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饱受一战摧残的法国,曾想以怎样的方式来报复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和同盟国皆派出了各自的代表,参加了于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巴黎和会。

这场会议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战胜国商议该如何处理战败国。

与会代表正在签署《凡尔赛条约》

由于法国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且又为战胜国,因此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也略高于其他国家。

为了惩戒挑起战争的德国,法国代表提出了一系列的战后要求。

索回普法战争中逝去的领土,迫使德国交出殖民地

公元1870年,从神圣罗马帝国内分裂出来的普鲁士王国和当时的欧洲霸主法国展开了一场争霸战,即普法战争。

当时统治法国的为拿破仑三世,当所有的法国人都认为这一拿破仑的继承者会带领法国重新走向胜利时,拿破仑三世选择在还手握重兵的情况下向普鲁士投降,普法战争因此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

法兰西第二帝国末代皇帝

普法战争的失败,对法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战后就立刻走向了崩溃。从此之后,法国再也没有回到帝制时代,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其次,普鲁士借战胜国地位,逼迫法国政府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且要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数量在五十亿法郎。最为重要的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是在攻占了法国绝大部分土地之后,于凡尔赛宫加冕为皇,随后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对此,《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一书中曾经提到:

'Germany annexed Alsace and half of Lorraine, with Metz. Furthermore, France had to pay an indemnity of five billion francs and cover the costs of the German occupation of France's northern provinces until the indemnity was paid.'

(译文:德国吞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半,还有梅茨。此外,法国必须支付50亿法郎的赔偿金,并支付德国占领法国北部省份的费用,直到赔偿金支付为止。)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法国人对于普鲁士,也就是后来的德国人是一直怀有强烈的仇恨的。

普法战争的失败不仅使法国的主权受到侵害,还要忍受德皇在法王王宫中加冕这一屈辱。因此,法国人从战争结束后就一直在寻找机会向德国人复仇。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报复德国的机会,所以不仅要彻底打压德国,还要将普法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尽数索回。

当然,光是索要被占领的土地还是远远不够的,德国的殖民地一直都是各国觊觎的对象。所以法国代表还曾提出,要德国交出全部的海外殖民地。至于这些殖民地在脱离德国之后的归属问题,则由一战的各战胜国共同商议,最终都成为了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帝的德皇威廉一世

彻底肢解德国,并支持巴伐利亚等地区独立

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国代表就表示出要扶持巴伐利亚地区独立的想法。巴伐利亚地区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了,且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就是帝国境内一个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国。

当时的巴伐利亚君主不仅拥有参与帝国皇帝选举的权力,还拥有大片领土。直到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普鲁士王国崛起之后,该公国才被后者所吞并,并成为德意志帝国中领土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对此,《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一书中曾经提到:

'Bavaria is bounded to the north by the states of Thuringia and Saxony, to the east by the Czech Republic, to the south and southeast by Austria, and to the west by the states of Baden-Württemberg and Hessen. Munich is the capital. Area 27,240 square miles.'

(译文:巴伐利亚州北部与图林根州和萨克森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共和国接壤,南部和东南部与奥地利接壤,西部与巴登—符腾堡州和赫森州接壤。慕尼黑是首都。面积27240平方英里)

普鲁士王国地理位置图

也就是说,巴伐利亚一直都与普鲁士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法国和其他战胜国是有能力将巴伐利亚从德国领土中剥离出来的。不过该计划却遭到了其他战胜国的反对,最终并没有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法国还曾经尝试要将莱茵河左岸的地区从德国中剥离出来,成立莱茵共和国。

同时还要将德国的一部分领土,割让给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不过最终这些都未能实现,只是在莱茵河东岸地区建立起了'莱茵非军事区'而已。

当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时,不妨把自己的视角放在法国人的身上。

从法国人的主观视角看来,自然是不会允许德国重新崛起。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虽然是德国最先给法国带来了伤痛,但法国在战后的一系列举动也同样伤害了德国人的利益。

为了避免德国重新崛起,进而对法国进行复仇,法国人才会选择强制性分裂德国,使其永远无法翻身。

如果从客观角度来看的话,法国的一系列行为确实严重损害了德国人的利益。即便法国代表的提案大多都被协约国所否决,但还是以军事占领的方式夺取了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甚至还以武力的方式杀害了罢工抗议的德国工人,这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削弱德国军备力量,避免德国再度挑起战争

无论是法国,还是其他战胜的协约国,都最不希望德国能够重建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对德国的军事力量进行直接限制,则是避免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对此,协约国一致通过了限制德国军备发展的提案,并委托国际联盟代为监督执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新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需要额外提到的是,限制军备发展的法案不仅仅是针对德国一国,也同样针对所有的国际联盟成员国,法国也自然位列其中。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谷宇新讲师在《国际联盟裁军会议的历程》一文中曾经提到:

'···之所以制定系统的裁军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减缓政治紧张局势和在各国间建立对彼此目标的信任而促进政治形势的改善,'而'一旦这个计划获得通过,任何国家的部队都不得随意超过计划规定的限度···1920年11月,国联第一届大会讨论裁军问题时,决定成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临时混合委员会',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深入研究裁军问题,以供国联理事会拟定裁军方案时参考。''

国际联盟会议现场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一旦裁军法案开始实施,仍然会存在军事实力不对等的情况。

因为这份提案明确规定,要按照各国的不同国情来制定相关的裁军方案。因此,英法美等国完全可以借助这一条款,继续保持相较其他国家更强的军事力量,这也是大国为自己留下的后路。

在笔者看来,这份限制军备发展的裁军方案确确实实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份法案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执行起来也非常的困难。以德国的机枪为例,虽然该法案禁止德国制造水冷式重机枪。但是如果德国偷偷研制,却并不进行量产的话,那么国际联盟仍然无法以德国违背战后秩序为由对其实行制裁。

德国在违背《凡尔赛和约》条款内容的情况下生产的MG-42机枪

然而即便真的被战胜国获得了证据也无关紧要,毕竟MG-42机枪是在轻机枪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即便装上三脚架就即刻化身为重机枪。因此,《凡尔赛和约》并没有对德国的军事力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国的军备发展进程而已。

结语

至此我们已经不难发现,法国在战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同时还能够看出,法国对于先前的普法战争依旧耿耿于怀,且一直记恨着德国人。德皇威廉一世至死也不会想到,他在以胜利者的身份蹂躏法兰西之后,其后代会遭到法国人更加疯狂的报复。不过这也符合常理,毕竟战争永远都不是化解矛盾的方式,只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激化二者之间的矛盾。

对于法国人的做法,我们很难评价是对是错,毕竟法国人才是承受苦难的当事人。如果单纯从客观角度去看的话,那么法国人和德国人的相互复仇确实是不可取的。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双方之间的怨恨越来越深,想要握手言和变得越来越难。

不过,法国人的复仇行动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或许是因为绝大部分提案被协约国所否决的缘故,法国人只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德国人的报复。因此在战后,法国人以极其强硬的态度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面对鲁尔区工人们的罢工示威行动,法国军队在不顾及任何后果的情况下就对其进行了血腥镇压,再一次激怒了法国人。而迎接法国人的,则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加疯狂的报复。


参考文献:

1.《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国际联盟裁军会议的历程》,谷宇新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形成与角力---一战风云
头条文章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不是德国,更不是意大利日本,而是此国
德国·1871年符腾堡胜利泰勒银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巴黎和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