虑及此焉,一心建庙复为续谱,庙止一而谱则有五,何也?盖自三世分为十支而延传于今,仅剩五支,每支各藏一谱,祭期则合献庙,祭毕则分藏于家,斯庙谱之修固为寻祖之常礼,尤为睦族之良谋,诚成举矣。独是建庙之难兴财,亦非一日所能聚,自辛巳年间卖祖坟松树得银数两,堂伯维屏公同族曾祖克文公二人收储蓄积六年,买祭田地叁亩六分。至乙未年堂伯弃世,托命于从堂兄体叔志管守祭田以修庙之事自任。逮及庚子孟冬庙始告成。是庙之成也,岂易事哉,后之人有睹是庙而念报本,观斯谱而兴孝思者,更增其旧制,大其规模,裨祖宗之享祀无替,并先人立谱建庙之遗意卒不殁焉,其予之志也夫。

康熙五十九年(1720)岁次庚子孟冬吉旦

十二代孙 诚心撰叙 云龙 仝识

吾闻自古先人管理祠堂之事者,至公无私。重修庙堂,尊敬祖考,春露之惕,秋霜之感,以劝后世子孙兴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此建祠之事,正一族至要之事也。如后世有讹霸庙产、霸使庙器、侵吞伙项、肥己倾祠徒棍者,管束不服,许管祠内事者禀明县主,重责究辨。若自己有田产,再霸伙产,将霸者之产受罚入祠,后为一族之榜样。恐族大人多,横逆重出,以致祠事紊乱,要事灭绝矣。如管事不公,贪利利己,亦许合族公议革出,另举正直者管理。如强霸不退,亦得共举县主,重责究辨。凡一族有识字者,目睹斯文以戒徒棍,万勿恃人多势众霸伙项也。戒之戒之,予日畏之。

康熙五十九年(1720)岁次庚子孟冬阅吉日

十二代孙琳、云龙等共议同录

且夫创建新制者先人之事,缵承旧续者后人之业。昔吾族祖云龙公补茸庙宇,重识屏谱,则凡传谱、识屏、建新庙、立五谱,所以为享祀世系计者,固有以延其传矣。虽延及于今三十余年未之修整门宇庙貌,以及屏兴,谱皆就残缺凋敝,是宗祧大业将坠未坠,亦未坠将坠矣。当此时两缵承无人则延其传,于前者不几失其传,于后乎幸有族曾祖维宜、明公,族祖永昌、持公等出马,水源木本之思,一发莫遏,尊祖敬宗之事,一往直前。欲重加修造先执掌祭田,春夏摧耕耘于佃户,秋冬慎收货于当躬,执事数年,财用光足,而修造之功斯可选兴庚子年门,则反盖庙则修补而垣墙,亦从而更换革旧鼎新,升降拜之跪地在在须然,斯其修造于庙外者已罔无愧于先人,而制度于庙内者更可数焉。前者识神位于屏,今则易屏而为木主,岂变易旧制以逞奇哉。夫亦曰以木为主虫不为灾,雨不为殃,爰识神位历年可以久长也。况屏之为制也,取其文雅木之为主也。取其坚固形迹,虽云各殊而其所以为宗祧计者,一也。是变易旧制实所以缵承旧制也。而我族祖持公等犹以更易旧制抱愧,亦似不必。辛丑年木主造成,遂命族叔鸣皋公与予小子按支派以识神位,由是宗祠昭然,而享祀无替之愿逐矣。又念享祀所以敬祖考,燕饮亦所以睦宗族。及壬寅年盖房二间以为燕饮之所,复造桌凳椅子食盒以为燕饮之器。其尽心为何如乎?然谱未更新其心犹觉抱歉。甲辰年又订辑五书,命我族叔鸣皋公族弟恭、遐占予小子重序谱,而后止焉。!立门宇、新庙貌、造木主、行燕饮、序谱书数事毕,奉则享祀世系。所谓家贵有谱者尽恐子子孙孙本源易忘,支派不清耳。惠吾公有明训载在谱首,夫一家之支派犹虑或淆,苟以不同姓者视为同姓。其混淆不无甚乎?今儿后凡有司书之责者,勿以螟蛉或以考证不明者均不能列入正谱,合族幸甚,如若违禁即欺先人定以堂棍明刑,重责不贷,后之子孙慎之勿忘。时之延其传于前者,固不患失其传于今矣。传及后世无论祖庙门宇谱牒木主,有继予丙重修,勿坐视其廖坠者,是尤予之厚望也夫。

乾隆四十九年(1784)岁次甲辰春月之吉

十三代孙鸣皋、有年

十四代孙恭、启明、遐占、怀芳、遐令、苠 仝识

同执事人

十一代孙维几、十二代孙逊、十三代孙采智、忠学、自诚、十四代孙天民 同事、十四代孙启明、启淳、十五代孙含章 重识

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冬十二代孙琅、(月岂)、啁、十四代孙遐今、遐占 同事 十三代孙知本、十五代孙松崖同事

道光十八年九月初七日,族长啁公卒家。贺庙中执事人族叔知本公、族侄含章等为之买棺赎衣及丧为赁罩。或议之曰:彼亦族长也,费庙中钱若干,得勿过欺。余曰:不然。夫啁公系维忠公之次子,其为族长也,庙中财物谨为看守,非图侵吞,是司事之贤也。族有是非,公为分析,毫无阿比,是一族之彦也;乡有争执,曲为排解,绝无袒偏,是一乡之望也。归其行事,居然有乃父之风,可云肖子。同事人助其丧,岂其过哉。况此举也,上有以体先人恤勤之心,下有一鼓后人奋发之志。推而言之,即举直错枉,能使枉直之意也,此举也岂岂过哉。十四代孙启淳谨为之记。

咸丰二年(1852)正月之吉十五代孙含章十六代孙 楷、骑 同重识

十三代孙知本十六代孙 同事

注释:

①阿比 ē bǐ :偏袒勾结。

②举直错枉: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③枉直: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

尝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吾家原系山东即墨县人,吾始祖绍公与胞伯祖子成公同胞兄弟也。缘二胞伯祖子成公明永乐二年迁居东光县城东距城四十里郑家集居焉。绍祖渴想胞兄,于永乐三年亦迁居东光县城东南七里许居焉。再传移居千佛堂郑庄。想当日兄弟怡怡之心,生于一地而愿死于处一,真如伯仲吹埙吹篪,其心相亲爱而声相应和也。今虽人文昌炽,第恐支派远而心愈疏,人与先祖异,心与先祖殊。故两支同归一祠,欲同族以效先祖。再者郑家集虽有先人之名铭损伤,凡我族身列儒林,尊祖敬宗者,每逢祭日,莫不其触目伤心,泪滴胸怀。十六代渭滨与合族公议,将先祖牌位重修为新,请至千佛堂郑庄宗祠供焉。一族无不欣焉。而全城北、城南、城西郑庄与是祠睽接不远,祭得甚便,此先祖之幸事,亦子孙之愿事也。今吾族计有千户,人文蔚起,惜乎受贫寒,先祖又无遗产,伙谱实难重修。自古至今虽各修本支之谱,次序不紊,辈名不爽,两支而实系一服,虽异处而有同心,四百余年虽支派未通,散处四方,辈名或有不识者,以论始祖至今几代辈名自昭然不爽也,而今后愿一族目睹此序,同心同德,亲睦九族,永远协和,庶几无愧于祖宗矣。

同治十三年(1874)岁次二月上浣谷旦

十六代孙翯、书田、渭滨、体仁议书

十七代孙 如江 沐手丹书

七、八续修谱序

盖闻之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邑之有志也。谱牒之修,何可忽乎哉。特伙项无几,难成纂修之盛举耳。幸自族弟体清执掌伙产歇手而后,族曾祖名周公,每支简选二人,二支族兄保泰、族侄云祥、三支族叔腾霄、腾耀,六支服侄永清、族侄春源,八支族祖怀、族叔鹏举,鹏举,叔殁后,族弟临赫继之。是以轮支照管,皆无推诿之心,秉性廉偶,均无吞肥之念,经管伙项数年,无论乐岁欠岁,地内所分之财物,每年除四季上供,新正食祭,泥补屋房以外,多寡不同,各有剩项。数年虽无置买土地,而置当契地六亩,置桌椅一座,堂毡一方,素铺垫两席,其余零碎等物不可备载。是亦光前裕后之盛事也。当此之时,尽曰我姓族大人繁,自上年续谱而后至今又七八年矣,其间人丁日增,苟不及时续谱将日复一日,何以安先灵而对我后人耶。于是聚族人而谋及修谱,凡甫生而未入谱者咸笔诸谱,新逝而未登门牌者咸载诸牌。且有外出者即注于某支某名下,无或泯马有过剐者,即注于某支某名下,罔或紊马于戏。是书也,上为追远,下为展亲疏,为昭为穆,宛如雁行之相排,传于子,传于孙,依然燕翼之相承,我族人捧而读之,将尊祖敬宗,睦族之思其油然生也乎。

光绪二十四年(1898)岁次戊戌孟春月吉日

十六代孙 锦堂 谨识 十七代孙如江 十八代孙殿昌、铭旗 十九代孙景叁 丹书

九、郑氏家谱更正义子序

自来谱牒之修宗派贵清。凡有主持之权,司书之责者,不得稍为徇情于螟蛉之子滥入正谱,以致宗派不清,大有负于惠吾公之明训耳。兹将从前之义子列入正谱者,务为更改义子,乱宗之弊因力为杜防,附诸谱木,义父钟爱之情亦大有关照。此举也,上无愧于先人,下有对于族情。一举两得,情义吾尽司事者,因事制宜,非敢为好事之举,局外者即理惴情不得有过剐之议也。

是为序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岁次癸亥孟春月谷旦

十九代孙 景思 诚心撰序

十八代孙铭旗、铭盘、铭栋 二十代孙 梦奎 仝书

(张海波 提供 苏家庚 校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序言范文欣赏㈡
姓氏文化‖ 南阳魏氏各始祖族谱及发展
沧县张辛庄张氏族谱
历届族谱凡例
一树多枝同根生,王家一脉共向荣:我王氏家族漫漫寻根路
古丰巩氏家族祭祖大典:相亲相爱的一大家人,场面让人热血沸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